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起飞的东君
因形状如同高大的门阙,故而名为京观,亦被称作“阬杀”,到了一些史书上又被写作“坑杀”。
昔日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之战阬杀赵军降卒便是如此作为,先杀死后再填土叠为京观,而非望文生义理解的活埋之意。
如今,赵佗之所以用京观对待那些楚军俘虏,并非只为嗜杀耀武。
而是出于安全考虑,不得已为之。
五百楚军啊,他能放掉吗?
一来是士卒们一路攻城拔邑,转战上千里,在连续战斗行军中,难免士气低落,他们需要首级功劳,这可以极大的提升士气和干劲。
二来则是如今秦军尚处危难中,背后可能会有一支万人的楚军追上来,若是放了这五百人,不仅会泄露秦军的去向行踪,还会增加敌人的力量。在这种时候,又怎能心慈手软。
第三,赵佗亦有他的目的。
震慑身后的楚军。
激怒楚国那位左司马。
为将者,需要冷静的判断各种情况,如果被愤怒或是恐惧的情绪所影响,就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将领的情绪变化对于战争的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如今那支万余楚军远比赵佗他们强的多,如果追上来,必是一番苦战,甚至秦军还有覆军的危险。
所以赵佗自然不会怜惜这五百楚人的性命,他要将其筑成京观来震慑或是激怒身后的楚国左司马。
如果能让对方因为激动地情绪丧失一些判断力,那么这支秦军成功回到秦国的希望又会增大那么一丝。
随着涉间传令。
秦卒们逼着那些楚人脱下甲胄,驱赶到要塞外的一片空地上站整齐。
这时,早已准备好的弩兵上前,他们冷漠的抬起弩机,对着俘虏们一阵齐射。
弩矢之后,楚人的惨叫声中,是一个个持剑上前补刀的秦人。
五百楚人,转眼之间就被杀了个光。
唯有不远处,那被留下一命的楚国七大夫沈重,看着这一幕吓得瑟瑟发抖,跪在地上爬不起来。
接着,便是抬尸体,筑京观。
城墙上,赵佗收回目光。
他喃喃着。
“这些都是敌人……”
第二百五十三章 :锁定
蕲邑,一支数量庞大的赤甲军队正自北开来。
其数量众多,足有万人。
车轮滚滚,马蹄抛飞,看上去颇有威势。
但见到这一幕的蕲邑楚人却大多满脸苦涩,哪怕来者是他们楚国左司马的军队,是为了追击秦军而来,但他们还是一点都不欢迎。
“蕲公,快进城取粮秣出来,我军要在这蕲邑休憩。”
“烧水造饭,杀鸡屠狗,让士卒饱食一顿后,再率军前去追击那支东向的秦军,解救你蕲公的儿子。”
左司马昭平开口,声音虽然平淡,却饱含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味道。
“遵左司马之令。”
蕲公苦着脸点头。
等到他进城,看到蕲邑满城的狼藉混乱后,脸上神色越发哀苦。
蕲公虽然被左司马从秦军的手里救了回来,但没想到还没回到蕲邑,在路上就接到蕲邑被另一支人数更加众多的秦军攻取的消息。
不仅城内粮秣资财被抢劫一空,连自己的嫡子斗元都被秦军给掳走,据那个从符离塞逃过来的两司马说,斗元甚至还被秦人抓去诈取符离塞。
“我的儿呀,你可一定要无事啊。”
蕲公哀叫一声,抹了抹眼泪,又去聚拢城内的手下,开始收缴城中楚人的存粮和豢养的鸡犬牲畜,为城外的大军收集食物。
蕲邑之中,一片鸡飞狗跳。
蕲邑城外,新搭建的楚军大营。
左司马昭平坐于主位,看着躬身站在帐中的那个楚军两司马。
他冷声问道:“确定是五千人以上?”
葛婴忙道:“回左司马,下吏在离去前专门到一处高地上看过,虽然不一定准确,但这支秦军的人数确实是五千人以上,他们有马车十余辆,上面载着一些伤员和辎重。还有战马近百匹,士卒基本披甲,武器有矛……”
听完葛婴汇报的秦军情况。
昭平点头道:“嗯,你很不错,做事颇为机敏。既然符离塞被秦军攻下了,你也不用回去,就留在我身边做个短兵吧。”
听到这话,葛婴瞬间大喜。
堂堂楚国左司马的短兵,哪怕只是一个小卒,那也比做符离塞的两司马要高贵太多。
葛婴连忙叩首相拜,然后退下,前往短兵队长处报道。
昭平看着葛婴走出去,不由颔首。
这个来自符离塞的两司马倒是个人才。
在见到秦军兵临城下,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没有胡乱冲杀,也没有逃跑消失,而是在观察清楚这支秦军的大概情况后,就带着手下飞马前来寻找自己,带来了这份非常关键的情报。
这是昭平第一次清楚的知道那支秦军的信息。
虽说对方在淮南将事情闹得挺大,先是借着大雾突袭押送俘虏的屈明和五千楚军,紧接着在寿春城下嘲讽和恐吓楚王,最后还在八山上弄出一场木人疑兵计,掩护他们趁机东逃。
这种种手段,让率军回援的昭平知道后都忍不住赞了一声,接着他就接到了楚王负刍下达的追杀这支秦军的命令。
说是追杀,但昭平其实两眼一抹黑。
这支秦军有多少人?
他们的主将是谁?
他们潜入淮南的目的是什么?
就为了恐吓大王?还是想趁势夺取寿春,与李信那支奇兵相呼应?亦或者是想在楚国腹地肆虐,扰乱楚军部署?
这支秦军东向,又要往哪里去?
……
种种问题,昭平并不知道,但以他多年的军旅经验推测,这支秦军多半只有数千人,理由和之前松阳君景昭说的差不多。
虽然不知道对方潜入淮南的目的是什么,但如今李信已败,秦国伐楚之战已经没有胜利的可能,这支秦军自然就失去了逗留在淮南的理由,他们东向的唯一出路,便是渡淮北上,穿过楚国上千里之地,回到秦国去!
这是昭平的判断,所以他没有一根筋在淮南追,而是直接北上抄近路,要在蕲邑堵住对方。
真实的情况,和他判断的差不多。
昭平本来是可以带着大军安坐蕲邑,等着那支秦军疲惫的行军到这里时,给予对方迎头一击。
一万对五千。
以逸待劳打长途行军。
他昭平绝对稳赢,等抓住那秦军主将和大王点名的黑臀,便可回到寿春复命,小立一功。
然而一切都被那支突然出现在蕲邑的秦军毁了。
“李由竖子!”
想到这里,昭平恨得牙痒痒。
那两千秦军被一个叫做李由的军候统领,全是收拢的残兵溃卒,趁着蕲邑守卒不备的时候,突袭破城,还顺带抓走了蕲公。
这本来没什么,但那李由出现的时机实在是太巧合了,再加上斗元在惊慌下看错了秦军人数。
导致昭平误认为李由和其手下就是那支大闹淮南的秦军,这才两日两夜不顿舍的追了上去,将其一举歼灭。
李由麾下的秦军毫无战斗力,被昭平轻松击破,也让他知道原来眼前的是个假货。
昭平又气又怒,想要抓住那李由,砍了他的狗头泄愤。
哪料到李由打仗不行,逃跑倒是一把好手,连一路追击的楚军骑兵都没抓住他。
这时候蕲邑方向又传来秦军攻城的消息,昭平只能愤愤的把俘虏的五百秦人全杀了。
他泄了一些怒气后,这才放弃追杀那李由,带兵南下。
结果没想到刚至蕲邑郊外,就又收到了葛婴带来的,秦军已攻破符离塞的消息。
“左司马,秦军诈取符离塞,必定是想从彼处渡过睢水,然后回到秦境。”
同样坐在帐中的景同开口了,他有些高兴地说着:“秦军踪迹已现,吾等只需追上去就好,早晚能将他们堵住。”
昭平有心考校他,便道:“既如此,你说这支秦军渡过睢水后将往何处去?”
景同略一沉吟,说道:“秦军过了睢水之后有两条路线,一条是沿着睢水走西北方向,过竹邑抵达相邑,穿过相邑后进入秦国的芒砀地区,直抵睢阳。”
“不过这条路线虽然近,但秦军已经知道左司马的存在,再加上相邑有我大军屯驻,他们若是敢过去,必定覆灭。所以他们会选择第二条路。”
“秦军经彭城之后,绕道留邑、沛邑,从那里进入魏地的单父昌邑附近,这条路虽然远一些,但除了彭城有我三千驻军外,再无其他兵力,故此他们一定会去彭城!”
啪啪啪……
“孺子可教也。”
昭平抚掌而笑,这景氏的年轻人资质真不错,跟着自己在战场上溜了几圈,倒是会举一反三起来,所说的话和自己的判断差不多。
他点头道:“你说的对,这支秦军定会走彭城,绕道留、沛二邑回秦国。所以吾等要在此之前截杀他们。”
“秦军和我们之间有三日路程的差距,想来他们渡过睢水后定会将附近船只焚毁一空,我军想要渡过睢水又要多耗一日,如此便是四天路程,哪怕再如何紧追,对方也会先我们抵达彭城。”
昭平说到此处,不仅不慌,反而笑道:“不过彭城有屈宋的三千守军驻扎。我当派使者驱马绕路竹邑附近,连夜疾驰,定能在秦军抵达前将我的命令传到彭城。”
“让屈宋领三千人给我拦住他们!”
“三千对五千,哪怕打不过,也总能拖上几日。”
“呵呵,如此一来,我大军就可悠然而至,追上那支秦军,将其一举歼灭!”
说到此处,昭平冷冷一笑,转头看向彭城的方向,低语道:“你逃不掉的,我的小鱼儿。”
……
此刻,睢水东岸三十多里的一处宽阔草地。
冬日阳光斜照,落在人身上,感觉暖呼呼的。
疲惫的秦卒或是相互倚靠,或是直接躺在地上晒着太阳休息。
临时扎好的大帐中。
这支秦军的诸位高级将吏正在议事。
“彭城有三千人,阻住吾等归路,这也是我军回秦国的最后一道关卡了,只要过了彭城,则留邑、沛邑可轻松穿过,诸君就能回家了。”
“只是彭城的三千楚军,吾等当如何应对?”
赵佗开口询问。
包括辛梧在内的诸将都有些沉默。
三千楚军。
这人数说多不多,比他们还要少上两千多。
但也绝不算少,且更有以逸待劳和背靠城池的优势,亦绝非他们轻易能够拿下。
“还能像之前一样诈城否?让那个符离塞的七大夫去诈城?”
五百主张贺小心翼翼的开口。
还没等赵佗回答,辛梧便摇头道:“楚人不会那么傻的,我军已经在淮北用了两次,符离至彭城足有两百里路程,只要后面的楚军让快马传报,他们多半会提前收到消息。”
“且就算诈开城门我军也很难夺取彭城,三千楚军,除非能当场抓住他们的楚将,让他们混乱之下才有机会,否则一旦被识破就是一场苦战。而且对方不只是三千楚军,城中还有数万楚人,一旦被发动起来,在城中抵抗,我军绝不是对手。”
辛梧的话很有道理,让众人沉默下来。
他们在此之前,诈城屡屡成功,最主要目标都是些兵少城小的城邑,哪怕是符离塞,里面也只有一千楚军,他们只要能夺取城门,就能凭借优势兵力将城中守军歼灭,从而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