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第161章

作者:大罗罗

在他和卢三好、陈永华等人联手拿下南京后,各种战备措施就立即开始了。从应天府下辖的几个县招募新兵的工作一直在全力推进,在刘进忠拿下江浦、六合后,王忠孝又将新兵招募重点转移到了江北淮西。

在招募新兵的同时,广东那边的讲武堂学士和老兵也被不断抽调到南京这边来。虽然南京和广东之间的陆上交通因为清军江西大营的存在,而非常不便,但是经由海路北上的交通线,却因为一种神奇的默契而没有被切断。所以王忠孝依旧可以通过这条江海生命线得到来自广东的支援。

不过施琅的长江水师不封锁南京也不等于闭着眼睛放行,人家也是要拦路收费的,要收费就得登船检查。要真是一船一船运兵运军火,让施琅的人发现了,那还不得在长江上开打?

而且,王辅臣也不放心把大批的军队和军火交给郑“精”海运……天知道这个人精会把王家的军队、军火运去哪里?

因而这几个月里面陆陆续续走水路运来的讲武堂士官、粤军老兵和各种军火的数量也不太多,但还是足够王忠孝把一个整个淮军协按照广东新军的标准组建起来。

部队被组建起来以后,就是各种各样的加急训练了!什么队列阵型,什么实弹射击,什么筑垒训练,什么野外拉练,那可是一样都不能少!

另外,王忠孝还给自己组成了一个由周昌、王全、王安和郭金宝四人领衔的参谋团。

这四个人各有分工。

其中军事天赋极高的周昌管作战,他虽然不是行伍出身,但是却熟读各种兵法,还跟着图海偷学了八旗兵的战术战法。而到了广东后,王忠孝又让他参与讲武堂的管理。让他边学边干,把王家父子的那四板斧(马、步、炮、工四板斧)全都学会了,还参与了讲武堂教材的编纂。

当然了,王辅臣和王忠孝搞出来的那些新战术,包括枪骑冲锋、步兵排队枪毙、散兵冷枪、步枪火枪方阵、挖壕筑垒枪毙、挖壕放炮攻城、和马步炮工协调等等,其实都是些皮毛,所以掌握起来也不困难。

在他抵达南京后,王忠孝立即代表王辅臣封他为南王府左参军,还让他亲自带来几个广东讲武堂一期、二期的毕业生当了参谋,支楞起了一个参谋司。这些日子就在南京周围到处转悠,画地图,看地形,差不多已经将南京城周围的山川河流都吃透了。

而由王辅臣、王忠孝两父子带出来的“老行伍”王全、王安管则主管训练。

王全负责训练王忠孝的亲兵营,同时兼任亲兵营参将——这是个精锐“合成营”,用得是广东新军军制,拥有四个火枪队,一个骑兵队,一个炮兵队,一个工兵队,一个辎重队,总共一千五百余人。其中老兵的数量占了大约一半,剩下的也都是淮西壮士!

王安则官拜负责“淮军”其余三个一千二三百人的步军营的训练——这三个营都是由四个火枪队和两个长枪队组成的,没有大炮,不过装备的火枪也都是燧发枪,火力还是很强大的!

不过这三个步军营里面的新兵较多,训练还没有完成,用起来得小心一些。

祖传的火器专家郭金宝现在也跟着王忠孝来了南京,他是王忠孝的火器总管,就管那个隶属于“李中堂亲兵队”的炮兵队,这个炮兵队总共有一百几十号人,装备了六门三斤“红衣小炮”(缩小的红衣炮)和四门可以发射二十四斤炮弹的冲天炮(臼炮)。

这个郭金宝原本是想跟着王辅臣、王忠孝到广东混个县官当一当的,可没想到被骗到广东后就直接成了广东讲武堂的“郭老师”,专门教底下的士官放炮、打枪、配火药。

不过他总看着自己的学生建功立业也手痒了,所以这回就死皮赖脸跟着周昌一起来了南京,现在当了南王府的火器总管,从郭老师变成郭总管了。

当王忠孝披挂整齐,又将一顶广东新军制式的笠盔扣在自己脑门上的时候,在一旁的一张地图台上,啪的一声,周昌正将手里的椠笔丢在了地图上面:“要我是岳乐,一定会日夜兼程,先抢下栖霞山,然后依托栖霞山和九乡河构筑营垒,同时分兵把守龙潭港、东阳镇、下蜀镇……这样咱们想要击退岳乐可就不太容易了。”

“中堂,那咱们可得快一点出动了!”王全道,“岳乐昨晚上就到下蜀镇了,从下蜀镇到栖霞山只有四十余里,今天天黑之前,岳乐的大军应该就能到了。咱们从莫愁湖往栖霞山而去也是四十里……急行军应该赶得及。只要咱们占据栖霞山高地,就能堵住岳乐了。”

王安摇摇头:“堵住?有点困难……咱们赶得及,卢三好的团练可来不及……他的人大多回家过年去了,要集中起来至少得两天。就算卢三好昨晚连夜调兵,起码也得明天才能集中到南京,开到栖霞山得后天了。岳乐这次带来多少人?三万?两万?咱们难道要用五千人硬顶他两天?如果咱们的三个步军营都和亲兵营一样精锐也还好,但实际上那三个步军营根本不能打!

所以我不赞成在栖霞山打……还是在聚宝山、石灰山立寨,依托南京外城与岳乐相持。”

郭金宝也不赞成和岳乐抢栖霞山,他说:“咱们炮也不够,才六门三斤炮四门二十四斤冲天炮……岳乐来势汹汹,说不定连红衣大炮都有!咱们真要在栖霞山和岳乐硬碰,可得不了便宜。”

王忠孝一笑:“培公,现在打与不打是一比二,你的意思呢?”

周昌已经不看地图了,只是拈着胡须,眯着眼睛,一看就知道在那儿憋着坏。听见王忠孝问他的意思,他只是瞧着自己的主公,笑着道:“中堂,主公……咱们的背后可是南京啊!”

噢,这个周昌还有这样的觉悟?王忠孝点点头,心道:这就是近朱者赤啊!都是在我崇高的人格魅力感召下进步的!

周昌看见王忠孝点头,接着又来了一句:“这是朱三太子的南京,是卢三好的南京,是耿精忠的南京……不是主公您的南京!”

王忠孝看着他,周培公果然是周培公……这个觉悟还是有点低啊!

周昌接着又道:“咱们拼了命抢下栖霞山又如何?天下为公之世实现吗?朱三太子会愿意安安分分当个虚君吗?卢三好会和吴三桂一刀两段吗?耿精忠还有尚之信……这两个狼狈为奸,居心叵测的贼子会幡然悔悟吗?南京城内的东南名儒又有几人会视中堂您为天下支柱?应天府江南五县的黎庶和团练战兵,会因为主公在栖霞山和鞑子血战,就唯主公马首是瞻?”

王忠孝哪里不明白周昌的意思?

只有在南京之战结束后拿到南京的控制权,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而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无论他采取了多少见不得光的手段!

“那就……进军聚宝山?”王忠孝思索着说。

“把岳乐当在南京外城之外?”周培公笑道,“南京城中的衮衮诸公连炮声都不一定听得清晰,这……不大合适吧?”

“那就屯兵孝陵和孝陵卫吧!”王忠孝终于下定了决心,“孝陵是太祖皇帝陵寝,又位于紫金山之上,既易守难攻。也不容有失。而孝陵卫城又是南京东面的要冲,和紫金山上的孝陵互为犄角,二者必须同守!咱们就在孝陵卫和孝陵,守着明太祖的坟头,打一场南京保卫之战吧!”

周昌一拱手道:“中堂英明,那咱们现在就全军移驻孝陵卫吧!”

“全军移驻?”王忠孝想了想,又看了眼身边的杨小环。

周昌点点头,“主公的家眷和莫愁湖王府内的财物都带走……防人之心不可无!您的家眷要是留在莫愁湖,您回一趟家都是在冒险!”

这个周昌果然是越来越周道了!就是这个心思有点黑暗了……不过现在耿精忠、尚之信这种货色都在南京城里!

“好!”王忠孝重重点头,“就这么办……全军移驻孝陵卫!”

……

“西王万岁!西王万岁!”

西安郊外,一片银白的灞陵原上,密密麻麻的吴家军发出了高昂的欢呼声音。站在山坡高处的大明西王世子吴应熊和西王世孙吴世璠都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这次吴应熊可真的是熊震华夏了!他在儿子吴世璠率兵攻占武关之后,又亲率四万七千大军,开进了将近二百里,一路所向无敌,直接就杀到了西安城外的灞陵原。

这个灞陵原位于灞水以西,是一片台地,古称灞上!

就是当年西楚霸王项羽进入关中之后,汉高帝刘邦屯兵以拒霸王的地方。而历史上著名的那顿饭局,叫什么鸿门宴的,就在灞陵原东北大约五十里开外。

而吴应熊现在把大军开上灞陵原,就等于把大刀架在了西安城内那位“康皇帝”的脖子上了!

这个康皇帝不是喜欢玩什么御驾亲征,搞什么天子守国门吗?这下把自己折进去了吧?

想到这里,吴应熊就对身边的儿子吴世璠道:“儿啊,康熙连守灞上的兵都派不出来,看来西安真的兵力空虚,咱们休整数日后就发兵攻西安如何?若能一举打破西安,天下可定矣!”

什么?这就要攻城了?吴世璠也一愣,自己这个爹怎么“学坏”了?为了当皇上,老婆都不要了……

“父亲,西安坚城难克,又加上康熙决心死守,只怕难以攻克。”吴世璠斟酌着说,“若久顿大兵于坚城之下,攻之不克而士多战死,只怕人心浮动,功亏一篑。不如……立大营于灞上,再分兵取蓝田、渭南、鄠县、咸阳、高陵等县,以及西安城南的各镇和秦岭各口,将西安彻底变成一座孤城!”

“立营灞上?还有夺取蓝田、渭南、鄠县、咸阳、高陵等五县,以及西安城南的地盘……”吴应熊迟疑了一下,“能守得住吗?”

“父亲,儿率本卫人马守在灞上即可,”吴世璠信心十足地说,“孩儿本卫的燧发枪兵十分善战,守备营寨没有一点问题。

至于父亲您可以和郭大将军(郭壮图)退往蓝田,看守后路,再分王大将军(王屏藩)、吴上将军(吴之茂)、韩上将军(韩大任)、高上将军(高得捷)、谭上将军(谭弘)屯兵渭南、鄠县、咸阳、高陵及秦岭北麓各口。如此咱们就能因粮于敌,募兵关中。说不定可以用关中之麦养关中之兵,困死胡虏之君!”

吴应熊不大懂军事,但他身边却跟着个大军师刘玄初,于是就回头望着他问:“军师,您觉得如何?”

“世孙之计大妙!”刘玄初笑道,“不过世子爷也不必马上回军蓝田,您可以留世孙一卫人马守灞上,然后先取渭南,再收高陵,之后才是咸阳、鄠县和秦岭各口,最后进驻蓝田。

进驻蓝田之后,世子爷您还可以在关中广招贤士,买马聚兵,屯田积谷,以求长远。”

吴世璠点点头,说:“军师所言极善……咱们虽然打不动西安坚城,但是却可以在坚城之下结营寨以困敌,慢慢和城中的康熙消耗,一年半载不行,三年五载也能大功告成!”

刘玄初笑道:“这战法还真是高明啊!世孙,您用兵打仗的能耐可真让老臣佩服之极啊!”

吴世璠听了刘玄初的夸奖,脸蛋一红,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军师,这可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在王世凯开办的广东讲武堂里学来的硬寨困城之法……世凯说,有了棱台之堡,燧发之枪,青铜滑膛之炮后,筑堡坚守的一方就占了很大的便宜。所以攻城一方就可以用少量的兵力修筑坚城,困死敌人的大城了。”

王忠孝的这套战术,当然是某个杀人如剃头的晚清忠臣想出来对付太平军的……没想到现在却被人用来困住康熙了!

这位“清圣祖”,恐怕很快就要洪天王一样,变成个“清宅宗”了!

不过此时此刻,正宅在西安秦王府内的康熙,却一点不觉得自己要当“宅宗”了……因为他刚刚发现一个战胜吴应熊,彻底扭转大清颓势的高招!

“哈哈哈,吴应熊那个呆子果然是不懂兵法的,他不仅孤军深入,顿兵坚城之下,而且后路还空虚无比!现在吴三桂在汉中,吴应麒在陇西,吴国贵在湖南,皆动弹不得。而吴应熊身后的南阳能有多少守军?即便不是空城,也不足以抵抗直隶和河南的天兵大队吧?如果南阳一失,吴应熊的数万大军怕是再也回不去了!只要吴应熊完了,大清可就……”

还别说,这个康熙的招还是挺高明的!

这就难怪在历史上,这个特会惹事的皇帝最后还能得个“圣祖”,心满意足地躺到地底下去了。

不过康熙的这个妙计,现在有个很大的漏洞,就是裕王福全真的愿意帮忙打南阳?帮了康熙,福全还有希望当皇帝吗?

这个康熙的皇帝好像当得不怎么样,福全是不是应该帮忙当一下?

如果没有裕王出兵,单靠阿密达、佟凤彩的兵力,还真不一定打得动吴应熊留在南阳的守军。如果打不下南阳,那康熙的计谋再高,大概也是白搭的。

“皇上,”大学士索额图马上请命道,“奴才愿意走一趟北京,替皇上请动裕王殿下亲率京师大军南下!”

“好!”康熙这下放心了,有索额图出面,福全怎么都得听话,就算福全不听话,索额图在太皇太后那里也能说得上话。

康熙想了想,又道:“索额图,朕封你为钦差督办军务大臣,有权节制直隶、山东、河南、陕西四省兵马,有便宜行事之权!”

“奴才领旨!”

第二百四十五章 敌在襄阳城,敌在北京城,敌在南京城

崇祯四十七年正月十五一过,战意就在吴应熊的老巢襄阳府境内变得浓郁了起来。原本襄阳一带的士绅黎民对于吴三桂这个老汉奸的反清复明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趣,从军报效的积极性也不高。对于吴应熊下达的征兵征粮的命令也都是能赖则赖,能推则推。

甚至在吴应熊开出了“从军随征分川田”的优厚条件后,也没多少襄阳人愿意投身老吴家的“反清复明”事业……这也是理所当然的,眼下襄阳府的土地还不大紧张,而且吴三桂这仨字又太臭。没几个襄阳人会相信吴三桂反清的事儿能成,跟着他混,将来一准得坏事儿。

但是随着吴应熊克南阳、破武关、屯灞上、困长安、围清帝的消息一个个传来,原本对吴三桂的大事业还抱着怀疑态度的襄阳士绅黎民们也不得不承认天意这事儿实在难测,如吴三桂这样恶贯满盈的老汉奸,居然也要得天命了!

在襄阳的街头巷尾,人们都开始议论起吴家大军什么时候可斩杀康熙,然后取关中、收中原、渡大河,直捣黄龙了!虽然依旧没有谁把吴三桂当成“吴武穆”,但是却已经有人在说什么“气吞万里如吴”了!

总之,对于在形胜天下的关中大地隔壁生活了不知道多少代的襄阳人看来,得关中、据中原,应该……就能得天下了吧?除非是李自成那种倒霉蛋。

可是现在关外的大清国都已经入关了,还有谁能再坑一把吴三桂?

既然老天爷都那么不开眼,那么襄阳这边的士绅黎民就跟着下注吧……他们虽然比不了一路从云南打来的“元从”,但是混个跟风沾光的前程还是很可能!

所以崇祯四十七年的正月一过,襄阳城市井民间的舆论就彻底转向拥吴了!

“嘿!听说了吗?世子爷的十万大军已经把西安城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满清的小麻子皇帝现在就给困在城里面,已经走投无路,大概再过一阵子就要扶棺出降了!”

“康熙一出降,满清是不是就亡了?这天下又是汉人的天下了?”

“那还不至于,满清的京师毕竟在北京,他们爱新觉罗家也还有不少王爷,没了一个康熙,他们还会再推一个别的什么‘稀’来当皇上继续挣扎的。”

“也挣扎不了太久了……你们还不知道吧?西王殿下已经到咱襄阳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好几万西军劲旅……等康熙一投降,西王和世子爷可就该联手席卷中原了。到时候世子爷往山西打,西王往中州打,最后一起在北京城下会师!我看最多到年底,这天下可就该姓吴了!”

“真有这事儿?”

“当然了!你们没发现襄阳城里城外到处都是兵吗?世子爷早就把襄阳的兵都带走了,现在这些兵是哪儿来的?而且……你们没有发现这些兵的年纪都挺大的,而且不是操西北口音就是操着辽东口音!这不是西王的老营兵还能是什么兵?”

“对啊!这老营兵在,吴西王一定也在……怪不得世子爷都出兵那么久了,襄阳府这边还井井有条!”

“这下妥了,满洲人完了,咱们可得好好跟一把……一个从龙之功,再次也能换来一个秀才吧?”

“换不来秀才,换个四川的田庄也是好的……不是说出丁一人从军随征,就可赐田二百亩吗?我有八个儿子,加上我,一块儿去从军,那可就是一千八百亩!”

“嚯,您老可真厉害!”

“嘿嘿,这就叫搏一把大的!”

“对对,就要搏一把大的,谁叫这老天他不开……唉,我说啥呢?现在老西王可是时来天地皆协力了!”

襄阳民间的眼睛还是雪亮的,虽然吴三桂不是个好鸟,但是现在的确走了狗屎运!

他那熊儿子吴应熊莽了一把,正好莽在了康熙的软肋上,而康熙又是吴应熊的“好对手”。

明明西安城内还有不少正休假的八旗兵可以出战……拼一把,也许就能把吴应熊逼退。毕竟来的只是吴应熊,不是吴应麒、吴国贵这样善于硬刚的猛人。可康熙偏偏要下一盘大棋,想包吴应熊的饺子。而吴三桂此时恰在襄阳城内!

他现在要是跟进也往中原莽一把,那可真是气吞万里如吴了,说不定能一把推到北京城下!

而且,他离北京越近,他的力量就越强大,原本还在观望的北方士绅都会加入他的造反队伍。所以每向北一步,力量就会大一分。等他推进到北京城下的时候,恐怕谁也不可能阻止他了。

可他偏偏是吴三桂!

而且在他隔壁还有个李自成……李自成在旁边蹲着,你让吴三桂能放心北伐吗?

另外,吴应熊的确太冒进了,后路空虚,补给线太长,辎重粮草都很难运上去啊!

当然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吴三桂的“灭李大计”已经都布置妥当了!

不仅吴三桂已经在襄阳城内准备好了两万五千精锐老兵……老是老了一点,但依旧干劲十足,都憋着一股气儿,想给子孙后代打出一份祖传的富贵呢!

而且吴国贵还带了十个卫总共五万大军开到了汨罗江南岸,就等着吴三桂一声令下,便要大举扑击岳州了!

另外,吴国贵的儿子吴世珏还给吴三桂带来了王辅臣的“支持”!

“爷爷,王叔父说了,只要您老人家能保证封五弟(世璠)为皇太孙,他就率领三万粤军北上帮咱家打天下!哦,这不是他要干涉咱家的家事,而是世凯和五弟还有小艽实在要好,而且世凯对他们兄妹是有救命之恩的。将来只有五弟做了皇帝,王叔父父子才能放心。”

王辅臣提出的要求似乎也挺在理……吴世霖之死,王世凯的确脱不了干系,所以吴三桂的其他孙子当了皇帝,为了维护吴家王朝的尊严,将来都要找王忠孝的麻烦,除了这个吴世璠。

因为吴世璠自己的命就是王忠孝担着杀头的干系救出来的!而且他如果可以以吴应熊庶子的身份最后扶正即位,王忠孝出力极大……甚至王忠孝参与逼死吴世霖,也是吴世璠可以即位的先决条件。

要不然吴世璠是庶子,又非长子,怎么可能取代嫡兄即位?

不过吴世璠将来能不能即位,现在还真不好说。因为吴应熊还有两个嫡子和建宁公主一起被清廷扣着,如果他们和建宁公主被释放,吴世璠的世孙位子还怎么保住?

而建宁公主的儿子一旦即位,那王忠孝的麻烦就大了……

吴三桂拈着胡须,反复琢磨了一会儿,也有点头疼。

因为他也没法保证吴世璠将来一定可以即位……即使他在世的时候确定吴世璠的太孙地位,可他死后呢?建宁公主是皇后,吴应熊是皇帝。而且建宁公主对吴世璠也有救命之恩!

“好,”吴三桂琢磨了半天,还是决定要哄一哄王辅臣,“老夫给他写封亲笔信做保证吧……另外,世珏,你再和王辅臣说,世璠很有打仗的天份,上次袭郧阳他就是首功!这会儿破武关入关中他又是急先锋,而且他还率兵屯灞上困长安,擒杀康熙帝功劳多半也非他莫属。这样的好圣孙不当太孙,老夫还能传位给谁?”

吴世珏也松了口气儿,笑道:“爷爷,现在王辅臣已经把孙延龄赶到廉州去依附四爷爷了,他的三万大军现在已经开进了湖南,就屯在郴州,随时可以北进!您看让他向何处进军为好?”

“让他走常德、澧州到荆州来……老夫在荆州等着他!然后再一块儿进军武昌!”

“进军武昌?”吴世珏一愣,“爷爷,咱们拿下荆州、岳州之后,还不北进中原吗?”

吴三桂笑道:“北进之前,还是得全有湖广……李自成还在武昌,我可不敢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