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罗罗
吴三桂拈着胡须道:“还有耿精忠和康熙呢,他俩怎么都得各自吹出二十万大军……加一块儿就是百万了!”
“皇上,”刘玄初看上去并没有那么乐观,谨慎地说,“大周、大清和江南靖国这次可以凑出来攻打大明的兵力实数最多就五十万……大明那头的兵力恐怕也不会太少,二三十万总是可以凑出来的。”
吴三桂点点头,笑道:“老夫当然知道江南人多……不过老夫也不是只会靠着人多欺负人少打仗的。老夫已经发现了李中山、李辅臣排兵布阵中的一个破绽了!”
说着话,他就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然后从郎廷相手中取过那根木棍,然后就沿着图上的长江——鄱阳湖——赣江直接画了条线,笑着道:“李辅臣这是顾头不顾腚啊!他蒙着头打九江,打下来也就罢了,可要打不下来,朕的大军再走水路绕到他背后去抄南昌,你们说他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吴世璠笑道,“当然是退守南昌了!”
吴三桂笑道:“他退守南昌,老夫就包围南昌!”
“啊,这不是和鄱阳湖大战一样了?”吴世珏讶异道,“皇爷爷,咱们好像……”
他本想说“咱们好像是陈友谅”的,但是话一出口,觉得太晦气,赶紧刹住。
吴三桂却点点头道:“你想得没错,咱们的布阵就和陈友谅一样!可是你想过没有,陈友谅为什么会输掉鄱阳湖大战?难道是因为布阵不好吗?”
“这个……其实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前已经走下坡路了。”吴世璠说,“他弑杀徐寿辉篡位,把徐宋变成陈汉后,就已经不大行了。”
吴三桂看了看自己宝贝嫡孙,满意地点点头:“没错,陈友谅之败在于篡位后内部分崩离析……这个问题咱们是不存在的!而且陈友谅攻打朱元璋的时候,无论北元还是张吴,全都作壁上观。而现在,北清、东靖都帮着朕对付残明!
所以朕只要包围了李中山的爹,把李中山的主力吸引到鄱阳湖,北清、东靖就会全力以赴攻击江南、江北。广西的孙吉庆也会乘机举兵攻打广东……国贵说不定能乘机拿下广州府。到了那时,哪怕鄱阳湖之战暂时分不出高下,残明也会陷入困境!”
“那李中山如果不救他爹呢?”吴世珏提醒说,“爷爷,这个李中山可不是什么孝子。”
吴三桂笑道:“他不救李辅臣,那朕就捉了李辅臣拿下江西,然后分兵去支援一下你爹和孙吉庆,把广东也给他拿下。而福建的郑家就是个守家之贼,朕给他一个世镇福建的好处,他也会归顺的。到了那时……残明还剩下什么?李中山即便能利用朕围攻南昌的这段时间灭了耿精忠。他的地盘也只剩下江苏、安徽、浙江,区区三省还敢抗天下?”
这下所有人都觉得吴三桂还是比陈友谅厉害的!
依着他的布置,李中山无论是否进兵鄱阳湖,都难逃一个败局,无非就是败多败少而已!
吴三桂顿了顿,脸上是说不出的傲然:“传朕旨意,十日之后,各军分为水陆两路,齐头并进,沿江而下……这一次朕要和李中山会战于鄱阳湖!”
……
一条船舷很高,船体硕大,挂着硬帆的中西合璧式的武装商船,正在顺风而向东而行,在太平府到南京的长江水道上激起一条白浪,大将军的节旗,就在这春风里猎猎飘动。
长江两岸,绿野如画。大明英王大将军录尚书事李中山,这个时候正和一个身材矮小,颧骨还有点高,手执羽扇,头戴纶巾,身着鹤氅,若“胡建诸葛”状的中年人,并排站在这艘帆船的船艏处,一边说话,一边看着周遭一派万物竞发、生机勃勃的景象。
“英王,你觉得这条船怎么样?”
“翼王,你的这条船真是不错啊,又大又稳,开得还挺快……两舷还能安装十几门大炮,有了这样的巨舰,长江还不是任凭我们来去?”
原来这个正在和李中山说话的,就是大明翼王郑经了。
这位郑翼王这几年都专心在福建发展,先后吃下了漳州、泉州、兴化、汀州、龙岩、云州、延平、邵武……不久之前又利用耿精忠收缩兵力的机会,一举拿下了福州、福宁、建宁。从而将整个福建都纳入治下!
在拿下福建之后,郑经终于应邀率领福建的国人、国士代表,达成福建水师的新式武装商船来南京参加国人议政会了。
这种新式武装商船名叫“老闸船”,特点是中西合璧,就是西式的高干舷船身加上中式的硬帆。因为西式船身比较坚固,可以安装更多更大口径的火炮,而中式硬帆有比较容易操作,还省人力。所以这种船在郑家看来,是最适合跑东洋、南洋的!
早在郑芝龙的时代,郑家就开始建造老闸船了。郑芝龙曾经还在厦门制造了三十条可以用来打海战的老闸炮船,可惜还没投入使用,就被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海军突袭了一把,都给烧没了……
等到郑成功掌权的时代,郑家因为失去了大陆上的基地,又遭遇大清的海禁,财力大不如前,自然也不可能大量建造老闸船。
不过等到郑经收复漳州、泉州之后,老闸船总算能敞开了造了!
短短的几年之内,就已经造了数十条载重超过5000石(差不多是载重300吨)的老闸船!
可是这种老闸船是没有船桨的,在风比较大的海上自然非常好用的,但是进入长江后可就不怎么好用了。
“英王,”郑经摇着羽扇,半开玩笑地说,“老闸船是海船,而且不配船桨。进入风小水浅的长江可不好用,如果遇上没有风的时候,船就动不了,而且还容易搁浅。当年先王北伐南京的时候,就吃了海船入江的大亏。”
李中山摆摆手道:“翼王,你说的这些,我早就想好对策了!”
说着话,他就抬手一指一条在他和郑经乘坐的老闸船前开路的快蟹船,笑道:“长江水师有许多快蟹船,可以让快蟹船和老闸船一起行动。如果遇到无风而必须行动时,就用快蟹船拖着老闸船航行。如果老闸船不慎搁浅,也可以用快蟹船把它从浅滩拖走!”
“用小船拖大船?”郑经摇了摇羽扇,心说:还真亏你想得出……也罢,你觉得行就行吧!
“英王,”郑经道,“这些老闸船造价不菲,船上的水手都是海上历练多年的,全天下也只有我家才有这么好的水手。如果大将军想要用的话……不知道是想买,还是想租?”
这个郑“精”的名儿还真没起错,就是“真精”啊,大明都要亡国了,你还想着买卖!
李中山刚想和郑经讲一讲忠君爱国的大道理,郑经已经抢着说话了:“英王您有所不知,这些船都是向漳州、泉州的商人们募了股份,又借了三大银号的银子,才好不容易造出来的……朝廷要是白用,那延平藩行的买卖就做不下去了!”
他说的延平藩行,就是延平藩商行的意思,在郑经割据海岛当延平王的时候,为了赚钱养兵,他就把祖上传下的产业整理了一番,搞了个藩商行。
而当他成为漳州、泉州之主后,就有了向闽南商人们募股融资的能力。于是他就跟荷兰东印度公司学习,把延平藩商行“上市”了,用藩商行的名义募股借钱,迅速筹集了一大笔银子,造了几十艘老闸船,还雇佣了大量的水手,然后开始从事海上贸易和……拦路“保护”的业务。
李中山听他这么一说,也没辙了——现在的大明差不多要变成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了!所以他得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啊!对于延平藩商行这样的类似于东印度公司的“商业组织”,更是要动用国家的力量保护了。
“这个……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要不我就租吧!”
李中山的“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可不是向洋鬼子买和租,而是从佛山镇买枪买炮,向郑经租借战船……
“痛快!英王果然是爽快之人……”郑经笑道,“我也是个爽快人,不如这样,回头我们先结个拜,拉上卢三好,陈复甫一起结拜。”
“这可太好了!”李中山笑着点点头,“回头再拉上北王,咱们一起认刘北王当个大哥!”
“好!”郑经点点头,“这样我们就是手足兄弟了,租船的费用就给你打个折,一艘船一个月只收1000两,所有的费用都包在里面,怎么样?”
一艘船1000两……真黑啊!
“1000两……行!”李中山知道郑经,却也不还价——现在不是做买卖,是打仗搞政治,遇上要钱的,总比遇上要命的好。
他笑了笑,又道:“王兄,如果这船是租的,那么打完吴三桂之后,这个军功和地盘……”
郑经笑道:“我不要……我就要钱!我都是王爷了,还要军功干什么?至于地盘……我不要地盘!福建都是国家的,我不要藩地。”
“真的?”李中山一愣,他怎么也没想到郑经那么……精!
这藩地要来干嘛?等着朝廷削藩?
只要能控制福建的国人、国士,郑家就是大明朝廷永远的大股东!
第三百三十二章 老爹顶住,机不可失!
“不要军功,不要藩地?那他想要……入股?”
“现在入股?挑得好时候啊!怪不得人们都说郑经最精呢!这小算盘打得也没谁了?”
“唉,能到这个位子的没傻瓜,何况还是个姓郑的?”
“说的也是,他可是富甲天下的郑一官的孙子,而且郑家的家业还在他手里复兴了,他能不精吗?”
南京城内的大将军府里头,刚刚和郑经一块儿坐船游长江回来的李中山,正坐在他的都堂上,和黄宗羲、陈恭尹、姚启圣、周昌这几位心腹智囊,在商量吸收郑经入股的事宜。
如果把现在的共和大明看成一家股份公司的话,那郑经应该算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加盟商。郑经现在拥有整个福建,还掌握着一支相当强大的海军力量,也承认大明共和皇帝是自己的君主。但同时,福建因为是藩地,所以在大明朝廷的国人议政大会里面,并没有几个福建人,而且福建省当地也没有建立国人议政体系。
所以,郑经和福建虽然隶属于大明,但并不是大明共和体系的一部分,并不能算股东,最多只是个必不可少的加盟商。
而这个加盟商现在瞅准了大明这家股份公司遭遇暂时的经营危机,急需增发新股融资解困的机会,拿着自己的部分产业要折算入股,从而一举从加盟商的老板变成公司的重要股东,进董事会,入决策圈。
虽然大明共和的几个加盟商早晚不是变成股东,就是被消灭!但是什么时候入股还是很讲究的。之前李中山、卢三好、陈永华他们仨入股的时候,大明的朝廷才开张,他们仨差不多算是大明共和的发起人。这个时候入股风险最大,收益当然也是最大的,所以现在大明朝廷之中势力最大的就是他们仨!
耿精忠之前也有机会入股,成为和李中山一个级别的大股东,可是他一心做皇帝,结果脱离公司单干去了,现在成了公司必须消灭的竞争对手。
而郑经自己并没有参与大明共和的发起,但是他却让自己的咨议参军陈永华参与了发起——陈永华的本钱,至少一半是郑经赞助的!
通过陈永华,郑经对这个共和的规则和底细,那是门清的。
既然是门清的,他当然也知道大明共和有前途了!
既然大明共和有前途,那么割据一方多藩王,早晚会被大明共和朝廷给吸收合并。
既然早晚会要被吸收合并,那么他干脆找个最佳的时机,逢低入股得了!
这个最佳时间好像就是现在!现在的大明正遭遇周、清、靖三国地围攻,而郑家却因为耿精忠收缩兵力而一统福建。
所以现在是郑家这个加盟商估值最高的时候,同时又是大明共和的相对低点。这个时候不入股,还等什么时候入股?如果现在不入股,等大明击败了吴三桂后再入股,那条件可就不一样了!
“大将军,翼王说条件了吗?”黄宗羲问。
李中山道:“没有明说,不过已经暗示了……首先,福建水师都要划入他的藩商行。我估摸他想效仿尼德兰人的那个什么东印度商行,也搞一个差不多的商行。
其次,他这回还带了一大群福建士绅过来,想让他们加入国人议政会。”
姚启圣摇摇头:“郑家的陆师实力平平,水师却独步海内……他现在要保留水师,这算盘打得可真够可以的!”
李中山笑道:“陆师不挣钱,而福建水师其实就是个武装商船队,可赚钱了,他当然不肯放手了!不过他家祖传的买卖,咱们以后也可模仿着做……可以先让姓郑的去闯闯,让他去和西洋人碰一碰。如果这条路走得通,咱们就跟着一起做。”
李中山其实是希望老郑家能在殖民主义的康庄大道上闯出来的——郑家闯出了财富效应,别人才好跟嘛!
若是郑家叫帝国主义给欺负了,那李大头正好入股郑家的殖民公司帮他翻本……
周昌这时皱着眉头,接过话题道:“福建的陆师也不是咱们派几个人过去就能掌握的,那可是郑家三代人打造出来的军队!
另外,郑家是福建地头蛇,就算不把福建当藩地,没有翼王点头,咱们派去的巡抚、知府恐怕也很难掌控住局面……不过郑家入股的事儿,还是可以接受的……要不给翼王和福建省摊派个几百万国债?”
“几百万哪儿够?”李中山笑道,“至少得认购个一千万……郑家现在有钱了!培公,你以为翼王这两年一门心思死磕福建地盘为什么?福建那边八山一水一分田,不想饿死就得跑海,南洋那里做买卖发大财的不是福建人就是广东人,其中广东人还以潮州人最多,这个潮州人和闽南人都差不多的。所以翼王打福建就是打那帮下南洋发财的福建人的家乡,控制了他们的宗族。一千万两的国债,对郑家而言,压根不算什么。”
说到这里,李中山眉头微皱,似乎在琢磨着是不是再向郑经多要点好处的时候。门外突然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然后就听见兄弟李中正的声音传了进来:“二哥,二哥,不好了!吴三桂的水陆大军已经冲过小池口,吴三桂的水军马上……可能已经冲进鄱阳湖了!”
吴三桂终于动了!
都堂里面的几个人互相看看,都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李中山显得最笃定,还笑眯眯捧起茶盏,似乎准备“喝上一杯”。
就在这时,李中山的那个“新三弟”李中正已经一身风尘仆仆地从外头冲进来了。这位“中正老弟”随李中山,本来也是个玉树临风的美男子,还爱打扮,总是把自己拾到得干干净净。可今儿却是一副赶了多少远路的模样,一行脏兮兮的行装,满身臭汗,脸上灰蒙蒙的,还有点胡子拉碴,不知道多少天没修过面了?
“老三,你总算回来了……”李中山笑着招呼他道,“让你去给咱爹送个信……你这一去那么多日子,咱爹还一个劲儿给你报功,小半个江西仿佛都是你拿下的!”
原来李中正这些日子被他老子派去护送蔡毓荣去广东赴任,出了南昌之后先向东奔饶州,再向南去抚州,然后向西走临江、袁州。再南下吉安,最后再入赣州,将蔡毓荣和他的几百个累得瘦了一圈的亲兵送到广东潮州府境内,才赶回李辅臣的九江大营。这一路所过的府城、州城、县城,当然都在蔡毓荣这个前任大清江西巡抚的带头示范作用下,归顺大明了!
不过这个收复地盘的功劳,全都记在了李中正身上……收复六个州府的大功,怎么都该给他封个爵了!
李中正这会儿可没心思说自己在江西的“英雄事迹”,而是大声吼道:“二哥,先别说我的事儿……说咱爹!咱爹有危险!我路过小池口的时候就撞见吴三桂的大军沿江东下了!可不得了,江面上都是吴周的战船,船帆、旗号遮天蔽日,一眼望去都没边儿了……至少有好几千艘啊!
长江岸边的管道上也全都是吴三桂的陆师,马队步军不计其数……二哥,吴三桂这次至少出动了三四十万大军!全都拐弯进了鄱阳湖,咱爹这下可悬了!”
原来李中正在九江府城附近的明军大营见过李辅臣后,就马上渡江去了江北,准备走江北的官道返回南京。没想到才走到小池口,就遇上了沿着长江南下的吴家大军!幸好吴家军并没有从长江北岸进军,只是走长江水道和长江南岸。于是李中正感觉快马加鞭往南京跑,居然比大明安徽提督衙门派出的六百里加急还早到了南京半日。
这个孝心果然可嘉啊!
“老三,你别着急,咱爹福大命大,吴三桂是要不了他的性命的。”李中山对李辅臣倒是挺有信心的,笑着对兄弟道,“你快回去休息……愚兄马上找人来商量出兵的事儿!”
“好!”李中正点点头,“哥,可得快一些……我担心吴三桂的水军会走含鄱口入鄱阳湖,再从星子口入赣江,一路向南昌而去。同时吴三桂的陆师在解了杰书的九江之困后,会一路尾随咱爹和李忠王的军队也往南昌而去。到时候咱爹退得慢一些,就有可能腹背受敌,最后连南昌都进不去了!”
“知道,知道……你快去休息吧!大将军府的参军司早就准备好各种应对之策了,咱爹也久经战阵,不会有事的。无论如何,总是能先退进南昌的。”
李中山又是一番安慰,总算把自己的兄弟哄走了。
他当然不能告诉自己的兄弟,他们的老爹李辅臣其实早就做好溜进南昌死守的准备。
以李辅臣守城的能耐,吴三桂可没那么容易让李吉贞李大哥嗣位为王。
等兄弟走远了,李中山才吩咐周昌、姚启圣道:“吴三桂这次来势汹汹,看来是做了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的打算……你们马上去召集参谋开会,拿出两个进军方略,一个走水路,一个走陆路……明天一早就拿给我看。”
说完这话,他又对黄宗羲、陈恭尹道:“梨洲先生,半峰先生,陪我走一趟翼王府。”
黄宗羲忙问:“大将军,您要同翼王定约结盟?”
陈恭尹则问:“大将军,您打算往江西出兵吗?”
李中山正容道:“现在正是和翼王、北王定约结盟的时候……至于向何处出兵,我只能和半峰先生您这么说,首战即决战,决战不可失!”
……
浙江,严州府,建德县。
耿精忠老营现在就设在这座群山环绕的小县城当中。小小的县城当中,现在挤满了东靖王朝的达官显贵和兵将家眷。
那么多人,一下挤进那么小的一座县城,那怕把原来的百姓都迁去了杭州,也显得拥挤不堪。而且好好的被从杭州搬到这里,多少会有点不痛快,所以这座小城里面这些日子可吵闹得很。
耿精忠为了躲清静,干脆搬去了县城外头的三都镇,占了一所地主大院,继续当他的大院皇上。
虽然还是皇上,但是这个“皇宫”却是他有生以来住过得最差的房子……这个大靖国的形势,有点不大妙啊!
那个什么“天子分身耳火”的谶语也有点没头没尾的!
他现在已经当了好一阵子“省皇上”了,也算是应了谶语。可是当了皇上之后呢?这没说啊!该不会真的要一世而亡吧?
耿精忠一想到这个事儿,心里头一下就慌乱起来了。突然,他就听见屋子外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就是国丈岳乐的声音:“皇上,皇上……好消息,好消息,吴三桂出兵江西,李辅臣被困南昌,李中山已经从南京出兵了!”
耿精忠差一点眼泪都下来了,又想到“天子有泪不轻弹”,于是赶紧一抹眼泪,大喊道:“快进来……宣!”
“宣”字一出口,他的寝宫大门就被一个侍卫拉开了,然后就进来一群“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大靖重臣。
来的是岳乐、喻仁英、黎道人、曾养性、白先勇等人,全都是耿精忠的心腹重臣。他现在和一群重臣挤在一间小屋里,也没兴致让他们参拜,所以干脆就挥挥手,让他们免礼说事儿了。
“皇上,咱们的机会来了!”岳乐是一群人当中最兴奋的,现在的形势,耿精忠的皇帝不知道能干多久?但他至少能有大周的一个国公——康亲王杰书已经封了康国公,那他岳乐应该有个安国公吧?
耿精忠问:“国丈,朕该向哪里出兵?”
“广德州!”岳乐道。
“广德州?”耿精忠斟酌着道,“可是刘进忠正驻军湖州,湖州就在广德州边上啊……”
上一篇:师姐,我不想努力了
下一篇:诸天至高:从吞噬开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