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围
这头大熊这才起身,带着小主人一路往回走。
夜里,李渊看着张阳写的奏章,反复看了几遍,想要这个曾孙女开心也好,想要骊山过得好一些也好。
“不论张阳与二郎有多大的过节,俸禄总不该一直欠着。”
思量了这些,李渊在奏章上开始书写,再是盖印后让人送去了宫中。
到了夜里,李世民手捧着书卷正看着,骊山的书上写着的是一些读起来很生涩的知识,还是安排在骊山的宫人抄录带来。
骊山的藏书阁可以随意给孩子们翻看,张阳一家子也不会介意宫人去看那些书卷。
李世民看到了几个字眼很是疑惑,物质,行为主张与唯物论。
这些观点很新鲜,书中主张唯物求实,以往没有听过这些。
只是看了片刻,皇帝便放下了书卷,张阳是如何讲述这些生涩学识的。
朕的那些孩子都能理解?
看着也不像是他无的放矢,这些学识似乎都有其内在的道理。
翻过一页便没有了,只有寥寥三页,窥见不得全貌,这些学识怎么从没听他与朕说过。
“陛下,骊山送来的奏章。”
身后传来了话语声,李世民颔首道:“放在甘露殿。”
王公公又强调道:“这是太上皇让送来的。”
“是在骊山住得清闲烦闷了?”
李世民拿过奏章看了起来,这不看还好,看了之后神情很复杂。
朕不给张阳俸禄,与父皇有何关系?
心中气不打一处来,李世民因为那些文章对张阳有了一些赏识。
现在这些赏识都已荡然无存。
李世民怒斥道:“张阳卑鄙小人,朕定不会轻饶他。”
一旁的侍卫当即单膝跪地朗声道:“陛下,卑职愿亲赴骊山捉拿。”
李世民闻之瞪了眼这个侍卫,又是长叹一声回了立政殿。
立政殿内,长孙皇后正在整理着要送去骊山的衣服,马上就要入夏,需要给孩子们换洗的衣服。
“这些孩子在骊山进学什么都要自己来。”
一旁的宫女帮着皇后整理这些衣服,也小声道:“皇子公主们懂事了不少,会自己洗漱,会自己洗衣服,还能编织藤条,甚至会跟着种地。”
长孙皇后的脸上带着欣慰笑容,点头道:“多学一些也好。”
说着话,注意到陛下是黑着脸回来了,这才放下衣物让人准备好晚上的饭食。
膳食端到了面前,这些菜还都是老样子,色香味没有一样能够比肩骊山的。
哪怕是一碗芹菜羹汤,骊山都能比宫里做得更好。
李世民拿出奏章一边揉着鼻梁放松眼睛,讲道:“父皇来的奏章。”
长孙皇后来了兴致,“父皇有话都是直接让人送到宫中,鲜有让人送来奏章。”
话语正说着,长孙皇后拿起奏章便看了起来,原本的笑意僵硬在脸上。
李世民犯难道:“观音婢以为如何?”
皇后叹息道:“不过是两千石俸禄,就让人送去骊山。”
宫里的日子也好转了,李世民很不情愿地承认这是张阳之前留下的开源节流之策带来的益处。
自贞观十年开始,朝中又有几次对这开源节流之策有了许多变动,在节流这一块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
将屯田的卫府官兵改制成折冲府之后,军中各地将领调换,兵马调遣又花去不少银钱。
可总算是挺过去了,现在还有余钱能够修凿太液池。
起初的开源之策,眼下还是处于收取赋税这个阶段,在朔方与河西走廊两地因为互市开办。
朝中得到了不少益处,这些益处能够让朝中得到源源不断地银钱。
李世民沉声道:“那就给他。”
翌日,朝中就送去了该给张阳的禄米,整整两千石的禄米,没有多给一文钱。
俸禄这笔账算是两清了,虽说心有不甘,李世民心里多少还是轻松了一些。
再等河西走廊的赋税收个三两年,当初潼关建设的账目也可以两清。
“陛下!徐御史求见。”
御史台的徐孝德如今是御史中丞,以他的资历与能力将来也可以胜任御史大夫,也就是御史台的主官。
如今还将他放在御史中丞,也就是御史台的二把手的位置,出于现在的朝堂形势,还是继续让魏征兼领御史大夫。
李世民颔首道:“让他入殿。”
“喏。”
甘露殿内很安静,阳光从窗户撒入,让殿内也有些反光。
徐孝德入殿行礼,陛下所在的位置就在窗边,此刻因为阳光看不清陛下的神情。
“臣近日发现,朝中对骊山的言辞颇多。”
“是因为骊山又跋扈了?”
陛下的声音传来,徐孝德放低自己的姿态,又道:“是工部,军器监,户部还有光禄寺,诸多人都在议论,说是骊山给的银钱与条件很好。”
李世民冷哼一声道:“难道不想在朝中为官,去骊山给一个县侯办事?”
徐孝德闭着眼又道:“是因为众多工匠觉得朝中俸禄单薄,光是骊山给的银钱就是朝中的数倍之多。”
还未等陛下开口,徐孝德又道:“陛下,古来诗经有言为臣之道,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何天之龙,敷奏其勇。不震不动,不戁不竦,百禄是总。”
“嗯,既然如此,你说起骊山又为何?”
徐孝德再道:“陛下,朝中送去骊山的俸禄刚到,骊山就将俸禄送给了乡民,包括蓝田县乡民与高陵县,按照各家人口给予三斗黍米或菽,还有肥皂各家一块。”
闻言,李世民沉声道:“明明都不是贵重之物,他骊山尚有存余,不过顺手为之,收买人心他倒是有手段。”
“坊间传闻说是骊山县侯为社稷,为乡民做了许多好事。”
李世民又道:“做事不能浮于表面,今年春耕才是头等大事,朕会送去旨意告诫他,当以太府寺卿职责所在踏实办事,而不是收买人心来宣扬自己。”
徐孝德三缄其口,话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躬身告退。
听完这番言语,李世民这才离开了窗台,走到书架前对一旁的太监道:“给朝中各部在册官吏每家送十两细盐。”
“喏。”
“将朕的告诫带给骊山。”
“喏。”
骊山县侯发放粮食,一来确实是为了清空粮食库存,不然今年的麦子收获都要装不下了。
二来骊山要给村民福利。
本意和初衷都是好的。
张阳正在带着弟弟妹妹上课,今天是体育课,给弟弟妹妹示范了一番立定跳远。
“高阳先来。”
“好。”
高阳公主来到起点线,学着之前姐夫的动作,一跃而起。
脚步落地,张阳记录着,“嗯,两尺。”
高阳眼神带着骄傲离开。
“下一个。”
李治先抢好了位置,也是一跃而起。
“嗯,一尺八。”张阳一边记录着讲道:“动作不标准,等会儿罚跳十次。”
李治眼神带着不服气,站在一旁。
带着弟弟妹妹正上课,王公公却来了。
张阳只好先结束当下的课程,让孩子们自由活动。
听着王公公讲述,心中有些不痛快,问道:“陛下当真是这样说的?”
王公公点头道:“陛下说了两次,确实是这意思,老奴话带到了,就先告辞了。”
“慢着。”
走回家中,张阳写了一份奏章递上,“还请帮忙带给陛下。”
王公公笑起来一脸的皱纹,接过奏章便脚步匆匆走了。
原来昨日讨要俸禄的奏章只有李渊递进了宫中,李泰与李孝恭还有岑文本根本就没有递交。
回首看了眼弟弟妹妹们,张阳拍了拍手让她们重新站好队伍,“俯卧撑,十个一组,三组。”
“喏。”
孩子齐声道,听话地整齐排好开始做俯卧撑。
张阳记录着她们的俯卧撑情况,高阳,李治,清河的体力都不错。
就是李福和李明从小身体就差,体力和耐力都不好。
张阳拿着一根棍子一边给矫正姿势,“李福,李明,不要松懈接着做。”
两个年纪最小的弟弟咬着牙,手臂支撑着身体发颤,豆大的汗水从额头滴落。
俯卧撑两组之后,弟弟妹妹显然有些吃不消了。
第三组一个个都咬紧了牙关,张阳在前头走着一边道:“不要觉得求饶就可以轻松一些,在姐夫我这里没有求饶二字。”
第七百六十章 癖好越来越古怪了
体能训练很痛苦,张阳要将她们的体能极限练出来,以后再慢慢提高。
终于做完俯卧撑,她们躺在地上只留下了呼吸的力气。
张阳心满意足地收起自己的记录册子,点头道:“休息半刻,准备用饭。”
孩子们有气无力地答应着。
家里也就小清清与小兕子最闲,除了还在地上爬着的儿子,她俩年纪最小,还处在识字的阶段。
上午的体育课结束,吃饭时孩子们都是狼吞虎咽的。
锻炼的多,吃得也多。
李玥与三个弟子很忙碌,她们要规划好今年的生产,小慧和丽质进出账房已经好几次了。
小武时常拿着账目出来,又放入藏书阁。
午后监督弟弟妹妹睡了午觉,闲暇之余,张阳站在门口看着账房内的忙碌。
李玥拿起茶杯喝下一口茶水之余,注意到了目光。
夫妻俩相视一笑,她继续埋头制定今年的生产计划。
今天的天气很好,好得有些不像话,蔚蓝的天空美得晃眼。
如蓝宝石般纯净的天空找不到云彩的踪迹。
拿着自己的小册子,整理上午的体育课成果,孩子们的锻炼成果说不上好。
在骊山生活其实他们的饭食一直很不错,就是身体底子差了。
在宫里生活的时候,恨不得将皇子公主们供起来。
那样的生活真不适合养孩子。
德智体美要全面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身体了,孩童时期缺少运动对以后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影响。
上一篇: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
下一篇: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