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543章

作者:不吃小南瓜

  王烨负责核聚变论证研究的事务,带队找过来是和王浩谈一下‘氘氘反应的点火测试’问题。

  核聚变项目论证可不是纸上谈兵。

  科技部门审批了十亿经费,大部分都是用来做实验的,他们需要通过真实的实验来强化理论基础。

  氘氘反应的点火测试就是很重要的实验。

  这个实验是要测定具体多高的反应强度,能让氘氘反应自发的持续下去,而不会中途停止。

  核工程研究所的小组接了项目。

  汪百川就是项目的负责人,他并不是自己做的申请,而是王烨和汤建军商议后直接分配的。

  原因很简单,有资格研究‘核聚变爆炸’的学者很少。

  汪百川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他还真实参与过氢弹爆炸的实验,而大多数同领域的学者,都可以归在‘理论派’,根本就没有类似的经历。

  一群人找到了王浩以后,王烨就对实验做了说明。

  汪百川的性子有些急,他直接问道,“王院士,我们真能实现点火氘氘反应吗?”

  氘氚反应,是主要的核聚变方式,也是氢弹的制造原理。

  氘氘反应,则是一种氢核聚变,是太阳产能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点火要求非常的苛刻。

  人类还没有实现过氘氘反应的点火。

  从理论上来说,需要加热到十亿摄氏度,才能够让氘氘反应自发持续下去,也就是实现点火要求。

  汪百川接到项目以后,都感到不可思议,他无法想象怎么样实现氘氘反应的点火。

  这个研究还不是实验室环境,而是要在常规环境进行氘氘反应的点火,让反应自发持续进行下去。

  以此,才能收集到足够的数据。

  如果换做是氘氚反应实验,就可以理解为‘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小型氢弹爆炸实验’。

  王浩笑道,“是否能实现氘氘点火,我只能说从理论上是可以的,因为我们没有具体做过实验,但是我个人相信是可以的。”

  他说着点点头,继续道,“你们这个实验研究,针对的是材料密度以及反应强度,点火问题由其他部门配合。”

  “我们不用参与吗?”汪百川有些不理解。

  “不用。”

  王烨也同样不理解。

  汪百川做的是氘氘反应研究的项目,点火问题不用参与?那么怎么去做实验呢?

  但他知道点火是保密技术,想了解必须要做特殊申请,或者是论证到了后期阶段,自己才会有资格接触。

  他干脆换了个话题,“常规环境下,氘氘反应点火会发生爆炸吗?”

  “如果材料足够,肯定会的。”王浩道,“这个项目是研究材料密度和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最开始肯定先要实现点火,再一点点的降低强度。所以你们实验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太靠近,而且爆炸可能会有很多辐射,安全问题也是很重要的。”

  “真会爆炸啊?像是氢弹那样?”汪百川眼前一亮的问道。

  “估计没有那么强烈,但也应该差不多吧。”

  “这个实验要做很多次,岂不是要有很多次爆炸。到时候一定要多来几次,数据才会准确。”他说的眼睛更亮了。

  王浩有些不解的问道,“汪教授,你好像很期待?”

  “那是当然了。”

  汪百川道,“我这辈子都在研究聚核反应,但只见过一次氢弹爆炸。那个场面,真的……”

  他说着更激动了,“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啊!”

  “现在的研究是氘氘反应,强度上可能会低一些,但也是爆炸啊……王院士,你想想,核聚变、爆炸,‘嘭~~~’的一声……”

  “那个场面,多震撼?”

  “简直就是艺术啊!”

  “……”

  王浩用力的咧咧嘴,“你这么一说,我都想亲眼看看了。”他就只是随便应付一句。

  爆炸?

  艺术?

  这个汪百川有点极端啊。

  反正王浩是不理解这些核工程专家对于核爆炸的狂热。

  ……

  氘氘反应是必须要做的先期研究,通过不断的实验测定反应强度和材料密度之间的之间。

  以此,才能论证反应控制问题。

  这个项目关注度还是非常高的,主要是因为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实验室之外的氘氘反应点火。

  即便是原子弹爆炸,中心温度也只有一亿摄氏度,根本无法达成氘氘反应的点火条件。

  所以氢弹应用的是反应强度更高的氘氚反应。

  好多知道项目内容的学者,都感到非常的惊讶,他们已经知道拥有一种全新的点火技术,很可能和强湮灭力场有关,只是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应用的。

  科技部门也是这么想的。

  徐老师知道F射线发生技术,只是不知道具体效果怎么样,他在项目申请文件上签了字,还特别打电话让廖建国的研究组配合。

  在诸多的关注下,第一次氘氘反应测定实验,先期准备工作迅速做好了。

  实验定在沙漠的边缘。

  这里周围百公里都是无人区,距离F射线实验基地有两百公里,F射线实验团队将会应用内部有核反应的发生设备进行点火。

  两百公里,距离还是非常远的。

  这也是一次对F发射发生技术的检验。

  在实验通过审批的第一时间,廖建国就带领团队开始了准备,他们启动设备释放F射线,连续进行了十几天时间,发射了几十次F射线,并把设备完全调整好,才确定了实验地点。

  简单来说,不是让F射线瞄准反应材料,而是把反应材料放置在F射线的目标位置。

  这样才能保证一击命中。

  当天。

  汪百川亲自带队到实验地点,检测高压缩的氘氘材料以及一些埋在地底深处的设备。

  团队里有好几个核专家,就连王烨都禁不住好奇过来看看。

  本来是想着到了实验地点能看到点火团队,结果却发现什么都没有,他们也忍不住讨论起来,“点火团队呢?”

  “保密这么高级?连人都见不到?”

  “会不会等我们离开以后,他们才过来布置?”

  “不可能吧?预定的实验时间还有一个小时,这么短的时间能布置什么?而且我们又不是现在走……”

  “也对。”

  一群人完成了工作以后就在原地等啊等,一直等到了距离实验半个小时左右,才不得不带着疑惑离开。

  他们去了距离实验地点10公里的防空洞躲避。

  等进入到防空洞以后,一群人忍不住看起了实验现场的监控,发现一切和离开时没有区别,根本没有其他团队去实验地点。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没有点火团队?让材料自发反应吗?”

  “别开玩笑了,那可不是火药,点火就能着……仔细看看,肯定能看出点什么……”

  “我们就一直看。”

  “不可能什么都不发生吧?那不就等于失败了,我们这个项目也不用做下去了。”

  “……”

  一群人就盯着镜头不动。

  伴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有些人甚至已经失去了信心,因为他们什么都没有看到。

  同时,也有一点点期待。

  万一呢?

  奇迹,也许马上就会发生。

  汪百川和王烨都连着通讯,实验即将开始的时候,耳麦里传出了问询声,“你们到安全位置了吗?”

  “已经到了。”

  “都准备好了。”

  “一切正常……”

  在沟通交流以后,耳麦里就传出了指挥声,“实验准备,倒计时三分钟……”

  “两分钟。”

  “一分钟。”

  “10、9、8、7……”

  “3。”

  “2。”

  “1,点火!”

  伴随着一个指挥口令,监控屏幕的镜头顿时产生了变化,材料位置一阵剧烈的光线闪过,随后镜头就变的一片漆黑。

  “怎么了?”

  “爆炸了?肯定是爆炸了!”

  “还真点火了?”

  一群学者忍不住惊呼,他们还没来得及消化信息,就感觉地面传来微微的震动,随之而来的就是剧烈爆炸的响声。

  每个人都下意识蹲在地上。

  爆炸的持续时间并不长,他们感觉安全了以后,也都抬起了头互相对视。

  气氛,一时间安静下来。

  汪百川第一个反应过来,呆呆的对其他人说道,“我感觉,我们好像是掌握了什么恐怖的技术……”

  “非常恐怖!”

  “超级超级的恐怖~~~”

  其他人深有同感的用力点头。

第四百四十四章 从点到线,技术实用化,最差也是防空利器!

  半个小时以后。

  汪百川、王烨等人等离开防空洞,乘坐汽车慢慢开向了爆炸地点,他们每个人都穿着厚重的防辐射服。

  为了保证安全,距离爆炸地点一公里的时候,他们一起下了车,前面有专业人员做辐射探测,还有其他一系列的各种检测。

  等下了车以后,就能看出爆炸的范围并不大,一公里处也只有一些沙尘堆积而已。

  这也是预料之中的。

  他们放置的高压缩氘材料密度很高,但是总计数量并不大,即便是进行充分的核聚变反应,最多也只能达到小型原子弹爆炸的水平。

  更何况,氘氘的聚变反应对环境要求苛刻,根本不可能达到充分反应的程度,否则他们也不会只躲在10公里外了。

  材料有限,反应不会充分,爆炸的威力自然不会太强。

  但是,每个人的内心都非常震撼,他们震撼的点有两个,一个是成功完成点火,另一个就是点火方式。

  “成功点火呀!”

  “氘氘反应……不可思议,应该是人类第一次实现实验室之外的点火吧?”汪百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创造了历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