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骑猪去挖坑
“小卫啊,你受委屈了。”齐院士安慰道:“如果你今年再拿一次奖,就是诺奖二次得主了,这可是了不得的殊荣啊,自诺贝尔奖创立以来,也就4人获此殊荣,你将成为第五位。”
他有些唏嘘道:“当今世界,这一殊荣,也只有你才能与之匹配,将你除名,是他们的损失。”
卫康呵呵一笑,心里不以为意,说道:“你刚才说了,这是二次得奖,诺贝尔奖,我已经得过一次了,感觉也就那样吧,没啥稀奇的。”
“就算那是全世界所有科研学者,所向往的最高荣誉,又怎么样呢?”
“他们现在的行为,还客观?还科学吗?”
“德不配位,更加配不上我的成就。”
“这诺奖,不得也罢。”
“哎!”齐院士认识他三年多了,也知道他的性格,长叹一声,不再多说什么。
挂断电话后,卫康陷入沉默。
他确实如刚才所说,对二次得奖什么的,没啥太大兴趣。
反正自己也得了一次,诺奖委员会又不可能无耻到撤回已颁发的奖项,二次不二次的,对他来说,意义不大。
这东西,就跟疫苗一样,一次就差不多免疫了。
二次不过是锦上添花,对名声和影响力来说,提升有限了。
齐院士他们是科研学者,对获奖很是看重,卫康能够理解。
可是自己不是啊,能研发出治病救人的药物,对自己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能得奖,固然不错,得不了,也改变不了事实。
只不过,他想起了陈以清,不由皱起眉头。
老陈不是企业家,而是科学家,如果知道被诺奖委员会永久除名,恐怕心里会很难受吧。
但这事,也不能瞒着他,必须据实相告。
想到这里,他情不自禁发出一声叹息。
很快,陈以清被一个电话叫到了卫康的办公室,得知了此事。
他整个人都呆住了,当场愣住,半天才反应过来。
“他们,他们怎么敢这样?这是对科学的亵渎!对真理的侮辱!”
陈以清脸涨得通红,神情激动道:“因一己之私,枉顾事实,利用手中权柄,打击对方阵营,简直就是一群学术界的败类,我耻于与其为伍,把我拉黑了是天大的好事。”
这反应不太对啊,卫康双眸闪烁,直勾勾盯着陈以清。
“陈博士,那可是诺贝尔医学奖!”
陈以清还没有从情绪里走出来,怒冲冲道。
“我知道,那又怎样?诺奖如今也沦为打击异己的工具了,简直一片乌烟瘴气。”
“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国家,服从国家利益,不是很正常,很合理的事情吗?”
“他们竟然以此为借口,剥夺我们的资格,那说明他们心里根本没有科学两个字。”
“如果诺贝尔协会看不惯这些,因此要取消我的获奖提名,那便取消吧,我一点也不在乎。”
“这样的诺奖,不要也罢!”
不同性格的两个人,都说出了同样一句话。
卫康心中顿时起了惺惺相惜之感。
他看着陈以清,沉默半响道:“值得吗?”
“其实只要你离开三清,还是可以获奖的。”
陈以清此刻恢复了平静,微微一笑道:“当然值得,我有自知之明,如果不是在三清,我怎么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呢?”
他忽然有些警觉地盯着卫康道:“老板,你不会是海外卖不了药,收入锐减,就想赶我走,把奖金给省下来吧。”
卫康哭笑不得道:“我是那样的人吗?你一个老实人,怎么也被闻人龙给传染了,这都什么想法啊,也太离谱了。”
他拍着陈以清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老陈啊,你放心,公司别的没有,就是有钱,你的那份奖金,绝对少不了你的。”
顿了顿,又继续说道:“至于名誉,也会有的,我会为你争取的,绝不让老实人跟着我吃亏。”
“嗯。”陈以清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思绪似乎飘到了别的地方。
“老板,没事的话,我先走了,你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正在实验室做实验呢,估计现在已经有结果了,我得马上赶回去看看。”
卫康摇摇头,一摆手道:“没事了,你回去做你的实验吧。”
说实在的,他真心佩服老陈,这个时候了,还在想着自己的实验。
刚才听到诺奖没了的消息,只有愤怒,却没有伤心难过,真是太难得了。
他还以为需要好好安慰一下这位得力下属呢。
没想到准备了一肚子安慰的话,一句都没派上用场。
看得出来,对方是真的不在乎,甚至还跟自己开起了玩笑。
这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一心扑在科研上,心里只有实验。
虽然陈以清自己不在乎,但他作为老板,可不能不在乎,必须为下属争取应得的荣誉和金钱。
起码也要跟失去的诺奖相当才行。
金钱好办,诺奖给的奖金其实并不多,几百万而已,再多十倍他也给得起。
至于名誉,他会把AD特效药和脑神经再生因子这两款药物的功劳都给陈以清,以弥补对方在学术界的损失。
而有了这样的成果,获得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应该不在话下。
反正老陈会继续留在三清,为国效力,国外的名誉对他来说,其实作用不大了。
从这次诺贝尔委员会的行为来看,开了一个很坏的头,非常败坏口碑,长远来看,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会慢慢发酵。
当科学界最高奖项不再公平的时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将会急剧下降。
当最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得不到诺奖承认的时候。
人们会想,诺奖,不过如此。
这个时候,其他奖项很容易迅速崛起,取而代之。
他之前就有想法,想要成立华夏自己的诺贝尔奖,并在逐步实施。
只是一直以来推进缓慢,学术大佬们响应的态度都不太积极。
这一次的事情,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国内学术界能从中看出西方学术界的本质,识破他们的真面目,彻底破除以往的幻想,直面激烈竞争的现实。
也许,不久的未来,华夏学术界会独自成圈。
在这样的情形下,卫氏科学奖的成立,迎来了最好的机会。
卫康不断思索着,一个个想法在他心中浮现,慢慢有了雏形。
很快,两人痛失诺奖一事传遍了整个国内学术圈。
果然如他所料,学术圈对此反应很大。
所有人都为他们愤愤不平,觉得诺奖委员会公器私用,实在有失公允。
诺贝尔奖这一奖项,向来是公平和真理的象征,如今,正在失去它表面上的浮华,露出底下赤裸裸的真相。
真相就是,获得诺奖也是有潜规则的。
比如,一直以来就有的诺奖歧视女性的传闻,例子数不胜数。
许多伟大的女科学家,都与同期获奖的男科学家一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都以各种各样看似公正的理由,被排除在外。
1962年,沃森,克里克与莫里斯三人因为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获得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莫里斯的同事,同样参与DNA发现的女科学家富兰克林,却被排除在外,甚至没有获得提名。
类似的传闻不断涌现,使得诺奖120年不算漫长的历史,一直充满了争议。
大家不禁会想到,像他们这样杰出而伟大的成就,都不能获奖,那自己呢?
这个奖项,起码对于医学界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
也许,人们对这个奖项所代表的的荣誉,评价过高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 赴华医疗大火
华夏国内,脑神经再生因子已经上市两个月了。
许多患者都拿到药治疗了一段时间,无不为新药的强大疗效而欢呼。
患者家属们欣喜之余,都在网上给出了用药评价。
“天啦,这简直就是一款神药!”
“我爸是重度老年痴呆症,发病五年了,之前吃特效药只能保持不恶化,病情并没有好转。医生说他脑组织萎缩的情况还挺严重的,没想到服用这个药一个半月后,就恢复了认知,五年了!今天我终于跟父亲说上话了。”
“脑神经再生因子疗效确实很好,不但对老年痴呆症有效,对其他脑损伤也有效果,我妈妈一年前被确诊为帕金森症,医生给推荐了这款新药,坚持服用一个月后,病情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和稳定,简直太神奇了!”
“我叔叔因为脑卒中偏瘫了,时间一久脑部萎缩导致病情越发严重,医生也是推荐使用这款药物,目前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家里有脑部疾病患者,一定要给亲人买这款药试试,相信它,一定可以给你带来奇迹。”
“没错,连植物人都能救回来,其他脑部疾病肯定能治好。”
“三清的药,虽然贵,但是真的能救命!”
而远在大洋彼岸,数百万患者家属们,看着东方,脸上无不露出了憧憬又期待的神情。
他们对三清的这款新药眼馋无比,在得知新药上市后,更是垂涎三尺,恨不能马上用上药,将亲人从病痛中彻底解救出来。
只可惜,这样一款能改变病患和家属命运的神药,却无法在海外上市。
这些西方患者们,只能两眼发红,羡慕得抓狂,却无计可施。
……
南方某海港贸易区。
一大早,刘义就来到海关,办理货物出关手续。
一切都很顺利,没多久就办好了。
刘义长舒了一口气,来到一艘邮轮前,准备尽快出发。
只不过,刚到邮轮前,就来了一行工作人员,一脸严肃地说道。
“请配合一下,我们要对邮轮进行检查。”
刘义心砰砰直跳,强装镇定道:“之前不是刚检查过吗?”
“那是抽查,现在要对出发的邮轮进行更细致的检查。”
“你们船上的集装箱里装的都是什么?”
工作人员眼神凌厉地盯着他,询问道。
“都是海外客户订购的衣服鞋子,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刘义一脸谄媚地笑道,掏出包烟递了过去。
“不用。”工作人员严词拒绝以后,带着一条稽查犬,登上了邮轮,开始认真仔细地检查起来。
每个集装箱都要求打开查看,不遗漏任何地方。
看着这一幕,刘义不由心底发寒,有些惊慌失措。
他强自镇定地凑过去,满脸堆笑问道:“这位大哥,怎么现在这么严格了?我这急着出货,可耽搁不起,能不能看在张处的面子上,放宽松一点……”
话没说完,工作人员脸色一变,表情变得更加严峻了,大手一挥道:“加大检查力度,使劲搜!”
刘义顿时愣住了,一种惶恐不安的情绪在心底蔓延。
“菩萨保佑,千万别被抓啊!”他在心里焦急地祈祷起来。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十分钟后,一个箱子被打开,掀开上面大量服装货物后,露出了一个个纸箱。
“这是什么?”
工作人员上前打开箱子,顿时精神一振,纸箱里竟然全是一盒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