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双小学僧
“有什么不好的?不是朝廷选进士么?都是人才啊!”
老黄一怔,有些不太理解。
“如今,天下近四百州,解试举人不下五千人,齐聚省试。”
“每一个都是十载乃至数十载苦读出的,多怀背水一战之心,甚至……不成功便成仁!”
苏墨笑了笑:“所以,贡院外气机交错,也并非单纯的文气那么简单。”
“还有什么?”
老黄瞪大眼睛。
“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乃至生老病死,人间七苦,无所不有。”
“历代屡试不第愤然自尽者,乃至郁郁而终者的死气,也交织其中。”
苏墨吃完馒头,喝了一口茶水,悠然道:“你还想去么?”
“……少东家,你说的很有道理,我想了想,还是不去了吧。”
老黄脸色有些发白,硬着头皮狡辩道:“你是懂我的,我这把老骨头倒不是怕死,主要是……”
“我懂的。”
苏墨笑了笑,拍了拍老黄的肩膀,走了出去。
微风拂过,他的身影逐渐变淡,乃至无形无迹。
*****
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主持举行的考试。
明清时代,又称为会试。
是绝大多数学子,最为在意的一场考试!
考点依旧在汴京贡院,而非影视剧里惯用的国子监。
事实上,国子监定位就是古代的最高学府。
以及,作为一国教育的最高管理机构,总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
并非什么考试场所。
苏墨到了的时候,也才刚过五更天,天色还是灰蒙蒙的一片。
贡院的大门依旧紧闭,大门之外,则已是人影幢幢。
偏又鸦雀无声。
每位士子的脸上,既有着疲惫和麻木,也有着肃杀和决然。
仿佛一名名背水一战的士卒一样!
所有的人,都失去了交谈的兴趣,死死盯着贡院的大门。
似乎,大门开启的瞬间,就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
如今,天下英才,齐聚于此。
而可以通过这一场考试的,只有四百人不到。
十不存一的留存率。
回报也是极为丰厚的。
自宋仁宗起,殿试淘汰机制取消。
所有通过省试晋级殿试的学子,全部录取。
从此,殿试仅仅根据考试成绩,给考生排名。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通过省试,晋级殿试的举人。
至少,也是“同进士出身”,可以脱去布衣,穿上官袍。
称得上是鲤鱼跳龙门!
当然,殿试的名次,对考生将来入仕的起点和升迁依据,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还是需要重视的。
但,能不能当官入仕,则可以说完全由省试决定。
殿试定高下,省试定去留!
所以,这第二轮省试,其实才是决定十年寒窗的真正一战。
****
时辰到,随着礼乐奏响,贡院大门缓缓打开。
监门官威严肃穆地带着几队巡兵走了出来。
在他们的监督下,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考生,缓慢有序地向前挪动。
苏墨左右看了看,汇入人潮走入贡院大门。
比起四周的压抑沉闷,他却给人一种闲庭信步一般的感觉。
这是心境上,无比的松弛和洒脱。
几个月前,他想到省试,还稍稍有些紧张。
但,如今他小无相功的境界上,已然登峰造极。
时刻,能保持心境淡定,不动如山。
况且,这段时间内,他心无旁骛,一心苦读。
已经将自己的读书天赋,发挥到了极限。
更是远远胜过,曾经的那个黄裳。
如果,这还不成。
那也没什么好说的。
****
“这些学子文气尚可,但难有大成。”
沐浴更衣之后,知贡举(主考官)余深遥遥坐在主位,淡淡注视着一众考生。
在文官群英璀璨的北宋,余深名气不算太显。
但,其实他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乃堂堂正正的宋神宗元丰五年进士。
如今,已然官位太宰(副宰相),进拜少保,封丰国公。
他因由奸臣蔡京引荐,故多遭时人非议,认为是奸臣一党。
但,观其一身行事,还算是颇有节操,下限并不低。
虽然,不可能跟范仲淹、岳飞那些人比。
但比起大多数文官,还是要好的多。
到了明朝时,口碑便变为忠谏。
毕竟,北宋末年,烂到了骨子里。
不要求当圣人,只要正儿八经当个人……
就是个好官了!
“大人为何有此一说?”
一旁的辅考官捧哏道。
“我等读圣贤书,养浩然之气,悟圣人之言,当心怀天下,喜怒不形于色。”
余深摇头道:“岂能为了一官半职,就忧恐显于外,喜怒形于表,落个贻笑大方?”
“大人所言甚是……”
辅考官有些无语,赔笑道。
别人一介布衣,当然慌得不行。
你都位极人臣了,自然是养逼格就行了。
这特么的也能比?
“嗯?那学子气度不凡,倒是有几分样子。”
猛然间,余深目光一闪,落在苏墨身上。
“这学子有些面熟,似乎……是去年开封府,陛下圣旨提到的那个书生。”
辅考官一怔,小心翼翼道。
“叫黄冕仲么?本官也陛下说过几次,还听过一些杂七杂八的传闻。”
余深又看了苏墨一眼,淡淡一笑:“若是文名符实的话,此子该有省元之姿了吧?”
“啊?”
“时候差不多了,请至圣先师!然后,安排他们开考吧。”
余深摆了摆手,不再多说。
“是!”
*****
“百世之师啊!”
苏墨站在孔子像前,恭敬一礼。
那股文气,已经不是浓郁厚重可以形容。
而是广博浩瀚。
近乎于充塞天地!
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到如今已经超过了千载光阴。
儒道早已影响了整个华夏,甚至改变了无数人的衣食住行。
如果,儒道也属于精神信仰的范畴。
那这个位面的道家、佛家,仅仅从受众上说,给他提鞋也不配。
可惜,儒家并不信神。
拜孔子,也只是当做祖师爷来祭拜,或者将他当做儒家的象征,进行参拜。
而非,像拜神佛一般,顶礼膜拜!
这是儒家的限制,也是其伟大之处!
恍惚间,苏墨心中似乎又闪过一丝明悟。
他微微阖上双眼,对孔子像又拜了两拜,随着一众考试,一并迈入考区。
准备工作就绪。
试卷发下,苏墨看了看考题。
卷子比解试的时候,要难得多。
经义上,避开了解试的热点,出的越发冷门。
即便可以熟记硬背四书五经,但也绝非可以轻松搞定。
毕竟,原文相关只有寥寥数语。
这需要融会贯通,用自己的理解去诠释那些微言大义。
策论上,则越来越务实。
才学之外,还需要大量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