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围
程处默稍稍点头,“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据说路途非常遥远,年初出发走了大半年才到长安城。”
又走了一段路,张阳放慢脚步,“那这个倭僧应该还挺有钱的吧。”
“呵呵呵……”程处默干笑几声,“那倭僧一路讨吃讨喝才到长安城,还有钱?”
张阳倒吸一口凉气,“不对吧,他会没钱?”
程处默鄙夷道:“倭人能有多少银钱?你是有所不知,听说倭人可穷了,穷得都尿血。”
“处默兄怎么知道的?”
“大家都这么说。”
张阳神色凝重地思量,“不对呀,不应该呀,倭人不应该会没钱。”
在记忆里倭人的岛上还有不少银矿,难道是没有开采出来?
就连倭人自己都不知道他们手里有多少银矿?
说来也是,如今这个时代生产力并不高,同时代来说大唐的发展已经算是比较先进的了。
就这样,如今大唐的生产力也是捉襟见肘。
大唐还在轻徭薄赋,鼓励生育试图了来提振人口,来提高生产力。
大唐尚且如此更别说现在落后的倭人了。
再加上这年头信息传递效率低下,在这个交通全靠走,传话全靠吼的朝代,人们对倭人的理解或许还停留在史册上的只言片语。
长安城的西市没有东市这么热闹。
这里的街巷相对东市比较冷清。
这里的房租也便宜。
特别适合那些来长安城短住的人。
那些来长安城做生意的关外人也喜欢住在这里。
导致这一片居住的人员非常复杂。
来到一个院子门口,几人就闻到了一股怪味。
程处默说道:“这就是那几个方士的住处,他们整日想着炼丹成仙,邻里都已经搬走了。”
张阳瞅着说道:“去和人家打个招呼吧。”
一群壮汉收到程处默的眼神,便一脚踹开大门,闯入方士的家中开始搜东西。
让他们先打个招呼,这招呼打得真别致。
惹得几个方士叫苦不迭,张阳看着这一幕说道:“年轻真好呀,这一腔热血的样子。”
程处默非常认同地点头。
一样样的东西被翻找出来,看着搜出来的东西果然有不少的硝石和硫磺。
竟然还有一些松香,意外收获。
这长安城还真是遍地是宝贝。
方士也算是大唐的炼金术士了,不论是什么东西他们都敢往炉子丢,然后观察物质的反应。
为了成仙长生,他们在求知和探索以及不要命的精神下开创了古代化学的先河。
几百上千年的探索之下,炼丹方士这个偏门职业专研物质反应给后世也留下了不少线索和前车之鉴。
也算是化学的一门,一种另类的前辈了。
小半个时辰之后,东西差不多都被搜了出来,就连那几个方士也不放过,也被搜了一遍身。
他们被扒了一个精光,正在冷风中瑟瑟发抖。
张阳招手叫来了程处默,“咱们能不能不要动不动就扒人衣服。”
“这不是为了搜得干净些。”
“要是被传出去,咱们喜欢扒人家的衣服该如何是好?这美名还没出来,臭名就远扬了。”
“有道理。”程处默一脸认真的点头,心里很喜欢咱们两个字,看来张阳也把他自己当做是兄弟们的一员。
就像是兄弟们有了一个军师,程处默一时间心情又大好喝道:“搜干净点,不要有什么漏下的。”
“喏!”
兄弟们搜得更起劲了,就差把屋子都拆了。
看程处默指挥着弟兄们,张阳大致也能明白程处默的心思。
程咬金驰骋沙场这么些年,在军中也是颇有威望呢。
这样的大将军一般都是那些热血青年的偶像。
程处默自然也想有一番事业。
换位思考一下,程咬金最希望的就是儿子可以好好过日子,毕竟他打了这么多年仗,如今天下也太平了。
要是被程咬金知道程处默这般在长安城搞风搞雨,说不定处默又会被他爹揍。
心中这么想着莫名有些担忧。
以程咬金的脾气,长安城应该没什么人敢招惹程家,只要程处默不闯什么大祸应该也没事。
张阳把一些硝石,硫磺,松香全部装到一辆推车上,这些原材料应该够自己做实验和做烟花了。
方士们的家中已是一片狼藉。
程处默带着人,跟着张阳推着一车东西离开。
心中不免好奇,看着一个个布袋子装起来的东西程处默疑惑道:“你要这些东西是用来做什么?”
张阳吃力地推着车说道:“这不是快到了年关,想看一场烟花,来思念一下家乡。”
“烟花是什么花?”
“它很漂亮。”
走出小巷来到朱雀大街上,张阳说道:“我就先回家了。”
“嗯。”程处默点了点头。
等张阳离开之后,程处默低声说道:“刚刚说得都听到了没有。”
“听到了。”
“去查查这个烟花是什么!”
“喏!”
程处默声声冷笑,“找到了烟花出自何处就能知道这个张阳的来历,哼!都说某瓜,某真的瓜吗?”
看兄弟们去办事,程处默悠哉地在长安城走着。
张阳推着一大堆东西走到东市的街巷,这个房子还不错。
房子是空着的,有些破败了。
张阳把原料全部放入这间屋子中,再把每样原料都取了一些,然后把门上锁。
检查了几遍确认周边没有人跟着,这才走回家中。
昨晚驿馆的事情刚发生。
李世民坐在甘露殿批阅着奏章。
殿前的太监来报,“陛下,河间郡王来了,就在殿外。”
李世民批阅着奏章笔没停,“让他进来吧。”
第九十二章 你在故意气我?
太监应声请进了河间郡王。
河间郡王李孝恭走入殿中,向李世民行礼,“陛下。”
李世民对一旁的太监说道:“给河间郡王上茶,用茶叶泡。”
几片茶叶放入一个瓷碗中,倒入开水。
自从中元节之后,陛下莫名喜欢上这种炒茶泡水的喝法。
李孝恭小心翼翼地接过茶碗,茶叶的香气很好闻,喝下一小口,细细品味着。
李世民终于停下了笔,抬眼说:“太医署那些家伙说了整日喝酒对身体没什么好处,倒是偶尔喝茶反而更好。”
“谢陛下赐茶。”李孝恭躬身行礼,心里不断揣摩着这番话的话外音。
李世民站起身说道:“朕听闻昨晚驿馆的那群使者又在闹事了。”
李孝恭低头等着李世民的下一句话。
殿内又安静了许久,话语声再次传来。
“如今朝中正是用人之际,房玄龄他们都是身兼数职,脱不开身,驿馆使者的事情本是礼部看管。”
又叹了一口气,李世民忧心地说,“礼部那些老家伙当年都是跟随父皇的人,他们只会讲礼仪,只会讲君子之道,镇不住使者,中原人知道君子之道。但那些外人又没读过中原的书。”
眼看李世民要说到礼部,李孝恭连忙清了清嗓子,“陛下,其实臣也没读过几年书。”
“怎么?朕一说到礼部你就推推拖拖,咱们兄弟几个,只有你朕还看得顺心一点。”李世民苦恼地说道:“礼部那些老家伙镇不住那些西域人。”
李孝恭长叹一口气,“陛下若有旨,臣定当领命!赴汤蹈火。”
李世民摆手说:“你现在就去礼部上任吧,礼部尚书的位置也空缺这么久了。”
“臣领命。”
说完李孝恭便离开了礼部。
李世民重新坐下,看着面前的这些奏章心烦意乱,缺人,如今的朝堂太缺人了,李孝恭就是一个糙汉子,他认识多少字朕不清楚吗?
还不是因为没有信得过的人。
李世民心情不好问道:“青雀这些日子在做什么?”
太监回话,“魏王殿下这些日子一直每日去国子监听课。”
听到这话,李世民稍微舒服了一些,眼下缺人才,尤其是可以培养的青年才俊。
李孝恭到了礼部便接手了接待诸国使者的事情,意外地发现最近使者之间的事情都是和一个倭僧有关。
听着驿馆官兵的诉说,李孝恭狐疑道:“这事儿太古怪了。”
李孝恭接手了礼部的事情,还要处理诸国之间的矛盾,再过一个月就是各国使臣入朝,朝贡的事宜,眼下还需要准备,更别说用度还要和朝中其他六部接洽。
还要和朝中的那些老家伙打交道。
宗室的事情也随之送到了礼部,事情都堆在眼前,李孝恭是一个头两个大,颓废地做坐在礼部府衙,想家了,想回老家,回乡种地去,不想干了。
年关将至,今日长安城还是阴云密布,这天气看起来还要接着下雪。
街道上的行人纷纷加快脚步回家。
张阳又去了集市买了一些肉菜回来。
李玥正在院子中做着孔明灯。
这次的孔明灯规格大了不少。
灯底下还挂着一些石头,心说小媳妇还在惦记着热气球的事情。
李玥拿着自己的小本本,“我算了一下,让孔明灯载物而飞的几个重要因素。”
张阳把硫磺硝石松香这些东西放在院墙的角落,开始洗着肉菜准备做菜,听着李玥说着。
张阳点继续洗着菜说:“我今天买到了新鲜的鸭血,还有一些内脏,可以做汤。”
李玥点燃了孔明灯,目光看着孔明灯越飞越高,朝着远处飞去。
把鸭血处理一下,等它凝固之后就能做菜吃了。
小媳妇不来祸害厨房真是太好了,生火,洗锅切菜一气呵成。
正炒着菜,张阳感觉一双幽怨的眼神正在看着自己。
上一篇: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
下一篇: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