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白化贝
能拿到第一手资料,陈舟绝不想等着时间过去。
弗里德曼对于陈舟的请求,自然答应了。
对于陈舟,他还是有着一些期待的。
而且,这次的实验数据,他本身也就准备交给陈舟一份。
弗里德曼考虑的可不仅仅是陈舟的数学能力。
更多的是,他从陈舟那两篇物理学的论文中,发现了陈舟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以及对实验方向把控的准确性。
如果能够在这次的实验中发挥出来,那说不定,他们一直寻找的胶球,就有着落了。
当然,这也只是弗里德曼的一种美好期望。
他不可能,也不会把宝全押在陈舟身上。
再怎么说,陈舟的经验以及理论知识的储备,他还是觉得有些欠缺的。
陈舟自然不会知道弗里德曼考虑了这么多。
他的眼中,只有今天的实验数据。
陈舟也终于觉得自己,正式迈入了高能物理的领域。
虽然在燕大的时候,陈舟就跟着杨院长做了粒子加速器的课题。
包括他自己的毕业论文,也是关于优化二极管设计的。
但那些,在陈舟看来,还是不够高大上。
而这种寻找胶球的课题,才真正又高大上,又有意思。
关键是,这可是诺奖级的课题呀!
另外,这其中牵扯到的胶子、奇异介子、杨-米尔斯理论、标准模型,哪个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呀!
与此同时,陈舟也发现,对于这样的课题,他的期待感、好奇心、兴奋劲,也都被点燃了。
和身下的工作人员一起,陈舟直忙活到下午一点,才算把实验数据收集完整。
虽然早餐只吃了一点,但陈舟却丝毫感觉不到饿。
相反的,他现在就想跑回酒店,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弗里德曼这会也带着麦锡森等人,再次来到了控制室。
和负责实验数据收集的负责人确认了一下,弗里德曼便决定了下午三点,开一次课题研讨会。
对后续工作进行分配,并着手安排下一次的实验。
在此之前,陈舟也只能跟着收集实验数据的工作人员,恋恋不舍的去吃午饭了。
下午三点,会议准点开始。
本来陈舟的身份,只是一名助理研究员,是没有资格出现在这个会议上的。
但因为弗里德曼的安排,陈舟和麦锡森科伊尔,都出现在了这个会议上。
即使这只是一个旁听的席位。
陈舟也意识到,诺奖大佬的能量,果然不是盖的。
会议开始,弗里德曼就叫人抬来了一块白板。
在上面画了一副图。
这幅图,不是别的,正是可能富含胶球的过程,也就是粲夸克介子J/ψ(c▔c)粒子的辐射衰变过程。
这也是粒子物理学界,所认为的最有希望找到胶球的过程。
这幅图的名字,叫做费曼图。
陈舟一眼就认出了,这幅印象深刻的图。
先前在弗里德曼所给的资料中,他就不止一次看到了这个图。
而且弗里德曼对这个图的注释,也别其它的地方要多得多。
随即陈舟的脑海里,涌现出与费曼图相关的知识。
J/ψ的宽度很窄,它的质量在D▔D介子对产生阈之下。
所以,无法衰变到D▔D。
在大部分情况下,它通过OZI压低的三胶子过程,衰变到轻介子。
同时,它也能先辐射一个光子γ,然后通过两胶子(G)过程,衰变为粒子m1,m2……
这就是费曼图,所表示的过程。
在辐射衰变中,胶子可以发生自相互作用,且必然能够组成胶球。
当然,如果胶球真的存在的话。
除了费曼图所显示的过程,也有其他可能富含胶球的过程。
像是强子-强子散射过程,质子-反质子湮灭过程,等等。
但这次SLAC的PEP装置,所选择的就是费曼图的过程。
想到这,陈舟突然觉得,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
其实是出于世界领先水平的。
如果,陈舟在想如果,他在麻省理工的这段时间,无法寻找到胶球的话。
那回到华国之后,燕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Ⅱ,以及研究谱仪BESⅢ,对他将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他也很有可能会去燕京谱仪国际合作组待一段时间。
当然,这些的前提,都是建立在一段时间之后的无结果之上的。
弗里德曼对着弗曼图,开始叙述着自己的想法。
听着听着,陈舟不由得觉得,弗里德曼已经不再局限于眼前的费曼图了。
弗里德曼引入了更多的思考。
陈舟暗暗赞叹,不愧是凭借对“核子的深度非弹性散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大佬。
那些看似不经意的联系,经他这么一说,瞬间令人神往。
其实,实验物理学家,通过实验去探究可能富含胶球的过程时。
已经发现了很多新粒子,作为可能的胶球候选者。
这些粒子的量子数,包括0-+,0++,2++等等。
但是,这些可能的胶球候选者的性质,非常难以琢磨。
有些粒子不仅是胶球候选者,也可能是分子态、多夸克态,或者就是普通的介子。
例如曾经被发现的a0(980),f0(980)。
可令人兴奋又困惑的是,在理论预言的区间里。
人们发现了不止一个候选者。
单单是被一些人认为,最有希望的0++态下。
可能的候选者就有:f0(500),f0(980),f0(1370),f0(1500),f0(1700)……
关于谁是真正的胶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见。
不同的意见,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
没办法,理论预言只给出了质量的大致区间。
但对于胶球的其它性质,并无统一结论。
这也是实验上,难以检验哪个才是真胶球的原因之一。
也是陈舟他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
胶球是量子色动力学的一个基本预言。
但就是这样一个基本预言,在搜寻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后,依然无法得到一个最终的结论。
到底胶球是不是真的存在?
谁才是真正的胶球?
这些都没有答案。
也正是因为这些都没有答案。
陈舟才会听到弗里德曼的讲述,而为之神往。
除了弗曼图的过程,弗里德曼给了很多想法和思考外。
对于从数据中,如何寻找真正的胶球。
弗里德曼,也给出了一些预测。
第四百一十六章 灯塔
“理论上预言最轻的标量胶球(JPC=0++)的质量介于1~2GeV之间,但有没有可能其他的量子数胶球质量,会高于2GeV?”
“从过往来看,实验物理学家们,在实验上,为了寻找胶球态,做了大量的工作。”
“除了在1.5GeV附近,发现存在超出夸克模型预言数量的0++介子态,进而认为这有可能是夸克强子与胶球构成的混合态外。”
“目前,尚无其他更明确的结论。所以,我们的思维可以更加发散。”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我们跳过1.5GeV,或者是1~2GeV这个区间。毕竟,太多的理论计算,都给出了在这个区间的结果。”
“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做的更多……”
研讨会上,只能听到弗里德曼一个人的声音。
其他人,或如陈舟般边听边思考,或只顾着记录下弗里德曼的“金玉良言”。
最后,弗里德曼开始分配后续的工作了。
至于下一次的实验安排,则放在了最后。
毕竟,这玩意可是对撞机。
再加上这个老家伙的年岁并不小。
所以,在进行了这次的实验之后,PEP得停好一段时间了。
多则一年,快则半年。
所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弗里德曼把下次的实验,安排在了明年的4月份。
留给PEP检修调整的时间,也就半年多点。
对于这点,也在陈舟的预料之中。
本来能够凑巧赶上这次的实验,就已经是他被幸运眷顾的结果了。
唯一令陈舟意外的是,弗里德曼在研讨会上,给麦锡森和科伊尔都分配了相应的研究工作。
但他,却没有。
一点都没有。
这倒是令陈舟觉得,自己难道真的是来走过场,观摩实验的?
特别是克罗斯没有听到陈舟的名字,还十分不解的看了陈舟一眼。
这就令陈舟很是,有点郁闷,又有点尴尬。
但陈舟也相信,弗里德曼不会就这么简单的,让自己观摩一下实验。
好歹自己也是助理研究员呀……
研讨会结束。
弗里德曼简单的交代了麦锡森和科伊尔两句,便带着陈舟离开了。
看着陈舟离去的背影,麦锡森和科伊尔也是一头雾水。
上一篇:华娱之我即是天命
下一篇:人在港综,你管这叫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