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938章

作者:张围

  李世民颔首道:“裴行俭这个小子现在忙得焦头烂额了吧。”

  房玄龄会意一笑,这些事情都瞒不住陛下,别看陛下坐在皇宫,但对长安的风吹草动了如指掌。

  他躬身回道:“陛下明鉴,当各县要改建作坊至今,裴行俭已是心力交瘁。”

  李世民放下了手中的奏章,摘下了鼻梁上的眼镜,闭眼揉着鼻梁,问道:“玄龄觉得裴行俭继续放在京兆府合适吗?”

  房玄龄道:“陛下,裴行俭是不是在京兆府的位置上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让上官仪发挥出多少才能。”

  “嗯,玄龄的意思是用裴行俭来磨炼上官仪?”

  “陛下是要培养下一代的相才,那就要观察更久。”

  “张阳说过要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

  “臣以为,对骊山来说此话是不错的,可对朝堂来说还要看一个人价值有多大,还要看他能为社稷出力多少。”

  李世民讪讪一笑,睁开眼重新坐正身体。

  房玄龄躬身将姿态放得更低。

  “玄龄与上官仪可有来往?”

  “臣为朝中选才,不需要与谁有来往。”

  “嗯,你与辅机不同。”李世民沉声道:“就依你所言,让上官仪任职京兆府主簿,看看他能够做到何种地步,以观后效。”

  “臣这就去安排。”

  中书省的任命下发。

  翌日,上官仪就换上了京兆府主簿的官服,走在长安城的朱雀街上。

  许敬宗疑惑道:“陛下怎让上官老弟去京兆府做个主簿。”

  上官仪笑道:“或许,陛下觉得下官在秘书监亦无用吧。”

  “去京兆府任职,总比在秘书监整日与案牍为伍的好,至少可以施展拳脚了。”

  俩人走到京兆府门前,裴行俭早早就在官衙门前迎接了。

  “上官兄。”裴行俭连连行礼,“你能来真是太好了。”

  “是陛下明鉴,让下官来京兆府助长安令。”

  三人难得聚在一起,许敬宗道:“上官老弟是从骊山出来的,裴老弟又是骊山弟子,你们二人可在京兆府大有一番作为。”

  狄仁杰近来总是与晋王殿下为伍,俩人时常去曲江池走动。

  “晋王殿下,此事不简单。”

  “如何不简单?”

  狄仁杰双手背负,皱眉道:“朝中有意,让上官仪取代裴行俭。”

  李治琢磨了片刻,又道:“仁杰是觉得裴行俭在京兆府办事能力不行?”

  “裴行俭在波斯立下奇功,治理京兆府确有成效,但总给人一种束缚手脚的感觉。”

  李治笑道:“父皇用人向来谨慎,上官仪出自骊山,有所起复也是理所当然,不用多想。”

  狄仁杰又道:“朝中与骊山有关的官吏也越来越多了。”

  李治劝道:“仁杰且放心,姐夫向来对仕途一道没有兴致,上官仪之后,再也不会有官吏与骊山相关,裴行俭是最后一个。”

  见狄仁杰又灌下一口酒水,李治皱眉道:“仁杰,柬之平日里虽懒散,他说的多是胡话,有句话还是挺对的。”

  “哪里对了?”

  李治啧舌道:“你应该少与那些不良人来往,你看看你喝酒的模样,以我们骊山规矩,年少不该如此饮酒,就连姐夫也常常戒酒。”

  “骊山县侯平日里不饮酒吗?”

  李治点头道:“如无必要,是不喝酒的。”

  狄仁杰放下了手中的酒碗,“若不喝酒,人生何其无趣。”

  “人生的乐趣有很多,姐夫常说要给自己一些期待。”

  “对。”狄仁杰十分赞同地点头,“十天不喝酒,十天后大醉一场,妙哉。”

  李治有些无语,不想劝他了。

  张阳觉得朝中用度上太过不节制,用银钱没有章法,岑文本也觉得朝中用度应当再三考量。

  至少当初在张阳的种种建议下,朝中开源节流之策颇有成效。

  可递交了奏章之后,陛下却不给答复。

  这让岑文本感觉很失落。

  “岑中丞,陇右急报。”

  岑文本没了兴致,“交给郑公。”

  本就闲来无事,他改口道:“递来,老夫交给郑公。”

  “喏。”那小吏将文书递上。

  岑文本打开文书看了一眼,又没了兴致,将文书放下。

  沉默了许久,他又拿起文书看了起来,从陇右迁来的乡民越来越多了?

  而这些乡民在陇右失去了田地,想要来长安城寻个营生。

  大唐成立才多少年,陇右门阀的寿命比之前隋都要久。

  门第、衣冠、世族、势族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陇右的门阀与陛下之间的纠葛,都是陈年旧事了。

  而且李唐江山社稷与陇右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些陈年旧事只有陛下能管,别人都管不了。

  他们还不让骊山在自己的地界种树?

  这都是什么破事。

  岑文本又放下这份奏章,刚放下片刻,犹豫着拿了起来,交给另一个小吏,“给郑公。”

  “啊?”那小吏先是愣神片刻,看今日的岑中丞心不在焉,魂不守舍的模样,也不好推脱,双手接过回道:“这就去给郑公。”

  急报除了给朝中,也给了骊山,张阳将书信放在了媳妇面前。

  看向墙上的地图,陇右在长安城的西面,也就是陇西。

  地理位置夹在河西走廊与长安地界中间。

  自灵台到天水郡都是陇西地界。

  这个地界的当年也是们名门望族盘踞的地方,北魏时期到了顶峰。

第八百八十六章 我的感情细腻

  几经战乱,到了隋末已大不如前,现在人口凋零,内迁的人口不少。

  陇右不让种树?陇右门阀不让骊山建设关中?

  李玥的明眸带着怒意,“他们凭什么做主,应该是陇右的群众来做主,由不得他们说了算,这群人不作为,还不让骊山作为!”

  张阳淡然道:“门阀向来如此,他们保持着古老的作风,希望现在成了皇帝的李世民能够念在旧情,让他们一脉重新辉煌。”

  “辉煌?”李玥的眼神还带着怒意,“不让种树就是压死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张阳神色不悦,“嗯?你又学我说话。”

  李玥眼神怒意未消,道:“门阀不除,骊山壮志难酬。”

  “媳妇好见地。”

  说罢,张阳站起身。

  “夫君要去做什么?”

  “我去想想怎么灭了陇右门阀。”

  杀人是一件很简单的事,简单地手起刀落,一个人就倒地了。

  然后你就可以看着这个人的呼吸慢慢平静,慢慢没了呼吸,他成了尸体,之后慢慢变凉。

  如果还想要继续观察,就会发现一些吃不下饭的画面。

  所以杀人也是一件不美丽的事。

  诛心这种方式更高明一些。

  关中正在发展,正在富裕,骊山要建设关中就要种树,就要退耕还林。

  将无法耕种的荒地都种上树。

  陇西是长安城的西大门,西大门洞开风沙就能直入长安城,这与骊山的理念相违背。

  李渊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年纪大了各种毛病也寻来了,前些天还说腿脚不便利了,现在又觉得脾胃不舒服。

  孙神医正在给他老人家诊脉查问。

  张阳默不作声地站在一旁看着。

  良久,孙思邈神色凝重,“您不是脾胃不舒服,是肝不好。”

  李渊稍稍点头,“是何原因?”

  “壮年时饮酒过甚,您还要继续戒酒。”孙思邈说着话站起身,行礼道:“县侯来了。”

  “孙神医辛苦了?”

  “老朽去拿一些药材。”

  李渊收起了袖子,双手放在膝盖上,神色无奈,“你是来看望朕的?”

  “想要与您老人家说一件事。”

  李渊抚须道:“你说便是。”

  张阳笑着坐下来,拿起水壶眉头一皱,发现水已凉了,就放在了一旁的炉子上任其烧着,继续道:“陇右门阀实在可恶。”

  “他们招你惹你了?”

  “您这话不对。”张阳纠正道:“他们没有招惹我。”

  “那你与朕说这些做什么?”

  李渊拿起茶碗想要喝茶,发现碗中的茶水凉了,这才看向炉子上的水壶,等着水烧开。

  喝热茶已成了生活习惯,这种生活习惯一养成就改不掉了。

  张阳又道:“他们与群众作对,骊山想要让他们认罪,还陇西一个晴朗。”

  李渊手中的动作一滞,倒吸一口凉气,“他们有什么罪?”

  “兼并土地,在地方上不作为,关中都富裕了,可陇右子民还在受苦受难,难道您要坐视不管吗?”

  “朕……”

  “当然不能坐视不管。”

  李渊三缄其口,又是气馁一叹,“朕已不理政事,这些事你与二郎说便好。”

  “陛下不理陇右情面,您是知道的。”

  “当年的事情,确实该有个着落,可是……”

  本来李渊起兵就是欠着陇右门阀的人情,这就像是造反投资,本来人家是有原始股的。

  李渊也打算给陇右门阀好处的,谁知道自家二郎在玄武门做了那等事。

  当时众人的期许都在太子李建成身上。

  可李世民即位之后,大唐便换了嘴脸,什么以前的旧情,什么以前的旧账,一概不认。

  李世民就差明说,那是李建成事情,与他无关。

  这就是陇右门阀与李唐社稷反复拉扯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