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47章

作者:不吃小南瓜

  其中一人连忙安抚道,“大家不要惊慌,我们只是抓捕一个犯罪嫌疑人。”

  马文钧慌乱中喊道,“为什么抓我!”

  “为什么?!”

  有个推着行李箱的人走过来,说道,“证据都已经在这个箱子里了,马文钧教授,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马文钧教授,你涉嫌窃取机密情报图,跟我们走吧!”

  冰冷的手铐,挂在了双手上。

  马文钧被从地上拽了起来,他看着自己的行李箱,顿时满脸挫败的低下了头。

  他后悔了!

  本来是想把这些资料运到国外,到时候,也许还能再卖一些钱,没想到却成为抓捕自己的证据?

  “为什么要多此一举!”马文钧后悔的咬紧了牙关。

  ……

  马文钧被逮捕了,罪名是窃取机密情报罪。

  事情传到东港大学合金实验室,顿时让实验室里乱做了一团,好几个学校领导都特别过来问了一下。

  但是,针对合金实验室的调查也只是刚刚开始。

  科技处、航空工业集团以及东港科技办,联合派人来调查合金实验室,调查超抗压合金材料项目。

  陈建林非常的慌乱,但他还强装作镇定,遇到问询就是一问三不知,他知道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应对。

  “我们这个项目,所有的数据是马文钧负责,包括上报材料,数据汇总,也是马文钧。”

  “我是项目负责人,但只是制定大方向的研究。”

  “我们当然有做实验,看操作间那些材料、设备就是明证,你可以问实验室里任何一个人,我们每一笔经费都是精打细算来花的。”

  “……”

  陈建林死咬着不承认。

  实验室里其他人,绝大部分根本不知道情况,少数知道的也不会说出来。

  超抗压合金材料项目和武钢的双辊轧刚技术完善项目是同时进行的,实验室里还有好多的钛粉等基础材料,从设备和原材料方面根本找不出问题。

  陈建林就是把事情都推到马文钧头上。

  他是在赌!

  只要马文钧能够主动把事情都拦在身上,一切自然都没有问题。

  以他的人脉、地位,再加上找不到关键证据,还有个‘窃取国家机密’的人,站出来主动承认问题,事情就没有问题了。

  调查人员感觉有些不对,但是也说不出什么来。

  最终一切还是要落到马文钧的头上。

  马文钧是聪明人。

  他知道自己主动承担的罪名最小,甚至说,对他而言,超抗压合金材料的数据罪责,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他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涉嫌窃取机密情报。

  合金材料实验室的文件都属于重大科研机密,即便是没有成功把文件带出境,他最低也会被判五年以上的罪责。

  相比来说,承担下合金项目数据造假问题,又能算的了什么呢?

  一起承担下来,才是最好的选择。

  ……

  当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王浩已经回到了西海大学。

  这一趟首都之旅收获颇丰,完成了两个研究的报告工作,还知道了合金实验室超抗压合金项目的问题。

  数据造假啊!

  那可是实验基础数据的造假,后续能不能继续挖掘不好说,但马文钧能够被逮捕,也算是出了心头一口恶气。

  在回到了西海大学以后,时间已经进入到假期,但王浩还是不断的忙碌着。

  他不是一个人。

  办公室里所有人都在忙碌。

  朱萍给了自己一个星期假期,回来就又继续烦躁的学习,她有很多基础都要补一下,在职读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张志强则是在忙梅森数科学实验室的事情。

  上面的审批已经下来了。

  学校准备在西侧空地上新建一座实验楼,在新的实验楼建好之前,梅森数科学实验室,就被划在了计算机实验楼的第四层。

  那一层原来是几个机房。

  最开始等同于学校内部的‘网吧’,里面的电脑很差、网速很慢,后来电脑越来越普及,学生几乎是人手一台,机房大部分就被空置了。

  虽然一直还在开着,但根本没几个学生去。

  张志强还是很被器重的,他成为梅森数实验室建立的主力干将,大事、小事似乎都能找到他的头上。

  颜静也同样没有休息,她在物理实验室工作,一直在为团队的实验和论文苦恼。

  罗大勇……

  假期似乎对他完全没有影响,他每天都会例行来办公室,坐在窗口前继续长期发着呆。

  王浩也在忙碌着,忙的并不是做研究,而是一直不断的写材料。

  写材料真是一个很烦恼的事情。

  这可不只是一个材料,而是很多个材料,其中包括升教授要提交的材料、结算优秀青年基金要写的材料、还有准备申请杰出青年基金要写的材料。

  这是三个主要材料。

  升教授要提交的材料,自然不用多说,学校已经准备给他提升职称,并不是提升一级,而是直接提升到四级正教授。

  到了下个学期,他就是真正的教授,而不是‘副教授’了。

  另外,很重要的就是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结算报告,他希望能赶在杰出青年基金申请到期前,把优秀青年项目进行结算。

  这个项目已经不用特别评审了,他完成的数论相关研究,都已经在国际上发表,并且有很大的影响力。

  他只要写好结算项目的材料就可以了。

  之所以要尽快结算项目,是因为优秀青年资助期间,是不能够申请杰出青年资助项目的。

  同时,王浩也感觉自己的经费不足。

  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是包干制,项目资金已经达到了学校账户里,即便是结算项目,经费也不会再收回。

  但是后续肯定要用在科研方面,就等于利用剩下的钱,一直不断支持自己的科研事业了。

  那些都是属于他个人的经费。

  如果再能申请到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就能再多上一大笔经费,放在学校账户里的经费有几百万,工作起来心情也会很舒畅。

  现在已经到了要花钱的时候,他下个学期要带六个研究生,每个研究生还要给一定的补贴,一般导师给的补贴是几百块。

  六个研究生,可就是两、三千块。

  既然马上就要有每个月两、三千块的大支出,自然要申请个两、三百万的经费预留。

  王浩就是这么想的,“必须要申请到杰青项目!”

  “杰青项目,经费有两、三百万,也是包干制,这样经费就足够了。”

  “后续几年,也不用再申请了。”

  王浩认真的写着材料,继续为‘几百万经费’努力着。

  朱萍忽然拿着手机冲了进来,嘴里不断喊着,“王浩!王浩!你又上新闻了!又上新闻了!”

  “怎么了?”

  其他人都看了过去。

  朱萍指着手机屏幕道,“看啊!谱仪探测团队的公告,说确定了超子衰变……什么信号消失之类……”

  她解释的很笨拙,因为没有看明白具体是什么研究,随后错开内容不谈,继续道,“反正就是,你的论文被《自然》杂志录用了。”

  “谱仪团队还宣布,会设计相关的实验,探究空间湮灭力是否存在。”

  “新闻的评论可有意思了,看这条。”

  “这个人说,谱仪团队负责人脑子秀逗了,和你一样是疯子,竟然相信什么空间湮灭力……”

  “哈哈哈,疯子、疯子,真有意思!”

  “……”

第一百四十八章 第一堂课,我们只需要看热闹就好了!

  谱仪探测实验团队发布了震撼国际物理界的成果。

  这个成果还被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以及阿迈瑞肯费米实验室认可,自然引起了国际关注。

  国内媒体对于成果进行大量的报道。

  虽然绝大部分人是看不懂成果内容的,新闻上也只是简单做了介绍,其中还包括张益方,田桂林两名院士的介绍,但内容重点还是能读出来的。

  一个就是成果被国际物理界认可,是个微观物理研究的大发现,同时,相关论文被《自然》杂志收录发表。

  另外就是研究人是王浩,他借助的是谱仪探测实验组的数据,也能算是谱仪探测试验组的成果。

  这个级别的成果就相当有震撼力了。

  之前谱仪探测实验组也有成果被《自然》杂志报道,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手段,能同时测定正-反科西超子的衰变信号。

  这个成果同样是国际级别的,但被认可度并不高,因为就只是检测手段,具体是不是有效也很难证明,只有一些专家匿名做了评论。

  现在的成果则是被国际认可的。

  必须承认也必须要接受的是,微观物理的研究上,国际才是主流,国内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其中最有权威的就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费米实验室也是重量级机构之一。

  两个重量级的机构全部承认了成果,可以说是相当了不起了,足以支持国内媒体进行大量报道。

  这个研究成果是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正-负科西超子衰变信号的突然消失。

  研究成果对于国际cp破坏项目有些尴尬,也就表示他们继续再进行科西超子衰变,也根本不可能发现cp破坏信号。

  所以他们只能寻找新的方向,而以最新的成果为基础,去研究寻找新的实验方向,就是很不错的选择。

  正-负科西超子衰变信号的突然消失具体代表了什么,还需要更加专业性的解读和分析。

  这种最新发现的微观现象,往往会有很多相关的理解,比如弦理论学者,可能会朝着多维度的方向考虑。

  其他理论学派也会有各自的看法。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主要是运行大型粒子对撞机,希望能够从实验中发现一些新内容,他们也肯定会设计专门的实验,去针对性的做研究。

  但是设计实验,还是需要理论支持。

  所以接下来,针对正-负科西超子衰变信号的突然消失的研究,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研究、分析。

  王浩对于最新发现的判断就是存在空间湮灭力,能够直接湮灭‘质量单位’。

  国内的报道中,张益方就谈到了王浩的想法,“王浩教授认为,引力在微观上的表现形式是空间挤压,某种程度上,可以把空间理解成物质,会对于粒子造成挤压效果。”

  “针对粒子的挤压效果被称之为空间湮灭力。”

  “这是全新没有被证实的理论,同时不和任何其他理论产生冲突,是引力引入到微观物理的全新方式。”

  “我们会在这一方向上继续探索,直到证明它是正确的或者是错误的。”

  张益方所说的内容引起了舆论热议。

  好多人都认为湮灭力是天方夜谭,“什么空间湮灭力,说的很玄幻,这不是误入歧途吗?”

  “我可不愿意相信什么空间湮灭力,话说,我站在这里就要被压死了吗?”

  “湮灭力,我知道,就只是王浩发的一篇想象类的文章,真是没想到,谱仪探测团队竟然当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