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瑞根
当然,她们也不会去直接问,能让丈夫心甘情愿地主动告诉她们,那才是本事。
倒是一直如猎犬般在一旁窥伺观察的晴雯很好有些愤愤不平。
对于布喜娅玛拉的举动而薛家姐妹却毫无任何表示,晴雯越发有些不屑。
在她看来,面对“外敌”的“入侵”,薛家姐妹作为大妇主母理所当然就应当承担起这份责任,可薛家姐妹却不知道是因为不愿意引来大爷的厌恶还是出于其他考虑,居然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无视了,这分明就是一种“纵敌”。
这不仅仅伤害她们自身的利益,同样也在伤害长房自家大奶奶的利益。
但晴雯也知道自己的身份显然是不合适与薛家姐妹发生冲突的,她只能牢牢地记在心里,同时通过别样的渠道来表达自家的不满和质疑。
“香菱,你家奶奶是怎么想的,就听凭那个蛮女和大爷勾勾搭搭?”晴雯有些恨铁不成钢地道:“早在府里的时候我不就让你和莺儿提醒你家奶奶么?莺儿粗枝大叶,你难道也不知道轻重?那女人一双眼睛勾魂夺魄的,又是大爷喜好那类身段,这等情形下只有你们两位奶奶在这边儿,不该好好规劝一下大爷么?”
晴雯和莺儿虽然也是素识,但是关系并不好,而香菱好歹也还有几分在冯府的渊源,所以也要亲近许多,说话也就没有那么多顾忌。
不过香菱是个敦厚老实性子,面对晴雯的质疑和批评,虽然有些委屈,但还是小心地辩解:“晴雯,我也和奶奶提过,可奶奶说那女子和大爷有公事往来,她们不宜去过多打听过问,你说的那些不过是捕风捉影,奶奶她们如何敢去多问?没地去招大爷厌恶。”
“你家奶奶怎么有如此谨小慎微起来了,宝姑娘当姑娘时也就罢了,可琴姑娘可不像是这般啊。”晴雯冷笑着轻哼了一声。
“琴姑娘进荣国府时,你都离开了吧?如何知晓琴姑娘的性子?”香菱虽然憨厚,但是却也不傻,眨巴眨巴眼睛,“你这性子,四处打听这些,也不知道收敛一些,让姑娘们知道了,招人厌。”
晴雯脸一烫,这些情形的确是她通过她自己在荣国府里渠道打听来的,知道那薛宝琴是个不饶人的主儿,甚至连林黛玉都敢硬扛,足见其骁悍,而且这薛宝琴在大爷那里很有些得宠,既然如此,她才有些不忿为何对这个蛮女如此放纵。
作为沈宜修的贴身丫鬟,她自然是要把自家奶奶的利益放在首位的,打探未来的“对手”自然不在话下。
宝钗和黛玉的性子晴雯是大略知晓的,但宝琴来得晚,她却没有接触过,所以肯定要去摸清楚情况,对于香菱的好心劝诫,她内心虽然感激,但是却并不认为自己做差了什么。
“哼,我知道小心,难道你还能去卖了我不成?”晴雯也知道香菱不会出卖自己,何况这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儿。
“你别仗着大爷喜欢你就这般,我家琴二奶奶可不是好招惹的,我先提醒你一句。”香菱好心提醒:“至于你说的事儿,我家奶奶自有分寸,也轮不到你我这些当下人的去操心。”
见香菱这般,晴雯也知道说也白说了,狠狠地剜了对方一眼,“你也是早被爷开脸收房了的,你家奶奶不愿意说,你就不敢在爷宠幸你的时候提醒一句?”
香菱脸一热,反击道:“你说我,怎么不知道自个儿去,正好让爷替你开脸绞面,……”
晴雯也没想到素来老实的香菱居然也敢用这等言语来反击自己,羞恼交加,却不言语,跺了跺脚,径直离去。
第二十三章 父子,姐弟
荣国府。
看着府里忙碌收拾的下人,还有赵姨娘颐指气使的叉着腰正在训斥着那个抹泪的丫鬟,贾政没来由的一阵烦躁。
还有几日他就要出发南下了,吏部的官凭文书已经下来了,五日内就要离京,但贾政却有些说不出的心神不宁。
李十儿看着老爷脸色不豫,想要去提醒一下赵姨娘,却见贾环进门来,立即就收住嘴。
不出所料,贾环脸色阴下来,赵姨娘便有些憷了,声音顿时低了几度,那手也从腰间收了下来,脸色也阴转晴,有些讨好的招呼自家儿子。
贾环爱理不理地搭了两句话,然后又怼了自己生母一句,赵姨娘竟然嗫嚅着没敢回嘴。
很显然,这个敢在太太和老祖宗面前犟嘴的女人,现在面对自己年龄日长威势渐生的儿子也有些敬畏感了。
隔着窗棂看着这一切的贾政也禁不住捋了捋胡须,既有些安慰,也有些担心。
安慰的自然是自己这个庶子都被视为既东府贾敬之后的读书第一人,明年贾环就要参加秋闱大比,据说连冯紫英都很看好。
至于说能不能在后年春闱大比中式,贾政觉得都不重要。
只要明年秋闱考中举人,那便是整个贾家几十年来第二个举人,自己长子贾珠那等苦读,甚至连身体都读垮了,也未能考中举人,现在环哥儿若是能考中,那无疑足以光宗耀祖了。
担忧的还是贾环,这庶子读书能成当然是好事,但宝玉这般模样,却让贾政不得不担心日后这两兄弟如何相处。
若是贾环是个兄友弟恭的性子,贾政自然高兴,可是环哥儿性子偏激狂傲,连冯紫英都说日后贾环仕途最好能往都察院御史或者六科言官上走,本来贾环就和宝玉关系不太睦,这日后环哥儿成器了,宝玉如何自处?
免不了大家族中枝强干弱的故事又要上演,这让贾政也是忧心不已。
关键在于这贾环现在隐隐露出的桀骜气象,连自己都有些不能制了,似乎也就是他胞姐三丫头的话他勉强能听进去几句,这等到他真的考中了举人,阖府上下,谁还能压得住他?
喜忧参半的心理一直在贾政内心交织,使得他这段时间心情也是忽上忽下,阴晴不定。
见贾环往自己书房这边过来,贾政估计应该是有什么事情,回到座位上假作看书,却听得李十儿恭敬的声音在门外:“三爷来了,老爷在屋里看书呢。”
“嗯,父亲在?我有些事情要向老爷禀报。”
李十儿赶紧替贾环推开门,然后小心翼翼地退下。
这可是贾府里边现在最耀眼的读书种子,阖府上下对环三爷的态度都在日渐改变,就连老祖宗和太太现在都对他和善了许多。
不过这位环三爷态度依然故我,当然,人家有这个资格。
“见过父亲。”贾环行了一个礼,贾政满意地放下书,点头:“坐吧。”
“父亲,听闻冯大哥即将就任顺天府丞,而且就在这几日要回京了?”贾环开门见山。
“嗯,为父也已经听闻了,原本说他早几日就该回京接任了,但是永平府那边朝廷很重视,加之知府、同知两个职位同时易人,原来知府朱大人已经出任鸿胪寺卿,所以朝廷那边就让紫英在永平多呆几日,把相关事宜结交稳妥再回京,算算日子,也就是这两日罢。”
贾政知晓儿子和冯紫英关系极为密切,他当然乐见其成。
再说是庶子,再怎么桀骜,但是毕竟是贾家子弟,一笔写不下两个贾字,若是能靠着冯紫英飞黄腾达,好歹也能照拂贾家几分不是?
“父亲不日也要南下江右了,儿子琢磨冯大哥对贾家,对宝二哥和儿子,还有兰哥儿与琮哥儿都是恩护甚多,贾家也受益颇多,儿子想请父亲在冯大哥回京之后,趁着父亲尚未南下,在府里设宴宴请冯大哥,……”
贾环说得郑重其事,而贾政心中惊喜之后也感慨自己这个儿子真的长大了。
论理这种话本该是宝玉来说的,贾珠逝去,贾琏不在,他才是嫡长子身份了,却未曾想到是这个庶出子来提出。
捋须点头,贾政略作沉吟:“这是应有之意,为父也有这个想法,既是如此,你便关注着冯府那边,若是紫英回京,你便即刻上门邀请,定好时间,我也好和你大伯安排一番。紫英刚回京,又是出任要职,为父就怕登门邀请人太多,他未必忙得过来啊。”
“父亲所言极是,儿子这两日便让赵国基在冯府那边候着,儿子还要回书院,一旦冯大哥回京,便让他来通传于我,我便回来去冯大哥府上邀请。”
贾环根本不把这等机会给贾宝玉,宁肯自己从郊外书院跑回来也要亲自登门,冯大哥马上就是顺天府丞了,想到这里贾环心里便是一热。
他也早就知道冯大哥迟早是要鱼跃龙门的,只是没想到这一步回京走得如此之快。
这也罢了,关键是回京还能连升两级,直入顺天府丞这一要职。
二十岁的正四品大员啊,整个书院也是一片沸腾,许多同学奔走相告,庆贺这一壮举。
这对整个书院的名声又是一大提升,便是书院中的同学多是孤高自傲之辈,围绕在自己身边的人也又多了一大圈。
贾政却没想到这一出,只是觉得环哥儿懂事儿,点了点头:“你考虑稳妥周全,便如此罢,这边府里你和你嫂子、姐姐说一声,让她们安排厨房里多备些上等食材,……”
“儿子明白。”贾环心满意足,告辞离开,便直奔秋爽斋。
这大观园平素是不许男子进出的,除了宝玉的怡红院在里边,其他男子都得要先通传,然后由门上婆子大娘带入。
探春听得贾环来到,也有些诧异,不过是自家胞弟,这从书院回来见自己,探春心里也是格外高兴。
“环哥儿来了,啥时候回来的?”
待到翠墨送上茶,探春这才问道。
“昨晚回来的,我刚从父亲那里过来,也和父亲说了冯大哥回京之事,父亲和我都有意在府里设宴宴请冯大哥,……”
贾环简明扼要的把来意说了,探春自无不允,又问了贾环在书院里的表情,贾环回应了几句,便有些不耐,正欲告辞离开,却见自家姐姐脸上有几分落寞,心下一动。
“三姐,冯大哥这两日便要回京了,而父亲也马上要南下,这一走起码三年,可姐姐你的亲事,……”
贾环话音未落,探春凤目圆睁,厉声道:“环哥儿,管好你自己的事情,我的事情用不着你来操心!”
“三姐,你是我的胞姐,换了别人,我如何会去操心?你的事情,我又如何能不操心?!”贾环抗声道,目光同样锐利,“三姐喜欢冯大哥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这园子里喜欢冯大哥的人难道还少了?”
探春大吃一惊,下意识的环顾四周,却见侍书翠墨等人见是姐弟二人说话,都很知趣地没进来,这才紧张地压低声音道:“环哥儿,你想作死?!这等话都敢信口乱说?”
“三姐,我什么时候信口乱说了?我贾环是那种性子的人?”贾环却不以为意,端起茶来抿了一口,“二姐姐痴恋冯大哥,宁肯给冯大哥做妾也不愿意嫁入孙家的事情,知晓人怕是不少吧?还有那邢家姐姐,大伯不也是想让她给冯大哥做妾?以邢家姐姐的性子,她若是自家不肯,大伯怕是无可奈何吧?”
这里边有些情况,贾环是打听到的,有些就是道听途说加自己臆测了。
不过探春却是约摸知道二姐姐是有些单恋冯大哥,但是大伯却是一门心思要把她许给孙家,收了孙家许多银子,这事儿也是牵扯不清,至于说岫烟的事儿,探春却是不知道了。
“环哥儿,这等事情,你是如何知晓的?”探春坐直身体,她可不希望这个胞弟成日里去关注这些碎末小事儿,读书才是贾环最该做的,若是影响了,那才是罪莫大焉。
“三姐,我也是贾家人,也要经常回来,府里边多少也还是有些相熟的人吧?”贾环摊摊手,他知道自己姐姐担心什么,“放心,我不过是偶尔听闻,可没兴趣去关心这些,除了三姐你的事情。”
“是赵国基么?”探春轻哼一声。
赵国基是赵姨娘,也就是他们姐弟俩生母的弟弟,准确的说算是他们舅舅,平素在府里由赵姨娘安排给贾环当长随,只不过贾环到青檀书院读书就不会带赵国基去了,只是让赵国基在府里呆着,算是贾环在府里的一颗钉子。
“姐姐操心这些闲事儿作甚?”贾环不耐烦地道:“你该操心自己的事儿,关心冯大哥的事儿!姐姐难道就比薛家姐妹差到哪里去么?我便是不忿薛家姐妹如何能这般风光,三姐却在这里黯然神伤!”
第二十四章 高段位话术
素来要强的探春也被弟弟的话给弄得眼角多了一抹湿意,她下意思的微微侧首,不动声色地避开贾环的目光,然后悄悄用汗巾假意擦拭了一下脸颊,抹去眼角的泪光,这才平复了一下心境道:“环哥儿,宝姐姐和琴妹妹嫁给冯大哥是天作之合,……”
“狗屁天作之合!”贾环忍不住暴怒了,“若不是薛家在临清时和冯大哥攀上点儿渊源,若不是薛家姊妹是嫡出,什么时候轮得到她们姊妹俩?一个没落的皇商家族而已,三姐你比她们差什么?还不是早先老爷和太太在冯大哥还没有中式之前不肯把你许给冯大哥,否则哪里有沈家和薛家的事儿?”
探春大吃一惊,贾环这是从哪里听来这等消息?
“环哥儿,你在那里胡说些什么?”探春声音都有些发颤了,下意识的握紧汗巾,“我们家何曾有过这种念头,那时候我和冯大哥都还小,……”
“哼,是大伯和我提起的,说那时候就是太太在其中作梗,说冯大哥未必能读出书来,冯大哥的父亲那时候也赋闲在家,冯家在京师城要混不下去了,也许会灰溜溜回临清,……”
贾环这些话半真半假。
的确是贾赦和他提起过贾政夫妇原本是无意间提到过有过此念头的,还曾经和王子腾也提及过,但是当时年龄都还小,而且也确实也不太看好冯紫英,王子腾也没什么态度,而贾赦更是事后几年了才知道的,但什么冯家会灰溜溜回临清就是贾环自己臆想添油加醋了。
探春手一颤,刚想端起茶杯都险些一软落地,赶紧以手扶住桌案,才没有让自己失态。
她知道自己庶出身份是一个最大障碍,但是若是五六年前,冯大哥还没有去青檀书院读书时,两家就此订亲,没准儿冯家会接受这样一桩亲事。
不管是哪一房,也能占个大妇身份,以两家的身份和交情,就算是冯大哥后来考中举人进士入仕,也不可能悔婚,无外乎就是说自己高攀,贾家有眼光早早结了一门好亲事罢了。
探春一时间有些心乱,她从未想过还有这样一出,贾环也不至于专门来撒这样一个谎欺骗自己,只可惜这样的机会也就是转瞬即逝,当冯大哥去青檀书院读书时可能性就很小了,而考中举人之后几乎就不可能了。
也许一切都是命?探春内心涌起黯然和落寞,自己和冯大哥真的是有缘无分?
环哥儿的想法探春知晓,但是就算是自己真的不在乎做妾,但府里呢?老爷太太如何能答应?这对贾家的名声无疑是一个伤害。
而且,探春内心就像环哥儿所言那般,一样充满了愤懑、不服和倔强。
薛宝钗也就罢了,凭什么连薛宝琴都能有个媵的身份?
自己哪里就比她们姊妹差多少了?
一个庶出身份难道真的是天堑鸿沟不可逾越,甚至就沦落到只能做那等一辈子委曲求全的妾?
看看自己生身母亲赵姨娘的情形,若不是老爷还存着几分夫妻之情护着,只怕随时都可能被老祖宗和太太她们给拾掇得痛哭流涕委曲求全,探春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环哥儿,即便是有这等事情,那也是过去的了,现在说这些又有何意义呢?”探春稳住心神,淡淡地道。
“三姐,我只是想要说明一个道理,你原本是可以嫁给冯大哥的,只不过时运不济,被有些人占了便宜罢了,但我以为以三姐的心性,为何就不能去挣回属于自己的呢?”贾环一字一句。
探春脸色越发冷淡,看着贾环:“环哥儿,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冯大哥三房妻室都已经确定了,你是说让我去给冯大哥做妾?就算是我自己愿意,你老爷太太也不可能答应,贾家的颜面还要不要?二姐姐也好,岫烟妹妹也好,她们是她们,我是我,……”
贾环也叹了一口气,“三姐,我明白你说的,我先前也说了,你不比薛家姐妹查什么,她们能作妻媵,你为何不能,可惜时运不济啊,做妾固然让人无法接受,但是若是冯大哥能替你挣来一份诰命呢?”
探春一愣之后,眼睛陡然一亮,但是迅即黯然,摇摇头:“我还从未听说过那个官员妾室能得朝廷诰命的。”
“哼,三姐没听说过,并不代表没有。”贾环撇了撇嘴,“广元十二年,兵部左侍郎于庆东之母被朝廷敕封诰命淑人,其母乃是妾室,……”
探春一怔,反应过来,皱起眉头:“那是其子得官立功,才被朝廷破格为其母敕封诰命,……”
广元十二年,蒙古寇边,土默特人联手鄂尔多斯人一直打到京师城下,围住了京师城,京畿震动,比去年的情况还要危险,兵部侍郎于庆东率军勤王,在京郊与蒙古人大战数日,最终击退蒙古大军,立下大功。
事后广元帝问于庆东要和赏赐,于庆东便为其生母求诰命,这在当时朝中也引起了巨大争论。
礼部坚决不允,甚至时任礼部尚书以辞职要挟,但最终广元帝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还是破格敕封于庆东之生母为诰命淑人,而时任分管礼部的阁老和礼部尚书也同时辞任,礼部尚书甚至空缺了三年没有士人愿意接任,就是认为广元帝破坏了朝廷规制。
一直到广元帝驾崩,天平帝登基,重组内阁和六部,礼部尚书才算是补齐人选。
“既然朝廷能因于庆东立下大功而破格敕封其生母为诰命,那如果冯大哥立下大功,朝廷难道就不能破格赐封他的妾室为诰命么?”贾环悠悠地道。
本朝惯例沿袭宋明,除了嫡妻有资格获得诰命外,别说妾室,便是媵也无资格获得诰命,但是于庆东这个破格获得诰命却是一个特例,的确是因为其功高难赏,而他也提了出来这样一个特殊要求,才获得这样一个特殊赏赐。
探春轻轻摇头,贾环这话说得轻巧,但是探春却知道这里边不知道有多么困难。
于庆东勤王救驾几乎算得上是挽天倾了,当时京师城被三十万蒙古大军围困长达两个月,京城中人心动荡,便是朝中亦有不少官员意图开城投降,外边号称勤王的军队多大五六支,但是大部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只敢在京畿之外摇旗呐喊,让他们真正和蒙古大军接战却是各种推托拖延。
只有于庆东率五万征集起来的淮阳镇(江北军)一路北上,最终在京城外与蒙古人展开激战,也才鼓舞了京师城中士气,使得京师城能够得以保全,最终蒙古人再两度遭遇挫败之后,被迫退军。
淮阳镇因此名声大噪,但是却又遭到了诸多边镇和京营将帅们的嫉妒和敌意,结果是十五年之后,天平十二年,于庆东从内阁阁老卸任致仕三年之后,淮阳镇便被裁汰解散。
于侍郎千里救驾淮阳镇京畿鏖兵的故事也被大江内外的戏班子和说书人搬上了戏台子,在戏台和茶楼酒肆里广为传唱。
这样大一桩功劳堪称泼天富贵了,但是于庆东也只是求了一个给自己生母敕封诰命的请求,依然遭遇那么强大的阻力,甚至导致一个礼部尚书几年搁浅无人就任,足见这种事情的阻力有多么大了。
“环哥儿,你也莫要用这等语言来安慰我,于侍郎救驾的故事我们自小便听说过,那是何等功业?”探春嘴角浮起一抹有些寥落的笑容,“冯大哥纵然本事再大,但是要说遇上那样危险的事情,从我内心来说,宁肯不要,再说了,就算是冯大哥真有机会立下那等功劳,我贾探春何德何能能让冯大哥能为我去讨要这劳什子诰命?这等破规矩的先例岂是那么容易就能开的?”
贾环却没有被姐姐的话语所击退,仍然固执地摇头:“换了别人,三姐说的也算有些道理,但是冯大哥却不一样。薛家姐妹的二房爵位怎么来的?真以为是朝廷和皇上对冯家有亏欠给的弥补?冯大哥的二伯那是病殁,哼,那还不是皇上对冯大哥平叛开海等一系列功劳的亏欠给的补偿?你听说过有一门三兼祧,而且三房都有爵位承袭的事儿么?别说大周朝没有,便是往前推几百年,大宋和前明也一样没有过,可在冯大哥这里就顺理成章有了!甚至连礼部都没敢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