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398章

作者:远征士兵

这不仅是打败仗的问题,更是这么远的射程的“高精度火箭弹”几乎无解的问题。

所以,王学新才觉得二战时期汉斯虽然发明了V1导弹但却没把它用在正途上感到可惜……

这么好的玩意,能打两百多公里,虽说精度不高,但军事上的装备你别用来打平民啊,想想怎么把它用在战场上。

战场上可以大量生产各种射程的导弹,近程、中程、远程的。

近程用来打敌人炮兵。

中程用来打敌人仓库、桥梁、铁路、指挥部等重要战略目标。

远程用来打机场,以及够不着的工厂、电站、水坝等等。

汉斯要是这么干的话,在高卢败退时再把马奇诺防线反过来用,后方架设各种导弹,即便没有制空权又怎么样?盟军一样拿他们没办法!

再往后,以汉斯的工业基础说不定还能发展出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那时就连制空权都能反超了。

要是制空仅反超,鹰酱即便生产出原子弹又如何?

原子弹在这时期还得依靠飞机空投,如果飞机都无法进入汉斯空域,空有原子弹也是无处可投……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一定要将核弹小型化并将其装在导弹上发射的原因,只有发展到这一步才名副其实的算是拥有核武器,否则仅仅只是用飞机投掷原子弹,飞机刚起飞就可能被击落了。

因此,王学新觉得汉斯其实就是差了点战略眼光,明明发明了一种可以改变作战模式的东西,却将用来震摄日不落平民希望能依靠这手段把日不落逼到谈判桌上来,这是典型的抓着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

此时的王学新就不会犯这个错误了,他把“高火”整出来后,很坚定的就是投入战场并用它来颠覆战场模式……旧的模式八路军比不上已经实现工业化的鬼子,咱就升级到另一种模式。

王学新很确定这个方向是正确的。

因为现代战争打的其实就是导弹,海上的军舰装着各种导弹,防空、反舰、反导,空中的飞机和陆地的发射车甚至还有列车导弹,几乎所有能想到的装备全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导弹发射平台。

比如航母,航母用来起飞战机和轰炸机,战机和轰炸机发射导弹。

于是航母说到底就是一种间接发射导弹的平台。

可以这么说,谁掌握了导弹技术并将其发扬光大,谁就能在走在世界的前头。

王学新对“高火”的第一仗很满意,其收获不仅仅是将鬼子的23门重炮炸成了废铁,更是给八路军争取到了时间……鬼子这段时间千方百计的用间谍、汉奸等各种渠道想搞清楚八路军用的是什么装备。

这是一种正常的现像。

有句话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冈村宁次疑心重,他想当然的会希望查清楚“高火”的性能,最好是得到“高火”的数据并由其找出“高火”的弱点,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制定作战计划和应对措施。

如果对“高火”一无所知,那这仗该怎么打?

补给放哪?

弹药放哪?

还有炮兵、坦克、火车、兵营……

所有这些都有可能被敌人“高火”打到,那哪里才是安全的?

于是,这就不只是败仗的问题,更是影响全军士气甚至整个战略方向的问题。

冈村宁次对此相当重视,他除了动用情报网外,还命令秋山健一搜集一切能找到的碎片并尝试着把它们拼起来……冈村宁次希望至少能知道它的样子。

不过这难度可不小。

那可是八百公斤的炸药,炸开后“高火”机体瞬间就碎成一块块弹片到处乱飞,尤其“高火”中还有大量的木制部件,就更是碎成粉末甚至直接在炸药的热量中化为灰烬了。

不过秋山健一还是找到了一块较为完整的尾翼。

尾翼能保存下来倒是正常,原因是炸药在中前部,尾翼距离炸药最远,中间隔着一段机身,炸药炸开时会第一时间将机射炸断,接着冲击波就将尾翼抛射出去。

不过即便是这样,秋山健一找到的尾翼也是残缺不全,他动用了几十个人像拼图似的耗了四天五夜,总算是把尾翼拼出了大概的形状。

秋山健一第一时间拍照并将照片带到冈村宁次面前,分析道:“大将阁下,我们之前的猜测,现在基本可以证实了,这是一种飞行器,一种用喷进弹驱动的飞行器。”

虽然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但冈村宁次还是对秋山健一的结论感到意外:“飞行器?你的意思是说,它是一种飞机?”

“从尾翼来看的确如此!”秋山健一回答。

“那么,它是怎么飞过来的?”冈村宁次又问。

这可把秋山健一难住了,他也不知道答案。

在他们的思维里,如果是飞机就必须要有人驾驶,否则就飞不起来更无法飞到目标上空。

于是,这个问题就进入了死胡同。

看着哑口无言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的秋山健一,冈村宁次就愤怒的下令道:“继续做你的工作,直到把这东西完整的拼出来为止!”

秋山健一赶忙应了声“是!”,就慌慌张张的拿着照片和资料出去了。

刚走出门,秋山健一就暗暗叫苦。

尾翼之所以能拼出来,那是因为距离爆破部较远,其它部位尤其是炸药部……只怕已经变成粉末与沙土融为一体了吧,这要拼出来可不是人能完成的事啊!

但冈村宁次是上将,他下的命令又岂是他这个无名小卒能质疑的?

想了想,秋山健一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目前这阶段就让部下装出很努力的样子,等八路军下一回再使用这种装备,如果不是在夜里……那就看到了吧!

第二百三十四章 自大狂

冈村宁次这些动作,给八路军难得的准备时间。

这段时间,八路军就加快“高火”的生产速度,几批人昼夜不停的赶工,将产量增加到了三十五枚……

之前每天生产三十枚,加快速度后居然还只生产三十五枚?

当王学新听到这产量时有点意外。

后来王学新才知道这是错怪兵工厂的工作人员了。

之所以“加快速度”也只增加区区五枚,是因为没“加快速度”时已经是昼夜不停的加班加点了,于是几乎没有进步空间,日产三十五枚已经到了工人们能做到的极限。

这其间苏教授还赶回来一趟……这段时间,苏教授的工作主要是在兵工厂那负责指导生产并进行初步测试把质量关,和志民则在前线配合部队对“高火”的使用。

苏教授之所以赶回来,是因为他听说王学新要把仅有的十枚“高火”全打出去。

这一来苏教授就慌了,他张口就骂:“年轻人就是容易冲动,亏他还是个带兵打仗的营长,这么沉不住气,能成什么大事?”

原地来回走了几圈,苏教授就坐不住了,把手里的工作交给助手就搭上运补给的马车往运城赶。

也难怪苏教授这么着急。

在他的想法里,“高火”这东西跟火箭弹差不多,都是精度不高需要靠量取胜。

如果说有什么区别,那就是“高火”射程远、装药量大,火箭弹射程近、装药量少。

既然是需要靠量取胜的东西,你才十枚就迫不及待的打出去,那不是浪费吗?

这可是兵工厂的工人昼夜不眠辛辛苦苦的赶出来的,就让这家伙随随便便一个命令就打光了!

不行,不能让这家伙胡来!

然而,等苏教授赶到完县机场匆匆忙忙的找到和志民的时候,却见和志民一脸喜色。

“老苏老苏!”和志民一见到苏教授就兴高彩烈的迎了上去:“你来得正好,跟你说件事……”

“你等会儿!”苏教授打断了和志民的话:“‘高火’打了吗?”

“打了!”和志民点了点头:“昨晚打的!”

苏教授重重的叹了口气,抱怨道:“你怎么不劝劝那个自大狂呢?”

苏教授背地里给王学新取了个外号,叫“自大狂”。

因为他觉得王学新狂妄自大、独断专行,别人说不行的他偏要这么干,原本需要长时间测试的他偏要短时间完成,搞科学没这么搞法的吧?这简直就是乱弹琴!

更气人的还是,这家伙最后居然还真做到了!

这让苏教授又是服气又是不服气。

服气是因为人家就是做到了,成果摆在那,看得见摸得着,不服不行。

不服气,则是因为以苏教授乃至所有研究员包括和志民在内的认知,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这要是能,那就代表他们这群研究员毕生所学都比不上这个毛头小子了!

然而……

和志民无奈的回答:“我是劝了吧!可是你也知道,王营长那人能劝得动吗?”

苏教授“唉”了一声,又叹了一口气,可惜那十枚“高火”,抓瞎了。

然而,和志民接下来的话却让苏教授惊得眼镜都差点掉在地上了。

“不过好在没劝动!”和志民说:“你知道结果是什么吗?十枚中了七枚,端掉了鬼子整个炮兵阵地!”

苏教授都怀疑自己听错了,他愣了好一会儿,眼睛眨吧眨吧的,舌头舔了舔干涩的嘴唇,问:“你……你说啥?十枚中了七枚?”

“是啊!”和志民回道:“你没听说吗?我军对鬼子实施‘特种作战’,一举炸毁鬼子重炮阵地。外面说是‘特种作战’,其实是‘高火’打的!”

苏教授脑袋“嗡”的一声就乱了。

鬼子炮兵阵地被打掉的事他也听说了,但他怎么也没法将它与“高火”联系在一块,而且只有十枚“高火”……居然能中七枚,这小子有点运气啊!

好事!

天大的好事!

但转念一想,苏教授心里又觉得不是味……感情自己连夜赶了一百多公里的路折腾了大半天,却是瞎操心呢!

这时和志民打量了一眼风尘仆仆的苏教授,问了声:“老苏,你这次回来有什么要紧事吗?看你赶的!”

苏教授“哦”了一声,赶忙掩饰道:“没……什么大事,这不是,担心陀螺仪吗?没有陀螺仪,生产完都没法测试,全都靠感觉,心里没底!”

说完苏教授就暗道一声机智,找了个完美的借口。

和志民回答:“这事咱们就别管了,交给王营长吧,咱们操心也操心不过来!还别说……”

说着和志民就竖了下大拇指,赞道:“王营长还真是挺能耐的!”

苏教授嘴上“哼”了一声表示不屑,但不知为什么,心下却有点自豪。

王学新这边也在关注陀螺仪。

这方面王学新觉得很满意,孙尔威一直在跟踪陀螺仪的位置并实时告知王学新。

王学新认为这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因为看孙尔威的样子,是一点都不知道八路军已经研发成功了“高精度火箭弹”。

这是鹰酱陀螺仪能够顺利送到根据地的前提,因此王学新不得不小心瞒着。

然而,这批货最终还是出了点问题。

问题不是出在鹰酱身上,而是出在顽军身上。

这天,孙尔威匆匆忙忙的跑到王学新办公室,说道:“王,陀螺仪被顽军扣下了!”

“被顽军扣下了?”王学新有些意外。

王学新感到意外并不是因为顽军扣八路军的东西。

事实上,顽军会扣八路军的东西才是正常的,从始至终顽军一直都在这么干,就连之前发给八路军的军饷和粮食也是如此。

王学新感到意外,是因为孙尔威居然对此无能为力?

要知道这可是鹰酱的东西,顽军扣下了,不就是孙尔威一句话的事?

孙尔威像是明白王学新的疑惑,他解释道:“这次有些不一样,是重庆方面的命令。他们说,驼峰航线很紧张,不容许顽军以外的物资进出!”

第二百三十五章 弱国无外交

但是,王学新觉得,顽军再怎么着也不敢得罪鹰酱这个金主。

再说了,鹰酱运送物资给八路军其实对顽军也有利……从整个抗战大局而言无疑是有利的,尤其此时的顽军还被鬼子打得找不着北,不管是正面防线还是远征军的失败。

此时八路军如果能强大些从鬼子那分去一部份力量,顽军的压力就会小一些。

正因如此,一直以来鹰酱跟八路军交易甚至在驼峰航线运送物资如此紧张的时候,顽军都没有说什么,顶多就是有次想找借口黑掉一批。

像今天这样,重庆方面出来反对而且还十分强硬,这属实有些反常。

王学新想着就问了声:“你们最近是不是跟顽军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

“没有!”孙尔威想也不想就摇头否定:“我军日夜不停的增援给顽军大批物资,怎么还会有什么不愉快的事!”

王学新想想觉得也是,此时的鹰酱一方面在驼峰航线用运输机不断的给顽军输送物资,另一方面又在阿三那组建新远征军准备打通被鬼子封锁的华夏公路,顽军几乎可以用“诚惶诚恐”这词来形容,当然不会有什么不愉快。

正在王学新疑惑时,孙尔威就皱着眉头说道:“不过……重庆方面不久前访问过阿三闹得有些不愉快,会不会是因为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