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595章

作者:远征士兵

于是,在战场上毛熊的合成部队被汉斯的集中使用的机械化部队击溃就是情理中的事。

王学新认为独立团、新一团、新二团已经达到合成部队的要求。

这其中有一部份原因是托八路军万国造装备的福。

因为使用万国造装备,所以李云龙、丁伟、孔捷全都指挥过炮兵也在实战中搞过协同……这平时要是在战场缴获几门迫击炮或是步兵炮,那肯定得编到自个部队里用一用再说。

至于坦克,这三支部队到现在都有不少的使用经验。

其中尤其是独立团,现在的李云龙跟航空队协同起来都是有板有眼的。

因此这几个团长在指挥上都没有问题。

剩下的就是通讯问题了……一直以来八路的电台只普及到团,有的团还没电台,营一级都只能牵电话线。

这肯定是行不通的,各兵种至少要两台电台才有可能实现协同。

这方面倒不是什么大事。

三支机械化部队在之前的作战中多多少少都有缴获鬼子的火炮,比如92步兵炮、迫击炮,或者还有榴弹炮。

王学新就让这三支部队把所有的火炮都退出来全部换成毛熊的M30榴弹炮。

据说李云龙还为此吹胡子瞪眼的不乐意了。

原因是独立团缴获的火炮最多,大大小小的加一块都有四十几门,都快赶上鬼子的炮兵联队了。

李云龙闷声闷气的对赵刚说道:“老赵,咱们用四十几门炮换12门炮,这不是做亏本生意吗?这小东北怎么胳膊肘往外拐尽出这些便宜别人的馊主意呢!”

赵刚却有不同看法,他说:“老李,这问题咱们可不能这么看,你看咱们炮兵,各种口径各种射程的都有,一到打仗时炮兵营就乱成一团像一窝蜂似的,现在小东北给咱们统一在一块……这是好事啊!”

赵刚这话倒不是瞎说。

这一是因为独立团的火炮射程不一弹药不一,打起仗互相分得很开:迫击炮和九二步兵炮就得在前线,榴弹炮在二线。

再加上独立团缺乏通讯设备,因此就连炮兵内部都无法统一指挥就更别提李云龙这个团长了。

但李云龙还是不甘心,他心不甘情不愿的说道:“这事好是好,可是只有12门也忒少了吧?要不……咱们跟小东北说说,再加个12门就给换!”

说着李云龙不顾赵刚的阻拦,马上就从炕上跳了下来去发电报。

王学新听到李云龙这要求就有些哭笑不得,他回答道:“团长,咱给你的可不只是12门炮,还有另一样你想都想不到的好东西。你要是想加12炮,成!但这好东西你就拿不到手了!你选哪个?”

李云龙听了这话就愣了下,然后就“嘿嘿嘿”的笑了起来:“我说小东北,你看咱独立团怎么说也是你的老部队了,你就不能加12门炮另外这好东西照给吗?”

王学新听着下巴都差点掉了下来,这李云龙的脸皮还是真够厚的啊,打仗打到现在独立团都变了个样了,他这千方百计占便宜的脾气却一点都没变。

“这么说吧!”王学新回答:“团长,您退下来那些火炮,我是跟其它部队换电台的,以后独立团每个营最少配备两部电台,重点部队还会要求电台配到连一级,您就给句话吧,换还是不换?要是不换,就一切保持原样,独立团有啥装备就还是啥装备!”

李云龙考虑了一会儿,如果只是从电台和12门火炮考虑的话,独立团占不了什么便宜。

但小东北还说有一个“想都想不到的好东西……”,这才是最具诱惑力的。

别人说是好东西李云龙也许还不信,但如果是小东北说的,那就一定是好东西了。

万一要是错过了这好东西,到时是不是就要看着别的部队用着自己只能干瞪眼了?

想着,李云龙就只能回道:“成成,换就换吧!”

气呼呼的挂上电话后,李云龙还冲着电话骂了声:“他娘的,这官越大就越小器了!”

第六百九十三章 空爆弹

训练方面王学新就没多管了,毕竟这三支机械化部队原本就有火炮也有不少炮兵,有实战的基础和编制对他们而言就是改编M30炮兵营就只是操作上的问题而已,顶多分配几个毛熊顾问教教他们细节、保养后勤方面的问题就成了。

如果说王学新有管什么,那就是下令炮兵训练主要集中在以指定坐标射击,三发急速射后马上转移阵地。

这又让各部队看不明白了。

以指定坐标射击没问题,远程火炮因为看不到目标都得依靠炮兵观察员报上坐标才有办法开火。

但问题是……难道不需要试射吗?

传统炮战的方式,是炮兵观察员报上坐标,炮兵准备好后为了保证精度要进行一到三发的试射,等炮兵观察员将炮弹成功引入目标区域后再批量开火,这样才能保证精度不至于浪费炮弹错过战机。

整个过程从试射到批量开火为止大概需要五分钟,五分钟后乘敌人炮兵也需要试射还未批量开火前迅速撤离。

撤离包括收炮、拖挂、离开等,视情况又需要三四分钟。

所以炮兵作战其实很危险,如果敌人试射一发就成功进入目标区域的话可能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撤出去。

现在王学新给他们的命令却是上来就按照坐标打,省掉了炮兵观察员的通讯也省掉了试射,三发急速射后马上撤离……M30榴弹的射速大概是每分钟6发,三发急速射也就是只需要半分钟。

然后马上进入撤入程序估计全部所需的时间也只要三分多钟到四分半钟,也就是五分钟都不到,这时敌人的炮兵观察员只怕才刚把坐标传给炮兵部队开始试射。

为此,百思不得其解的丁伟还牵头在三个团长之间来了次用电台实现的远程会议:

丁伟:“你们的炮兵也是三发急速射就撤吗?还是只有我的部队是这样?”

“一样!”李云龙回答:“都是三发急速射!”

“我也是!”孔捷回答:“我还以为这是毛熊的打法,问了顾问才知道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他们也是头一回听说这种打法!”

丁伟又说:“这么打安全是安全了,敌人还没开始试射咱们炮兵就已经撤个干净,但这么打能打到目标吗?咱们这是正规军,还用游击队打冷炮的打法?”

游击队倒是真有这么打的,用的是五零小炮,朝敌人兵营胡乱打几发炮弹之后转身就跑……

游击队用这种战术没问题,因为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杀伤敌人或是压制敌人,而是骚扰敌人让敌人惶惶不可终日。

但正规军也有这种战术……那不是浪费炮弹吗?

李云龙是这么说的:“咱们考虑这么多干嘛?不就是省掉两个环节嘛?咱们先练着,到时打起来看着不行,还管他娘的什么命令,该怎么打就怎么打!”

李云龙这家伙的性格就是这样,他从来都是向实战看齐而不会管什么命令。

丁伟和孔捷两人一听觉得也对,炮兵观察员和试射又没说要废除,而且炮兵们也都会,到时真要加上也就是一句话的事,于是也就不再纠结了。

王学新倒是真没有废除炮兵观察员和试射的打算,因为即便有了炮侦雷达也还是需要这些的。

炮侦雷达只能侦测到敌人的炮弹,也就是只有敌人炮兵开火后才能起作用。

同时炮侦雷达的数据是由计算机处理的,比炮兵观察员计算坐标以及炮兵计算诸元精度要高得多,因此在对付敌人炮兵时基本可以省去炮兵观察员和试射两个耗时的环节。

这里之所以用“基本”,是因为此时的八路军用的马克3型雷达是中波雷达存在较大的误差,另一方面数字地图也有误差,所以最终结果不会是百发百中。

但火炮不全是用于对付敌人炮兵的。

比如还有轰炸敌人阵地、再比如在敌人冲锋时实施拦阻炮击,这时敌方都没有炮弹飞到空中炮侦雷达无法发挥作用当然也无从得知敌人的位置,这时就还得用老方法也就是炮兵观察员加试射的方法解决。

但是王学新对这样的配置还是有些不满意。

这主要是王学新担心炮兵营的战斗力不够。

这并不是说M30的威力不足,事实上M30榴弹炮的威力已相当惊人:其发射榴弹时的有效杀伤面积为60米乘20米,其中20米为绝对杀伤半径,在这个范围的目标即便趴在地上没有被弹片命中也会被震死。

问题在于就像李云龙担心的那样,12门炮是不是少了点了?

而且这12门炮又要对付炮兵又要对付步兵……在战斗中炮弹够不够用?

如果有一两门炮在战斗中出了故障或者被流弹击中,战斗力是不是更弱了?

于是,王学新就想着提升火炮有杀伤力。

要提升火炮的杀伤力无法就是两个途径:一是改进火炮使它打得更准、更快,二是改进炮弹。

前者对王学新来说算不上难事,毕竟华夏仿制出54型火炮后还改进成了54-1型,王学新只需要把这54-1型调出来就可以了。

问题就是此时的八路军根本就没有火炮生产线,知道怎么改进又能如何?还不是得依靠毛熊来改让毛熊平白占便宜?

更何况改进后只是故障率少一些,威力并没有增大多少。

那就只有从炮弹方向考虑了。

王学新首先想到的就是改变弹种,改成燃烧弹?

可以考虑,在某些特殊场合燃烧弹很适用,比如对付敌人炮兵时……几枚燃烧弹过去想不引爆敌人的炮弹都难。

再比如在夜战时,燃烧弹就可以为我军指示目标。

但燃烧弹依旧不够理想……其弹丸空间小能装的凝固汽油不多,杀伤半径60米也差不多了。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能提升炮弹的威力?

王学新想来想去也没什么头绪,端着手里的一杯咖啡悬在半空好久也没送到嘴里。

不过这也给了王学新启发,他看着手中的咖啡杯,心道:为什么不整出空爆弹来提升威力?

第六百九十四章 近炸引信

空爆弹在这时其实已经有很多国家研发或者有过研发经历了,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空爆能成倍的提升杀伤力……炮弹在空中炸开而不是扎进土里爆炸呈辐射状爆开,其炮弹就会带着让人恐怖的动能四处乱飞,而且又多又密杀伤力还强。

然而,这些研发却无一例外的都是无疾而终没有下文。

原因是想要实现空爆尤其是恰到好处的在目标上空几米处空爆是十分困难的。

这时代为了实现空爆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长杆引信,顾名思义就是在引信前装上一个像避雷针似的长杆。

这种方式简单有效,但问题也很多……空爆距离只有长杆的长度,短了根本就没什么效果,长了影响炮弹在空中的飞行甚至还会意外被引爆,于是很快就被淘汰了。

另一种就是延迟引信。

延迟引信就安全得多,理论上说它只需要计算好炮弹的落地时间然后提前一点时间引爆就能达到空爆的效果。

但说起来空易实际做起来却很困难。

原因是炮弹的初速达五百多米每秒,落地时虽然受空气阻力速度减少,但三四百米每秒还是有的。

在弹丸一秒钟就能飞三四百米的情况下,怎么才能用延时引线精确到让弹丸提前几米的距离爆炸呢?

这几米的距离用时间来计算就是百分之一秒,什么延时引线能精确到百分之一秒呢?

另外,炮弹落地时间能一秒不差的计算出来吗?

每发炮弹在空中受到的阻力能一样吗?

如果这些都无法精确,又谈什么空爆的最佳效果?

其结果就是既费力又不讨好……装上延时引信原本希望能提高杀伤力,实战中却发现要么爆得早了要么爆得晚了,真正能达到理想效果的没几发,杀伤力反而不如普通炮弹。

但这问题放在王学新这就算不上什么问题了……

王学新一个电报发到苏礼国那,问:“近炸引信能否实现自产?”

苏礼国对王学新这个问题有些奇怪。

因为八路军对近炸引信的需求不是特别大,这玩意主要的用处是装在高射炮炮弹上的,它可以省掉炮手调整延时引信的步骤以达到提升战斗力。

但八路军现在还没有几门高射炮……机场附近装备了几十门进口的高射炮,那只是寥胜于无。

八路军的近炸引信主要是用在飞弹上的,包括空空飞弹在内。

但之前从鹰酱那进口的近炸引信就足以满足需求,用到现在还没用掉一半,而且随时可以继续从鹰酱那进口……团长为什么急着问能否自产呢?

不过心下虽然疑惑,苏礼国还是回答道:“自产没有问题,就是要用到小型电子管!”

对近炸引信的逆向研发早就开始了,苏礼国之前已经摸透了它的原理,在能够自产雷达的情况下就算不上什么高科技的东西。

王学新想也不想就回答道:“马上开始自产,不过目标不是敌人飞机,而是地面,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苏礼国很肯定的回答。

这算不上难事,其实只要对鹰酱的近炸引信完全仿制,然后更改敏感波段就可以了,就像鹰酱的对地测绘雷达一样。

苏礼国原本还不知道王学新要搞这种对地敏感的近炸引信有什么用,但当它收到几枚引信以及图纸后就明白了……

苏礼国在兵工厂工作,知道最近八路军引进了一批榴弹炮,再联系上王学新发来的引信,很容易就猜到是榴弹炮的引信。

“榴弹炮引信为什么要用近炸引信呢?”苏礼国对着图纸自言自语的说道:“而且还是对地敏感的!”

又思考了一会儿,苏礼国猛然想到一点:

近炸引信,那是不是说也是靠近了就炸?

如果是碰到地面再炸就没有任何意义,那也就是……空爆?

想到这苏礼国不由拍案叫绝:“高手啊!利用近炸引信解决空爆的问题,就算有近炸引信的鹰酱也没想到这一点吧!不愧是团长,随随便便又解决一个世界级的大难题!”

王学新的确就是用近战引信实现空爆。

用延迟引信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什么百分之一秒,在近炸引信上就完全不是问题了。

不过相对于高射炮用的近炸引信还是有些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