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 第1004章

作者:瑞根

  不过这等妇人虎狼之年,冯紫英固然年轻,若是之前,王子腾自然懒得过问,但是现在冯紫英却还给了王子腾某些念想,所以也就要多问几句了。

  “没想到世伯连这等微末之事都还知晓,呵呵,……”冯紫英见王子腾看着他,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解释。

  总不能说是王熙凤勾引自己,然后一发中的就有了身孕吧?那也太扯了,而且自己经常来往于京师和天津卫之间,留宿王熙凤宅中,有王信和来旺这些眼线,这也瞒不过王子腾。

  “紫英,妇人女色,小酌即可,切莫沉迷,凤姐儿那边,既已如此,我若要横加干涉似乎也说不过去,你自己好自为之,莫要去太多,免得伤了身子。”既然话挑开,王子腾也就没什么好避讳,“凤姐儿自幼就有相士看过,她身子不一般,你莫要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冯紫英没想到王子腾连这等事情都知晓,也暗暗心惊,不知道那元春身具异相,可有人知?

  可除了自己尝过,也无人品味,也不知道贾家当初是不是也因为元春也被相士看过,身具异相才送入宫中?

  若真是如此,王熙凤加上贾元春,还有一个布喜娅玛拉,那都是被相士谶言预言过了,自己这穿越者主角光环可就真的有点儿名副其实了,起码在女人方面是如此了。

  “多些世伯的关心。”冯紫英委实不想和王子腾说这等事情,虽说对方是好心,但是这等阴私,堂而皇之的讨论,成何体统?

  王子腾也不多言,提醒到位就行,“我若回京,自当隐居,五军都督府里挂个闲职即可,朝廷赏赐倒也不必。”

  冯紫英知道对方听明白了自己话语里的意思,暗自点头。

第四百五十四章 伏笔埋下,底定之功

  牛继宗接到了王子腾派人送来的信件之后,看完,沉思半晌,最后烧毁。

  在此之前,他已经接到了冯唐和冯紫英这对父子的劝降信,但未予理睬。

  不过王子腾的来信中一些隐含之意却让他意识到了一些什么。

  他需要做一个评判。

  西北军对上他的宣府军和孙绍祖的大同军并不能占据多少优势。

  从凤阳到庐州,双方缠战多时,西北军虽然在节节进逼,但己方一样保持着随时可以击退对方进攻的余力。

  倒是曹文诏和尤世威从东面的夹击而来让己方处于较为棘手的形势下。

  要么只能退守庐州,寻机过江,与王子腾的登莱军汇合,要么就要孤注一掷,击退尤世威和曹文诏部。

  但现在王子腾已经放弃,这就把自己逼入了绝境。

  要打退尤世威和曹文诏部不难,但是后边的西北军会坐视么?

  肯定不会。

  他当然不是那种死硬之人,为义忠亲王效命是认为对方能够给己方带来更多的利益,但现在看来,汤谬等人都获得了想要的东西,甚至朱国祯和顾天峻也能有所斩获,但所谓的江南三镇呢?

  他不信义忠亲王和汤谬等人会毫无觉察,或者说,自己这帮人的利益被他们出卖了。

  没谁愿意见到代表武勋利益的江南三镇能抱团独立,皇帝也好,文臣也好,概莫能外。

  所以落到这一步也是情理之中,自己这些人还是想得太美好了一些。

  不过王子腾话语里对冯紫英的评判却是耐人寻味,日后真的会走到那一步么?

  或者自己这些人可以促成这一步的踏出?

  那就需要留得有用之身了。

  沉思良久,牛继宗终于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

  还有一个问题,孙绍祖那边怎么办?

  自己和王子腾或许可以以交出军权换取一个赋闲之职,但孙绍祖恐怕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他在大同镇时的种种朝廷恐怕很难饶过他,而且他在山东的表现也是引来了山东士绅的极大愤怒,纵然他愿意交出兵权,但朝廷能饶过他么?

  只怕能保得性命就算是朝廷手下留情了。

  不过牛继宗觉得还是要帮孙绍祖一把,好歹当初也是一路人,另外也要上书请义忠亲王帮忙说和,虽然他也不确定,这位新皇说话现在究竟有多少人听。

  “来人。”

  亲信一直守候在门外,立即进来。

  “去请孙绍祖来。”

  牛继宗吁了一口气,“另外去联络对面西北军,我欲归降,……”

  “大人?!”亲信大惊,不敢置信。

  牛继宗面无表情,“我意已决,不必多言,是该和对面谈一谈后续事宜了。”

  ……

  一日三报,几乎把整个朝中震得金殿乱颤。

  当然,这不是什么坏消息,而是好消息,只不过来得太快,让人有些应接不暇,也有些难以置信。

  九月十四,扬州急报,登莱水师会同登莱军和辽东军攻陷扬州,解除淮扬镇武装,陈继先战败溃逃,不知所踪。

  九月十六,金陵光复,同日,孙承宗、尤世功率领蓟镇军占领宿迁,淮扬镇宿迁部归降。

  第一军报时,内阁压了下来,但是第二轮两拨军报时,内阁就不能压下来了,而这一日正是新皇登基之日,所以在万统帝继位大典之后,内阁便将之前内阁决议禀报万统帝。

  万统帝当场就把他最心爱的七窍玲珑紫金熏炉给砸了,拂袖而去。

  不过在内阁再三敦请之后,万统帝不得不重新临朝,内阁这才将前因后果一一禀明,表明了朝廷不会容忍出现类似于唐末时候独立于朝廷的藩镇,而江南三镇已经有这样倾向,所以必须予以解除。

  在第一道旨意下发之后,汤宾尹和缪昌期均已入阁成为阁臣,所以内阁在这个问题上也展开了激烈的争吵,但是最终还是认可了之前内阁的计议,永远不开在江南设立军镇的先例,概莫能外,便是湖广的荆襄镇日后也要裁撤。

  九月十九,苏州淮扬镇余部归降。

  九月廿三,王子腾以登莱镇总兵之名向兵部右侍郎冯铿移交在九江和庐州的登莱军指挥权,辞任隐退,冯铿临时任命新登莱镇副总兵贺人龙暂时代理指挥老登莱镇所有人马,等待整编。

  九月廿五,牛继宗和孙绍祖宣布向西北军移交老宣府军和大同军指挥权,此人隐退,西北军刘东旸、刘白川临时接任指挥宣府军和大同军。

  冯紫英从乌江镇返回金陵,等待孙承宗从扬州过来会商如何稳定整个江南局面。

  虽然宣府、登莱、大同以及淮扬这四部军队都已经在控制之中,王子腾、牛继宗、孙绍祖等人都表示了服从朝廷安排,但是这并不意味这一切就万事大吉了。

  这可是十多万接近二十万大军,分布在扬州、苏州、九江、凤阳、庐州、安庆等各府州,只要稍微有人在其中煽动闹事,就有可能闹出一场大乱。

  对于朝廷来说,拿下这江南三镇的军队控制权只是第一步,防止这些军镇趁乱闹事殃及江南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当初朝廷一直不太愿意轻易动用武力解决江南的主因。

  一个打烂的江南,不知道又要几年才能恢复得过来,这对于朝廷是难以接受的,所以宁肯在某些方面做出一些妥协。

  但像现在这样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迅速取缔江南三镇,重新夺回主动权,避免了日后这“江南三镇”对朝廷在江南施政的干扰,那无疑是朝廷最乐见其成的,但前提就是要确保这十多万大军不能溃散演变成一场变乱。

  就目前来说,西北军加上南下的蓟镇军、辽东军和新登莱军也不过堪堪与“江南三镇”兵力相若,一旦发生变乱,就算是能及时镇压下来,那带来的动荡和损失也难以让人承受。

  除了对这些军队的安抚和稳定外,对于南直隶、江西、浙江、福建这几个地区的安抚一样也是重中之重。

  尤其是像金陵、嘉兴、苏州、杭州、常州、湖州、镇江、松江所谓核心八府,加上扬州、淮安、宁波等几个虽然不属于核心八府,但是其地位一样不逊于这核心八府的府州,在这几年间,基本上知府和同知都被南京吏部进行了调整。

  这种情形下,朝廷又以这样一种方式强行解除了“江南三镇”,那么现在这些府州的知府同知任命,朝廷还认可么?

  这些官员大多也是江南士人,也多是取得了进士举人资格,经过南京吏部的任命,现在也已经任职两三年了,突然出现这样一个状况,都不知道何去何从。

  在之前朝廷和汤谬朱顾等人也曾经商议过,但是并未达成一致意见,只能等到新皇登基之后再来计议,但没想到兵部用这种方式出兵江南,就难免让很多人浮想联翩了。

  许多原本在这些地方任职,却因为南北对峙而弃官而走的官员现在也都纷纷尚书吏部,要求解除伪朝的任命官员,而让自己官复原职,这也让朝廷吏部高攀龙那里面临很大压力。

  这种呼声和压力肯定也会传导到江南这边来,自然也会让江南这边的官员感到巨大压力。

  “这要看朝廷对南京六部和都察院的态度了。”贾雨村满面春风,很优雅地举起酒杯,“来,紫英,尝尝这正宗绍兴女儿红,二十年份,另外加了几样滋补药物浸润,很难得了,我知道你喜欢这类温厚醇和的酒,品一品,……”

  相较于其他各府官员一个个忐忑不安,贾雨村却是意兴飞扬。

  自己本来就是朝廷任命的官员,虽说那个时候受了王子腾的举荐和运作才坐上此位,但是毕竟那都是王子腾尚未露出反相时候的事儿了。

  而且自己后来也搭上了朝廷的线,更是这最后关头站稳了立场,可谓有功于朝廷,就算是要动自己的位置,那也是升迁。

  尤其是现在这一位自己以前学生的夫婿,这条线更是稳当。

  经历此番江南之变,不敢说这一位回去之后又能升迁,毕竟他太年轻了,但是起码朝廷会又给他记上一笔功劳。

  兵不血刃解决朝廷最大的隐患,这份功劳,换了别人,起码是要连升三级的,只是对于他来说,恐怕就只能换点儿其他的了。

  “嗯,雨村兄的心意我当然要领受了。”冯紫英也笑着举杯,“此次雨村兄立下大功,我已经禀明朝廷,朝廷必当有所嘉赏,请雨村兄耐心等待。”

  不管怎么说,这一位总算是在最后关头表明了态度,当然这份投机对他来说也算是踩准了节拍了,也该人家占这份功劳。

  冯紫英倒也不至于要没了对方这份功劳,而且这种人物,只要你表现得足够强大,他绝对是义无反顾地站在你这一边的。

  听得冯紫英这番话,贾雨村更是喜出望外。

  就盼着这番话,他在金陵府已经当了七年知府了,再怎么也该升迁了,现在捡着这份功劳,左迁从三品只怕都低了,也该自己步入正三品的时候了。

第四百五十五章 锋芒所指,新四大家

  “紫英,不瞒你说,为兄在这金陵知府的位置上一干七年,每日除了要处理各种事务,还要面对南京六部和都察院一大帮人,说内心话,还真的有些腻味了。”贾雨村喟然叹道:“也不知道朝廷此番对南京这边的态度如何,现在大部分人都去了京里,以我之见,朝廷应该考虑裁撤南京六部和都察院了。”

  冯紫英点了点头,“嗯,原来沿袭前明保留了南京六部和都察院,也有其合理性,但是走到现在这南京六部和都察院反而成了江南士绅对抗要挟朝廷的源头,这样就不合适了,我也赞同雨村兄的观点,是该考虑裁撤了,不过这却要内阁来作综合评判。”

  见冯紫英滴水不漏,贾雨村心中也正在感慨,此子已然成熟了,能坐上兵部右侍郎的位置绝非侥幸,除了真的能打仗外,这方面的应对也已经游刃有余了,还真不能小看对方。

  “紫英说得也是,此番汤谬二位入阁,内阁应该就要进入一个稳定期了,皇上初登大宝,也需要依靠内阁诸公来辅佐,这南京之事其实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来一并处理了。”贾雨村试探性地道。

  冯紫英轻轻一笑,“雨村兄,你就莫要在小弟面前试探了,话说回来,你此番立功,朝廷必定会考虑,以小弟之见,年底之前你挪动位置离开这金陵府的可能性很大,此番朝中也有一轮调整,六吉公入阁,东鲜公任礼部尚书,这商部尚书谁来接任尚无定论,另外也还有几个侍郎和副都御使职位空缺,难道雨村兄就没有去想过?”

  一番话说得贾雨村面红心跳,这正是他内心所期盼的,但是贾雨村也知道自己的人脉关系还是薄了一些。

  内阁七位中,汤谬二人怕是没有多少话语权的,剩下五位,除了叶相之外,方相和齐阁老话语权算是不分轩轾,李三才次之,顾秉谦再次,但这几位自己都没有交情。

  而吏部尚书高攀龙是个清峻性子,贾雨村还知道自己在其印象中不太好,所以这么一盘算下来,贾雨村又对自己的前途悲观起来。

  “贤弟,你也是知晓愚兄的性子,只会埋头做事,其他的,愚兄还真的不太熟悉。”贾雨村沉吟着道:“金陵府的情形众所周知,全靠平衡运作,避免动荡,只要维持安稳,便是成功,这便是愚兄得出的意见,而这几年里金陵基本没有出大的事儿,愚兄自认为也还是有几分功劳的。”

  这是在给自己表功了,只可惜自己又不是吏部侍郎,不过冯紫英当然不会给对方泼冷水,“雨村兄,你的功劳谁也抹不了,若是小弟回京,存之公和子舒公那里,若是有机会,定会说一说的,当然齐师那里,小弟也会斟酌机会,适时进言。”

  听得冯紫英终于承诺,贾雨村心中终于大石落地,满脸堆笑,站起身来,双手举杯:“贤弟,那就多多拜托了,愚兄再敬你一杯,……”

  冯紫英也起身避开,回敬了一杯,这才又坐下,“不过雨村兄,南京初定,城中尚有诸多不稳定苗头,另朝廷对南京这边亦有一些安排,虽说皇上已经登基,许多事情不再计较,但是有些事情却是不能抹杀的,……”

  贾雨村微微颔首,“此事愚兄亦听闻,可是四王之事?”

  四王八公十二侯,这批从龙武勋,在南北对峙之后,八公十二侯并没有怎么太大动静,但是这四王却是就有点儿乘势而起的感觉,跟随着摇旗呐喊,极尽鼓噪助威之能事。

  现在大势底定,这几位似乎就踩了一个空,文臣可以接纳,甚至连牛王孙等带兵大将只要交出军权,一样也给出路,但是这几位跳得太起的四王,朝廷却一直没有态度,一直到现在朝廷才有令谕传来,先行收押,等待处置。

  “嗯,四王固然跑不掉,还有所谓的新四大家。”冯紫英淡淡地道。

  贾雨村头皮一阵发麻,如果要动新四大家,那可就真的是要掀起滔天巨浪了。

  忍不住舔了一下有些发干的嘴唇,贾雨村低声问道:“紫英,朝廷真要动这四家?”

  冯紫英叹了一口气,“雨村兄,你以为小弟不想安安稳稳等到朝廷派员来接管这些事务么?由不得小弟啊,这一战朝廷就向海通银庄借了二百万,现在朝廷借贷超过二千万,光是利息都惊人,现在这一战打完了,难道就没有点儿人来承担责任?四王是死老虎,能有几个银子?在京中的宅邸都被查抄了,他们在江南这边又有多少资产?还不得盯着这所谓新四大家?”

  新四大家,甄、周、胡、陶。

  甄家排第一,势力实力都不言而喻,远强于其他三家,经营的太和钱庄虽然没法和海通银庄比,但也算是江南钱庄中的佼佼者了,另外还插手盐业,走私私盐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

  周家则是垄断了长江航运,从武昌以下一直到入海的松江府,周氏船队垄断了三成的粮食、油料运输,四成的杂货运输,而南运河到苏杭的运输大宗货物业务,周氏船队也占到了三成以上。

  胡家则是经营布匹,南京、镇江、常州三地最大布庄均为胡家所有,而且南京官府衙门、卫军所用布料也基本被其垄断。

  陶家则是南直隶最大地主,在金陵府、常州府拥地近万亩。

  贾雨村沉吟起来,许久才道:“紫英,你给愚兄露个实话,朝廷真要对江南士绅动手?”

  贾雨村不得不如此想。

  这如此凌厉的一刀把江南三镇给砍了,江南再无可以支撑的大柱,万统帝新登皇位,还要稳固自己的帝位,另外也不愿意立即和内阁撕破脸。

  万统帝还要考虑日后自己儿子继位问题,他能活得了几年,他自己心里有数,所以内阁要针对江南士绅下手的话,万统帝未必能阻拦得住。

  何况朝廷财政艰难也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便是汤谬二人入阁一样也要面对这道难题。

  就算是江南田赋能马上上缴,也一样难以解决朝廷的难题。

  何况这两年本该上缴的江南田赋早就被南京这边用光了,现在再要让江南重新再交一遍,肯定不可能,必然要激化矛盾,引起纷争。

  这种情形下,与其广泛地激发矛盾,还不如有针对性的动手。

  “雨村兄,甄家的情形,小弟不信你不知道,江南最大私盐贩子这个名头甄家丢不掉吧?他的太和银庄,纵然比不上海通,但是这太和银庄却是甄家一家占大股,而海通银庄那是数百个股东,最大的股东占股都不到一成,而周家,谁不知道长江水匪就是周家豢养的?南北运河到金陵这一段有多少船商船东栽在这些水匪手上,船毁人亡钱财两空,我印象中南京刑部就没有破获一件像样的案子吧,江防水师也是屡屡扑空,这里边有什么猫腻,雨村兄不会不知道吧?”

  冯紫英轻描淡写的话却说得贾雨村心生寒意,看来朝廷对南京这边的底细是早就了如指掌了,早就盯上了新四大家了。

  这帮家伙还希冀靠着万统帝庇护脱身,简直就是做梦,你这四大家不拿出几百万两银子出来,只怕骨头都得要给你熬出油来。

  “还有陶家,元熙三十三年的时候,陶家土地不足三千亩,二十年时间,却暴涨到一万二千亩,九千亩地,每年近乎于进账五百亩地,这整个江南有几个拥有五百亩地的田主?就这么哗哗地流入了陶家囊中,这里边没有巧取豪夺?我记得朝廷刑部光是告陶家的状子不下十份,涉及到的人命不下二十条,刑部也屡屡转给南京刑部,但是这么些年来,好像没有一桩查落实,南京刑部就是这么给朝廷交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