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悍婿 第585章

作者:丛林狼

  白衣少年满脸不满:“粗鲁,我可是读书人,读书人的事,能叫装比吗?”

  “那应该叫啥?”

  “叫自信。”

  “呵呵,少爷您可真自信。”

第983章 :少年意气

  一主一仆策马入城,误打误撞之下,正巧进入秦怀道所在的客栈。

  原本看着两道学子吵起来的掌柜本就头疼不已。

  这些个学子们别看他们只是学子身份,谁也不无法保证里面不会出个状元郎,对于小小掌柜来说,谁也得罪不起,问题是万一打起来,损失的可是客栈,管又管不得,拦又拦不住,别提多急了。

  眼看双方争得要结束时,客栈大门却被人一脚踹开。

  “迂腐,我看你们这些人,读书都读傻了。”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白衣少年郎,稚嫩的脸已被路上的尘土掩盖,脏乱之下无法遮住少年郎该有的英气。

  郭正一眉头皱起,微有不悦,见是位少年郎,不悦之心很快便压了下去。

  这个细节同时被秦怀道与褚遂良看在眼里。

  二人眼神交流,只需一瞬就明白彼此所想。

  “陛下,此人心性收发自如,又有合纵连横之策,若是着重培养假以时日必成大器。”褚遂良将自己的心声向秦怀道传递。

  秦怀道频频点头:“朕也如此想。”

  再看郭正一那边,倒是谦逊地向白衣少年郎请教着:“不知这位学子何出此言?是客栈的辩局不入你的法眼,还是郭某的军策不如你?”

  白衣少年郎倒也无惧,安然说道:“各位的辩局自然十分精彩,即使是我也不由钦佩万分,至于郭先生所言,自然是在下远不能比的。”

  “嚯。”众学子纷纷倒吸一口凉气,而后露出鄙夷神色。

  又是钦佩,又是服气,那刚才那些话是打算来客栈自取其辱吗?

  这一来一回,连秦怀道与褚遂良二人都看懵了。

  小兄弟你确定不是来搞笑的?

  郭正一本来也如诸位学子般有疑虑,不过在看向少年和少年身后的仆人时,发现二人岿然不动,脸上也未显任何尴尬的神色。

  莫非另有高论?

  想到这里,郭正一也不怕丢了这张老脸,再次问向少年郎:“既然无有不满,请问傻从何来?”

  白衣少年郎昂首说道:“没错,你们有人说要休养生息,要广积粮,高筑墙,也有人说要玩些阴谋诡计,策反番邦,所有的所有,这些都没有错。”

  “错就错在,你们太老了。”

  众学子面面相俱,不知何解。

  有位年轻的学子辩驳:“你说我们老,可是在座的各位学子当中,也有许多不过二十出头,你这小子如此轻狂,到底哪里来的底气?”

  “底气,年轻气盛,便是我的底气。”

  “说你们老,不仅仅指的是年纪,而是你们的想法,你们的眼界,空有一身少年躯,脑中尽是老人事,不是老人又是什么?”

  听到这里,就算是脾气好的郭正道也忍不住想要骂他两句,只不过李易冲在了他的前头。

  “臭小子,且不说这里有多少人是你的叔叔伯伯辈,读了这么多年书,你的儒礼都读到狗肚子里面去了吗?目无尊长,出言不逊,这就是你的态度?”

  下人阿吉见几人有打人的势头,连忙拦下众人。

  “几位不要冲动,我家少爷就是这个性子,还听他把话说完再决定不迟。”

  秦怀道与褚遂良也同时出声。

  “诸位,大家都是学子,今日在此辩局应是相谈甚欢之局,动手可就难看了。”

  李易看了眼秦怀道与褚遂良,又看了眼白衣少年郎,咬咬牙忍了下来:“好,让你说,我倒是想看看,你这狗嘴里能吐出什么象牙来。”

  白衣少年郎看也不看李易一眼,似乎在遥望远方,有些恍神。

  而后,他定下心神,这才说道:“诸位,你们说得都对,不过你们却忽略了一点,大汉初立,如同少年,少年不该行些阴谋诡异之事,也不该行些成熟稳重之事,少年当有少年意气,车行大道,马踏江湖,执剑而行,路遇不平事而拔刀相助,心有不平事则勇往直前,若是如此,哪怕千军万马陷我一人又有何惧?”

  “少年当迎风而行,迎雪而破,所踏之处名声尽显,所行之处皆有留痕,跃能扶摇直上九万里,道破人世三千道,潜能隐于红尘间,不过平凡一路人。”

  “人人皆有少年气,国何愁不昌,大汉何愁不盛?那些外邦蛮夷,又怎敢面对我大汉的少年意气?”

  白衣少年郎的话掷地有声,直击人心。

  他的言语如同惊雷般在诸多学子中炸开,一时间客栈之内,所有人竟如同木头一般,一动不动,安静得吓人。

  直到秦怀道率先鼓起了掌。

  “好,好一个少年意气,好一个千军万马陷我一人又有何惧,大汉有此少年郎,何愁不兴?这位少年,敢问名讳?”

  白衣少年郎拱手而笑:“蒲州汾阴,薛元超是也。”

  “少年人行少年事,你确实很惊艳,希望在殿试中,也能看到你如此身姿。”秦怀道留下这句话后,带着褚遂良离开了客栈。

  此次出行,他本意是想看看这些学子在李泰做皇帝期间,有没有被污浊,现在看来,很好。

  郭正一,薛元超,苏宝贞,李易,仅仅只是一所客栈,就有这么多的学子崭露锋芒,他开始有些期待即将到来的科举考试了。

  二人正在路上行着,两名学子将秦怀道和褚遂良拦住了去路。

  “在下来济,这位是令狐德棻,刚才客栈辩局,我二人一直在外旁听,结束之后,特来瞻仰二位风采,如今当面一见,果然乃市井高人。”

  秦怀道连连摆手:“什么市井高人,我们就是普通百姓罢了,正巧碰上学子们要争论一番,这等千载难逢之事,自然要凑下热闹。”

  来济笑道:“是,您说得都对,不过……如若我猜得不错,您应该是那位吧?”

  秦怀道疑惑道:“哪位?”

  来济向秦怀道行君民之礼,而后潇洒离去,转身之时,秦怀道只听得来济在小声言语。

  “还能是哪位?当然是天下独尊的那位啊。”

  秦怀道虎躯一震。

  这位学子仅凭在客栈外盘听,便能猜中自己身份,看来这届学子藏龙卧虎,不可小觑。

第984章 :百家之春

  这几日,褚遂良与陆敦信、陆庆叶二人忙得不可开交。

  按旧例,各地学子需要递上拜帖,提前拜访几位科考主官,第一是确定参考学子身份,第二也是为了认个脸熟,以防有人冒名顶替,毁了他人考场之路。

  以至于三人每逢夜晚闭门之后,才有闲暇时间相聚,研讨科考举制。

  自那日客栈辩局之后,秦怀道向褚遂良对本次科考提了三点要求。

  一是所有学子一视同仁,不得因为关系亲疏远近或名声显赫就特别对待,二是要求所有考生封卷,阅卷主官不得知道学子姓名,以防贪污腐败滋生,三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既要有全才,又要有在某个领域特别突出的天才。

  旧例科举为两级制,需要各地学子在地方上考得“贡生”资格,才有资格参加京城的会试,进一步考取“进士”,如今聚于长安的学子,基本都是贡生。

  这些贡生的年纪有大有小,大点的四五十有之,最小的估计就是客栈那日意气风发的白衣少年郎薛元超,年岁十八便已取得贡生资格,人虽狂傲,却有底气。

  考试内容共有三科,分别为杂文、帖经、策问,杂文即是诗赋箴铭表之类的文章,帖经则是注重书卷积累,专考学子对旧卷内容的记忆,策问由皇帝出题,学子作答,出题大抵都是些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大事。

  根据秦怀道的要求,三人在原有的科举制度上进行了相应变革。

  首先是考试内容的变化,在原有的三科中,加入医术、兵法、数术和制造四科可选项,因为大汉皇帝陛下认为,普天之下帖经策问虽然重要,但其他才是真正影响大汉社会发展的重心,虽然没有细说,不过褚遂良能感受到陛下对此四道的重视。

  考虑到诸位学子未曾提前了解新增内容,几位主考又在此条例上新增补充条例,此四类为可选项,参考学子可选也可不选,且最终成绩不加入主考成绩之中,只作额外参考条件之一。

  由于科目特殊,即便无贡生身份者,只要在四类科目中能获得卓越成绩,依然会被朝廷纳入到录用人才名录当中,可入事业编,亦可能直通科技馆,到底怎么定,最终还是皇帝陛下说了算。

  待具体细则商议好后,褚遂良将科举新制呈交给秦怀道过审。

  对于数术与制造二项,秦怀道怀的是一颗尝试的心思,虽然在前唐整个数术和制造没有形成较好的体系,研究之人也不多,事总要有个开头,这次科举,便是他大力发展数术和制造的开头。

  没有这两项人才的支持,科技怎么发展,社会怎么进步?

  于是在接到褚遂良上呈的折子时,他没有细看便很快通过。

  若干年后,当后世之人回望历史时,发现这两个新增科目在彼时的科考中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水花,可以后的每年都有新人辈出,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直到进入新的时代。

  因为是大汉立国初年,年号为秦武元年,因此这次科举改制又被称为“百家之春”。

  新的科举制度公布后,众多学子议论纷纷,对新增的两项科目并不理解,甚至没有多少学子报名参考此新增两项。

  有山南道学子认为,如果不影响最终成绩和结果的话,多出来的四科只是负担。

  再说数术与制造在这些惯读旧书古卷的学子眼中看来,终究是小道,男子汉大丈夫,当顶天立地,学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整日与数字和工具为武,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如此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即便是普通百姓,也大多这样认为。

  所以十里国宴后发出的那些旨意里如士农工商皆是平等之类,既不能被各地百姓官员理解,也很难实施,再加上交通不便,就算想强制执行,天高皇帝远,长安也鞭长莫及。

  种种这些,秦怀道心里有数,他开国便下达旨意,并非强求在短时间内的改变,而是要给长安,给各州道,给这天下树起一道旗帜,他秦怀道知道有些人不愿意改变,有些人不愿意和那些庶民平等,没关系,他秦怀道愿意,而且不管是一年,十年,还是百年,一定要实现。

  微末溪流终将汇聚成海,这就是时代的意志。

  长安之内。

  处于观望之人与一心投奔之人终于心动。

  “韩兄,我不管你愿不愿意,反正我是要去了,大汉皇帝陛下如此诚意,我李淳风又岂能因循守旧,还把持着老一套的观念不放?倒是你,还这么犹豫的话,可是要错失时机了。”李淳风看向那名墨门之人。

  自秦始皇大一统后,墨门子弟被追杀到海角天涯,能有学统传承下来,已是不易,韩姓男子空有报国之心,却拘泥于门规,无法完全下定决心。

  他李淳风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等,更擅长阴阳之道,又没有门派约束,虽然是前朝太史局官员,但毕竟是前朝,已经过气,想得以重用,自然要参加。

  墨门,却完全不同。

  自被秦皇报复之后,存活下来的墨门巨子曾立下门规,从他那一代起到将来的所有墨门弟子,入门前皆需发毒誓,不得参与列国之争,所有研究制造的工具皆只能用于民生。

  如若不然,墨门迟早会再临灭门之灾。

  见韩姓男子心动可仍有犹疑,李淳风安抚道:“我知道墨门有门规,可那门规已经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秦始皇暴政,难道当今的皇帝陛下也是暴政吗?你我都是听着陛下的传说一路走来,国宴之上,陛下更是喊出人人生而平等,这样的皇帝,难道不值得你报效吗?”

  “更何况,你我入朝廷,并非报效的是陛下,而是这天下百姓啊,如若能造福天下百姓,你我百死又何妨,如若死都无惧,小小门规,又怎能阻挡韩兄?”

  “此次科考,是实证也是机遇,你能让天下看看你的创造是否能够实施,而天下,说不定也能借此机会再次感受到墨门的荣光,不是吗?”

第985章 :算无遗卦

  韩姓男子还是没能下定决心。

  “你说得虽然在理,但让我韩岐破了这门规,以我血肉之身躯,求证大汉制造之道,仍是不能。”拒绝之后,韩岐紧握双手,眼光茫然看向远方,天空中仿佛浮现诸多墨家前辈向他投来慈善的目光。

  先辈在盯着他,伴君如伴虎,他不能,也不忍将墨门拖入局中,再受追杀之苦。

  “淳风兄先去吧,待百姓需要墨门时,我会出手。”

  李淳风看着这个软硬不吃的家伙,长叹口气。

  “哎,你呀……”

  文学馆内。

  陆敦信收到两科报名的名单时,激动得差点从藤椅上摔下,他连递到嘴边的春茶都来不及喝,拿着名单颤抖着向着褚遂良处理事务的偏殿跑去。

  “褚兄,大喜啊。”

  褚遂良正与陆庆叶商量着国子监及文学馆考场事宜,耳闻陆敦信的声音,皱眉疑道:“我可从未见过敦信这等失态,到底是何喜事?”

  陆敦信边喘边将名单递给褚遂良,褚遂良接过之后,看着纸张上寥寥无几的名字,越发疑惑。

  “这上面就这么几个人?”

  他十分不解,这几个报名人数,怎么会让陆敦信变成这样?

  陆庆叶同样好奇,当他俯身细看时,发现上面有李淳风的名字。

  “禇兄,这回你可是赚大了,连李淳风都来参加本次科举,陛下可是如获至宝。”

  褚遂良全身僵住,再次看向那个名单:“你是说那个上知天文历法,下兼算法阴阳,号称数术当世第一的李淳风?”

  “除了他,还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