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晴了
第九十五章 锋芒毕露的少年意气,好文章,好志气!
“辛苦爱卿了,明日午时,就能全部读完定等?”
官家赵佶迈着四方步,缓缓地前行,礼部尚书吴执中相伴于身边点了点头。
“官家放心便是,读卷官都已齐备,大多数都负责过前几次科举殿试的读卷,应当不会出差池。”
“好好好……诸位卿家,去办你们的事吧,吴爱卿,陪朕走走。”
那些前来参见大宋天子的考官们四散而去,只留下了吴尚书一人。
二人缓步前行不远,吴执中便探手入怀,取出了一个薄绸包裹着的小东西,恭敬地双手奉上。
官家赵佶伸手接过,手指一捏,感受到了薄绸包裹着的纸张的质感,随手就塞进了怀中。
“官家,诸官纷忙,臣一会也要去督促各处读卷事宜,还请官家……”
“无妨,吴爱卿你忙你的,朕还想在这里走动走动。”
面对着吴执中想要撵人之举,官家赵佶根本不搭理,虽然拿到了小高的亲笔手书。
但是,朕怎么可能就这么轻易离开,怎么也得看看那些读卷官如何看待高璋的那份试卷才是。
万万不能让那些读卷官埋没了爱徒这样的少年神童。
看着官家一副老子不想走,老子就要留的表情,吴执中脸色一黑,甚是头疼。
你特娘的不走,难道身为臣下的自己还能把你撂这里不管?
罢罢罢,那就只有舍命陪君王了。
“官家若是有吩咐,还请直言相告。”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爱卿想必也知晓,朕对于那位高省元甚是好奇。”
“如今殿试已毕,朕又正好有闲暇就特来看看……”
“……”
……
吴执中打量着这位昏君,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没想到昏君居然还真为了那高璋赶来。
这倒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可问题是,铁面无私,从不假公济私的吴尚书担心。
这位昏君在这里影响到了那些读卷官对于考生试卷的评判。
那可是会导致高璋的真实成就抹上一层难以洗掉的污垢。
毕竟官家是一位昏君,这是得到了世人所公认的。
可问题是,大家都毕竟吃的是朝廷的饭,只能默默地私底下说,不能当面讲。
可一旦有哪位大臣因为与这位昏君走得太近的话。
那么这位大臣的清誉必定会受到牵联,甚至直接就被人打上奸佞的标签。
吴执中可不希望出现这样的场面,这也是为何,省试、殿试,他都愿意与那陈侍郎联手的原因。
看到吴执中突然哑然,脸色变来变去,就是不吱声。
赵佶哪里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自己的名声在臣工的眼里有瑕疵,自视甚高的赵佶好歹还是有点逼数。
重要的,赵佶也不希望让自己的爱徒受到不白之冤,忍住了心中那丝不满,朝着吴执中勉强一笑。
“爱卿放心吧,朕只是看看,定不会扰了科举这等国家大政的。”
看到官家如此,吴执中也只能点了点头,当先引路而行。
“官家还请跟臣过来,陈侍郎正在那边与一干读卷官读卷。”
……
一般而言,一个团队的读卷官,会来自多个部门,为的就是能够最大程度保证评卷定等的公平性。
就像这间屋子内的八位读卷官,就有礼部、翰林院、国子监、太学等几个机构的官员一起读卷。
而此刻,陈侍郎分派完了贡士考卷之后,并未离开。
而是站在了那位拿着高璋的《少年中国赋》正在认真阅读的考官身后边。
陈侍郎虽然看不到这位来自于太学的教授此刻的表情。
可是从对方的肢体语言,还有努力将试卷凑近。
发出啧啧有声的赞赏声中,便已然知晓了这位读卷官员对于高璋所作文章的欣赏。
而这位教援一边看,一边摇头赞叹的模样,已然影响到了周围的读卷官。
而就在此时,一位读卷官突然一巴掌拍在案几之上,把屋内的所有人都吓得一哆嗦。
所有人都把目光落在了这位须发皆白的苍首老人身上,就看到他激动得脸色涨红,指着手中这份试卷厉声喝道。
“这是什么狗屁文章,简直,简直就是狗屁不通,写的都是什么鬼名堂?”
“这等人,居然也能够参与今科殿试,实在是岂有此理。”
陈侍郎赶紧上前,目光一扫,嘴角差点就歪了,正是那位蔡家麒麟子的文章。
没想到,恰好落在了这位年纪颇大,治学严谨的顾老手中。
“顾老息怒,顾老还请息怒,莫要因为区区一份试卷气伤了身子才是。”
“能把顾老给气成这样,看来这必定是一篇不忍直视的玩意。”
“就是,就是,哪像我这篇文章,虽然有些文不对题,可好歹文采菲然,书法很见功底,也算是难得的佳作。”
“呵呵……诸位,依某之见,今科殿试前三,必定有此卷之名。”
“谁,原来是太学的王教授,真的假的,你这都还没看几篇,为何如此笃定。”
那位被蔡家麒麟子的狗屁文章把眼睛给辣得不行的顾老听得此言,干脆站起了身来,朝着这边伸手索要。
“来来来,且让老夫一瞩好文,洗一洗眼睛。”
王教授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那位在这里监督的陈侍郎,看到对方微微颔首。
自然不再犹豫,便将那份被他视作今岁殿试前三甲的文章给递了过去。
“这是《少年中国赋》?咦,这命倒当真新颖,待老夫,唔……嗯?”
顾老只扫了一眼,视线就再难从这篇文章之上移开。
脑袋开始左摇右摆,看到这位老学究如此模样。
一干考官自然清楚,必是这位久负盛名的顾老先生,看到了精彩的文章。
顾老摇来晃去半天之后,忍不住再次击案。
“好!痛快,好一个锋芒毕露的少年意气,好文章,好志气!”
“顾老,且让下官好好拜读,看看能够被顾老如此赞喻的文章何等精彩。”
“急什么,老夫这才看了不到一半。”
“顾老,你再看下去就不合适了,要知道这可是本官读的……”
眼看着为了争抢一睹为快的权利,这位醉心于学术的学者型官吏似乎都要吵了起来。
陈侍郎不禁有些头大,终于跳出来镇场子。
第九十六章 能否与历史上列位神童们肩并肩,且看今朝
“诸位诸位,还请听本官一言,既然诸君都想要一睹为快,倒不如,让本官为诸君诵读此卷。”
“如此一来,诸君也不必再传阅,正好闻后评卷定等。”
作为上官的陈侍郎这么一说,谁都不乐意落后于他人得欣赏精彩文章的读卷官们纷纷附和。
陈侍郎也如愿地拿到了这份已经弥封好的答卷,开始给在场的八位考官诵读起来。
作为一位洛阳人氏,陈侍郎一口标准的洛阳雅音,就类似于后世新闻联播的标准普通话。
陈侍郎嗓音不错,胸音浑厚,读起这篇《少年中国赋》来,显得那样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
随着陈侍郎的嗓音,一干读卷官都不约而同地闻之色变。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此言简直可谓是直扎人心,一语中的。
就如在场的诸位考官,大多数都上了年纪,感觉那些描绘老人的词句,当真扎得人心生疼,让人憋屈。
可是描绘少年人的词句,则让人感受到了一股蓬勃的朝气,仿佛看到了自己锐意进取,意气风发的少年之时。
同一时刻,官家赵佶,就立身于门外,支起了耳朵,听着那屋内传来的朗诵声。
背于身后的双手业已紧握成拳,双眉挑起,两眼中的光彩,怕是不比少年逊色。
这才是一位大宋少年神童的肺腑之声,这才是该有的蓬勃朝气。
果然,自己梦中授其衣钵,可不仅仅只是因为他可爱乖巧又嘴甜。
而是因为,他正是自己渴望得到的有经世济民之才,有锐意革新之志的少年神童。
待到屋内陈侍郎朗诵之声止歇,屋内满堂击节喝采之声此起彼伏之际。
同样听得酣畅淋漓,如饮甘霖的赵佶以拳击掌,朝着那侍立于身畔同样听得老脸涨红,神采飞扬的吴执中沉声言道。
“单凭此篇《少年中国赋》,朕点为状元,天下当无人可非议之。”
“官家圣明,臣亦觉得此篇文章,当可振我大宋青壮之热血意气。
更能令诸国知晓,大宋立国虽有百余载,却定然不会似秋后之柳。
仍旧不乏少年英材,俊杰倍出,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
高璋与亲爹高俅虽然到了黄昏才回到府中,可当他们看到了府内后院那冉冉升起的青烟。
还有那些熏得脸色发黑的家丁们往来奔走,就知道今日黄氏搞出来的阵仗远比之前还要大。
高俅欲言又止,半天这才憋出了这么一句话来。
“看来,你娘亲为了璋儿你今岁能够得中状元,也是尽心尽力了。”
“爹,孩子尽力而为,还好,这殿试明天就发榜了。”
高璋也是一脸忧心忡忡地点了点头,暗暗庆幸。
幸好放榜放的快,不然,高璋都担心,再这么烧下去。
万一一个不小心,指不定连整个老高家都给燎了去。
到时候,家都没了,得了状元总不能站在一堆废墟上跳大神庆祝吧?
在家主持封建迷信活动,拜祭列祖列宗整整一天的黄氏也是累得够呛。
听闻了亲儿子的自信从容的保证,再加上有夫君从旁佐证。
终于落下了心中巨石的黄氏也有点支撑不住,早早地去睡了,总算是让高璋逃过一劫。
一夜无话,第二天清晨,睡得甚是舒服的高璋精神抖擞,推开房门一个激情饱满的深呼吸。
今日就是他高某人能不能成为与那些历史上留名的列位神童们肩并肩的好日子。
吸着清新的空气,高璋的目光陡然一滞,后院的方向,还是有青烟缭绕。
看来,娘亲黄氏,这是准备战斗到金榜题名被张贴出来才会死心。
本想过去安抚下娘亲黄氏,朝着后院走了一截之后,就有人迎面而来。
人未至,腊味已显,高璋一脸懵逼地一抬脑袋,就看到了亲爹一副灰头土脸的模样出现在跟前。
“爹,你这是怎么了?”
“璋儿你也起啦,你娘亲一大早就在那边祭祖,爹去帮忙,这会子要赶着去早朝,这才跑,嗯,这才离开。”
高俅甚是心有余悸地扭头看了一眼后方,似乎生怕那位爱好奇特的娘子抄起一捆香撵过来一般。
“嗯,爹得去换身衣袍,一会爹送你去宫门那边看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