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茶米酒
李飞狐只在一边看着,欲言又止。
他本来打定主意,这个消息传到,去不去,全看这些人自身怎么想,自己还是不要多话,免得以后招惹是非。
但是他心里也不禁有点气馁,这石老爷子是他一向最敬重的英雄人物,英雄了一辈子,想不到老来也还是气短了。
就像是应笑我所说的,哪怕不去参与这场赌约,魔教教主有这样的胆量、气魄,敢在这里现身,难道关中武林的人,还不敢去看个热闹吗?
李飞狐也不愿意再看厅中的人怎么做,哈哈一笑,自顾自的拎了半壶残酒往回赶去了。
人家魔教教主拿筷子敲敲酒杯就把自己震飞了,李飞狐自认也绝不可能加入这场赌约,就回去看看究竟会有几个高手愿意去,离得远点,找个高处,以后也好当做一笔谈资,显摆自己老江湖的阅历。
他越想越觉得,这做法真是好,没有直接跑得远远的,说明自己有胆量。没有想站到魔教教主对面,说明自己有自知之明。被震飞了,也没想着如何报复,更说明自己豁达开朗,不计较衣服上这些小小的尘埃。
身为关中武林的一员,身为大唐的子民,就是要这样大气,大方,智慧嘛。
等他走到半路的时候,酒喝的多了点儿,眼花耳热,不知怎么的就看错了回去的路,走偏了方向,又狂奔起来。
就像一只插翅的狐。
狐狸狡猾,狐狸怯懦,狐狸……也是猛兽!
城中还能隐隐的听到琵琶的声音,那大雨一样的声音,现在正变得稀疏,居不用的一曲,不知道会延续多长的时间,也许再有须臾就要止息。
李飞狐依旧在飞奔,他找了一家又一家,甚至奔出城外,有生以来都不知道自己的轻功,居然可以到这种程度。
他已经通知到了三家有一流高手坐镇的宗派,两个武林世家,然后继续。
关中,关中,千里金城,天下七成的一流高手都集结在此,而城池周遭的,又一定比荒野之间的更多。
何况是这座城,这里是每年的漕粮渡江之后,第一个要抵达的地方,这里是关中东面的门户。
李飞狐去的够快,但他只是一个人,内卫的消息,则是像烟花炸开一样朝着四面八方传递,远比他传的更广。
居不用的曲子长的超乎预期。
但通晓音律的人能够听得出来,那确实是一首完整的曲子,并非是他刻意在拖延,他选的,是当初在长安城中,万籁千声,一曲成名的“风兮大乐”,是可以弹奏将近三个时辰的曲目。
当初在长安城里,他黄昏时分拨动琵琶,将人带到梦境之中,那一夜,东市万千人,做了同一个梦。
风吹茫茫野草低,暴雨倾盆,野马过境,雨后天晴,将军出塞,大旗漫卷长风。
那并非是单纯的武功,或神兵的神通,也是音律的力量。
他的曲子弹了六分之一的时候,长须文官、姑苏双侠、寒山大侠,都已经陆续赶到,还有很多武功不入一流的人物,在较远的地方观望。
一开始还只是稀疏如林,后来是薄薄的人墙,然后是更厚的人潮。
等到曲子弹了三分之一的时候,往百丈之外看过去的话,无论哪一个方向,都已经积起了密密如乌云的人群。
站到百丈以内的人,也已经更多了。
比如被李飞狐认为找了个借口随便离开的石轻。
这老头子手上还拉了一个满脸酡红、醉气熏天的年轻人。
等到曲子弹了三分之二的时候,敢站到百丈以内的人,已经接近三十个。
邵凌霄坐在那里,很慢很慢的品着酒,尝着菌菇,这时也倾尽了壶中的最后一滴酒液。
“不愧是关中啊。高手之多,已经令我颇为赞叹,你们还真的都敢来,更令我欣慰。”
石轻声音苍老平缓,没什么力气的笑了笑,说道:“深山蛮夷的一场赌约,大唐的武人,难道还会惧怕?”
邵凌霄看着他,说道:“看来这李唐王朝真的是很得人心,能令你们这样积极的捍卫,以唐为荣。”
醉醺醺的年轻人忽然道:“大唐,是从李世民开始带头砍出来的,但却早就已经不只是他李家人的大唐了。”
“凌霄教主,如果你还有印象的话,那么无论是十年前在西南,还是在西域,所有不属于唐的地方,自称大唐而来的人,从来都认为我们就是盛世的一部分。”
“这是我们的大唐。”
一个不属于大唐的人,你敢刺杀皇帝倒也罢了,当年武林道上三十六路反王,江湖中七十二处风烟,当上了皇帝的也不过就是其中最幸运的一路。
可是,你还敢挑衅大唐的中心,挑衅这中心之地最具血性的人们。
我们又怎么会不敢来?
“你是站在我们的土地上说,想看看谁能站下去啊。”
醉醺醺的年轻人忽然一动,越过数十丈,来到居不用身边。
“那就来试试吧。”
第167章 巧技通神,悬气移伤
站到居不用身边,如果不加任何前提的话,这个要求听起来是非常的简单。
可实际上,百丈以内的将近三十名一流高手,刚抵达这里的时候,六识通明的敏锐感知,就已经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艰辛之处。
居不用的琵琶,离得远一些的话,听起来只不过是风声,雨声,间杂着一两道霹雳雷霆,听的人从身到心都是一片倾心沉醉之意。
可是到了近外之后,就可以体会到那雨水连绵成线,线积成洼,洼深如海,海上升潮,从平静的风景里,仅凭着声音,演绎出波澜壮阔,令人疑真疑幻的气势。
如果去到他身边十丈以内的话,每靠近一步,都能够感受到风雨潮浪之势的叠叠增长。
就好像是从天清气爽的世界,突然来到了一片新的天地。
那些看似平静的空气,在真正一步跨入,置身于其中的时候,原来竟隐藏着大气浩荡,呼啸不休的风墙雨意。
在音律的调控之下,无形的致密之风,化作一堵堵错落活动的无色高墙般,反复的动荡扭曲着,朝着那边的邵凌霄挤压过去。
可是,每每在抵达邵凌霄身边的时候,这些巨浪一样隐隐起伏的大风,就被他一重重的挑动,抬高,反压回去。
这些风浪之声,反而成为了他用来限制居不用的工具,使得居不用身边的潜流,密度更高,更加凶厉残酷。
醉酒的青年刚闯到这片区域边缘处的时候,身子也不禁被这些混乱的气流冲击撕扯,一晃一歪,醉态更甚。
被这里的风浪潜流反复冲刷过的砖石地面,已经显得微微潮湿,颜色从灰白变作深青。
醉酒青年的肩膀与深青色的地面只剩下不到两寸的距离时,笔直的身体,忽然一下迸发出去。
这一下动向的改变,奇诡至极,完全不同于一般人躯体发力的习惯,甚至也不是依靠真气喷涌,击打地面,来改变自己的方向。
而仿佛是一把通灵的宝刀,在坠地的时候,因为厌恶地面的尘埃,便自然而然地调整了方向,紧贴着地面,回旋了一定的角度,飞射出去。
人如刀,刀破空,一重重的潜流,不管是正面冲击,侧面击打,甚至是旋转吸扯,在他那笔直飞射出去的身影面前,都像是错乱舞动的诸多厚重布匹,被一举斩破。
醉酒青年身上的衣服有不少污渍,衣料也是灰扑扑的,只是这凌空飞身而去的时候,从发丝到衣角,晃眼之间整个人都变得一片雪白,莹莹放光。
刀意如雪浪,英姿如鸿鹄。
关中武林的众多围观者之中,很多不认识他的人,这时候突然想起一个名字来。
“嘉陵踏雪,鸿鹄于飞,原来是长白刀法的传人陆宁仙。”
隋朝末年的时候,长白山知世郎王薄起义,虽然后来多有反复,下场很是不好,但敢为天下先的一时气魄,依旧为人夸耀,他的长白刀法,也代代流传下来。
多年以来,长白刀法的传人之中,有时隔上两三代,才能有那么一个一流高手,门徒又不够多,早就泯然众人,毕竟在关中武林,像这样“祖上阔过”的武学传承,可以说遍地都是。
但陆宁仙这个人的名气,其实要比他所传承的刀法更大一些。
当年东海宗师尹杯无,游玩嘉陵江,月夜舞刀长歌,陆宁仙寻歌声而至,少年之姿,居然向尹杯无出刀求教。
据说他前后三招,被尹杯无打落江中三次,依旧带着残刀,满身泥水的从江底浊流中走出,请尹杯无去喝酒。
后来尹杯无赶到西南,在几位正道宗师和诸多武林大豪、军中将官面前谈笑,提及此事,盛赞了陆宁仙一番。
陆宁仙的名气由此传扬,十年过去,没有人说得清,他到底是哪一年踏入一流高手的境界,但今日看见这以身做刀的一斩,显然他在这个境界之中,也已称得上是佼佼者。
只不过,就在他真正来到居不用右侧,刚刚落地的时候,头颅便猛然向后一让,连退五步。
那副模样就好像是在他落地的瞬间,有什么东西刺向面门,使他受惊连连后退。
然而众目睽睽之下,所有人都没看到有任何东西在那一刻向陆宁仙发动攻势,甚至就算其他一流高手的六识通明,直觉感应,也看不出他到底为何要退后。
连退了五步之后,陆宁仙的神色凝重无比,眉头紧锁,好像遇到了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旷古难题。
他浑身的衣袍在这潜流大势之间,忽而扯向东边,忽而逆动向西,飘摆不定,唯独双足稳稳的踏在地上,立地生根一般,不愿再退再偏,身上的醉意渐渐化作带着酒气的薄烟,袅袅升空,随即被周遭的潜流冲散。
周边的人等了片刻,都不见他再有动作,长须文官便掏了一枚金镖藏在掌心,另一只手按住了腰间的剑柄,一步步朝居不用身边走去。
长须文官的选择,与刚才陆宁仙的飞掠绝速截然相反,称得上是步步为营,稳中求进,甚至在他走到居不用身后十丈的时候,步伐还变得与琵琶曲调相呼应,几次大步迈出的时候,都恰好是琵琶扣下的重音。
他迈出的步子时大时小,但是落下的足印却是越来越深,等到距离陆宁仙所在的位置还有四尺左右的时候,他一脚踏下去,已经直没至膝盖。
这里本来是一条大街,不但砖石坚硬,石层之下的地基也夯实无比,就算被巨力破坏,也该传出一些碎裂响动,可长须文官这么一步一步踏下去,每一次足印深陷,都是寂然无声。
有见识的人能够猜得出来,必定是因为有一股浑厚深邃的压力,在长须文官每一次脚底踏实之前,就已经深深渗透到地下,将本该坚固的砖石地基,化作沼泽浮土一般。
长须文官试着晃了晃深陷下去的那条腿,沉吟少顷,放了金镖长剑,运足了功力,弯腰将双手向地面一拍,拔身而出,砰砰砰砰,连续几个大步。
每一脚踏下都留下深深的印坑,但脚还没有陷到坑里去,他就已经走出下一步,如同钢铁般的无色真气在周身飙射而出,蹈空而走。
如此一鼓作气,长须文官声势惊人的冲到居不用身后,甚至使人觉得他下一步要直接越过居不用,直冲到邵凌霄面前,却忽然僵在那里。
沉默了几个呼吸的时间之后,他用衣袖擦着满头满脸不断溢出的汗珠,极其谨慎的一小步一小步后退,退到比陆宁仙更远一点的地方,才浑身一滞,就地停下。
众人反复观察,看他们两个又不像是身负重伤,又不像是被强力禁锢,偏偏都不再向前,心头疑惑万分。
有人高声叫嚷,问他们两个到底发生何事,也得不到回应。
采取截然不同的两种方法试探之后,看起来都不能成功,居不用的琵琶,离尾声已经越来越近。
余下的人环顾四周,眼神碰撞,不用说话就已经有了一种默契。
有人垂下袖里短刀,有人戴上银丝手套,石轻也取出了他赖以成名的禹王锤,那是一把锤柄如莲藕,锤头如香瓜,长达两尺余的短柄金锤。
在场的一流高手足有二十几名,不说关中东部一流境界的,只有这么多人物,但至少也已经来了九成以上,其中还有好几个是隶属刑部,受内卫通知,临时调遣过来的。
下一刻,当这些人几乎同步杀出的时候,所有人都目睹了一场凭空暴涨,吞没了附近两行屋舍,卷起无数瓦片的暴风狂飙。
二十多个一流高手的力量,流星坠地般的轰破了覆盖在居不用周围十丈以内的潜流。
他们的身影各自穿梭在暴风之间,不但来到了居不用身侧,甚至毫不停留的从他身边冲出,各自施展绝学,杀向邵凌霄。
能够把武功练到这样的程度,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做一方大豪,谁又会没有自己的傲气。
所谓“站在居不用身侧”的赌约,如果是一般人提出来,被他们听到了,也只会一笑置之,根本不放在心上。
只不过因为提出这个赌约的是邵凌霄,是十年前的西南敌国魁首,是最近才突袭几乎覆灭了老君山的人物,才有资格令他们心绪起伏,才有资格让他们有一种“证明自己”的想法。
但是,要想证明关中武林,大唐武人的实力,除了完成赌约的条件以外,如果能击退、甚至让邵凌霄伤上加伤,岂不是更好?
邵凌霄所处的那片地方本来是一处食肆,不过在他敲响酒杯的那一击之中,整栋屋子已经被摧毁,甚至连周围的墙壁屋顶都垮塌了不少。
现在那边只剩下他自己坐的一条长凳,一张桌子,琴剑书伞四侍,都立在他身后,秋如醉和朱琳琅早在听曲途中就已经离开。
面对在模糊了视线的暴风中袭来的诸多人影,四名看起来年纪不大的侍从,镇定自若,对他们教主的能力深信不疑,所以不会有半点畏缩之态。
这四个人是火罗道年轻一代中最具天赋的弟子,也是邵凌霄亲自传授武功,一手培养出来的。
除了余图、天方、夜摩天等寥寥数人之外,世上没有谁会比他们更深刻的认知到邵凌霄的武学造诣之妙绝。
邵凌霄的应对,仅仅是再次敲响了酒杯。
不同于上次的一声轻响,炸开气浪,这回,那根长筷之下最先粉碎的,就是白瓷如玉般的酒杯。
酒杯在激烈的脆鸣中化作剑形的粉末,飞射出去。
紧接着,那整张桌子也砰砰砰砰,裂解成诸多碎片,从桌面到桌角,一枚枚的碎片,如长钉如小剑,游曳于空中,穿梭急射而去。
石轻的禹王锤,大巧不工,寓清于浊,一把战锤,好像是一个最亲密无间的伙伴,甚至会主动带动他的身体,做出奇妙的攻伐闪避。
可是他这回有意无意,人兵合一的一闪一晃之间,也没躲得过那粉末形成的凌空剑气,金瓜似的锤头抵挡过去,白瓷的粉末撞在上面,将他整个人震飞出去。
而其余人等,这个时候也分别被三枚、五枚、七枚不等的木质碎片寻上。
太原王家王广,戴一双银丝手套,施展开与崔家、卢家当年并称的五姓七家的传世绝学,九凤汲缕擒拿手。
手法凌厉超常,似捏似扣,宛如九头神鸟啄打擒杀。
当年太原王家又称汲缕王家,高门显贵的人物,也无不以能够迎娶王家女为荣,九凤汲缕擒拿手,本来就是那时王家嫡女自幼习练的武功,其中也不知截取了多少姻亲人家的招意神髓。
后来高宗皇帝打压王家,使其衰落,这套武功却传了下来,渐渐成为家族立身之本,子嗣后辈中出众的人物都要修习。
王广苦修这套武功,已经有三十年光阴,当年刚踏入一流境界的时候,他与几个友人嬉戏,命人在瀑布上游倾泻竹签。
他自己站在二十丈的瀑布下,施展这套擒拿手法,在瀑布的巨响乱流之内,把所有做了标记的竹签全部截取,眼力之精、手法之高,传为美谈。
但他今天面对那五枚仅有几寸长短的木质碎片时,竟然接连三抓不中,反而被割破前襟衣物,在眼角划出血痕,惊惶闪避。
急退之时,王广因为眼角受伤,用力闭了一只眼,眼神晃动之间,竟然看出那几枚木片飞过的轨迹,像是一个剑客在他身边游走,施展剑法攻来。
孔雀开屏,老树盘根,海底寻针,云手运剑,凤凰三点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