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35章

作者:不吃小南瓜

  一个个小组都提交了报告,明天上下午都在进行评审工作,也不断有小组的报告通过评审。

  在后续的评审工作中,好多人都长时间到会议厅去旁听,他们一方面好奇王浩是否都能找出问题,另一方面,也是认真的去听内容,想看看自己是否能找出问题。

  结果就是……

  “心服口服啊!”

  “我完全没有听出任何问题,结果王浩教授马上指出了问题……”

  “这就是差距啊!王浩教授不愧是王浩教授,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完全想不到谁能和他相比……”

  “这次实验的报告,质量肯定非常好。最差也不会有大偏差。”

  好多人都对于结果期待起来。

  当所有的报告评审完毕以后,就被上传到一个内部网站供查阅使用,之后就到了收获成果的时候了。

  每一个参与实验的人都可以根据实验过程、信息和报告数据,去做出独属于自己的研究成果,若是能直接得出一些结论,成果就算个人或团队的,只不过要打上项目组的标签。

  这就和一些大型国际研究项目的模式是一样的。

  比如,欧洲核子组织的粒子对撞实验,每一次的实验报告是对所有成员国公开的,是否能通过报告数据分析出内容,就要看个人和团队的水平了。

  有的科学家就通过大量数据的研究,完成了一些量子物理相关的顶尖论文,并发表在了国际顶尖杂志上。

  有的,则是没有任何发现。

  所有的报告都评审完毕以后,项目组也会整体的进行研究,时间会持续两个星期左右。

  王浩是技术总顾问,他提出爆炸的性质是‘中子爆炸’,但想要证明是非常复杂的事情,需要实验情况以及大量数据结论来堆积。

  其中可参考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发生热源逸出时,逸出热量中各种粒子的占比。

  比如,爆炸瞬时出现的位置,以及各方向爆炸的情况。

  比如,爆炸的形式,判定设备在其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之类。

  等等。

  在后期总结性的大型会议上,尤尼尔-诺沃提尼发布了一些确定的内容,“这次的爆炸强度比上一次(阿迈瑞肯军方)强度要大的多,总结相当于3850公斤TNT。”

  “从瞬间的画面以及现场情况分析来看,爆炸位置是在强湮灭力场薄层处,有四个位置爆发的能量强度最大,其他位置也有小幅度的爆发,并没有确定的规律。”

  “爆炸出现画面、声响,和设备被炸毁以及爆炸对地面的冲击存在直接关系,我们分析判定,爆炸有极大可能是纯能量爆发。”

  ‘纯能量爆发’,是非常重要的结论。

  比如,黑火药爆炸,是属于化学性质的爆炸,反应发生本身就会有火光并发出剧烈的响声。

  原子弹爆炸也是一样的。

  核裂变反应依旧是材料本身发生变化,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才能让反应呈现指数性的增长,从而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纯能量爆发’则不同。

  ‘纯能量爆发’需要物质媒介才能产生光和声响,反应本身没有直接性的材料参与,同时也没有生成物质。

  尤尼尔-诺沃提尼所说的结论,让会议现场一片哗然。

  好多人对于‘粒子爆炸’或者‘中子爆炸’的理解,和核聚变反应很类似,就是粒子或中子参与某种核反应,爆发出能量的同时生成某些新的粒子,结果竟然是‘纯能量爆炸’?

  这该怎么理解!

  什么样的反应才能只释放能量而不生成物质?

  ……

  下一个上台的是科罗特-詹姆斯。

  他拿的出的是汇总数据,也就是测算出各部分能量逸出的粒子特性的,爆炸强度、性质,能量爆发短时间内的强度变化等,汇总生成了几个列表,并展示在了会议的投屏上,让所有人能看得清楚。

  “这就是实验的最终结果。”

  “我相信里面蕴含了很多东西,但一直到现在,至少我没分析出什么。”

  科罗特-詹姆斯自嘲了一句,继续道,“王浩教授认为是中子爆炸,诺沃提尼先生的结论是纯能量爆发。如果爆炸形式是一种人类完全没接触过的方式,就很难去想象,也许只能给出定义或者其他东西。”

  “当然,我希望是见到过的,也许有见多识广的人,能帮助我们破解这个谜题……”

  科罗特-詹姆斯说了半天又好像是没说,但所有人都能够理解,因为短时间想分析出结论太难了。

  现在唯一确定的结果,就只是一系列报告数据以及爆炸情况。

  要通过如此多繁杂的数据分析出一些结论,哪有那么容易?实验研究到此陷入了停滞,实验项目也只能进行到这里了。

  酒店正门。

  来来往往的送别正在进行中,实验项目已经结束,一些团队、小组以及个人都准备离开。

  尤尼尔-诺沃提尼和比尔-布莱恩也要离开了。

  王浩去送了诺沃提尼和布莱恩,他们一起站在正门的小花园广场,谈着实验相关的问题。

  王浩问道,“你们对詹姆斯先生的问题怎么看?”

  “你指的是……人类是否接触过类似的爆炸?”尤尼尔-诺沃提尼顿时反应过来,“我和比尔也在说这个。”

  “你觉得呢?”

  尤尼尔-诺沃提尼反问了一句。

  王浩道,“一种纯能量爆发形式,和粒子直接相关。这种方式的能量爆发,只可能出现在和粒子相关的实验中,比如,粒子对撞实验,或者是高能粒子研究。”

  “如果有实验出现过——”

  他说到这里忽然一个暂停,诺沃提尼和布莱恩顺着话音思考着,几乎同时瞪大了眼睛,说出了一个词汇——

  “反物质!”

  两人对视一眼,满眼惊喜道,“真有可能是反物质!”

  “正反物质相互抵消,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换句话说,我们可能制造出了反中子?”

  “但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也说不定,里面可能蕴含着我们不知道的原理……”

  “强湮灭力会让粒子内部反应变化,但只是能量逸出,没道理会制造出……如果是极强的反重力场,感觉才有关系。”

  “总之,这是个很好的思路,我们可以去查一下核子组织,还有费米实验室那边的资料,也许能有发现。”

  诺沃提尼和布莱恩带着惊喜离开了。

  反物质,确实是个很符合的想法,从理论上来说,正反物质相互抵消并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这个过程就是纯能量爆炸。

  虽然反物质的存在性依旧没有得到明确的证明,但人类对于反物质的研究也是有进展的。

  早在1995年,欧洲核子组织进行的粒子对撞实验,就‘疑似’发现了少量几个反氢原子。

  2010年,欧洲核子组织宣布,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他们已经俘获了少量的“反物质”,也就是少量的反氢原子。

  这并不是‘反物质存在’明确的证明。

  欧洲核子组织俘获反物质的方式,就是通过强子对撞机进行实验,之后做非常复杂的数据分析,并在分析过程中发现,有‘少数的单个原子’消失不见,并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这种发现被认为是‘正反物质抵消爆炸’。

  类似的发现不止是欧洲核子组织,费米实验室也有相关的发现,他们有一次甚至宣称制造出了几万个反氢原子。

  ‘几万个反氢原子’,听起来实在有些骇人,实际上,就只是在实验过程中,检测到异常能量爆发数据,并进行的分析结论,而不是说真的制造出了反氢原子并保存下来。

  但不可否认的是,粒子对撞实验中出现的‘异常能量爆发’数据是非常显著的。

  简单来说,近似于‘质量转化为能量’。

  依靠‘质能方程’可以轻易计算出,质量损耗能够转化为多么庞大的能量,即便只是氢原子,转化的能量也是非常惊人的。

  著名物理学家罗布-汤普森参与过反物质研究的实验,他认为,“反物质的发现将会引领人类的变革,使得人类的星际旅行之梦将成为现实。”

  有很多科幻小说,星际旅行的飞船都是以反物质作为燃料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想把人类送上火星需要千万吨以上的化学原料,而如果是以反物质为燃料的话,仅需要几十毫克,同时时间也大为缩短,只需要六个星期的时间就可以到达。

  由此可见,‘质量转化的能量’会有多么庞大。

  这也是物理学界对于反物质研究的最大动力。

  若是能主动去制造出反物质,并使其和物质发生‘抵消反应’制造能量,要比‘可控核聚变’都有吸引力太多了。

  ……

  实验项目结束。

  项目组得出了几个确定的结论,包括‘粒子参与的反应’、‘纯能量爆发’等等,但爆炸的基本原理还是没弄明白。

  后续就要看个人或者团队的研究了。

  好多参与实验的个人和团队,都迫不及待的返回并参与到公开数据报告信息的分析研究中。

  这一时间点是最容易出成果的。

  何毅表现的也有些着急,但不是急着回去做研究,而是说起了‘反物质’的问题,“王院士啊!你想到了反物质,怎么直接说出来了,我当时要提醒你又不能直接说……”

  “他们回去能调取很多资料,我们可没发现过反物质,也查不到多少资料,成果就属于他们了。”

  “实验不就等于是为他们做的?”

  “我们太吃亏了!”

  王浩不在意的笑道,“如果确定是反物质,是个好消息,最少我们确定了爆炸方式。而且,也许只是能量爆发类似。”

  何毅仔细琢磨了一下,疑惑道,“你的意思是,反物质不存在?”

  王浩道,“你要考虑湮灭理论。能量可以被湮灭,为什么粒子不可以呢?正反物质的抵消爆发,也可以理解为‘带质量粒子的湮灭爆发’。”

  反物质的存在,本身就只是个理论而已。

  那些所谓的‘实验发现’,也不过是用反物质来解释实验现象,而不是确定了反物质的存在。

  实验,是检测到质量损耗和能量爆发。

  如果放在湮灭理论中,自然就可以理解为‘带质量粒子被湮灭并爆发出能量’,或者是理论上的‘质量点构架崩散为能量’。

  何毅思考着顿时瞪大了眼睛,“这个解释……可以完美替代反物质理论。”

  王浩继续道,“另外,理论毕竟只是理论,不管是反物质也好,湮灭带质量粒子也好,想要证明都必须要通过实验才可以。”

  “你觉得,类似的实验,他们可以做几次?”

  何毅还没有回答,王浩就继续道,“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他们只能通过制造强湮灭力场薄层的爆炸来进行试验,每一次实验都会损耗巨额经费,还很难有收获。”

  “而我们,可以通过直流技术,制造一个强湮灭力场区域,并在场力内部制造热源,只需要一台设备,就可以不断增加热源强度来进行试验。”

  何毅顺着思考顿时瞪大了眼睛,惊喜道,“所以,我们可以研究新方向、新技术了?”

  王浩微笑的点头,随后道,“也不要抱太大希望。”

  “不管是反物质,还是湮灭粒子,我认为,都是未来技术,即便是有发现想运用也很困难。”

  “我对于其中蕴含的物理规律更感兴趣。”

  “究竟是存在反物质,还是粒子被湮灭?能量爆发究竟是怎么发生的……”王浩说着都憧憬起来。

  物理的奥妙,真是令人沉醉……

第五百一十九章 新物理项目,零态能量和非零态能量!

  复刻实验异常爆炸项目组,最终得出的结论有两个,一个是‘纯能量爆发’,另一个是‘无序爆发’。

  在排除了‘强湮灭力场自身爆发能量’的因素外,前者也就代表‘粒子能量爆发’,至于能量爆发具体是怎么发生的,就需要后续再进行研究了。

  后者则指的是没有固定位置的能量爆发。

  在项目组的实验开始前,王浩就发表个人看法,认为爆炸事故和‘中子爆发’,以中子能量爆发来举例,实验所制造的强湮灭力场是近似圆形的薄层结构,而能量主要爆发的位置有几个点。

  这几个点并没有什么规律。

  其他位置也有能量爆发点,只不过强度相对比较小。

  所以能量爆发过程可以理解为‘多点位无序爆发’,从实验装置内部核反应堆激发中子的情况来看,中子碰撞强湮灭力场薄层确实是无序的,除非是再进行复杂的设计,控制激发中子的方向,否则也根本不可能找到规律。

  总归,实验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