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将 第68章

作者:起飞的东君

  这些也说不上好还是坏,只是按赵佗的观察,扶苏所表现出来的特质,与整个秦国以法治国,言必及法的理念有些不搭。

  更别说是扶苏穿在身上的楚服,和整个秦宫的风格亦很不相符。

  “不过父王怎么还没来?兄长,那咱们就先离开吧,要不然被父王看到,又少不了……”

  嬴阴嫚眨着眼睛,看着殿门。

  秦王正站在那里,高大的身躯将门挡住。

  “呵呵,现在想到寡人了。”

第一百零六章 :扶苏

  秦王政静静的站在门口,注视着殿中三人。

  赵佗满脸尴尬。

  他刚才讲的很投入。

  扶苏和嬴阴嫚两兄妹也听得入了谜,完全没注意到秦王是何时站在门口的。

  “嘻嘻,父王,我和兄长恰巧从这里经过,也是刚进来,刚进来。”

  嬴阴嫚跑到秦王政身侧,拉着他的袖子撒娇。

  “你呀……”

  秦王政捏了捏女儿的鼻子,笑着摇头,他也不戳破少女的心思,目光落到殿中两个少年身上。

  当他看到扶苏身上的楚服时,双眼不由一眯。

  “拜见大王。”

  “见过父王。”

  赵佗和扶苏连忙行礼。

  秦王政微微颔首,说道:“扶苏,与赵佗一谈,可有收获。”

  扶苏点头道:“禀父王,儿臣确实收获颇丰。听了赵君一语,方知前方战事艰辛,士卒劳苦。且那燕王父子奸诈险恶,君邪臣佞,父王灭燕,实则应当。”

  “嗯。”

  秦王政点了点头,眼中多了一丝欣慰。

  扶苏是他的长子,也是他寄予了很多希望的儿子。

  只是随着政务的繁忙,秦王政无暇亲自教导,再加上他的母亲赵姬亦无法承担教养长孙的责任。

  秦王政只能将扶苏,托付给华阳太后和扶苏的母亲楚妃来养育。

  当秦王政奋斗数年,一举开启灭国大战,连灭韩、赵之后,这才松了口气,有了时间来关注自己的儿子。

  这一看,却发现自己的儿子,竟像楚人而多过秦人。

  华阳太后和楚妃皆来自楚国王族,咸阳城中的昌平君、昌文君亦是楚国诸公子。

  在他们的熏陶下,扶苏不仅是喜欢穿楚服,更喜欢读诗书阅帛画,又常与咸阳城中的儒士来往。

  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扶苏,其身上的特质与整个秦国的风貌格格不入。

  张口便是诗书仁义,动辄怜悯黔首庶民,丝毫不提秦法秦律。

  这样与秦国社会脱节的扶苏,让秦王政很是头疼,只是因为楚系外戚的势力还很大。

  昌平君位居右相,昌文君亦颇有声名,让他不得不有所顾虑,并没有在这事情上大做文章。

  秦王政只是将扶苏身边的儒士们赶走,让他好好研读律法,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更重实际,更像一个真正的秦人。

  如今见扶苏兄妹和赵佗相谈甚欢,甚至能说出“父王灭燕,实则应当”这种话,不由让秦王政心中多了一丝欣喜。

  这小子以前可是还劝自己要休养庶民的,如今也知道灭燕的必要性了。

  “赵佗此子,懂大义、重实际而轻虚名。心存封侯之志,有助寡人扫荡天下之心,虽是赵人,却更似秦人。希望扶苏能受到他的影响,摆脱那些楚人施予的印记。”

  就在秦王政心中思索的时候。

  扶苏这边却在略一沉吟后,竟说道:“敢禀父王。燕丹无耻,遣刺客谋害父王,是以燕国当诛。如今我秦国已经占据了蓟城,也将贼首燕丹擒获至咸阳,可谓仇已复,贼已灭。”

  “而自父王遣王翦将军和桓齮将军攻赵开始,距今已有十年。其中攻赵五次,历时九年,才将赵国覆灭,之间又亡了韩国,如今又发大军灭了燕国。征战十年间,士卒亡殁……”

  此话一出,立在一旁的赵佗眼皮猛跳,他看着扶苏的眼神变了。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扶苏以后会被贬去上郡监军了。

  没看到秦王的脸色都变了吗?

  就连嬴阴嫚也察觉到自家父王的怒火在熊熊燃烧,她忙对兄长使眼色,希望扶苏别说了。

  可是扶苏依旧自顾说道:“士卒亡殁不知其数,黔首庶民疲于徭役转输,农田荒芜,府库日渐空虚,虽有尺寸之地所得,但国中庶民百姓已是……”

  秦王政心中怒火已经快要喷涌而出,他铁青着脸,看着自己还在慷慨陈词的儿子,冷冷道:“所以,你是想让寡人如何来做。”

  扶苏深吸一口气,道:“敢请父王,与民休息,暂停征伐之事,让我秦国能恢复国力,黔首能得一喘息之机,如此泽被庶民,方为长久之计。”

  赵佗已经闭上了眼,不敢看接下来的画面。

  果然,秦王政声音冰冷。

  “出去,与寡人抄录十遍《商君书》,不,二十遍!”

  或许是顾虑有外人在场,秦王政尚还保持着沉着的姿态,但口中的话语暴露出他心中怒火到底有多么猛烈。

  扶苏轻叹一声,恭敬道:“唯。”

  说着,他转身向赵佗一礼,往外走去。

  “呀,父王,那我就和兄长一起出去了哦。”

  “嗯。”

  嬴阴嫚见秦王政发了火,不敢多留,连忙往外跟去。

  不过她临走之前,还向赵佗望了一眼。漂亮小巧的嘴巴动了动,没有发出声音。

  但赵佗看明白了。

  “下次又给我讲故事。”

  大概就是类似的意思。

  赵佗悄悄点头,算是答应了下来。

  少女这才俏皮的笑了笑,满意的离开了。

  这一切,还在怒火中秦王政并没有看到。

  兄妹两人走后,整个殿中气氛再次沉寂下来。

  赵佗侍立在一旁,秦王政不说话,他可不敢开口,只能在心中思索着刚才的事情。

  扶苏这小子就是头犟牛啊,明明秦王脸都黑成那样了,还在那里不停的说,除了惹来秦王的恼怒之外,所谓的劝谏起不到任何作用。

  这让他想起了之前的苏角,都是这种情况。

  不过这还不是最严重的,真正严重的是,扶苏和秦王政的意见出现了很大的分歧。

  一个要奋六世之余烈,速灭六国。

  另一个则希望体恤民力,暂停征伐。

  这种根本上的分歧,才是让秦王愤怒的原因。

  子不类父,无法体会到父亲的心,还总喜欢唱反调,真是让人恨铁不成钢,怄气恼火到了极点。

  秦王政走到殿中的帝榻上坐下,面容已经恢复了平静。

  他淡淡道:“赵佗,你觉得寡人该如何做?”

  “是该继续趁势猛击,将诸国尽数扫灭。还是如扶苏所说,暂停征伐,与民休息。”

  赵佗倒吸一口凉气,这锅怎么突然扔到自己头上了。

第一百零七章 :战策

  秦王政静静的坐在榻上,看着殿中少年,等待着他的回答。

  赵佗心知这话并不是秦王的随口一问,而是一种考验。

  是与民休息数年,待到恢复国力后再征伐余下三国。

  还是当一鼓作气,继续连年出兵,将三国一口气拿下。

  二选一的问题。

  他略微思索,开口道:“禀大王,臣此番从军入伍,所见颇多。如公子所说,秦国连年征战,黔首疲惫,士卒亡殁甚多……”

  秦王政的眉毛皱了起来,心中闪过一抹失望。

  这少年昔日口口声声所言“天下”二字,莫非去了一趟战场就变了?也跟着扶苏悲天悯人起来,体会不到寡人的心思。

  就在秦王政心中失望的时候,赵佗话音一变,重新变得激昂向上。

  “但臣认为,我秦国当今除了休养黔首之外,更应该做的是携灭韩、赵、燕之威,数年之内一举覆灭魏、楚、齐三国。一天下,定四海。”

  赵佗这话让秦王政脸色重新舒缓下来。

  他淡淡道:“可你刚刚不是赞同扶苏的说法,连年征战,黔首疲惫,需要寡人安抚吗。”

  赵佗朗声道:“黔首虽疲,尚可驱使,士卒虽亡殁甚多,但秦国亦有灭诸国之力。更兼当今三国的形势对我秦国有利,若能趁势攻伐,可事半功倍。”

  “哦?何来三国形势对我秦国有利?”

  秦王政起了兴趣,声音多了一丝期待。

  赵佗心中理了下思绪,便一口气说道:“据臣所知,当今魏、楚、齐三国之中。魏、楚两国皆是新王初立,国内各方势力涌动,并不稳定。”

  “特别是楚王负刍乃篡位而立,去岁袭杀其兄长并楚国太后,诛灭权臣李园一族,引起楚国内部斗争不停,至今尚未平息。”

  “若我秦国在此时伐楚,可利用其内部不稳之机,一举建立奇功。相反若是将时间拖延久了,等到数年之后,楚王负刍将国内敉平,彻底掌控楚国的时候,我秦国再想要灭楚,就要花费更多的力气和时间了,死亡的士卒黔首或许还会更多。”

  “所以臣认为,暂停征伐,休养庶民对恢复国力自然有用,但在大的形势上,我秦国却会失去现在有利的优势。”

  “楚,大国也,想一举将其灭亡,很难。如今其内部紊乱,正是天赐良机,我秦国该趁势攻击,不可轻易放弃。”

  秦王眼中异彩连连,他追问道:“魏、楚两国皆是新王初立,故对我秦国有利,那齐国呢?”

  “齐王建可是在位数十年,国内政局稳定。齐国更是地方数千里,持戟百万的万乘之国,与楚相比毫不逊色,何谈其国内形势对我秦国有利?”

  赵佗笑道:“齐国的形势对我秦国有利,正是在于齐王建此人。”

  “他为人短视,又素无才智,只知道坐视诸国征战,想着侍奉我秦国,以求保境安民。如此之人正是我秦国的一大助力,让我秦国覆灭山东六国时,从以一对六,变成了以一对五。”

  “且齐王建此人懦弱,待到五国皆灭,齐国独木难支时,我秦国或能只派一个使者,就能将其诱降,齐国可不战而下!”

  “如果臣记得没错,齐王建在位已有三十八年了,随时有可能崩卒。若是此人突然死去,新继位的齐王很有可能会改变国策,帮助楚、魏两国对抗我秦国大军,如此一来形势反复,对我秦国统一大业不利。”

  “所以,臣认为,当今之势,三国国内皆有问题,正是我秦国趁机覆灭诸国,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所谓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我秦国当一鼓作气,将诸国尽数诛灭。”

  “一天下,定九州。”

  “如此之后,天下无列国纷争,不再起兵戈之祸。吾王便可安抚黔首,抚恤黎庶,让男乐其畴,女修其乐,此乃一劳永逸之法,如此方能换得长治久安,万世太平。”

  当赵佗说完时,秦王政已经面带喜色。

  “好一句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善!”

  秦王政抚掌而赞。

  这赵佗年龄虽小,但眼光可谓十分老辣,说话一语中的。

  此子的话,竟然与尉缭、李斯、姚贾等军国重臣的意见近乎一致。

  魏、楚、齐三国皆有大问题,秦国当趁着这天赐良机一举将其覆灭。

  这就是所谓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是拖延日久,让三国有了喘息之机,或是有明主上台,到了那时候还不知道会出现什么变故。

  扶苏所说的黔首疲惫,秦国国力损耗颇重,秦王政作为一国统治者,岂会不知?

上一篇:高天之上

下一篇:玩转那座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