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区之狐 第1369章

作者:林海听涛

  不过张世聪并没有把球传过去——他当时注意力都在脚下足球上,也没看到在左边路高速前插的队友。

  最后他选择了把足球横传给从后腰位置上前插的队友。

  而后腰队友一接球,就面临两名对方球员的夹击。

  他往前去不得,只能急停减速,再把足球往回传给上来接应的队友,队友同样面临对方的连续逼抢,不敢停球,把足球转移去了右边路,给了前插的右边后卫。

  而与此同时,对方球员迅速回放到位,东川中学就这样失去了反击的机会,只能在后面来回倒脚,重新寻找机会。

  其实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在一场比赛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没打成功的反击。

  林学义看着现在李自强在战术板上复盘出来的阵型图,当时的情况一目了然,相信其他小球员们也都看出来了,比起横传,有一个更好的选择。

  果然张世聪回答道:“我不应该横传,而应该传给左边插上的荣弋。”

  “那你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传给荣弋呢?”李自强继续提问。

  张世聪低头道:“没有及时观察那边的情况……”

  “诶对了。”李自强说道,“没有及时观察。其实你能够突然上抢断球表现已经很不错了,但从不错到优秀,差的就是及时观察这一步。因为你的突然上抢,破坏了对方的一次进攻,我能给你打六十分,及格。但如果你接下来能够及时观察,把足球传到左边路的空当去,那我就可以给你打九十分了。”

  说完他示意张世聪坐下来。

  随后他对全队球员说道:“观察,观察。说来说去,还是观察。我总在对你们强调观察,因为观察是足球的基础。当你们在球场上不会观察,就不会做决策,不做决策,就永远别想进步。中国队和叙利亚的世预赛都看了吧?”

  大家纷纷点头。

  “陈星佚进的那个球大家都有印象吧?当时中国队还在后场来回倒脚呢,结果几秒钟之后就进球了。怎么进的?看起来很简单,夏小宇接到从后场传来的球,转身一脚直塞,然后陈星佚在肋部冲刺,反越位成功,接球后打远角,就进了。很简单是不是?但你们有没有人数过在进球之前的十秒钟,夏小宇观察了几次周围的情况?”

  这话不仅把更衣室里的一众球员们问住了,就连林学义也一脸懵逼。

  这是什么刁钻问题?!

  理所当然的,没有人回答出来。

  李自强公布答案:“五次。”

  他伸出一个巴掌。

  “当中国队还在后场倒脚的时候,他就开始不断回头观察前面的情况,所以他才能够看到叙利亚后防线上的空当,并且注意到陈星佚的前插。这样当他接到球时,他完全不用再停球观察,直接就能转身直塞。以前我们总说中国队球员喜欢在后场无意义的倒脚,甚至把后场倒脚视为中国球员的通病。可后场倒脚是不是有意义,那要看球员在倒脚的时候做什么。如果只是单纯的互相传球,那确实没有意义。但如果每个球员在倒脚的时候都能观察周围情况,那么倒脚就是麻痹对手,撕开防线的预备动作。”

  球员们纷纷露出了崇拜的神色,不愧是我们东川中学的前辈师兄啊!果然牛逼!

  看到他们的表情,李自强又问道:“你们觉得十秒五次观察多吗?那我告诉你们,在欧洲职业联赛中,非常优秀的球员,是要做到七八次观察的,普通球员也要做到四五次。换句话说,夏小宇放到欧洲去,也只是普通球员的标准,平均分而已。而这样的球员在十二强赛中就能踢的像是个中场大师。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以前的日本队和韩国队,总能参加世界杯吧?”

  ※※※

  在把几乎所有位置上犯的错都点评了一番之后,李自强点了最后一名球员的名字。

  “荣弋。”

  被点到名字的荣弋忐忑地站起来,紧张地看向李自强。

  对这个人,林学义是很关注的,大致也知道李自强为什么会叫他。

  因为他在比赛中出现过两次带球失误,不仅导致东川中学的反击没打成,反而还给了对手打反击的机会。

  林学义猜测,李自强叫他起来或许会批评他不要太独了,应该把机会传给其他位置的队友。

  荣弋自己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他才会如此紧张——他显然已经被刚才李自强挨个批评球员的架势吓住了。

  但是让林学义和荣弋本人都出乎意料的是,李自强并没有批评他,反而还表扬了他:

  “踢得不错,尤其是敢在场上做动作,敢突破这一点。要好好保持。虽然有两次失误,但无所谓,和害怕丢球比起来,害怕面对对手更要命。”

  在面对荣弋的时候,李自强出人意料的和蔼可亲与宽容。

第1679章 知道怎么赢比赢更重要

  林学义打量着办公室里的陈设,目光自然而然就被墙上悬挂着的装裱好的球衣所吸引。

  胡莱的、李青青的、罗凯的、夏小宇在国家队、国奥队和俱乐部队的球衣一字排开,将办公室的两面墙都快挂满了,非常壮观。

  “这些球衣……就是您成功的证明啊。”他赞叹道。

  没想到李自强却反对他这种说法:“这不是我的成功。”

  “啊?”林学义本来是想夸奖一句,然后拉近受访者之间的关系,好进入正题。

  一般这种情况,被称赞的人都会很高兴,然后敞开胸怀,采访就会进行的很顺利。

  哪想到李自强却不常理出牌,把林学义给打懵了。

  但林学义很快意识到或许他可以就这样开始采访,因为比起提前设置好议题的公式化采访,或许这样出人意料的场景才更有记录的价值。

  于是他顺势问道:“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来到东川中学足球队前,胡莱和罗凯就已经在学校了。所以与其说是我培养了他们,不如说是我运气好,遇到了他们。”

  “但胡莱是您招入球队的,也是您对他进行了大量严格训练的,而在此之前胡莱甚至都没怎么接受过系统专业的足球训练……”

  “我只是给他安排了一些基础训练,和他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是完全不相符的。所以他今天的成功其实和我关系不大。那样的基础训练,任何一个足球教练都能做。”李自强摇头,“夏小宇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在来到东川中学之前,他在初中就已经是非常优秀的苗子了,东川中学只是给了他一个发挥的平台,他也不能完全算是我培养的。真正算是我培养的,只有李青青。”

  “她是您女儿嘛……”

  “对,她是我女儿,所以我能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始终陪在她身边。而无论是胡莱、罗凯还是夏小宇,他们从我这里得到的指导都不多。我不好说自己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究竟起到了多少作用……”

  “但高中足球其实是从青训向职业足球过渡的关键阶段,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中球员进入职业足坛。”林学义小小的反驳了一下。

  “当然,我不是否认高中足球教育的重要性。我只是说,他们的成长,我没帮上什么忙。球员的培养是很讲究连续性的,现在从东川中学走出去的球员,我就可以说他们是接受了我的训练。因为我们在这些年的工作中,也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东川中学足球队的训练方法和理念……如果以后这面墙上还能再挂上其他国脚的球衣,那才能说是东川中学足球队的功劳。现在嘛……”李自强摇了摇头。“我把这些球衣挂在这里,这是为了激励我们自己,也给那些球员们一个目标。”

  听到这里,林学义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年以来,李自强却极少在公众面前以“胡莱恩师”的身份自居,自我宣传。

  他一直以为李自强是胡莱的恩师这一点,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不需要重新论证。李自强却很少提他和胡莱的关系……

  “说到连续性……我前段时间去采访拍摄了胡立新指导的工作,在训练中他不会简单直接地告诉小球员们这球应该怎么处理,那个球应该怎么处理,而是告诉他们要多观察,自己做决策……而今天我在您赛后的更衣室里,也听到了您反复强调观察的重要性。我想,这是否是一种连续性?”

  “这当然是。”李自强点头道,“今天那个荣弋,你注意到了吗?”

  “注意到了。”

  “你觉得他怎么样?”

  “嗯……怎么说呢?很有灵气,也敢在比赛中做动作。”

  “不仅如此。在那次没打成功的反击中,他是提前就观察到了空当,并且先一步启动,卡在了内侧,这才创造出了一个接球的空间来。但张世聪没把足球传过去……”李自强说道。“荣弋小学是在南城小学踢的球。”

  林学义对此并不意外,因为他早就知道了。胡立新在知道自己要来东川中学采访,就把这事儿告诉了他。

  “其实他今年九月份才算是我们东川中学的学生,不过他已经被东川中学录取了,所以现在就提前跟着我们一起训练。”李自强继续介绍道。“他和我们在一起训练的时间还不长,不是很熟悉,可是在比赛中他的表现却非常不错,大部分时候也能和球队配合到一起去。就全靠他的观察和决策能力。”

  林学义点点头,表示认可。这些他都在比赛中看到了。

  “不过荣弋是上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老胡才去的南城小学任教。他也只接受了老胡两年的训练,而且老胡的足球理念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荣弋只在老胡手下踢了两年球,他最大的收获其实还是自信心,老胡允许球员们在场上自由发挥,哪怕犯了错,他也不会骂,而总是鼓励他们下次做到更好。所以他教出来的球员都会显得比同龄人更自信一些,在场上更敢做动作,哪怕失误了也不怕。”

  “所以我感觉他好像在场上和其他球员有些不一样,就是因为这个?”林学义刚刚问完这个问题,就意识到自己这么说,好像是在说东川中学其他人都不行一样。

  但李自强点头表示赞同,同时给林学义讲了个事:“前几年我们东川中学来了一个很厉害的球员,他在三届安东杯初中组比赛里一共打进了三十八个球,被称为他们学校的王牌。也引起了包括嘉翔高中在内很多学校关注,最后他选择来我们东川中学。但他没有在我这里打出来,高中三年,从高二开始他就连比赛都很难打上了……”

  “为什么?”林学义很好奇地问。

  “他速度很快,他自己都说曾经在练短跑和足球中来回选择过的,最后他选了足球。虽然他的速度快,但技术很单一,也不怎么好,进攻手段基本上就是把足球趟出去然后加速追。他在初中能够进那么多球,也和他的速度优势有很大关系。可是到了高中,速度快的人也不少,身体对抗的难度也增加了……他技术单一的弱点就暴露了出来。而且他的个人特点和我们全队的战术风格也格格不入……”

  李自强继续说道:

  “据说他的初中教练也不让他练技术,在战术上就把他的速度优势发挥到极致。凭借他的速度和防守反击,初中球队在安东杯初中组中成绩还挺不错的,所有人都觉得那是一个优秀的教练。所以当他没有在我这里踢出来的时候,他父母还来找我闹过,说是我刻意打压了他们儿子……”

  说到这里,李自强笑了起来。

  “我让他练技术,不要只是光靠速度踢球,他却给我说只要他能进球就行。他还拿胡莱举例子,说胡莱就是只能进球,但人家把进球做到了极致,所以一样是世界巨星。他的速度还比胡莱快,他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

  听见这话,林学义露出了“地铁老人看手机”的表情。

  李自强摊开双手,摇头道:“胡莱确实是很能进球,但问题是他并不是真的很能进球。他只是利用速度优势,在对手身体还没发育成熟的时期占了些便宜而已。他的射术并不精湛,带球技术也很一般——因为他太快了,快到都不好控制球——也不擅长在对方防线中找空当,无球跑位几乎没有……只靠速度,他拿什么进球?他真应该当初去练田径的,说不定现在都能参加全运会了……”

  听李自强的讲述,林学义想起了之前在南城小学和华苑路小学比赛中所见到的那一幕幕。

  中小学球员身体没长开,力量不足,速度不快。于是只要你队伍里有一个身高体壮,或者速度快的球员,往往就能横扫一方。

  在这样绝对的优势面前,什么精妙高明的战术安排都没用。

  “当我从那些初中学校接收到的都是这样的球员时,我确实很难做什么。但如果未来进入东川中学的苗子都是接受老胡训练的球员,那我会放心很多。我甚至会放出话去,如果是在胡立新手下训练过的球员,进入东川中学会相对有优势一些。”

  林学义感叹道:“你们俩就像是流水线合作一样啊……”

  “我们确实是在合作。”李自强并不否认。“我们希望东川的校园足球能够统一风格,这样从老胡的小学开始到我的高中,足球的理念都能得到很好的延续。”

  林学义想起那天摄影师们在车上的争论,于是他说道:“我们从南城小学采访出来之后,也在考虑这问题。胡指导的理念听上去很有道理,可实际情况是,坚持他那一套确实很难赢球。如果不能赢球,又要怎么推广呢?”

  “这就是东川中学要做的事情。今年下半年的安东杯,我们要争取拿到全国大赛的参赛权,然后明年在全国大赛上取得足够好的成绩。如果明年不行,那就后年,反正要把这个事情坚持下去。”

  “所以最后还是得成绩说话?”

  李自强先点头,再摇头:“高中阶段,确实还是要看成绩的。不过赢球虽然重要,知道怎么赢更重要。我相信按照老胡理念培养出来的球员,不仅能够赢球,还知道怎么赢。从高中阶段开始,球员的身体素质差距越来越小,头脑的差距则越来越大。东川中学一定会再次赢得全国大赛冠军的。”

  自从胡莱那一届全国大赛夺冠之后,这一晃眼七年过去了,东川中学再也没有赢得过全国大赛的冠军。

  但现在听李自强的话,他信心很足。

  林学义若有所思:“所以在比赛结束之后,明明赢了,你还要专挑球员表现不好的部分复盘……也是希望他们知道怎么赢?”

  李自强点点头。

  采访的最后,林学义让摄影师再给了墙上的那一排球衣许多特写镜头。

  尽管李自强说胡莱他们的成功都不是他的功劳,但林学义认为李指导还是过谦了。

  不管怎么说,胡莱、罗凯、夏小宇,都是在李自强手下走入大家视野的。

  为大厦打下地基的人固然重要,可摆渡人难道就不重要了吗?

  无论是李自强还是胡立新,他们的工作并没有高低之分,他们都是在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做贡献。

第1680章 爸,加油!

  孙永刚看完林学义交给他的一个非常非常非常粗略的剪辑版后,对他说道:“你这个……和你当初在选题策划书里的东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啊。”

  “计划赶不上变化嘛,老大……”林学义解释道。“我本来是想去校园足球中寻找中国足球连续两次闯入世界杯的‘密码’,结果……我找到了以后中国足球还能不能再打进世界杯的关键。”

  孙永刚点了点头。

  校园足球这些年越来越火,舆论场中也有许多吹捧校园足球的声音。

  但既然存在吹捧的声音,肯定也有不以为然的声音。

  支持者认为正是校园足球的改革,为中国足球的发展提供了沃土。他们的证据是胡莱、陈星佚、王光伟、罗凯、夏小宇、周子经和林致远这样的国家队主力球员,全都出自校园足球。

  如果把这些人去掉,那么中国足球的实力并没有获得什么提升。

  由此可见校园足球对中国足球有多重要。

  而不以为然者则针对他们的这种论据证明校园足球对中国足球的发展可能并没有他们吹嘘的那么大。

  先不说林致远本来就是德国职业足球青训体系中培养出来的,只是回国在校园足球镀了一层金。就说这些人确实都为中国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起到了非常重要且关键的作用,抛开他们不谈,中国足球的实力就和以前一样……那这不是正好说明了校园足球的发展其实对整个中国足球水平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吗?

  校园足球发展了这么多年,最后还是得靠天降黄金一代,中国足球才能够打进世界杯。

  第一次打进世界杯过程很惊险,运气因素占了大部分。

  这第二次倒是进的很轻松,可更大的原因难道不是我们的留洋球员出国见了世面,提升了自己吗?

  至于第三次……第三次我们将以东道主的身份进入世界杯,这更是和校园足球一丁点儿关系都没有了。

  所以校园足球的吹捧者怎么好意思说是校园足球改变了中国足球。

  他们也承认校园足球的作用,可他们却认为中国足球的中坚力量还得是各家俱乐部,是各级联赛。

  这样的争论年年都有,不仅是闲得无聊的网友们吵来吵去,也有专业人士持不同意见。

  而林学义本来要做的事情,就是从胡立新和李自强身上,找到校园足球助推中国队连续两届闯入世界杯的线索和证据。

  他相信自己这样的选题肯定可以得到孙永刚的支持,因为孙副总编是报道校园足球出身的,他现在也还负责校园足球的报道,所以他肯定会站在校园足球这一边。

  不过林学义去采访了一圈回来之后,给出的结果却压根儿没提连续两届闯入世界杯决赛圈和校园足球的关系,倒是从校园足球角度出发,来讨论中国足球的未来路在何方。

  在中国男足刚刚第二次闯入世界杯决赛圈,举国欢腾,球迷们信心爆棚的时刻,林学义的报导简直就像是在给大家泼冷水,告诉他们中国足球的基础并不像他们以为的那么好,如果沉浸在现在的成绩中,很有可能会跌入深渊。

  难道我们要在2034年本土世界杯消耗完所有的激情之后,迎来一地鸡毛的结局吗?

  林学义告诉大家,在东川就有这么两名基层教练,正在做一场足球试验,想要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再多趟一条路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