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罗青卷 第17章

作者:一炁化三清

  钱志文嘴角含笑道:“道友思虑完善,但也无有太过担忧,县内尚有几个册封从九品鬼神的名额,你大可以以功勋去兑换。以你现在的家底,兑换两个从九品的神位,并不困难。”

  “大人莫要框我,先不说从九品神位所需功勋是多少,就我那两个鬼差,还不知道能不能维护一方安稳,早早请来神位又有何用?不过是为自己十年后,找难堪而已。倒不如先以灵牌供奉,日后若是有了灵验,再求册封也不晚。”

  云安闻言,笑骂道:“若是有了灵验,百姓自当供奉,那时候,鬼差自有玉封,何必再求册封?”

  “云安你这话可就不对了。玉封成神,虽受六官承认,但终究不入正统。神道想要走的更远,还是需要正式的册封才行。”弥罗笑着反驳云安的说法。

  而他口中先后提及的敕、谕和玉封,则是函夏大地上三种神祇的册封方式。

  在当今函夏,所有重要的天地权柄都已经有主,因此神道修士非常稀少。

  绝大多数神祇,都是仙道修士兼任,或者是英魂册封而成,性质上有些类似官员的身份。

  册封神位的高低,自上而下分九品十八级,册封方式一般有诏、诰、制、敕、谕和玉六种。

  其中,诏封有广而告之的意思,是所有册封神位之法中,等级最高的封神方式,唯有帝君神感天地,昭告天下,亲自册封一品神位的时候,才能被称之为诏封。

  一旦册封成功,对应神祇必然是权柄影响整个函夏大地的大神。

  其次,诰封则带有一定告诫的含义,除去帝君亲册封外,唯有六官签署的封神公文能够被称之为诰封,对应二三品大神,其影响范围,最少也是涉及数个州,最大同一品一般,影响整个函夏大地。

  再次,制封指代依托制度的册封,一般用于册封州内地方性的神祇,多由地方官员推荐,六官之一的春官考核后,直接下发,神位多是六到四品。

  随后的敕封,也是最常见,来历最多的册封方式。可以是春官下发册封公文,也可以是地方官员祭拜赠送匾额,还可以是一些大神下封。影响范围在一县到数府之间,神位跨度也是最大,从九品到五品都有。

  像六安县内存储的几份册封公文,便属于敕封一流。

  要注意的是,绝大多数诞生自六官体系的册封神位,都是具有时限的,类似从九品神位这种微末小神,大多只有十年时间。

  十年后,地方官员会根据此神位的执掌神祇,在十年期间的所作所为,进行一次考核和调查。

  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嘉奖或者惩戒。

  谕封是最后一种正统封神方式,大多数是帝君出游时,随口册封的神祇。部分享有王爵帝位的神祇,开口册封的神祇,也能被称之为谕封。

  其力量影响范围大多只有一县之地,极少数能够波及一郡,神位大多是七、八、九品。

  至于谕封其下的玉封,严格意义上来讲,其实是淫祀,指代的是一方百姓,因为尊崇和信仰,凝聚出神位。对于这类神祇,各地官员通常会进行调查,若无劣迹,一般也不会多管,却也不会给与册封,算是编外鬼神一流,不入正统。

  就函夏大地现有的神祇记载,尚且没有任何一位神祇,是单纯依靠玉封登临七品以上神位的。

  并且,绝大多数玉封的神祇,后期都会被香火愿力挟持,化作信众心中的形象。

  这也是弥罗不看好玉封的原因。

  说到底,【引渡使】和【勾魂使】两位鬼差的根本,来源于弥罗的伴生之宝,要是真的被香火愿力改变,还不知道会引起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

  既然有更安全的方法,他何必去进行危险的尝试?

  不清楚其中内情的钱志文,对弥罗这话的感官非常好,点头道:“弥罗所言甚是,神道同我所学儒道一般,都是人间正道,稳扎稳打便可,何必求那些外道?玉封之法看似是捷径,可日后想要再行册封,便多了许多流程,对比起来,得到的远远比不上失去的。”

  说完,钱志文思索了一会儿,又道:“只是,你那两尊鬼差若是以灵牌的形式,放在山门角落供奉,那些魂灵就不好同鬼差放在一起。配殿之中,便要有一间供奉救苦度厄真君为主神,左右可以供奉壶公仙翁和佑嗣临水夫人。”

  弥罗闻言,暗暗点头,壶公仙翁和佑嗣临水夫人,也是南方道观之中,时常供奉的两位神祇。

  二者前身皆为仙道修士,其中壶公仙翁原是荆州人士,因救济多地百姓,驱散瘟疫,而受人供奉。

  后得地方官员推荐,春官下发册封公文,成为地方性神祇,享受香火祭祀,为正四品神位,经过多年传播,信仰横跨南方荆扬二州。

  佑嗣临水夫人,则是为了救人而死,得地方官员推荐,春官下发册封公文,转入神道。

  初为六品神祇,后因庇护一方,时显灵应,出入产房,庇护妇女,保护胎儿,广受百姓爱戴,几次加封,如今也享正四品神位。

第38章 配殿文武争

  “救苦度厄真君乃是伴随帝君身边的四大真君之首,若为配祭,也应该入驻左殿。那么右殿便祭祀神武佑圣真君,正好一慈悲,一神武,济民护生。弥罗,你觉得如何?”

  云安的突然开口,让弥罗立刻看向钱志文,就见这位钱大人面色不变道:“一方道观武力镇守,有十方伏魔真君已经足够,我认为右殿祭祀主神当是文宣翊圣真君,弥罗道长,觉得如何?”

  看着说是询问自己,实际上自顾自吵起来的二人,弥罗哪里还不知道,自己这是落入了六安县的文武之争了。

  帝君作为函夏最高信仰,身边一般有着四大真君辅佐,其中救苦度厄真君修行时间最久,民间信众最多,是公认的四大真君之首。

  剩下的神武佑圣真君、文宣翊圣真君和十方伏魔真君,没有上下之分,大多根据需求,进行祭祀。

  神武佑圣真君多受军人、军队、武人、武馆祭祀,像神武杨家的神武二字,便是源于这位神武佑圣真君,继承其名号是武人和军人眼中的最高荣誉之一。

  文宣翊圣真君成道最晚,也是唯一一个有明确记载修行过程的真君,在传说之中,人间书籍的传播和知识的传授,都是源自于他。

  也因此,这位真君广受读书人信奉。

  最后的十方伏魔真君,一般供奉在各地道观山门内,或者走入山门见到的第一个大殿。

  当然,一些监狱、地牢,或者容易滋生煞气之地,也会供奉伏魔真君,祈求镇压、安宁。

  总的来讲,云安和钱志文争论供奉神武佑圣真君好,还是供奉文宣翊圣真君好,说白了就是文武之争。

  毕竟,四大真君修为高深莫测,对于香火愿力的需求很低,大多时候百姓供奉十份香火愿力,经过真君神力纯化后,会返回相当于七份香火的眷顾。

  按照函夏多地的计算,一县之地能够提供的香火愿力,在道观内配殿得到的反馈,足够小幅度的影响整个县城内百姓的选择倾向,以及每隔十年,催生出三四个在某方面更有天赋的孩子。

  这也是云安和钱志文争论的重点。

  云安认为,六安县想要安定,必然要有足够的武力支持,因此供奉神武真君,提升日后孩子们的习武天赋,很重要。

  钱志文则认为,六安县处于扬州偏向内地的位置,一不靠近沿海,无需应对海兽侵犯,二不像幽州,地脉容易同冥土重合,时常诞生精怪。现有的护帝司规模,已经足够庇护六安县的安稳,后续六安县想要发展,就必须尽可能的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孩子。

  二者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再次看向弥罗。

  “我刚来六安县不久,对于本土信仰风气,不是非常了解,配祭之事,还是由县内决定为上。”

  说完,弥罗好像想到什么一样,急忙道:“对了,刚才我只是远远观望了一下采气台,还未就近看过,我先去看看,两位慢慢商量。”

  说完,弥罗根本不给二人反应的机会,快步离去。

  见弥罗离去,云安和钱志文,再次就右殿祭祀主神为谁,讨论起来。

  听着后方的讨论声,弥罗再次加快了脚步。

  他走到采气台上,四周植被茂盛,放眼望去,便是一片翠绿,自然生机浓郁。

  其次,此地气息比起道观内,更加纯净,整体布局有些类似山脚的小广场,中间也是用黑白二色碎石,拼成一个太极图案。

  不过,比起小广场的用料,采气台使用的材料,显然要高出不止一个档次。

  并且,在采气台的四周,弥罗还看到不少巧妙的布置。

  例如整个采气台呈现八角形,八边内侧用同色石条铺设了八卦纹路。

  这些石条显然经过特殊处理,能够纯化出入元气。

  弥罗尝试着从坎位将元气向内注入,便看到那石条铺设的坎卦微微发光,元气经过其转化后,立刻纯粹不少,甚至他若是需要,还能让其沾染上些许坎气。

  除此之外,这处采气台,还有一处构思,让弥罗非常满意。

  在采气台的边上,有一条小路,能够来到采气台的下方。

  这里设有一个小门,弥罗走入其中,能够感受到此地坤元灵机浓郁,显然是为了方便采集地气设计,非常适合他修行《羽化天清食气法》。

  细细打量着各处,弥罗心中也是有了一些进一步完善的想法。

  他取出玉简,开始记录相关信息,推演各种方法的可行性。

  过了好一会儿,钱志文和云安都找过来,他还在推演。

  钱志文见到这一幕,笑道:“看样子,弥罗你非常满意这处采气台?”

  “毕竟是日后修行之地,自然要多关注一些。”

  弥罗回应一句,见后方面色不悦的云安,便知晓二人讨论的结果,思索片刻,问道:“配殿已经确定,不知此地完工,还需要多少时间?这采气台四周,可还有什么需要搭建和改造的地方?”

  钱志文心中计算了一下,道:“按照县内的计划,会在一个月后,通知县内百姓,道观建成的消息。因此这道观剩下的建设,大概会在半个月内完成,前后误差不会超过三天,剩下时间用来整改。怎么,弥罗道长想要快些入住不成?还是说,你想要每日来此采气吐纳?”

  听出钱志文话语中打趣的语气,弥罗摇头道:“采气吐纳也不急于一时,就是我那鹤儿,前几日在县城内待得羽毛都变得有些黯淡无光。若是此地无需后续建设,我想着让玄鹤来此居住。”

  “原来如此,说起来,你当初让我等建设道观的时候,也没说自己会驾鹤而来,倒是忘了在道观内建设一处安置玄鹤的地方。”

  钱志文说着,看了看周围,似乎在思索于何处再搭建一处玄鹤居住之地。

  弥罗急忙道:“玄鹤一族喜爱清净,采气台边上的元气就足够纯粹,无需在特地搭建一处人造的区域,供它休息。”

  说完,弥罗又是和钱志文,云安商量了一下细节,便回到小院中,开始日常的修行。

第39章 宗教司觅云

  作为六安县的镇守仙官,弥罗在处理了太虚幻境的本职工作后,空闲时间还是非常多的。

  每日,他不是待在自己暂居的小院中,搬运法力,祭炼法器,书写符箓,就是外出采购一些东西,填补先前太虚幻境内的消耗。

  期间,他还会收到杨玉的邀请,前去百味楼尝试新菜。

  这些新菜大多是根据弥罗提出的意见,逐步开发而成,兴致上来,弥罗也会亲自尝试一二。

  如此过了一周的时间,弥罗的日常,又添加了手持官印,梳理普明山地脉的工作。

  他从山脚小广场开始,循着山体内部气脉,以及地脉的运动轨迹,一边手掐印诀,一边在心中观想妙有宗秘传符箓,嘴里念动真言。

  “天地自然,秽炁分散。洞中玄虚,晃朗太元……”

  伴随着蕴含道韵的真言回荡四周,淡淡的念力,以弥罗为中心,向着四面八方扩散。

  微弱的灵机,同弥罗的念力相合,融入地脉之中,使其沾染上弥罗的气息。

  走着走着,弥罗突然感受到两股略显驳杂的阴属性气息靠近。

  其中强大一股,已经接近弥罗当初刚筑基的时候,但内里却掺杂了不少血气、煞气、死气,显得驳杂不堪,让弥罗有些不喜。

  另一股则微弱很多,比起弥罗当初刚刚学道,开始调息的时候,还要不如,若非他感知能力强,甚至无法从其边上的那股气息的遮盖下,察觉到这一缕气息。

  不过这气息虽弱,却也纯粹不少,阴寒不显驳杂。

  顺着气息看去,弥罗便见到一位黑袍道人带着一个小童,站在山路口。

  此人面貌倒也清奇,五官比起常人要深邃不少,看上去三四十岁的样子,眼角略有皱纹,但一头白发如雪,让人难以判定其年龄,最独特的是。他额头两边微高,好似要长出两只角来。

  而他身边的小童,看上去还不到十岁,样貌同那黑袍道人有些类似,应该是亲属关系。

  “阁下是?”

  那男子见状,急忙对弥罗施礼道:“见过弥罗道长,小的乃是甄觅云,为六安县宗教司咒法院副使。”

  宗教司司长同云安一般,皆为从八品,下属咒法院院长按照品级而言,对标的是弥罗拥有的从九品镇守仙官官职,属于地方县城自身拥有的术法武装力量。

  像当初弥罗前往太虚幻境的时候,外界帮忙稳定的门户的修士中,便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咒法院。

  而咒法院副使,说白了就是咒法院内部的一个职务,同咒法院内其他正式成员一样,都属于不入流的小吏。

  对比起来,弥罗虽然只是从九品官位,看上去只是比甄觅云高了一级。

  可实际上,弥罗的身份只是挂靠在六安县县宗教司下。

  因为早年镇守仙官体系搭建过程当中,部分恶劣事件的影响,所有九品镇守仙官的直接领导人,都是郡宗教司。

  镇守仙官同县宗教司的关系,按照弥罗的理解,更接近于借调。

  简单讲,县宗教司对于弥罗虽有监督、管理的权利,却没有直接处分的权利。所以,镇守仙官在县宗教司内有着相当大的自由。

  再加上,弥罗作为妙有宗内门弟子,在扬州地域内是享有一定程度上的特权,这也使他在面对甄觅云有些奉承的态度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不过,在甄觅云眼中,自己奉承的并非弥罗的身份,而是仙道。

  刚才弥罗施法梳理地脉的时候,甄觅云便是以法眼观望普明山地气。

  他发现,这座普明山的气息,正随着弥罗念动的真言,身上散发出的光辉,不断纯化,逐步带上些许清圣的气息,隐约有结成道场的迹象。

  ‘这便是宗门秘传净天地神咒之妙吗?’

  看着地脉变化,甄觅云有些震惊,又有些感慨。

  净天地神咒,本是源于太虚幻境道门传承的咒法之一,传入函夏之后,经过几大仙门整合修改,同其余七大神咒一并成为函夏所有仙道修士学道、入道的必修法门之一。

  当然,现今函夏大地各地传承的八大神咒,大多只有对应真言,同各地流传的简化符文一样,属于典型的安全化产物,只要日复一日的颂念,便能积累自身念力,形成加持,构建玄妙。

  期间,哪怕念错了也没有太大关系,不会出现反噬一类的情况。

  相对的,这类广为流传的真言,在念力堆积和加持方面的效果,自然也比较薄弱。

  如今,弥罗每次随意颂念带来的变化,已经胜过甄觅云平日虔诚颂念百次产生的影响。

  其中,除去弥罗自身修为、法力和道体带来的加成外,更多的是法、符、诀和真言经韵的配合。

  在甄觅云的眼中,弥罗每一步的跨出,都带着神秘的韵味。

  并且,随着他脚下步伐的变化,手中法诀也是跟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