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714章

作者:不吃小南瓜

  最初有好多感兴趣的人加入了小组。

  周慧也是其中之一。

  周慧参与过登月飞船的设计工作,还被任命为了小组的副组长,但加入小组以后,她就后悔了。

  保罗菲尔-琼斯不靠谱。

  保罗菲尔-琼斯的行事风格非常具有独裁色彩,他确定了环绕凹面反射镜的舱体设计方案,不管任何人对此提出异议,一律都是不采纳、不接受,甚至无视的态度。

  如果其他人坚持,保罗菲尔-琼斯就一句话,“我是组长!”

  周慧已经放弃了。

  站在科幻爱好者的角度,她认为小组设计的空天母舰外形充满了科幻想象力,他们的设计也肯定是几个小组中最好看的,毕竟是环绕巨大圆球的方案,在审美上,先天就有非常大的优势。

  同时,环绕巨大圆球的设计,也会让舱体可用空间大大增加。

  这些都是优势。

  但是,站在科学基础和应用的角度上来说,他们的设计就有一大堆的问题。

  换句话说,他们的设计不科学。

  常规的设计方案中,舱体永远处在推进装置的上方,也就是处在凹面反射镜的上方。

  这样做有很多的好处,最直接的就是,不管是从星球表面升空还是在宇宙中航行,舱体永远都在装置的最前方,就会让推进变得非常稳定。

  现在所有的火箭都是这样设计的,舱体是在火箭的最上方,而中间到下方都是推进设备和燃料仓。

  其他小组的设计都是如此。

  总之,舱体环绕凹面反射镜的外形设计,确实会让空天母舰更美观,更稳定,可用空间更大,但问题就在于劣势更多,这样的方案想要被选中几乎是没有希望的。

  毕竟,空天母舰的设计,美观是最不重要的因素。

  在发现保罗菲尔-琼斯联系自己的时候,周慧都很无奈的用力按住了额头,她对保罗菲尔-琼斯有些了解了,知道对方几乎无法进行沟通,只能勉强应了一句,“琼斯先生。”

  保罗菲尔-琼斯倒是很客气,“周教授你好,最近我们组的设计工作怎么样?有什么进展吗?”

  周慧进行了简单的回报。

  实际上,小组的设计工作也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并没有什么设计上的突破。

  在没有新技术支持的情况下,设计上也不可能取得什么突破。

  等周慧说完了以后,保罗菲尔-琼斯明显有些不满,但他知道自己回不去,还是要依靠周慧去完善设计,马上认真说道,“周教授,你可一定要认真啊!”

  “提前给你透露一下,我们组的设计很可能被选中,因为只有我们组的设计是舱体环绕凹面反射镜。”

  “其他组都不是。”

  “明白了吗?”

  保罗菲尔-琼斯说的非常认真而严肃,让周慧一时间都差点相信了。

  等放下了通讯以后,周慧原地愣了好半天,赶紧用力摇摇头,“我们组的设计会被选中?”

  “这种不科学的设计……别开玩笑了!”

  她再次用力摇头,但还是决定让其他人努努力,无论如何,保罗菲尔-琼斯都是组长,等他再回来以后,工作怎么也要能交代过去才可以。

  ……

  张扬和周丽娜也在和其他人通讯。

  雷达研究所辐射实验室的穆晟打来电话,关心着他们工作的情况,“一周多了,你们还适应吗?”

  “王院士好相处吗?”

  “现在研究应该开始了吧,我就不询问具体情况了,但是你们一定要认真起来,就算研究不出来什么,也一定要让王院士看到我们的能力……”

  “乌拉乌拉~~”

  穆晟连续说了一大堆,意思就是让张扬和周丽娜认真工作,同时也表达了他们不要要求太高,毕竟数据太过于复杂,他们自己的研究没有任何进展可言。

  然后他就听到张扬说了句,“主任,我们已经完成了。”

  “什么?”

  “我说,我们已经完成了!”

  张扬说的非常认真。

  穆晟一时间听的有点儿发愣,他问向周丽娜说,“周教授是这样吗?”

  “是。”

  周丽娜道,“我也有点不敢相信,但确实完成了,真像是做梦一样,说实话,我们就是干了点基础工作,王院士就已经得出了结论,发现了辐射波特定凸点规律……”

  “到现在我也不太明白,但应该是完成了。”

  “听琼斯先生说,我们已经证实了宇宙膨胀现象……”

  周丽娜简单做了说明。

  穆晟呆呆愣愣的听着,也带着同样的表情放下了电话,然后他狠狠的用力一拍大腿,“我怎么就没去呢!”

  “十天就完成了,出差十天参与一个大研究……”

  “结果,居然把机会给了张扬和周丽娜。”

  “证实宇宙膨胀啊!”

  “如果是别人的话根本不可能,但是王院士很有可能啊,这么大的研究,放在履历上绝对是重重的一笔,以后甚至有可能凭此参加院士增选……”

  “呼~~~”

  穆晟深吸一口气,感觉错过了人生最大的一次机遇。

  他用力捂住心脏。

  虽然心脏依旧非常有力的跳动,但他就感觉到了隐隐的阵痛,甚至不由让眼球也被泪水包裹。

  ……

  数据分析工作基本上已经完成,但完成的也只是和雷达研究所合作的分析项目而已。

  技术研究,也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他们在数据上找到了规律,可以确定发现了一种新的物理现象,再结合实验,可以说是对于宇宙膨胀进行了证明,但引力场技术的研究并没有直接性的进展。

  王浩就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引力场技术上,他找到了沈会明说起下一步工作。

  “你们完成下一步的测定就可以结束了。”

  “我们已经找到了数据的规律,可以确定发现了特殊的辐射点,按照计算来说应该是一种低强度,低频率波动的特殊辐射波。”

  “从数据上来看,辐射波的强度并不弱,应该可以制造出设备,进行准确的测定。”

  “所以下一步工作,就是对于这种辐射进行详细的测定。”

  沈会明听罢也非常的惊讶,他还以为工作需要持续很久,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完成了数据分析。

  他认真道,“王院士,我要看看结果,然后对于数据和实验进行仔细对比分析。”

  “没问题。”

  沈会明很快看了结果。

  他就是专门做辐射测定实验的,仔细看了凸点的规律性数据以后,就差不多了解了具体的波段区间。

  下一步工作就是进行详细测定了。

  测定的数据包括辐射的频率、强度,甚至是波形,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特殊特性。

  只要能够成功的锁定辐射频段区域,就能够针对制造直接检测设备,从而进行直接性的测定。

  王浩特别提醒了一句,“你在研究的时候要注意一点,我们所测定的数据是常规辐射波,但常规的辐射波也有可能是一阶波的散射。”

  “如果出现什么数据问题,一定要告诉我。”

  当有了足够多的数据以后,计算就能够精确的更详细的区间,后续的测定工作就会非常的顺利。

  大概过了一个星期左右,沈会明团队已经测定到了足够多的数据。

  在把数据提交上来以后,王浩带着研究组就一起进行分析,首先是把新物理发现的可信度提升到了5σ。

  之后又对新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计算。

  研究组所有人都参与了计算工作,最终也得到了辐射波的具体的频率、波长等数据,王浩召开了一次总结会议,确定把新型的辐射波称之为‘空间微波’,简称空间‘s波’。

  接下来就交代了下一步的工作,沈会明团队负责S波检测设备的研究。

  再下一步,则是利用s波检测设备辅助研究引力场技术。

  如果所制造出的s波检测设备的精度足够高,就可以分区域进行详细的测定来判断s波的具体来源,以此就能够确定引力场设备底层构架具体是哪一部分发挥作用。

  这是整体的研究路线。

  王浩倒是觉得s波的研究,主要还是为理论提供支持,至于引力场技术的研究,S波设备后续会发生作用。

  现在没有太大的用处。

  在纯技术的研究领域上,他完全可以自己带领团队一步一步的去探索。

  在对于s波有了充分的了解以后,引力场技术研究任务的灵感值也提升了很多。

  【任务三】

  【研究项目名称:以β-CWY-137为基础提升引力场强度(难度:A)。】

  【灵感值:91。】

  灵感值达到了91点,距离100点已经不远了。

  他们可以只围绕设备底层构架来进行研究,方法就是提出各种方案去进行分析。

  现在设备的底层构架依旧非常复杂,但拿掉了中心的三个模块以后,应可以确定起作用的是两侧互相对应的同向电流。

  以此为基础进行研究,方向已经非常明确了。

  研究组的主要研究模式回归常态,王浩开始不断的召开研究讨论会议,让每个人提出底层构架改善方案。

  然后,慢慢进行完善。

  当研究方式回归常规模式以后,也让好多参与研究的人心态发生了转变。

  比如,何毅。

  何毅的脸上重新带上了笑容,他觉得非常适应王浩这种研究方式。

  这个模式就感觉技术很快就要提升了。

  钱宏宇的心态截然不同。

  他对于王浩的研究方式是一头雾水,很多时候确定一项底层构架的改变,好像就是王浩一个人做决定。

  至于为什么这样去改变,根本就没有清晰的解释了。

  钱宏宇顿时又出现了迷茫。

  这样,真的行吗?

  讨论会召开了一次又一次,做出各种各样的分析,但不进行直接性的实验研究,真的能提升技术吗?

第五百八十四章 百分百地球引力!王浩:现在没有人再反对了吧?

  在开启引力场技术的研究以后,任务灵感值提升速度是非常显著的。

  王浩对此也非常的满意。

  之前进行纯技术的研究时,牵扯到底层构架结构几乎没什么进展可言,绝大部分所提出的方案,全都是没有基础支持的幻想,自然就不可能给研究带来正确反馈。

  现在就不同了。

  他们已经找到了和引力场直接相关的同向电流问题,再加上明确测定到了空间s波,再去联系其他的理论和技术,就可以拓展出很多有基础的想法。

  当围绕正确的理论和技术去思考的时候,不仅是思路会变的明确,很多想法就会走在正确的路上。

  其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让任务三的灵感值提升速度很快。

  在召开两次底层构架的讨论会议之后,任务灵感值就已经超过了100点,王浩也消耗了灵感值,确定了一种能够有很大突破的底层构架方案。

  在有了确定了方案以后,他马上敲定了方案,并交给了实验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