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951章

作者:张围

  午后的闲暇之余,张阳与李玥便一起在骊山的山腰处修建钟楼。

  李玥将泥装入一个木桶中,挂在脚手架的钩子上,夫君站在高处就可以将其拉上去。

  修建这个钟楼的只有夫妻俩人。

  几头熊跑来,围着李玥打转,正向这个女主人讨要食物,她将布袋中的肉干分给它们。

  这些小熊回来,就说明熊大也来了。

  不多时,小清清就骑在熊大的背上,慢悠悠而来。

  “娘,晋王舅舅来了。”

  李治跟着走来,“皇姐,姐夫。”

  张阳从脚手架下来,笑道:“今日怎么有空来骊山了?”

  李治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目光看向远处的龙武军,“近来总是觉得不爽利。”

  李玥闻言,继续给那几头小熊喂食。

  张阳喝了一口茶水问道:“怎么不爽利了?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李治低声道:“没有。”

  见他不想说,张阳也不问了,也在一旁坐下,又道:“听闻上官仪进入京兆府之后,裴行俭的事越发顺利了。”

  “上官仪是个很有能力的人。”

  张阳喝着茶水道:“以前你魏王兄也总是不着调,还不是我这个做姐夫的敲打他,不然他或许还在长安与太子掰手腕。”

  李治幽幽道:“有时候想想,这世上的对错为何这么复杂。”

  “对错从来都是复杂的,这世上骂骊山的人多了去了。”

  李治又道:“骊山是为了建设关中,富裕世人,他们却还来指责骊山,这些人都应该杀了。”

  轻拍着他的后背,张阳低声道:“不论是士林中人也好还是那些儒生大儒也罢,他们的声音终究只是小部分人,他们的言语也是为了他们利益,他们心里装着都是他们自己。”

  李治又道:“骊山装着的是天下人。”

  张阳又笑道:“群众农民或者走卒贩夫,他们才是这世上最大的一类人,他们才是社稷的基石。”

  李泰重重点头,“为社稷,为万民,弟弟被那些人的话语给框进去了。”

  “其实有些人,他们的话语早就脱离了群众,任何的士林之流,脱离了群众后,他们的路就会越走越歪,先从形式化开始,而后他们的形式化会越发苛刻,之后吸纳的人更趋向利益,这就是我平时让你们时常与乡民走动的原因。”

  “以前我和你父皇说过,群众是这世上最大的力量,他好像听进去,又好像没有听进去,我当初建议你父皇在各地的州府设立与群众沟通的渠道,这件事至今没有安排。”

  张阳继续道:“所以骊山的种种举措都是以乡民的利益为先,各县开设作坊若不能保证乡民的利益,我宁可让他们毁去。”

  小清清与家里的小熊在打架,刚出生的几头熊很小,正适合被她欺负。

  “爹,弟弟说熊四和熊五好上了。”

  好好的谈话气氛被打破,张阳皱眉道:“他整日盯着几头熊做什么?”

  小清清缓缓道:“那爹爹还不管管他。”

  李治起身道:“现在弟弟知道要怎么做了,多谢姐夫开导。”

  见熊大用头拱着自己,张阳环抱着它的脖子,一人一熊便在地上扭打了起来。

  小清清在一旁嬉笑着,嘴里喊着:“熊大,快爬起来!”

  最后,熊大被张阳扛在肩膀上,熊大动弹不得,只能嗷嗷叫唤着,示意服软了。

  与这头熊打架很吃力,张阳累得叉腰坐下,一头的大汗,身上也有不少的熊毛。

  熊大伏在地上,黑溜溜的眼珠子盯着男主人有了几分不服气,而后它又冲了上去。

  可惜被张阳一脚踹开,再一次倒在了地上,终于不敢动了。

  “熊大,真没用!”

  “熊大,真没用。”

  小清清也用竹条打着它。

  没了脾气的熊大趴在地上,任由小主人抽打着。

  山风带来几分清凉,李治看着这温馨的一家,他忽然明白了有人说,生活在骊山上的县侯是仙人。

  现在一家能够如此活着,难道不比仙人快哉吗?

  李治看了一眼还未竣工的钟楼,转身便下山了,没有与姐夫和皇姐打招呼,而是一个人默不作声地离开。

  骊山村外,公孙小娘抱着剑等在这里,她很不满这里的龙武军守卫,因他们不让自己跟着晋王殿下入村。

  “晋王殿下!”她快步跑来。

  “嗯,回去吧。”李治低声道。

  “这就回去了吗?”

  李治伸了一个懒腰,笑道:“张柬之是本王的朋友,帮他不是因为张玄弼。”

  公孙小娘应声道:“嗯。”

  李治笑道:“他们的空中楼阁早已脱离了群众,有何可惧,休要坏我浩然正气。”

  俩人坐上了回长安的马车,公孙小娘坐在车辕上,看向车内的晋王。

  李治盘腿而坐,呼吸平稳好似在修炼着什么。

  公孙小娘又看向骊山,身为婢子又不好问太多,心中猜疑难道骊山真有成仙的法门吗?

  半月之后,李道宗办完了骊山交代的事情,潼关郡守说要将骊山买下河滩的事情上报给朝中。

  河滩很大足足有一千余亩。

  李道宗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骊山要买下河滩,这么一个淤泥堆积的河滩有什么用处吗?

  关于骊山的很多事都是想不明白的,就比如说为什么骊山像是散尽家财一般地将诸多秘方公之于众。

第八百九十七章 认知的鸿沟

  骊山有很多的铸造秘方,自从将造纸术交给朝中之后,骊山的产业经过了精简后,专心在铸造上。

  骊山还是有工厂的,只是不会再扩建了。

  原本在骊山的诸多制造器械都被运送到了长安城,岑文本与魏征亲自来查看。

  骊山送来的器械很巨大,都是用铁料铸造的。

  牛闯向工部的人解释着铸造相关,看这些工部的工匠议论原理,他一边叫骂,气得直跺脚。

  工部的人也拉不下脸请教,最后牛闯带着骊山的人走了,双方不欢而散。

  只留下一群工部的工匠正在交头接耳议论着。

  朝中要自己造纸,并且骊山还给了纸张回收的秘方。

  没想到这才刚开始,就闹得这么不愉快。

  岑文本拿着图纸道:“好在骊山写得详细,倒是能够运作。”

  魏征道:“工部的工匠都是坊间手艺拔尖的,一直以来朝野对骊山的议论众多,工部的人向来心气都很高。”

  岑文本皱眉道:“这不是好事。”

  魏征抚须道:“一直以来许多人都是以这种心气,而在骊山吃亏的。”

  听这话的意思,岑文本诧异道:“郑公对骊山的评价很高。”

  魏征点头道:“至少张阳一直在做,他觉得该做的事。”

  岑文本叹道:“陛下应该让他入凌烟阁的。”

  入凌烟阁的都是对陛下绝对忠心的人,张阳要进入凌烟阁就必须全身心地向天可汗效忠。

  这是张阳这个人……

  岑文本摇头笑着,“也不知道张阳这个人是怎么回事。”

  朝中忙碌,大唐朝堂的这个机器正在运转着,各部各司其职。

  今天一份奏章送入朝中,奏章是潼关送来的,骊山要买下潼关一处河滩。

  李世民看着奏章问道,“那片河滩有什么用处?”

  长孙无忌道:“河滩露出会成为新的道路,只是如果河床水位再上升,这片河滩便无用了,会淹在水里。”

  思量片刻,长孙无忌道:“陛下,除非张阳笃定,河床水位不会再上升,还会连年下降,这片河滩才会有用处。”

  “张阳肯笃定,你能笃定吗?”

  听陛下问话,长孙无忌回道:“黄河起伏不定,臣不敢断定在潼关的北面再出现一条路。”

  李世民沉声道:“骊山可有开价。”

  “回陛下,骊山还未开价,只是让江夏郡王去问询,骊山有想要买下的意图。”

  如果黄河的水位再回升,骊山买下这片河滩就会血本无归。

  李世民想要看到骊山血本无归,也不想看着骊山赚钱,便问道:“他要买多少地?”

  “回陛下,潼关送来的奏章说是一千亩河滩,这是所有的。”

  “好。”李世民沉声道:“一千亩河滩,两万贯,他骊山要是敢出这笔钱,朕就卖给他。”

  “喏。”

  长孙无忌让宫里拟定了文书,匆匆忙忙送去骊山。

  不料,骊山第二天就送来银钱,而且送来的都是银饼,称量之后甚至两万贯有余。

  这不免让朝中众人心里犯了嘀咕,这骊山到底是多有钱,两万贯说拿出来就拿出来,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就只是为了买下一片露出的河滩?

  李世民心头隐约有一种中计的感觉,这种感觉的来由是因为骊山掏钱太爽快了。

  甚至都没有讨价还价,难道他还觉得很划算?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一摞银饼,两万贯呐。

  这不是一笔小数目,甚至伸手拿起一块银饼在手中称量,确认是真货。

  不管怎么样,卖了潼关的一处河滩,就能够赚两万贯,这种买卖,皇帝当然愿意做。

  本来河滩就不在潼关的田册中,那是一片因为黄河水位下降露出来的河床,就等于是一片凭空多出来的土地。

  心中不断劝着自己,赚了!赚了!赚了!

  李世民这才感觉好受很多。

  骊山,张阳看着朝中送来的文书,眼神带着激动,“两万贯,这也太划算了。”

  李玥缝补着孩子的衣裳,骊山库房中还放着许多金子,银饼更是如墙那般堆积着。

  家里平时生活也用不上什么银钱,村子里的银钱流动用的也都是铜钱。

  她低声道:“反正库房中的银饼多得快放不下了,拿点出去也无妨。”

  张阳打算在潼关建设一个商品的集散地,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不论是对经济还是水运,或者是河道治理都是至关重要的。

  每年每月关注着关中水土变化,发现这处河滩是意外之喜。

  拿住这处河滩也就拿住了崤函古道,其地位不亚于函谷关。

  工厂内,骊山用了两个月造出了一个新的蒸汽机。

  这个蒸汽机看着小巧很多,只有草垛大小。

  是根据姐夫的火车模型比例造出来。

  它运行起来的动静没有这么大。

  几个村民在给蒸汽机的一个个关节拧紧螺丝。

  如此,一台模样崭新的蒸汽机出现在人前。

  它有一个烟囱,一人高的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