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69章

作者:不吃小南瓜

  等消息发布出去以后,记者才发现是被比尔-布莱恩忽悠了,他还以为是多高深的技术,结果所谓‘可测定的反重力场’,强度不超过百分之0.5,场力弱到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了,有技术总比没有要好。

  格鲁姆湖计划项目组,甚至连‘可测定的场力’技术都没有,他们上一次公开的消息,也只是准备利用一阶材料研究直流技术。

  然后,就没有了。

  比尔-布莱恩确实很憧憬直流湮灭力场技术的研究,他们在这个方向上坚持了半年时间,对记者说的并不是全部技术。

  他们已经能制造出场力强度超过1%的直流反重力场。

  办公室里。

  布莱恩就和诺沃提尼说着,“在直流方向上,我们已经走在了前面,他们暂时比不上。”

  “虽然强度只刚超过一个点,但有数据就说明方向是正确的。”

  尤尼尔-诺沃提尼认可的点头,也忍不住笑道,“这要归功于他们的新决策人,过去几个月时间,他们什么也没做。”

  “是啊!”

  布莱恩也忍不住笑了。

  强湮灭力场的研究方向上,他们一直都是落后的一方,而直流方向的研究上,他们也同样是落后的。

  两个机构同时开始直流方向的研究,但格鲁姆湖计划项目组的经费更高,能获得的材料也更多,研究自然就很有优势。

  可见没有想到的是,格鲁姆湖计划出现大变动。

  决策层忽然支持起了反物质研究,耗费了大量精力和金钱,换来的是新一次爆炸事故。

  几个月的兜兜转转,就在研究上落后了。

  “我们已经有优势了,希望能够把优势继续扩大。”布莱恩说道,“这很重要,关系到我们的经费以及后续研究,我们能保持研发优势,就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诺沃提尼点头期待道,“我最希望能找到制造区域场力的方法,区域性强湮灭力场啊,到时候,就能做很多研究。”

  布莱恩也非常期待。

  ……

  科技部门。

  徐老师同样关心国外两家机构的直流研究问题,直流湮灭力场技术太重要了,若是让其他机构研究成功,会带来一系列的后果、影响。

  他为此专门问了王浩。

  王浩根本就不在意,他回答说道,“他们自己研究五年,十年之内根本是不可能的。”

  “到时候,我们的技术达到哪一步都很难说。”

  “为什么?”

  徐老师有点想不明白。

  王浩道,“如果是高压混合材料方向,底层材料布局的研究和交流技术完全不同。”

  “我们在直流技术的构架问题上,研究了几个月时间,才终于制造出了直流场力,其中可能的构架组合有无穷多个,他们只能一次次试着改变构架,才有希望制造出来……”

  “成功的概率和买彩票类似。”

  “总之,非常难。”

  “即便侥幸成功,甚至制造出了七倍率以上的强湮灭力场,但因为是高压混合材料的底层构架,技术应用就会严重受限。”

  “比如,不能用于特殊环境的一阶铁制造,更不用于湮灭粒子实验,也只能围绕场力做基础研究而已。”

  他继续道,“每个人都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更倾向于金属超导材料的研究。”

  “这个方向是走不通的。”

  “金属超导支持的直流湮灭力场技术有两大难点,都和材料有关,一个是β元素材料,他们无法获得一阶银、一阶金外的β元素。”

  “另外,就是颗粒性材料技术。”

  “这项技术只用于我们的实验,不可能泄露出去。”

  徐老师听罢顿时安心了。

  他一直担心其他机构研究出直流湮灭力场技术,那么就可以顺着他们的方向一直不断进步。

  当技术研究走在正确的方向上,早晚都会追上前行者,因为任何技术都是有瓶颈的,不可能一直快速进步。

  到时候,技术优势就没有了。

  王浩根本就没有担心过,他对徐老师说的话还是保守了,正常情况下,五年、十年的研究根本不可能有成果。

  比如,相对容易的高压混合材料方向,底层材料构架有无数种组合,同时又没有相关的理论支持,‘碰巧’制造出场力的可能性太低了,而每一次实验都会花掉大笔的经费。

  这个方向投入万亿美元,没有任何成果也是很正常的。

  即便有一次碰巧制造出来,没有理论基础的支持,后续也很难再有所提升。

  湮灭力场实验组的研究之所以能快速取得成功,是因为有‘正确方向’的指引,在做底层构架的基础论证过程中,他能清楚的知道某一项构架设计是否对‘制造场力’有益。

  这才是研究的关键。

  王浩和徐老师说完以后,就转到了光速测定实验上。

  实验,已经在进行了。

  光速测定实验并不是进行一次实验,而是进行多次不同的实验来增加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这个时间进行了十几天。

  在一系列测定实验结束以后,光学组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之后才确定了最终数据。

  会议室。

  徐华正做着总结报告,“现在我们已经能确定,五倍率湮灭力场环境下,光速为标准光速的3.62倍。”

  “3.7倍力场环境下,则为标准光速的2.73倍。”

  这就是最重要的结果。

  光学组围绕着实验设备,工作了一个多月时间,目的就是为了这两个至关重要的数据。

  之所以有两个数据,是因为设备中的强湮灭力场,可以调整为3.7倍力场和5倍力场两个强度。

  这个数据让光学组非常兴奋。

  他们在光速测定实验的最初,还认为只能测定比标准光速高一点的数据,没想到最低的都超过两倍。

  实验公开出去,肯定会震动国际物理界。

  王浩的研究组反应则平淡的多,有些人还稍稍有点失落,表现最明显的就是保罗菲尔-琼斯。

  “不是正比啊!”

  “真可惜——”

  他说着还不断摇头叹气。

  对比光压发动机的需求,光速测定结果并不理想。“按照这个结果,想让光压环境需求降低到一万摄氏度以下,最少要制造出八倍以上的力场。”

  “一万摄氏度还是太高了,所以要制造十五倍率,甚至二十倍率的力场……”

  他说着看向王浩,“可行吗?”

  “技术上没有问题。”

  王浩道,“问题在于,强度高的力场达到承载极限所需的能量也会很高,是否可行还是要看实验结果了。”

  保罗菲尔-琼斯长叹了口气。

  按照他的想法,最好就像是核聚变装置一样,用时一、两年快速制造出空天母舰。

  若是研究一直碰到问题,需要的时间就会无限拉长。

  总不能等到七老八十才制造好空天母舰,到时候,提起保罗菲尔-琼斯副舰长,就是一个满脸沧桑、坐着轮椅的老头。

  那就有点太惨了……

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们的光压发动机有希望了!

  湮灭力场强度和光速上限不成正比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从光子的结构角度上来分析,提供速度的是二点五维拓扑的‘光尾’,‘心核’的作用是稳定光子的结构。

  湮灭力场强度增加会让‘光尾’速度增加,但整体速度上限,并不会和力场强度呈现正比关系。

  从实验数据的角度上来讲,反重力场强度无限趋近于0时,光速并不是趋近于零,而是趋近于光速的一半。

  湮灭力场强度增加,自然也不可能让光速上限翻倍。

  王浩对此是有意料的。

  问题就在于,要制造足够强的光压来推动空天母舰快速航行,就需要制造五万摄氏度以上的高温。

  现在不可能有材料能承受五万摄氏度的高温,不要说五万摄氏度,即便是一万摄氏度都不可能,那么就需要其他方面来补足。

  比如,让光速上限大幅度提升。

  同时,湮灭力场强度还不能大幅度增加,强度增加也就意味着达到‘能量承载极限’的需求会变高。

  比如,需要持续爆发一万摄氏度的剧烈反应,才能让湮灭力场承载能量达到上限。

  这就是矛盾之处。

  王浩和保罗菲尔-琼斯讨论许久,随后说道,“常规环境下,温度低于五万摄氏度,从理论上来说,也可以制造出光压,只不过提供的推力会呈现幂数级的下跌。”

  “其实,我们制造空天母舰的需求没有那么高。”

  他继续道,“现在我们讨论制造空天母舰,讨论空天母舰的动力问题,都是希望它能实现超高速的星际旅行……”

  “星际旅行的最低标准是,让舰艇的速度可以无限接近于光速。”

  “但实际上,我们短时间内并没有这个需求,制造的空天母舰能实现太阳系内的旅行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所以动力问题上,我们也可以补充霍尔推进器,或是其他推进方式。”

  王浩在安慰保罗菲尔-琼斯。

  他说的也是事实。

  如果能制造出能源自给自足的空天母舰,确实没有必要让舰艇实现达到星际旅行的程度,能在太阳系内旅行就很厉害了。

  即便是无法制造出理想中的光压发动机,再补充霍尔推进器或是其他推进方式也可以。

  保罗菲尔-琼斯还是有些低落,他摇头道,“光压推进才是最适合的,什么霍尔推进……简直弱爆了!”

  “那一点都不酷~~~”

  丁志强也跟着点头,他很认可保罗菲尔-琼斯的话。

  那可是拥有无限能源的空天母舰,用慢如牛的霍尔推进方式,和科技感爆棚的高铁列车,用蒸汽机推动有什么区别?

  ……

  光速测定结果不理想,也只是相对‘光压发动机’研究而已。

  光学组的人还是很兴奋的,他们准确测定了强湮灭力场内的光速,还期待测定其他场力强度的光速,以便能够做出‘光速曲线’,来描述湮灭力场强度和光速的关系。

  这个研究确实很重要。

  王浩和徐华讨论了一下,同意他们派出一个三人小组,去湮灭力场实验组工作。

  他们到那里可以做很多实验。

  于此同时,湮灭粒子实验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他们连续不断的进行实验,可以说中途没有任何的停歇。

  每个参与研究的人都是动力十足,也让实验组展现出了非常高的工作效率。

  其他的实验组,一个小型的研究都可以进行几年时间,持续很久准备一项实验,能有一点点的小发现,都已经算得上成功了。

  湮灭粒子实验则是一周进行两次实验,每一次实验都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后续还快速完成了分析,期间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发现。

  王浩的项目向来如此。

  他个人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带队做研究花费的时间很少,先期的研究都没有多长时间,参与的人员也都很有压力,他们后续只是做重复性的实验,中途变化一下数值,实验后做数据记录。

  这样的研究再拖后就没有办法交代了。

  压力,就是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