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起飞的东君
赵佗听到望楼上哨兵传下来的捷报时,都有些惊讶到了。
虽然他们这边有望楼为砲兵指明方向,但终归是隔着墙垣盲打,能够在大略方向上不打偏就已经是幸事了,居然还恰巧击中一架巨砲,这还真是奇哉乐哉。
“呵呵,他们还在用射程两百步的巨砲,我军的巨砲已经可达两百五十步矣。”
赵佗笑了。
自巨砲在伐燕之战发明出来,已经两年了。
正值秦军征伐灭国的时候,秦王政对这件攻城利器很重视,让曾经和赵佗一起制造出这东西的墨者吕钧作为负责人,召集了一群墨者和工匠进行研究。
两年的时间,足够让他们将巨砲进行改良和增进。
秦墨探寻出了更佳的动力臂和阻力臂长度比例,让巨砲能射的更重,射的更远,其射程大大超过了楚军手中的老式巨砲。
哪怕秦军隔着墙垣抛射,都能打到楚军巨砲附近。
除此外,秦军还造出了能够移动的巨砲。
虽然因为体型的缩小,让这种移动式巨砲的威力和射程相比常规巨砲要小一些,但却拥有了可以移动的能力,不仅能调整射程,还能转换方向,可以使用的更加灵活和方便。
除了对巨砲本身的改良外。
赵佗看着士卒们将大小近乎一致的石弹放到弹窝上,不由点点头。
秦军将他们的标准化生产用在了石弹上,通过工匠的劳作打磨,让每一颗石弹的大小质量相互接近,都似于圆形。
如此一来,每一次的发射,都会有极其相似的轨迹,能更加容易的进行调整,以做到精确打击。
除了这种趋近于标准化的石弹,秦军还试装了各种散弹,专门用于对敌军士卒的杀伤。
“跟我玩砲?呵呵……”
赵佗的笑声中,秦卒们再次上弹,在望楼哨兵的指引下不断调整,对墙垣外的楚军发动一轮又一轮的砲击。
墙垣外,楚军最开始还不服气,继续上弹,甚至还意图移动一架巨砲前行,乱射墙垣中的秦军,打击秦人士气。
有石弹从墙垣外飞来,又有石弹从墙垣内飞出。
漫天石弹飞舞。
一轮又一轮的对射。
在秦军越发精确的砲击下,楚军难以抵挡,又被击毁了两架巨砲,操纵巨砲的民夫更是被散弹大量杀伤,那漫天抛射的碎石和铁蒺藜,如同天女散花,可怕又惊心。
后方处于秦军砲击射程外的两万楚卒看的心惊胆颤,一个个脸色发青,双腿颤抖。
终于,项渠咬着牙看了眼远处的秦军壁垒。
那夯土筑成的墙垣,和漫天飞舞的石弹,让他心中满是无力感。
秦军之砲,何其猛乎!
“走!”
楚军抛下满地散碎的砲架,向南撤军。
本时代第一次砲战落下帷幕……
第二百九十六章 :足球运动
“楚军退了。”
当望楼上的哨兵传来楚军退却的消息时,整个秦军大营响起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声,士卒们个个兴奋,相互交谈讨论。
虽然刚才那场砲战没有他们上场厮杀的机会,但那漫天石块飞舞,尘土弥漫的场景依旧让人记忆深刻。
石弹砸在大地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让他们在耳鸣之时,亦不由咋舌惊讶。
战争,竟然还有这种打法。
刚才所见的场景,足以让他们回乡后和乡人亲戚吹嘘一辈子。
“这些楚人都是些什么无胆东西,就只知道隔着墙扔石头,有本事冲过来跟乃公干一架啊。将军,你说他们下次还会不会来啊?”
黑臀有些不爽的说着,和他一样想法的军吏还不少,全都渴望着楚人能鼓起勇气,冲过墙来和他们打一仗。
赵佗眯着眼,看了眼墙垣之外的广阔天空,他轻声道:“砲战失败,楚军恐怕不会再来了。”
……
陈郢城头。
当项燕听完项渠和景同关于此番砲战的讲述后,一张脸沉的快滴出水来。
“是老夫失算了。”
他叹道:“秦军弄出巨砲已经两年,将其改造的更加厉害也是理所应当,吾等用陈旧之物去与他们对战,倒是自取其辱了。”
项渠感到父亲语气中的不甘和无奈,忍不住怒气勃发,拱手道:“父亲,巨砲既然无用,看样子秦军也不会出营垒与我军野战了。不如让我趁夜带兵翻墙而入,强攻进他们一营,大杀一场后,激怒秦人出来,或许能为我军寻得战胜之机。”
项燕瞪了他一眼,说道:“吾儿鲁莽。那王翦老龟既然打定了要坚壁自守,与吾等消耗僵持下去的主意。又怎么会给你机会。”
“想来秦军夜间防守会更加严密,甚至故意放你进去再行围杀也有可能。你想着翻墙进去大杀一场,可能秦人正等着你自投罗网呢。”
项渠被自家父亲说了一顿,又想到砲战中自己被秦军砸的灰头土脸的模样,不由怒声道:“父亲,那你说吾等当怎么办,莫非就真要和那王翦对耗下去?我楚国之力,恐怕不如秦国远矣。”
“我岂会不知此理。但秦军决意不出,我等在这里也拿他们没有办法,看来此战想要取胜,就只能另寻生路了。”
项燕低语一声,转而看向一直沉默的景同,出声道:“子同,老夫等会儿写一封信牍,你立刻派景氏家人送给尚在齐国的松阳君,让他想尽一切办法,一定要说动齐王援楚。”
“只有齐国出兵,从侧翼攻取秦国的地境,方能调动王翦这只老龟。这样一来,我楚国在此番劫难中,方有一线生机啊。”
“否则,楚将亡矣。”
……
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如赵佗所预料的,虽然墙外不时有楚军的哨骑游荡,但楚国军队却再也没有来过,更别说是越过墙垣发动攻击了。
此时已到八月下旬,秦楚两军对峙已近两个月,天气沉闷而炎热。
虽然旁边就是鸿沟水,可以让士卒洗沐休憩,缓解军营中的压抑。
但长期关在军营里还是让不少人憋得心慌,他们睡得好,吃得饱,全身充满了力量。
虽说每日都有执勤和训练,但许多人还是坐立难安,身体里的精力和欲望根本无处发泄。
赵佗在偶尔的巡营中,甚至还看到有一些士卒,相互之间竟然做出了充满哲学气息且不可描述的事情。
那些难以入目的场景,让赵佗大为吃惊震撼,这才知道军中士卒的心理和生理状况已经是不容忽视了。
不过秦军军法严格,军市和军营中是绝对不能出现女子的,更不要说像一些军队一样有专门的军妓入营,让士卒发泄多余的精力和欲望。
所以赵佗就只能另想他法。
先是举行常见的投石和超距比赛,也就是扔石头和跳远,但士卒玩了一阵,就兴趣寥寥,感觉毫无意思。
赵佗苦思冥想,最后将主意打到了后世的足球上。
足球最早起源于中国,在赵佗所处的这个时代早已有之,名为蹴鞠,主要流行于齐地,是齐人比较喜欢的一种运动。
不过蹴鞠在秦国并不流行,主要是因为这时代的蹴鞠规则简陋,基本就是一人表演的独角戏,玩起来没有什么意思。
既然已经有蹴鞠这东西,赵佗想要推行自然很容易,他让军中工匠制作出坚韧轻巧又耐踢的牛皮鞠,然后又根据后世的规则进行增减损益,弄出了一套符合这个时代的规则。
果然这样一来,军中士卒乐开了怀。
他们按照编制,各自分队,穿好皮甲软冑,在专门的划定出来的草地上进行球赛。
周围还有无数秦卒围观呐喊,为各自支持的“球队”助威鼓励。
原本无处发泄精力的军中士卒,所有的激情全都被那小小的皮球调动了起来,每一个球的争夺以及射门入网,皆能勾起他们的热血满身,迸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激情。
充当裁判的是秦军的军法官,一双眼睛死死盯着场上跃动奔跑的“球员”们,一旦发现有人犯规,立刻吹响特制的铜哨,紧接着便是严厉的惩罚。
故而秦军的球赛不仅非常精彩,而且极为公平。
不仅是往前没有,就算是日后无数年,也再难看到如此公平的竞技了。
赵佗所部举行的球赛十分热闹精彩,不仅深得营中士卒喜爱,就连其他军营的将吏士卒也被吸引。
士卒心生郁气,军心不稳不仅是赵佗营中才有的事情,其他各营也都有这种情况。
故而当几个裨将军听到消息,前来赵佗营中看到这般热闹的场景时,也都纷纷心动,请赵佗派人传授,在各自营中推行这个所谓的“足球”运动。
到最后,就连上将军王翦也被惊动。
当胡子花白的老将军,亲自观看了一场赵佗军中的球赛时,被那热烈的气氛所影响,也是双拳紧握,目中有跃跃欲试之意。
特别是当王翦看到一个士卒踢球失误的时候,顿时气的一拍大腿,叫道:“什么脚这么臭,还不如让老夫来!”
听到这话,赵佗吓得脸都青了。
他瞅了瞅王翦的身子骨,心想万一王老将军在球场上一个激动,直接猝死了,那可就完蛋了。
幸好王翦也就是嘴上说说罢了,他最后拍着赵佗的肩膀,表扬道:“好你个赵佗,没想到你还能将一个小小的蹴鞠玩出花来。如此‘足球’游戏,不仅调动士卒斗志,更能发泄郁气精神,如此一来,军心可安矣。”
……
就在秦国中军和北军推广赵佗弄出来的足球运动时,在西南边,上蔡汝水一线的秦国南军大营。
军候李由正黑着脸坐在营中,握着案上的酒卮,咬牙切齿。
他今日巡营,竟听到麾下士卒,有人在悄悄说着“李跑跑”之名……
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由练兵
李由很愤怒,咬牙切齿之间,已将嘴唇都咬出了血。
除了怒火,他还感到难受、伤心和一丝委屈。
天可怜见,自从李由南下,在这支秦国的“南军”中担任军候以来,他是真正的“爱兵如子”。
李由完全按照吴孙子所云“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来操作,将麾下五千个南郡楚人全当做婴儿爱子来对待,花费了很多心思。
一进入营中,李由就迫不及待的开始按照自己在咸阳定下的计划来赢得“军心”。
第一步自然是利用自己的职权大飨士卒,杀牛宰羊犒赏军士,让手下儿郎们吃好喝好。
士卒还没开拔打仗,就连续三日的飨宴,大吃大喝,这让负责后勤的军需官叫苦不迭,一转身就告到上面的校尉那里。
校尉知道李由的来历,并不想得罪廷尉李斯,便将李由叫到帐中,苦口婆心给他讲自己的难处,同僚下属如何非议,军需辎重如何吃紧云云。
“下吏知矣,绝不再犯。”
李由满脸微笑的答应下来。
然后一出营帐,就有亲信士卒在军营中悄悄宣扬起来。
为了让二三子吃好喝好,李军候遭受上级痛骂斥责,受了许多委屈。
今后不能再像之前一样让大家天天吃肉末,喝肉汤了。
但李军候是不会忽略二三子饮食的,日后只要一有机会,就给二三子们加餐飨宴!
果然这样一来,五千南郡士卒个个都对李由感激涕零。
李军候,好人啊。
为了让大家伙喝口肉汤,竟然被斥责辱骂,真是难得的爱兵之将。
短短几天,李由便在营中站稳了根基,获得了麾下士卒的喜爱,心中不由得意起来。
“还不够!”
到了开拔之日,李由又细心的巡营察看。
他转了一圈后,这才指着几个穷困兵卒脚上的破鞋,对左右道:“我李由的部下,就如我的孩子一般,哪有父母让孩子穿着破鞋烂履赶路数百里去打仗的,这不行!我李由出钱,当为二三人各买鞋履一双!”
“军候大德,千古无二。”
“李军候爱兵,如爱子也!”
亲信们立刻捧场叫嚷,众士卒也感动无比,对李军候好感大增。
“不够,这还不够!”
李由心有壮志,决定将爱兵之举进行到底。
在前往上蔡的行军途中,他效仿昔日吴起作为,和士卒最下者同行,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