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鲇鱼头
这些天瓦莱拉也是一直留在伦敦,住处受到英国·军情局的严密监视,罗克知道的消息,瓦莱拉一直和美国人关系很好,他从美国回来的时候,直接带回来600万美元,这可不是个小数字。
在伦敦这段时间,瓦莱拉的住处门庭若市,拜访瓦莱拉的不仅仅有爱尔兰籍商人,而且还有英国国会议员,美国驻英国外交官,以及北部六郡某些行走在灰色地带的人士。
可以说瓦莱拉也是支持者众多,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足的底气。
“我知道,但是你得认清现实,这么继续下去,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罗克也是没办法,斯坦利·鲍德温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前面说了,不仅仅是爱尔兰人会偷袭暗杀,英国政府其实也会。
如果瓦莱拉冥顽不灵,那么后果真不好说。
第1424章 贝尔福宣言
瓦莱拉不知道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还是被罗克的话挑起内心最深处的担忧。
反正罗克的话音刚落,瓦莱拉的眼皮就狠狠跳了几下。
左眼。
罗克也不知道左眼跳到底是跳灾还是跳财,反正对瓦莱拉来说都不是什么坏事,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吗,就算被英国政府暗杀在家门口,也能落个名垂青史,当然只是对于爱尔兰人来说。
话说到这个份上,瓦莱拉要是还不知道妥协,美国人也不会那么慷慨给他600万。
总之瓦莱拉这一次是充分表现出了爱尔兰自由邦的强硬,再强硬下去就是过犹不及,于是转天的帝国会议上,瓦莱拉同意斯坦利·鲍德温的要求留在英联邦,而且暂时搁置对北部六郡的正义。
这个转变让斯坦利·鲍德温多高兴的,就跟英国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样,晚上又是大摆宴席,罗克和瓦莱拉都被邀请参加。
瓦莱拉还是挺懂事的,主动找罗克碰杯,感谢罗克从中斡旋。
罗克没有多开心,他其实也是被斯坦利·鲍德温当枪使,不知不觉就充当了大英帝国的爪牙,用喜闻乐见的话说就是用卑鄙手段对瓦莱拉进行威逼利诱,最终阻碍了爱尔兰自由邦奔向独立自由的脚步。
对于这个结果,温斯顿也很高兴,政治家还是要在这种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军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温斯顿看来就有点粗鄙。
“粗鄙?呵呵——”罗克不想搭理温斯顿,斯坦利·鲍德温召开帝国会议的初衷是好的,可惜结果不太好,不仅没有强化伦敦在英联邦的地位,反而进一步暴露了大英帝国的虚弱。
都不用世界大战以前,英爱战争也才刚刚过去没几年,哪怕时间往回倒推五年,斯坦利·鲍德温也没耐心这么苦口婆心,早就把瓦莱拉扔进林肯监狱了。
“战争是所有政治手段失去作用之后的无奈选择,对于交战双方来说都是灾难,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尽量避免战争的爆发。”温斯顿口沫四溅,他都忘记了自己前几天还在下院发言,提醒英国人不要忽视来自北方的威胁。
“大英帝国就是在你这种思维的引导下,才从鼎盛时期的四千万平方公里,沦落为现在困守英伦三岛。”罗克这个说法不正确,应该说现在才是大英帝国的鼎盛时期。
别忘了南部非洲还是大英帝国的一部分呢,在接收了西南非洲和坦葛尼喀之后,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保护国、自治领加起来,确实是差不多四千万平方公里左右,占据全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口也同样占据全球的四分之一。
当然按照盛极必衰的原理,这也是大英帝国最后的辉煌了,这一次帝国会议之后,大英帝国就将辉煌不在。
“胡说,南部非洲难道不是大英帝国的一部分了吗?”温斯顿脸上写满了不开心,瞪着眼鼓着腮帮子像只青蛙。
“是,当然是——”罗克随口敷衍,你说啥就是啥。
“你到底想说什么?”温斯顿还是很了解罗克的。
“我的意思是,对于这种事完全可以更强硬一些。”罗克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美国人为了给英国制造麻烦一出手就是600万,罗克作为英国搅屎棍精神的最佳继承人,时不时也要给英国制造点麻烦。
要不然罗克还要等几十年,才能等到大英帝国彻底交出“全球扛把子”位置,罗克都不知道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得了吧,你那一套离开非洲就行不通。”温斯顿对罗克不屑一顾,以温斯顿的眼光来看,罗克的手法还是有点粗糙。
“哈,我这一套在非洲,成功把一个面积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变成了现在的660万平方公里——”罗克也是很会吹的,虽然现在的南部非洲不全是罗克的功劳,但是不妨碍罗克吹牛皮。
这其实吹的还不够,当初的开普殖民地可不包括奥兰治和德兰士瓦。
而现在的南部非洲联盟,总面积加起来差不多一千万,这还不包括波斯湾那一大片呢。
罗克之所以没有加到一起,是怕吓到温斯顿。
其实也已经够惊悚了,于是温斯顿马上就没有了和罗克聊天的心情,直到宴会结束都闷闷不乐。
转天,斯坦利·鲍德温和帝国重臣们联合发表了《贝尔福宣言》,内容和罗克在帝国会议开始时提出的方案一模一样。
这个“贝尔福”就是承诺犹太人建国的那个贝尔福,另一个更著名的《贝尔福宣言》,是贝尔福在担任英国外交大臣时写给罗斯柴尔德的一封信,现在贝尔福的职务是枢密院院长。
不过现在的《贝尔福宣言》还没有实际效力,要等英国国会通过之后,《贝尔福宣言》才会实际生效,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应该就是奠定未来英联邦法律基础的《威斯敏特斯法案》,也就是所谓的《英联邦大宪章》。
罗克管不着英国国会,参加了帝国会议,罗克在英国的任务就全部完成,接下来的行程是去美国。
罗克准备离开英国的前夜,温斯顿主动来拜访罗克。
“洛克,换成你是英国首相——”估计罗克的话对温斯顿有所触动,温斯顿这几天看样子都没睡好,眼睛里满是血丝,脸上都有些浮肿。
“你这是被人打了?”罗克被吓一跳,这个假设完全没可能。
“说说你对爱尔兰自由邦,如果——如果刚果共和国要脱离南部非洲联邦,你会怎么做?”温斯顿换个方式。
这个假设罗克是可以接受的,当然这种事不可能发生。
“换成是刚果共和国——很简单,我会帮助刚果王国训练部队,再给刚果王国一些援助。”罗克言简意赅,刚果王国和刚果共和国是死对头,两个国家都以统一刚果为最终目标,至于统一之后,当然还是留在南部非洲联盟。
大概温斯顿以为,如果刚果王国要脱离南部非洲联盟,那么罗克就会化身为第二个基钦钠。
实际上不可能,罗克没有斯坦利·鲍德温那么软弱,当然也没有基钦钠那么暴虐,埋钉子挑破离间可是英国的传统技能,可惜斯坦利·鲍德温和温斯顿都没继承,反倒便宜了罗克这个假英国人。
“你是说——”温斯顿终于想起罗克在1421章末尾说的那句话。
“我什么都没说。”罗克才不背锅,就让爱尔兰人去恨英国人吧,他们之间的纠纷跟南部非洲没关系。
温斯顿走的时候一脸若有所思。
这个晚上罗克忙得很,温斯顿刚走,内维尔又来。
内维尔不纠结爱尔兰自由邦,他想争取罗克的支持,参加下一任英国首相大选。
现在的内维尔,已经不是二十年前的内维尔了,那时候的内维尔还只想赚点小钱,当好张伯伦家族的钱袋子,为大哥奥斯汀的政治生涯提供支持。
约瑟夫去世后,内维尔终于走到台前,野心也随着地位的提高而膨胀。
现在内维尔的野心已经不是财政部长、卫生部长之类的职位可以满足的了,内维尔想当首相,领导英联邦重返世界之巅。
“放心吧内维尔,我肯定支持你,你就算再怎么差,也不会比麦克唐纳更差。”罗克对内维尔说话很随便,毕竟是二十多年的朋友了。
内维尔就差点被罗克的话气歪了鼻子,跟谁比不好,非得跟拉姆齐·麦克唐纳比,内维尔觉得自己的下限没有这么低。
人啊,最重要的是要认清自己,内维尔就属于认不清自己的那种。
罗克的记忆中,内维尔的评价,还真没比拉姆齐·麦克唐纳好多少,“绥靖主义”是内维尔永远无法摆脱的污点。
不过这样一想,内维尔担任首相,对南部非洲貌似更有利,至少大英帝国会衰弱的更快一点。
“想当首相,你首先要得到保守党内的大多数支持,这一点你能不能做到?”罗克端正态度,内维尔拥有的优势其实不亚于斯坦利·鲍德温。
政治资源方面,出身张伯伦家族的内维尔,比斯坦利·鲍德温高出不止一个等级。
其实斯坦利·鲍德温出身也不错,他父亲原本就是国会议员,斯坦利·鲍德温第一次参加国会选举时没选上,两年后斯坦利·鲍德温的父亲去世,斯坦利·鲍德温趁机参加补选,这一次成功当选,继承了父亲的席位。
所以英国政治,本质上也是父死子继式的封建余孽,跟民主自由丝毫不沾边。
“呵,首相阁下在保守党内的支持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大,要不然也不会输给拉姆齐·麦克唐纳。”内维尔冷笑,拉姆齐·麦克唐纳内阁倒台时,保守党一度夺得下院多数党地位。
可是斯坦利·鲍德温上台后,保守党在民众中的支持度正在快速下降,在加上这一次的《贝尔福宣言》,保守党的支持度会有一个断崖式的下跌。
于是内维尔的机会就来了。
第1425章 作,使劲作
拉姆齐·麦克唐纳担任英国首相的时间虽然短,但是却给后来的英国首相树立了一个无法逾越的标杆。
拉姆齐·麦克唐纳在位的时候,竭尽全力为英国底层民众争取福利,向全世界承诺英国将大规模裁军,并且重新考虑英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关系,这一切都为之后的英国首相树立了一个标杆,普通英国人不会考虑英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只会拿拉姆齐·麦克唐纳之后的所有首相,和拉姆齐·麦克唐纳作对比,如果达不到普通英国人的预设标准,那么就是不合格。
斯坦利·鲍德温就处于这个尴尬的阶段,他也想为普通英国人争取福利,可是英国的贵族阶层和资产阶级不允许;他也想裁军减轻英国政府压力,可是上百万英国·军人不允许;他也想保持伦敦和海外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可惜瓦莱拉不允许。
保持是不可能保持的,《贝尔福宣言》框架下伦敦和海外自治领之间的关系,已经是大英帝国现阶段最好的选择,斯坦利·鲍德温没能力更进一步,更激进一点的话,那就不仅仅是瓦莱拉跳反了,南部非洲、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甚至印度都有话要说。
问题的关键在于,《贝尔福宣言》对于大英帝国来说,是一次彻底的失败,不仅仅意味着海外自治领的失控,同时意味着英国殖民体系的坍塌,国会能不能接受这个现实还是个问号。
内维尔就是基于这个原因,所以才来找罗克。
“阿瑟,我当然支持你,如果说现在的英国还有一个人值得我信任,那么那个人一定是你。”罗克这张破嘴现在也是张嘴就来,他确实信任内维尔,但是在内维尔和温斯顿之间,罗克对温斯顿的信任绝对要多一些。
“那就行了,洛克,有了你的支持,我就有足够的信心击败首相阁下,甚至拉姆齐·麦克唐纳,他们根本不堪一击。”内维尔信心爆棚,不过他的信心建立在罗克的支持上。
大英帝国现在的状况,如果没有南部非洲的支持,连现在的局面都无法维持。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刚刚击败布尔人的时候,英国需要南部非洲的黄金,以维持伦敦全球金融中心地位。
现在南部非洲对于大英帝国的作用在上升,不仅仅是黄金,南部非洲的工业品、农产品、工人、士兵、甚至影响力,对于大英帝国来说,意义都在不断上升,内维尔迫切需要罗克的支持,才能对斯坦利·鲍德温,以及拉姆齐·麦克唐纳形成压倒性优势。
“没这么简单——”罗克不乐观,去年英国刚刚举行了大选,按照英国的政治制度,下一次大选应该是在1929年,这一年要特别标注,如果没有意外,1929年正处于下一次经济危机周期。
前文说过,欧美无法避免的经济危机,差不多就是十年一次,上一次经济危机是在世界大战结束一年后,算时间的话,下一次经济危机大概就是1929年开始。
对于这个年份,不管是温斯顿还是内维尔,都没有最起码的警惕。
罗克未雨绸缪,1929年经济危机之所以被命名为“大萧条”,是因为这一次经济危机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一次经济危机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如果你一定要这么做,我建议你现在就开始,不要等到换届选举,变数太多。”罗克在斯坦利·鲍德温和内维尔,以及拉姆齐·麦克唐纳之间,毫无疑问是倾向于内维尔的。
“什么意思?”内维尔后知后觉。
不过两天后内维尔就知道罗克是什么意思了。
4月20号,英国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大罢工。
这一次大罢工,本质上还是拉姆齐·麦克唐纳担任首相期间,留给斯坦利·鲍德温的烂摊子。
拉姆齐·麦克唐纳担任首相期间,将英国煤炭工人的工作时长从八小时减少到七小时,同时因为英国煤炭业不景气,决定对英国煤炭业实施时长为期九个月的补贴,总金额大概2300万英镑,以维持煤矿工人的薪资水平,这一天也被称为是英国的“红色星期五”。
可惜好景不长,九个月时间还没有结束,拉姆齐·麦克唐纳黯然去职,到4月19号,九个月期限到期,矿主提出在政府津贴用完后,应减少工资,延长工时。
可是煤矿工会毫不让步,提出“工资一个便士不能少,工时一秒钟不能多”,矿工联合会同矿主的谈判陷入僵局。
4月20号,英国煤矿工人大罢工,第二天也就是21号,各行业工会对协同罢工政策投票表决,决定实行总罢工,这一天罢工的工人总人数接近600万。
1925年的当下,英国本土总人口一共5500万,600万人总罢工,超过英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除煤矿工业外,电气、钢铁、铁路、建筑和印刷行业的工人均参加罢工,所有的大工业中心都陷于瘫痪。
不过英国的罢工和罗克一点关系都没有,大罢工开始的时候,罗克已经在前往美国的路上,对这事一无所知。
“七小时?麦克唐纳真可以!”罗克实在是没想到,1925年的当下,英国居然已经开始实行七小时工作制。
这么一看确实是让人汗颜,没有996,也没有007,七小时工作制,南部非洲都做不到。
南部非洲现在还是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双休日倒是在一些行业已经开始实行,不过对于非洲裔工人来说,997还是常态,美国都存在血汗工厂的当下,南部非洲一刻也不敢懈怠。
英国敢!
罗克也不知道拉姆齐·麦克唐纳在想什么,这家伙担任英国首相的时间其实并不长,但是给英国带来的流毒那是相当深远,归根结底还是选票,为了争取支持率,拉姆齐·麦克唐纳也是不择手段。
“这很正常,在我们南部非洲的有些行业,其实也是七小时工作制——”西德尼·米尔纳一脸坦然,福利这方面,南部非洲还是挺不错的。
南部非洲的997,仅限于在南部非洲工作的非洲人。
这些非洲人都不是南部非洲人,而是通过劳务公司到南部非洲工作的外籍劳工,他们的福利是没有任何保障的,听上去997很残酷是不是?其实在1925年的当下已经很不错了,至少他们还有工作,还可以养家糊口,薪水也会按时发放,对比德国人、奥斯曼人、波斯人,这已经是很不错的待遇。
西德尼·米尔纳所说的七小时工作制在南部非洲也很正常,不过仅限于某些特殊行业。
别想歪了,这里的特殊行业指的是餐饮、金融、交通之类的服务业,不是那种不能写的特殊行业,那些不能写的特殊行业南部非洲根本就没有,这一点罗克还是比较坚决的。
“你说的我知道,可是矿业也能实行七小时工作制吗?”罗克真的很疑惑,不知道英国的煤炭业是怎么保证竞争力的。
南部非洲是矿业起家,从最开始的金伯利钻石矿到后来的兰德金矿,矿产资源在南部非洲的经济中现在依然占有重要地位,不过罗克都不敢实行七小时工作制。
不是罗克冷酷无情,实在是国际竞争的环境里,7小时工作制根本无法保证企业的正常生存,美国企业都是007,南部非洲敢七小时?
那是找死!
“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伦敦已经开始实行基本供应物品的紧急运输服务,并且雇用了几千名特别警察,公共汽车和火车都由自愿者们驾驶,政府也开始和工会进行谈判,并且实行特别措施,断绝工会的资金途径,估计罢工也坚持不了多久——”西德尼·米尔纳在忙着给罗克做夜宵,根本没把英国的罢工放在心上。
这其实也不是英国的第一次罢工了。
和罗克理解中的罢工不同,英国的罢工在罗克看来就跟儿戏差不多,主要还是因为工人阶级的局限性,以及工会组织的无能。
英国的工会要是能向俄罗斯的工会那么强力,英国的工人也早就推翻英国皇室,建立和俄罗斯一样的国家了。
罗克不说话,心情沉重的连夜宵都吃不下,大英帝国现在真的是风雨飘摇,《贝尔福宣言》国会还没有通过呢,现在又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大罢工,也不知道斯坦利·鲍德温内阁能撑多久。
万一斯坦利·鲍德温撑不住,那就好看了,保守党这才夺回国会多数党地位没有几个月,万一再失去国会多数党地位,那英国政坛就将沦落到和法国政坛一样的地步。
两年之内换三个首相——
上一次出现这种事,还是一百年以前的英国大革命时期。
不过这都和罗克没有关系,4月30号,罗克抵达美国纽约,美国总统约翰·卡尔文·柯立芝亲自到纽约迎接罗克。
这一天也是罗伯特·戈达德抵达尼亚萨兰的日子,和罗克抵达美国的盛大欢迎仪式不同,罗伯特·戈达德来到尼亚萨兰没有引起任何关注,美国政府甚至都不知道他们失去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