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骑猪去挖坑
打开邮箱一看,一封Cell主编的回信,已经在收件箱里静静地等待了。
“嚯,这么快!半个小时不到就回复了?效率真的可以。”
熟练地算了一下时差,这时候正是鹰国时间半夜一点。
陈以清也不禁为对方的高效而感到吃惊。
点开一看:
“亲爱的陈先生,来稿已阅,非常高兴地通知你,你的稿件已经进入下一个编委评审环节,预计一周内将给出回复。”
“PS:我个人很看好这份文章,觉得通过的可能性非常大。”
“请您静候佳音。——你真诚的朋友,斯威特主编。”
陈以清淡淡一笑,理应如此,这么高质量的投稿,肯定会马上通过主编的审核。
那就慢慢等着吧,他起身慢悠悠地走向实验室。
三天后,陈以清再次收到了主编的来信。
“尊敬的陈博士,感谢您的来信,非常荣幸地通知您,您的文章已经通过评审,将刊登在下月初的Cell期刊封面上,请提供详细的地址,我们将给您邮件几份样品。电子版期刊将提前在线发布,并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您保持关注!”
“PS:上次在拉斯克颁奖晚会上,与您亲切交谈,实在获益匪浅,三生有幸。三清这样伟大的公司有您这样伟大的科学家,真是人类的幸运。不知您近期有来鹰国的计划吗?如果是的话,希望能有这个荣庆与您共进晚餐,再次相聚。”
“——您虔诚的仰慕者,约翰·斯威特。”
他再次震惊了。
“这么快,不是说一周给答复吗?”
“还有,竟然是封面文章,竟然下个月就刊登,而不是三个月后。”
即便学霸如陈以清,他也为自己的待遇感到有一丝受宠若惊。
他还从来没上过顶刊的封面呢,文章也没有这么快就发表过。
而且这个主编的口气怎么有点,好像有点谄媚的意思?
这就是突破性创新成果的特殊待遇吗?
这就是卫总每天都享受到的待遇吗?
感觉莫名地全身舒爽是怎么回事?
陈以清每个毛孔都像吃了人参果一样舒服,不禁有些飘飘然。
不过他向来稳重,有这样的感觉,也只是放在心里。
很快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卫康,然后又投入到工作中去。
只是干劲似乎更足了,整个人跟吃了大补之物一样,满脸红光,神采奕奕。
……
时间过得很快,两周一晃就过去了。
4号,国际顶级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布了最新一期杂志。
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媒体,都纷纷打开了网站,准备一睹为快。
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期刊封面,每一期的封面图都是按照封面文章而设计的。
一个个如星图般连接在一起的大脑神经网络,璀璨无比,流光溢彩,笼罩在上方。
中心处,幽暗的大脑深部,那是海马区,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状况。
枯萎的脑部细胞,断掉的神经突触,犹如残垣断壁,死寂一片,让人触目惊心。
但是,下方更深处,却有微弱的点点光芒,在摇曳不已。
突然,一个个白色蛋白质分子,沿着看不见的通道,跳跃着进入。
它们一道道雀跃的身影,犹如流星划过,落在底部的光点上。
光点越来越多,犹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
整个如同死亡森林般的大脑中心,在光芒的照耀下,开始焕发生机。
断掉的神经突触重新长出,枯死的细胞被新的神经元细胞取代。
一切都那么生机勃勃,让人震撼。
不出所料,所有看到这个封面的人都沉默了。
随后连目录也来不及看,疯狂地翻看起封面文章来。
公牛国,雾都大学。
杜伦教授一早来到办公室,就打开电脑,等待着最新一期Cell期刊的发布。
这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每一期杂志的每一篇论文,他都不愿错过。
关注同行的最新研究成果,就能以最快速度获知当下最热门的方向,只要眼疾手快,马上跟进,很快就能出成果,刊发出一篇又一篇论文。
就算课题自己暂时用不上,给手下的研究生用,也是极好的。
凭着这一手敏锐的嗅觉,他培养出了不少优秀的人才,自己也刊发了大批高质量的论文,声誉卓著。
事实上,这一手追寻最新科学热点,拼命水论文的本事,还是他从自己的导师——一位令人尊敬的诺奖得主那里学来的,可谓是师门传承,源远流长了。
很快,时间一到,Cell新一期准时刷新。
他立即点了进去,马上就看到了让人震撼的封面。
“这一期的封面文章,看起来不同寻常,难道是神经科学领域的文章?”
“看这意思,是枯萎的脑部神经细胞焕发生机了?”
杜伦教授嘴里嘟囔着,鼠标疯狂点击,马上进入封面文章,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整整半个小时过去了,杜伦教授才看完整篇文章,顿时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
“绝对是今年最震撼人心的大发现!”
他喃喃自语道,突然像想起来什么一样,找到了作者名单,看了起来。
“一作和通讯作者都是Yiqing Chen,这个人我听说过,好像是三清集团的神经科学实验室负责人,在研发AD特效药中出力不少。我的学生Lily Zhang就是去的他的实验室工作。”
“后面的作者可能是参与研发的实验室人员,都是典型的华夏名字……”
杜伦教授突然看到了一个异常熟悉的名字,瞬间眼神一凝。
“第二作者Lily Zhang,难道是她?”
他一时激动不已:“oh my god,不会是我的学生吧,竟然是第二作者!”
一般来说,SCI论文的不同作者,贡献度也不一样。
通讯作者一般是老板或者导师,如果是前者的话,就算没有直接贡献,至少提供了仪器和设备,如果是后者,通常整个论文的选题是他做的。
一作(第一作者)通常做了绝大多数内容,贡献度70%+,二作是好帮手,贡献度20%+。
其他作者都是打酱油的,可能和作者讨论过一两次,可能帮忙测过一组样本,可能只是关系好,也可能是新来的小弟小妹,挂个名高兴一下,也可能是这篇文章发得很好,大家雨露均沾一下,蹭个光。
一作和通讯作者的最重要的,尤其是导师是大佬,发表在顶刊上的时候,基本上说明是大牛导师的选题选得好,实验设计得好。
至于身为学生的一作呢,优点也很突出,那就是操作能力强。
通俗一点讲,把论文比作儿子的话,一作是亲爹亲妈,二作是后爹后妈,三作如同二大爷大姨妈。
以此类推下去,一百作就是大姑妈的侄子家的二表哥的小姨妈家隔壁家的那条狗。
通讯的话,就是干爹。
突破性成果,Cell顶刊,还是封面文章,哪怕是二作,含金量也是很大的。
这样的资格,哪怕在雾都大学,也足够引人注目了。
“天啦,她还只是个研究生而已,都不是博士,就已经有这样的成绩了。”
“她果然比我想象的还要优秀,真可惜,当初没有再坚持一下,把她留在雾都大学。”
杜伦教授一边为学生的成就而感到高兴,一边又对人才的流失痛心疾首。
他完全没想到,如果不去三清而是留在雾都,自己的学生可能一辈子都做不出这样的成果。
“我得好好向她祝贺一番,也许圣诞假期,可以考虑去华夏旅游,找她好好谈一下。”
杜伦教授想到这里,马上开始给学生张莉写邮件。
……
被震惊的不只是杜伦教授。
还有整个世界。
文章刚发表,这则消息就跟电脑病毒一样,飞速蔓延,传遍了全球。
还光速传回了国内,瞬间引爆全网热议,直接冲上热搜第一。
短短几小时,阅读量就高达2.3亿。
#华夏科学家发现大脑重生奥秘#
哗!
网友们都激动坏了。
“我是不是眼花了,没看错吧,大脑也能重生了?”
“Cell封面文章,嘶,恐怖如斯!”
“所以爆了头也能活过来?”
“我真的不是在看科幻小说?”
“既然大脑能再生,肉体能再生也很合理吧,人类永生指日可待。”
“你们能不能看看正文,里面说的是大脑干细胞可以激活再生能力,不是砍了头还能长出脑袋。”
“哇,是三清集团科学家的新发现呢。三清太牛逼了。”
“我突然有一个想法,既然是三清集团的发现,那么,我们是不是很快就能用上刺激大脑再生的药物了?”
“论文里没提临床实验的事啊,这不还是在理论中吗?”
“楼上是不是傻,我要是有这样的神药,我特么能把细节告诉你?”
“我跟导师一起分析过了,这篇论文的实验数据非常详实,虽然没有提到任何临床实验,但是按照思路发展下去,下一步应该就是人体临床实验了。”
“我刚才有了一个震惊的发现,你们猜怎么着?”
“谜语人滚出网络!”
“好了好了,我在专利局搜索三清这方面的专利,但是没有任何发现。”
“你们说,三清到底是没研究出来呢?还是没注册专利呢?”
“嘶,这么一说,我都不敢多想了。”
“也许三清像可口可乐一样,把研究出来的药物当成商业机密,锁在保险柜里了。”
“这不是傻吗?不卖药了?”
“没准真的不卖给普通人,只有富豪才能重金求购。”
“你别这么说,我真的有点慌,不过我相信卫总不是那样的人。”
“呵呵,这个很难说,莫非你还真信资本家?真以为先富会带着后富?我只能说,你太天真了。”
“别吵了,往好处想,也许三清真的没研究出来。”
“没错,这种神药能说研发出来就研发出来吗?”
“你们可能不知道,科学家的发现只是实验而已,要能够进入临床,还有很多路要走,五年十年能有所突破就已经很难得了。”
“听你这么一说,我心里舒服多了。”
网友们瞬间悲喜交加,既怕三清没研发出新药,又怕研发出来了不告诉大家。
而后者,无疑更让他们担忧。
第三百二十三章 保密专利,友邦肝疼
就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