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起飞的东君
在上将军灭亡赵国后,燕王对秦国感到惧怕派遣使者朝贡,愿意割地乞和,这对秦人来说是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秦王又摆出九宾之礼的排场,让整个咸阳上下都弥漫在一股喜庆的氛围中。
结果事情突变,使者化身刺客,在朝堂公然行刺秦王。
这还了得,派遣刺客行刺,这是赤裸裸的挑衅,是侮辱!
燕国无耻,该当诛灭!
荆轲被当众车裂的时候,每一户咸阳居民都去观看了,将一口口唾沫吐向那该死的刺客残尸。
如今,不仅是咸阳,整个秦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好战的情绪。
荡平燕国!
群情激愤,无数秦人嚎叫着,他们愿意走上战场,将燕国毁灭。
“不愧是未来的秦始皇,这手段果然厉害。”
赵佗将一切看在眼中,心中忍不住赞叹起来。
在他告奸之后,秦王本可以直接派人将荆轲擒获,不用让自己陷身危险中。
但秦王没有,他反倒将计就计,大胆的利用荆轲刺杀来转移秦国内部的矛盾。
要知道,秦国连年征战,数年间连续亡韩灭赵,战果很大,但自身付出的伤亡也不小。
特别是赵乃强国,在武安君李牧没有被郭开杀死前,他就是秦军的噩梦,就连王翦也不是李牧的对手,秦军在邯郸外损兵折将,伤亡不少。
所以灭亡赵国后,秦国内部不管是朝堂还是民间,都兴起了一股厌战情绪,特别是以昌平君为首的外戚势力,他们希望秦王能暂时延缓征伐速度。
这就是为什么王翦屯军中山,却一直没有渡过易水攻燕的原因,秦国内部本身就已经出现了意见上的不统一。
而如今,随着荆轲之事爆发,那股厌战情绪瞬间被清扫干净,秦国上下只有一个念头。
灭燕!
谁敢说个“不”字,谁就是秦国的敌人!
赵佗跟着王离入了宫门,但不是去上次召开大朝会接见燕使的咸阳宫,而是后面的一处偏殿。
在得到秦王的召令后,赵佗在门口脱下鞋履,小心翼翼的踏入殿中。
宫殿里的地面铺着绘有凤鸟纹的方砖,走在上面凉悠悠的。
特别是在这寒冬季节,一丝丝冷气不停顺着脚底板往身上走,让人不得不打起十分的精神。
赵佗看到,秦王正坐在榻上,低垂着头,认真阅读着手中的简文。
工作狂啊!
据说秦始皇一天至少要批阅100斤以上的竹简,按一根竹简重1两,30字来算。
他一天的阅读量至少也在五万字以上。
后世甚至有人怀疑,秦始皇之所以死的早,和他如此工作积劳成疾有关。
“如果把纸发明出来,不知道会不会给我赐爵。”
赵佗心里嘀咕着,但他现在也只是想想。
造纸岂是件容易事?
他虽知道大体的方法,但毕竟是纸上谈兵,还需大量的试验,更需要很多人手和时间才能弄出来。
就在赵佗心中各种乱想的时候,秦王已放下手中简牍,珠旈后的双眸静静的看着赵佗。
“拜见大王。”
赵佗恭敬行礼,跪坐在一旁。
秦王直入主题:“李斯说你想去从军。”
赵佗连忙点头:“唯。臣虽年少,但亦有几分气力,愿意投效沙场,为大王一统天下的大业奋战。”
秦王对此不置可否,他淡淡说道:“不想入学室学法么?”
赵佗一惊。
学室。
是秦国除了军功之外的另一条入仕途径。
秦以法治天下,自然需要大量法律专业的人才,所以便诞生了学室这一东西。
入学室者被称作“弟子”,可以享受一定的特权,比如免除徭役兵役。
学室弟子师从于吏,除了学习书写姓名和认识名物之外,最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明习法令。
他们要把法律文书背的滚瓜烂熟,并且灵活使用,在经过一番考察和实习后,若是合格,便能被任命为官吏,直接进入仕途。
可以说,学室这条路和后世的科举有相通之处,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当官为吏,无性命之忧,不需要像获取军功爵一般在战场上与人搏杀。
而且,学室这东西不是一般人想进就进的。
《秦律·内史杂》有言:“非史子殹(也),毋敢学学室,犯令者有罪。”
不是“史”的儿子,不准去学室学习,违反者属于犯罪!
秦王让没有资格入学室的赵佗,进入学室,本就是一种恩宠。
但赵佗只是略微思索,便否定了这个想法。
他咬牙道:“大王好意臣已心领。但臣不愿埋首学室中,甘愿入卒伍拼杀,搏取军功。”
秦王嘴角勾起一抹弧度,他略带戏谑的说道:“所以,你想上战场。并非是为了什么统一大业,而是想要立功拜爵。”
秦王看穿自己,赵佗亦丝毫不怯。
他昂首道:“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
第三十一章 :少女
“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
秦王嘴里默念着这句话语,手指轻轻摩挲着木案上的简牍。
看着赵佗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外,他轻声道:“倒是有些意思。”
“父王,父王。”
这时,斧扆(yǐ)之后,蹦出一个少女的身影。
她先探着脑袋往门口望了望,见赵佗的身影已经不见,这才蹦跳着跑到秦王身边,挽着秦王的手臂,轻笑道:“父王,那人好笨呀。要是我的话,肯定就选择去学室。有父王看重,将来肯定有前程,何必去战场拼杀,说不定哪天就没命了。”
秦王捏了捏少女的鼻子,笑着摇头道:“你也知道那是你呀。”
“你刚刚听到了那小子的志向,生当封侯,死当庙食。我且问你,若是走学室之路,能封侯吗?”
少女歪着脑袋想了想,最终摇头道:“好像不能耶。”
秦王点头:“自商君变法以来,士卒用力,武将奋威,我秦国才能崛起于西垂,再到如今亡韩灭赵独霸天下。这其中原因,都是靠军功授爵,在当今秦国,只有走军功一路,方有封侯的可能。”
“所以,这小子年纪虽小,却宁愿去战场搏命,也不愿枯坐学室,此等雄心壮志,倒是值得嘉奖。”
秦王眼中闪过一抹期待,之前他还想着此子聪慧又识大体,加之年龄不大,可送去学室明习法令,将来或许能和赵高一样成为秦国的法律大家。
所以他之前听李斯禀报赵佗自请去战场时,还有些不舒服。
但如今秦王亲见赵佗有封侯之心,口出豪言壮语,愿意去战场搏杀走军功之路,反倒欣赏起来。
秦王正是血气充沛的年纪,又有鲸吞天下之心雄踞四海之意,对于那些有冲劲的臣子一直很欣赏。
特别是随着王翦、杨端和等一干大将年老,王贲、蒙武等人亦日益老去,秦国军中优秀的青年将领不多了,能称得上名号的也就李信罢了。
还未外放的蒙恬、王离也可期待一二,但总的来说数量并不算很多。
赵佗的出现,倒是让秦王多了一个培养目标。
毕竟,秦王之心,不仅仅在于吞灭六国。
他要的是,天下。
一个大大的天下!
四海八荒,所有能看到的土地,寡人都要在上面插上一杆“秦”字大旗。
“既然愿意走军功之路,那就让寡人拭目以待吧。此子若是能成长起来,当可成为寡人征服天下的良将。”
少女撇了撇嘴,道:“父王尽想着打打杀杀。兄长说就算灭了六国,如果不施行仁义的话,也很难让所有人归心的。”
“仁义?”
秦王的脸一下黑了。
他瞪着少女,沉声道:“扶苏还说了什么?”
少女眼珠一转,狡黠道:“我不知道,我胡说的。”
“哼。”
秦王冷声道:“扶苏真是一日不如一日。你告诉他,让他给寡人好好抄写秦律和《商君书》,待寡人空暇,自会考校他。”
“哦。我马上去告知兄长。”
少女心知不妙,俏皮的吐了吐舌头,转身就想走。
秦王的声音自后方传来。
“阴嫚。李斯那长子李由,你已经见过,感觉怎样?”
嬴阴嫚一下变成了苦瓜脸。
……
赵佗走出宫门,回头看了眼那巍峨壮丽的宫殿群,轻轻叹了一声。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别看如今秦国如日中天,这万千宫殿华丽又壮阔,如同修筑在人间的天宫。
但二十年后,一把大火会将其埋葬。
一起死去的,还有这庞大的帝国。
如果赵佗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他自然会选择入学室。
修习法令,顺着这条路慢慢往上爬。
有秦王的青睐,相信他赵佗总有一天能成为外放地方的两千石郡守,或是在中央位居九卿。
若是能躺着升官,谁愿意去战场拼命啊。
可惜,赵佗知道未来的历史。
他若是走学室这条路,太慢了。土生土长的秦国人入学室,一路顺利也要三年以上才能毕业,而赵佗恐怕要花费更久的时间。
第一,赵佗对秦国文字只是能认,并不能熟练的读写。
毕竟天下文字还没统一,各国皆有自己的文字。
赵佗的原身对赵国文字很熟溜,但秦国文字并不精通。他若是入学室的话,恐怕要从头学起,不知花费多少时间才能熟练掌握,更别说还要去背那繁杂深奥的各种律文。
要知道学室之途虽然能做官,但那要考试的啊!
背书,考试。
若是秦律掌握不好,别说做官了,直接一个不及格打回重修,未来的无数光阴都要耗费在那律条之中。
这场景,赵佗光是想想就惨。
至于第二点,赵佗若要在未来的乱世活命,他必须要熟悉军旅之事!
赵佗很清楚,他在荆轲刺秦这场大戏里扮演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
对秦国来说,他告奸有功,告发了刺客,救下秦王是有大功的,是值得表扬的,秦国上下对他自是信任。
但对其他六国来说,他就是一个背叛的小人,是值得唾弃的鄙夫。
在立场抉择时,赵佗选择了秦国,与六国贵族处于对立面。
如果将来有一天,秦国如同历史上那样崩塌,那不管是首义的陈胜吴广,还是刘邦、项羽都不会放过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