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 第994章

作者:瑞根

  冯紫英从行人司得到的消息,最迟元熙三十五年,俄国人的脚步已经踩过了鄂毕河,并在其上游支流杜吉河纳河畔建立了据点,最迟永隆五年,俄国人已经在鄂毕河上游支流托木河畔建立起了一个侵略据点,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就是大名鼎鼎的托木斯克。

  现在的俄国人正在已经无比贪婪的胃口吞噬和消化着西伯利亚汗国的土地,但他们现在尚未抵达叶尼塞河流域,不过若是历史没有变化的话,几年之内他们就会把魔掌伸向叶尼塞河,叶尼塞斯克也会被建立起来。

  沙俄暂时还没有余力对中亚地区染指,但是随着对西伯利亚的征服,沙俄迟早要把魔掌伸向中亚,冯紫英要考虑的是如何在自己有生之年,既要捍卫汉人在北方广褒的西伯利亚土地上的利益,同时又要重现汉唐荣光,将文明脚步迈进西部地区。

  只是现在大周的国力限制了要向外部迈进的步伐,还不得不先解决内部问题才能谈得上向外拓垦,不过这并不代表就要完全忽略和不顾周边的动向了。

  只不过现在大周所需要关注的外部实在太多了,东北方向,正北方,西北方,西部还有仍然处于羁縻状态下的乌斯藏,西南还有仍然蠢蠢欲动的洞武,阿那毕隆势力正强,但葡萄牙人菲利浦仍然占据着沙廉,试图割据,而阿拉干王朝也还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

  前明虽然在这一带建立起了多个宣慰司,但并未能建立起稳固的统治,所以很快就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虽然郑和下西洋这一伟大创举在东南亚、南亚和阿拉伯乃至东非都留下了足迹,名垂青史,但从实际意义上来说,并没能给汉人王朝带来多大实惠,这也是一大遗憾。

  冯紫英有印象的是中原王朝和西南方向的洞武与安南一直是纷争不断,前世历史中从明到清,就没有清静过,所以如果有机会,他当然不吝于来一回犁庭扫穴,直抵安达曼海饮马。

  浮想联翩中,冯紫英抵达兵部公廨,却看到张怀昌和孙承宗都在了。

  “稚绳兄,什么时候回来的?”孙承宗之前去了登莱,另外还从登莱乘船去了辽南,也就是考察登莱镇和未来东江镇的情形,这一去就是接近一个月,可谓奔波辛苦。

  “昨日晚间才回来,都没赶上盛会啊。”孙承宗笑了笑,黑瘦了不少,很显然这风里来雨里去也把他折腾得够呛。

  “什么盛会,还不就是按部就班,大家伙儿坐在那里听听结果就好。”冯紫英撇了撇嘴,“情况还不就那样,还是说说你这一趟的情形更有价值。”

  “先不说这个,说甘肃那边传来的消息。”张怀昌摇了摇头,“叶尔羌汗国阿黑麻汗遣使来咱们大周,现在使者已经到了甘州,正在来京城的路上,……”

  “阿黑麻汗?”冯紫英一皱眉,“怎么,阿黑麻汗忍不住了,要相对他叔叔动手了?”

  “嗯,大概是这个意思吧,阿都剌因一直不接受其侄儿阿黑麻汗的汗位身份,阿黑麻汗也觉得如果不解决阿都剌因的问题,恐怕难以服众,地位会不稳固,但其势力要和阿都剌因对抗,恐怕力有未逮吧,所以才想要遣使来我们这边,希望我们能左右夹击,解决阿都剌因的问题,为此他们愿意承认包括哈密在内的以东均归我们大周,另外也愿意维系我们商队前往河中的顺畅和安全。”孙承宗介绍道。

  “这可给咱们出了一道难题啊,甘肃镇都快要和宁夏镇合并了,连沙州我们都准备暂时放弃了,你说这会子要把哈密给我们,有何意义?”冯紫英摇摇头,满脸遗憾和不甘,“你就是把整个吐鲁番总督区都给我们,我们接受不起啊,可要咱们就这么拒绝,也说不过去,现在我们不行,不代表我们以后也不行啊。”

  “紫英,你真觉得我们日后能光复汉唐故土,那边拿到手又有多大意义?商队来往,我看也给咱们没带来多少好处,那点儿商税,聊胜于无,商部都看不上。”张怀昌一脸不以为意,“我倒是担心一旦阿黑麻汗日后真的把阿都剌因给消灭了,兵锋就可能直指嘉峪关,会不会迁怒于我们,引来两国战端?”

  “叶尔羌汗国内部问题很多,阿黑麻汗能力有限,未必能驾驭得住局面,反倒是阿都剌因先后担任色勒库尔任职,去了吐鲁番后很快就控制了局面,颇有手腕,不简单,若说是两方对比,我更看好阿都剌因。”

  冯紫英的观点让张怀昌和孙承宗都很重视,盖因冯家在西北那边人脉深厚,冯唐和土默特人渊源深厚,而甘肃镇南北两面都是土默特人。

  张怀昌面色凝重:“既然如此,那不如直接拒绝?”

  “那倒也不必,留着这条引线,也许日后还有用,阿都剌因过于强势对我们并无好处,我倒是真希望阿黑麻汗能和阿都剌因能僵持不下,打个两败俱伤,届时若是我们能腾出手来,插手西域,跨过大小忽律,拿到河中之地,也算是光复汉唐故土了。”

  冯紫英的设想却没有得到张怀昌和孙承宗的认可,两人都是连连摇头。

  在二人看来,也许十年二十年内大周都怕是没有余力在西北用兵了,能解决东北建州女真和北方察哈尔人的威胁,就算是难能可贵了,而且西北地理环境、气候和道路交通条件太差,要在那边用兵,耗费太大,得不偿失。

  更何况河中之地更在费尔干纳盆地以西,即便是大唐也没有能真正在河中之地建立起稳固的统治。

  即便是现在冯紫英也清楚,要想控制河中之地难度极高,除非能不计代价,持续不断地采取征伐和移民相结合的方式,将汉人势力向西扩张,但这太难,只要执行过程中稍有挫折,或者当政者态度有变,那就会功亏一篑。

  但想一想沙俄都能用少量人马,不断向东扩张,将整个西伯利亚吞噬掉,一直到太平洋,那自己作为一个穿越者,又凭什么不能去尝试一下呢?

  起码中亚的环境要比西伯利亚好得多,能不能行,更多的还是取决于中央政权的实力究竟如何。

  “二位大人既然都觉得暂时不可行,那咱们就搁置不议。”冯紫英也知道要说服二人现在不可能,所以主动放弃:“至于对于阿黑麻汗的使者,好吃好喝招待着,也把咱们情况和他说清楚,现在咱们是真没那个力量,请他理解,不过私交一定要做好,日后他回去,我们可以保持联系,对于吐鲁番和叶尔羌那边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乃至豪族贵人、百姓宗族,这些情报都可以先收集起来,总会有用的。”

  “唔,这事儿也只能如此了,紫英,今日你也来了,正好,咱们仨可以先就一些问题探讨一番,比如江南三镇。”张怀昌这才挑明今日主要话题,而叶尔羌人不过是一个由头罢了。

  “这么急?”冯紫英也觉得惊讶,有点儿不敢置信,“这边还没有成定议呢,咱们就要准备动手了?这瞒不了义忠亲王和汤谬二人吧?还是他们也同意了?”

第四百三十一章 胆大包天,瞒天过海

  张怀昌摇了摇头,食指翘起来,在官帽椅扶手上轻轻敲击,“怎么可能和他们挑明?义忠亲王那边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不过缪昌期那边估摸着已经寻摸出一点儿味道来了,但他的态度,应该是没有反对。”

  “是这样?”冯紫英沉吟起来,“这么说来,看样子汤谬等人似乎也对江南三镇的存在并不赞同?”

  张怀昌还没有答话,孙承宗已经反问:“紫英,你觉得如果汤谬入阁,站在朝廷角度,他们可能认同江南三镇么?”

  冯紫英断然摇头:“当然不可能赞同,江南三镇本来就是多余,江南也不需要三镇,徒耗粮秣!内忧外患都在北地,江南也不是养兵的好地方,养出来的兵都是柔媚暗弱,就算是边地精卒放在江南久了,一样也会潜移默化变得不堪使用。”

  “既如此,那汤谬二人也就应该赞同我们解决江南三镇才对。”孙承宗语气平和,“三镇兵力算下来接近三十万,朝廷根本养不起这样庞大一支军队,如果养了,那北地边镇就必须要削减,就算是江南赋税顺利上交也一样,而且江南三镇的存在就决定了江南赋税的上缴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麻烦和阻碍。”

  “我赞同稚绳兄的观点,如果汤谬二人入阁,而且也能心存社稷,顾全大局,就不会反对和阻挠我们解决江南三镇,关键在于要汤谬二人把心结解开,这一点必须要叶方二相和汤谬二人交交心才行。”冯紫英抹了抹下颌,“江南三镇存在拖得越久,日后解决起来的麻烦越大,代价越大,若是我,宁肯早些下手。”

  三人会意的交换着眼神,却都没有说话,张孙二人都在咂摸着冯紫英这话的意思,难道是要绕过内阁行事?这怎么可能?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大胆而又会带来巨大好处的冒险举措。

  如果能突袭扬州,这个时候应该是江南三镇尚未完成交接的时候,陈继先还幻想着南下苏杭,王子腾一部还在凤阳,主力还在九江,这个想法忍不住让人怦然心动。

  这个心思一旦冒出来,就再也压制不住,冯紫英思绪飞转,已经开始琢磨如何行事了。

  要突袭扬州,自己老爹的西北军肯定不行,牛继宗、孙绍祖和以及王子腾那一部还在凤阳到洪泽湖这一线与老爹大军对峙,如果调动大军,肯定瞒不过。

  那就只有从其他方向调兵了。

  熊廷弼的荆襄镇应该可以腾出手来,但是太远了,就算是从武昌登船东下,还要面临在九江的王子腾部阻截,不可行。

  那就只能是登莱镇了。

  可以分两部,一部分先到大沽,然后从大沽乘船直下扬州,另一部则直接海运长江口,从南通州或者江都登陆均可,甚至还可以直接宝山所或者金陵登陆。

  想到这里,冯紫英心脏忍不住嚯嚯猛跳,抬起目光,却看到了张怀昌和孙承宗眼中同样跳动着火焰。

  很显然,他们二人也看到了这一点。

  以前不是没有想过从长江口登陆突袭,但是一来陈继先大军驻扎扬州,二来王子腾大军驻扎九江,而朝廷除了西北军,根本没有机动兵力,但现在不一样了,新登莱镇腾出手来了,起码一二万人是可以派上用场的,另外还可用的是辽东那边,毛文龙的这一部也有两三万人可用,再不济,从蓟镇抽出一部分来,从榆关南下,一二万人也能挪得出来,反正现在建州女真已经不可能腾挪得出手来,而察哈尔人寇边势头已衰。

  唯一可虞的就是白莲教这个变数,但是冯紫英觉得如果动作快,打江南一个措手不及,完全可以抢在白莲教叛乱发作之前解决江南之事。

  公廨里呈现出一种奇异的沉默,三人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但是一时间都没有暴露出来各自的意图,都还在疯狂地发散思维,想着这一切最大的可能性和变数。

  冯紫英率先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这意味着他率先完成了思考。

  张孙二人都望了过来,还是张怀昌开口:“紫英,你有想法?”

  “嘿嘿,坐在这里,听了您和稚绳兄一说,能没想法么?没想法就不配坐在这里了。”冯紫英坦然道:“不但有,而且还很大。”

  “很大?”张怀昌和孙承宗相顾而笑,“有多大?”

  “一举解决江南之事,而非某个局部。”冯紫英语气坚定,“解决陈继先,拿下金陵城。”

  这是两件事儿,陈继先坐镇扬州,金陵城则在牛孙王三部护卫之下,当然从长江口沿江而上,那是另外一回事。

  孙承宗有些犹豫皱眉,“只怕兵力不足,西北军不动的话,单靠登莱军,或者毛文龙部,不够。”

  “蓟镇可以抽调一部。”张怀昌接上话。

  “还是不够。”冯紫英默默计算,“我担心如果从船运进长江,溯水而上,还到不了金陵,就会被王子腾部从九江下来堵住,所以要考虑从宝山、南通州、江阴、丹徒等地登陆,这样王子腾部就算是东下先到金陵,我们也不惧。另外,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后勤保障。”

  “后勤上可以想一些办法,江南也并非就是铁板一块,而且如果汤谬等人态度暧昧的话,那就更好,另外,紫英,你在江南商贾中颇有人脉和影响力,这方面也可以想一想办法,倒是水师,紫英,你有把握么?”张怀昌沉吟着道:“登莱水师,稚绳说没问题,但肯定不够,尤其是我们要做就是要在扬州、金陵、苏州、湖州这一线都要展开,我的想法是要把福建水师也要用起来,最大限度震慑那些蠢蠢欲动之辈。”

  “应该没问题。”冯紫英断然点头。

  福建水师那边沈有容有很大影响力,一直有联系,他也专门交待过务必要拉住福建水师不偏不倚,而福建水师也基本上做到了,而现在局势已经明朗,福建水师站在哪一边就不问可知了。

  “好,基本上战术上的问题,我们都谈到了,现在就该是战略上的决策了。”张怀昌苦笑,“能不能干,什么时候干?怎么和内阁那边沟通说服?”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能不能干,要以三人想法肯定能干,要不还计议什么?

  什么时候干,也有讲究。

  冯紫英的观点是在义忠亲王登基前发动,既对义忠亲王有交待,你没有登基,那内阁决策无须对你报告,你也无需担责,哪边都说得过去,而这也应该是江南三镇最松懈的时候。

  具体登基前多久时间,还要好生商量一下。

  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说服内阁。

  汤谬二人还未入阁可以不管,事情发动之后,再来和汤谬二人磋商,无外乎晓之以理,诱之以利,相信二人只能接受,甚至还能只是江南那边他们能影响到的方面予以配合。

  但如何说服叶方齐李四人。

  这样一战,肯定是有风险的,不能只看到胜利后的硕果,也一样要看到如果失利后带来的巨大冲击,乃至于这一战还需要户部在资金上的支持,所以户部也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儿。

  “怀昌公,齐师那里我可以去说服,但叶方李三人,难度不小啊。”冯紫英斟酌着道。

  “紫英,我和你观点不一样啊,叶方我倒是觉得好说服,齐李二人不好说呢。”张怀昌摇头,脸上笑容可掬,但话语却是森冷阴郁,“他们不可能承担知情的风险,或者说,这就是我们兵部欺瞒内阁所作的擅自决定,事成,我们落不了好,弄不还还得要受责罚,事不成,嘿嘿,你我三人就是替罪羊,下狱问斩都可能啊。”

  冯紫英干咳了一声,笑了起来,“下狱有可能,问斩不至于,嗯,最大可能性还是咱们仨都被罢职,永不启用,可是怀昌公你都年近耳顺,这致仕回家也没什么,稚绳兄你也知天命了,回去归隐田园,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何等逍遥?可我才二十出头,还有大好前程,就这么灰溜溜回家,怎么办?我还有数房娇妻美妾要养活呢,没了生计,这岂不是要妻离子散?”

  张怀昌和孙承宗都被冯紫英的调侃话给逗乐了,原本还有些紧张的气氛也松动下来。

  孙承宗思忖了一下,这才缓缓道:“尚书大人,紫英,不如我们私下暗禀,若是叶方齐李等人都不理不问不语,那事尤可为,我们便暗自准备就是,若是他们干预,那此事便作罢。”

  冯紫英也仰头想了想,“户部明起公那边我去扇一扇风,我估摸着他现在最痛恨江南三镇,探一探虚实,然后让他也在内阁诸公那里去抱怨一下,也许能有助于加强内阁几位的决心,反正到最后真的出了状况,罪责都是我们几位背,和他们无干。”

  张怀昌和孙承宗交换了一下眼神,都缓缓点头,黄汝良那里还是可信的。

第四百三十二章 疑心,乌龙

  “此事暂时还不宜让其他人知晓。”张怀昌一锤定音,“暂时就我们仨心里有数就行,内阁那边的意思是义忠亲王登基考虑在九月选一吉日,也就是说我们还有两个月时间小心准备,如果需要扩大知情面,必须要我们仨一致同意,防止消息提前走漏。”

  “那明起那里?”冯紫英皱了皱眉。

  要动的话,就涉及到户部又要和海通银庄借贷事宜,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好的,起码需要提前一个月来准备。

  饷银,粮秣,军资,船只船夫,这些都需要提前筹备,可如果提早安排,有涉及到泄密的可能性,所以这种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你要说保密,根本做不到,只能说,尽可能的遮掩,或者用其他理由来掩饰。

  “稍微缓一缓。”张怀昌也觉得棘手,“但户部那边肯定不能遮掩太久,如果以辽东建州女真又有异动为由进行增拨如何?这样一来,登莱和蓟镇有所动作也说得过去。”

  “我看可以。”孙承宗也赞同,“户部是绕不过去的,黄汝良可信,如何操作,他是老户部了,应该明白怎么来应付,只要内阁诸公无异议,不过还有登莱水师那边,恐怕也要提早告知,否则到时候来不及。”

  张怀昌想了一想也点头,“沈有容那里,紫英去沟通,告诉他暂时只能他一人知晓,登莱水师内部调动,他自己找理由,增援辽东也好,要南下和福建水师合成演练也好,由得他,总之不能引起外人怀疑。”

  三人迅速分工,内阁那边,由张怀昌去说服,户部黄汝良和登莱水师沈有容那里交给冯紫英去沟通,蓟镇、辽东毛文龙部,则由孙承宗去联络部署。

  这里边还涉及到熊廷弼的荆襄镇要东调今日湖广,制造假象,吸引王子腾部。

  还涉及到要征租大量船只,冯紫英的意见是以要在皮岛、九连城一线组建东江镇,启动前期准备工作,以及日本倭寇又有异动为理由。

  以一个月时间为限,如果一个月内诸事能顺利,那么就启动这个计划,如果其中除了差池或者不顺,那么就只能暂时搁置。

  只是考虑到这么多事务,冯紫英也建议是不是可以考虑在吸纳几人来参与,毕竟这后续要联络,要奔走,单靠三人肯定不可能。

  但张怀昌表示先等到推进一段时间有进展或者说可能性较大再来考虑,否则事情不遂,却闹得满城风雨,那才是灾难。

  不得不说张怀昌的观点更稳妥,这年头真没啥能保密的,多一个人就多一分泄露风险。

  回到家中冯紫英心事重重的模样很快就被沈宜修觉察了。

  沈宜修问及,冯紫英也不好回答,只说辽东和叶尔羌都有异动,还有海上日本倭寇也有侵扰东南沿海的迹象,才勉强把沈宜修糊弄过去。

  这要瞒过枕边人是最难的,尤其是像沈宜修这种对时政也十分熟悉的女子,自己稍微漏点口风,就可能被她发现问题。

  除开这桩大事儿,京中诸军的调整依然还要继续,不能耽搁,需要在九月义忠亲王登基之前,彻底完成这一轮调整布局。

  这繁杂的事务,加上心中挂着这样一桩大事儿却不能对人言,也让冯紫英有了自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有了前所未有的一份巨大压力,无论是宁夏平叛去草原守甘州,还是陕西巡抚平乱建章立制,抑或去江南,都未曾有过的。

  当夜在沈宜修屋里歇息,冯紫英的表现就差强人意,这让沈宜修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是成亲这么多年从未有过的情形,以自己夫君的性子,基本上是任何事情都影响不到他在房事上的表现才对。

  第二日轮到二房,沈宜修了解到是在迎春屋里歇息的,她知道自己夫君是无女不欢的,她自然不好去问迎春,便让晴雯去司棋那里打探。

  晴雯也大感惊讶。

  “奶奶这是怎么了?为何要去打探这些阴私?”晴雯的目光看得沈宜修都有些脸红。

  说实话去打探这些情形,对一个大妇来说无疑有些丢脸掉份儿了,可问丈夫,丈夫只是说朝务太忙,却又没有多说,但以沈宜修对丈夫的了解,若是以往无论什么事情,丈夫多少都会透露一点儿给自己,但这一次却闭口不言,而什么叶尔羌和日本异动,建州女真滋扰,沈宜修觉得都是托词。

  沈宜修倒是没往其他方面想,因为冯紫英早出晚归,中午基本上都没有回来,她有些担心丈夫身体。

  在外边偷吃都是小事儿,这年头朝中官员在外边养外室也多如过江之鲫,尤其是那些家室不在京中的,又嫌纳妾麻烦的,在外养两三房都很正常。

  丈夫和天津卫那边王熙凤,以及一个女真女人有些瓜葛,沈宜修是知道的,但她从来不问。

  这种事情听其自便,久而久之腻了,新鲜感没有了,自然也就放下了。

  以色侍人本来也就是如此,只要不给她们名分,她们就永远别想进门。

  沈宜修担心的是丈夫遇上那些刮骨吸髓的妖艳贱货,伤了丈夫的身子,那才是关键。

  所以她要让晴雯去迎春那里打探情况,看看丈夫是不是在迎春那里也和自己一样,如果没问题,那就是偶尔的状态不佳,如果和自己这边一样,那可就真要重视了。

  对晴雯沈宜修当然没什么好遮瞒的,沈宜修轻哼了一声,“前夜相公在我屋里歇息,你也在值夜,相公兴致乏乏,我还琢磨是不是相公累了,但又不像,心不在蔫的,事后也没甚精神,说话也是走神,……”

  晴雯脸颊微红,她前日值夜自然是要帮着收拾清理的,奶奶这么一说,好像还真的是,往日大爷都要毛手毛脚在自己身上占占便宜,戏谑两句,那一日却是好像早早就睡下了。

  “奶奶是怀疑爷在外边有人?”晴雯立即明白过来,点点头,“奶奶这么一说,奴婢也觉得好像还真有点儿可疑,只是爷在外边的女人不就是……”

  晴雯没说下去,沈宜修却知晓,“相公没去天津卫,那边也应该没来京师城,我问了瑞祥和宝祥,还有三姐儿,应该不是,就怕是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