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650章

作者:中秋月明

其实荆小强最能震撼研发团队的,就是之前他画出来的游戏手柄。

在市售游戏机还基本遵循要么长方块,要么椭圆形的手柄造型年代,他直接来个双鸡腿。

咋一看很怪异,可等到研发团队做了塑模上手,才会发现老板真是神!

拿在手里特别舒服,搞得一个工作室全都是谄媚的欢呼声!

现在画出来的笔记本样式也很膜拜,特别是那个小的,差不多是对折显示屏后可以揣牛仔裤屁股兜的尺寸,很细长的标准87键盘尺寸。

似乎艺术家的脑海里就是能“天然”联系起这些细节,又显得合情合理,妙趣天成。

荆小强甚至还给外壳指定了粉红色、淡绿色之类讨好女性用户的设计。

硬件专员一个劲儿的记录鞠躬。

十几个小时的航班,还是很有效果。

起码不会有姑娘非要来睡荆小强,让他可以充分思(hui)考(yi)。

软件专员也等着卑微禀报。

关于目前CG动画影视后期制作的软件进度,这个年代都只能在自己的思路上自己编写。

有点类似荆小强曾经从花旗搞回来那几个集装箱的效果器,一个手工制造的效果器只能对应一种效果,集无数效果器于大成,有几十上百种音效的超级效果器要到九十年代末才出现。

电脑软件也这样,那种功能齐全超级强大的三维渲染动画软件还没出现,都是支离破碎的这个能做光斑粒子,那个可以模拟水花。

至于在游戏画面中做出来的胸部能不能DUANG、DUANG、DUANG,老板您就太强人锁男了。

现在能做出来的胸部都是椎体,圆锥能戳死人的那种。

荆小强无语……

所以游戏制作组的老蛇皮们很能理解老板的心思,毕竟您对胸部的爱好整个欧洲都知道了。

要不我们做成二维图形,也就是像超级任天堂刚刚发布的游戏那样,也就是在魂斗罗基础上更精美,可以贴图到胸部,什么形态都能保证,当然抖动还是不行。

荆小强一口就拒绝了,《古墓丽影》应该算得上是真正3D动作游戏的始祖。那种开天辟地的三维动态随着主角的移动蹦跳,无限接近真实世界,3D绝对是未来游戏的主要方向……这特么还用说吗?

二维游戏只有怀旧才玩玩了。

古墓丽影能不能火,或者说嗦尼游戏机能不能火,很可能都要押宝在这个上。

其他的游戏尽量争取来我看看……

实在是荆小强上辈子也不爱打游戏,九十年代更没机会接触早期PS游戏机,不知道流行什么,古墓丽影是太出名了,而后来他知道的那些主机游戏,只会比古墓丽影更复杂更无法达到。

这年头就是一两年时间可能都意味着巨大的技术差距。

真正体现了摩尔定律的高速演进。

但反过来嗦尼方面如此看重售价成本,恰恰也给了荆小强机会:“所以说我希望把这种生产体系的态度反馈给杉本先生,研发出最好的艺术品,然后在中国这样人力成本最低的地方大量生产,这才是尽可能把售价成本降下来的主要方式,而不是为了廉价便宜,不敢用好的元件跟设计,那样拿出一堆毫无吸引力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呢?”

两位专员跪拜,就差退朝了。

坐在周围的都是沪戏学生,有从HK就跟着走了一圈世界的武生,也有后期跟着汪茜陆续加入的舞蹈生。

这会儿都听荆小强用日语说得两个东洋鬼子唯唯诺诺,敬佩得不得了。

而且他都这样儿了,花旗说的大明星,欧洲更是家喻户晓,现在依旧跑普通舱来跟大家挤。

打心眼儿的当成带头大哥。

但他们也没想到飞机在沪海机场落地的大场面。

荆小强没说啊,除了给家里打电话问问还要带什么东西不,也没通知谁,让陆曦记得给芳姐说声安排从空乘通道离开就成。

他还蛮淡定。

结果航班在沪海机场降落,这年头出国的人大多往北美走,还不爱回来,所以一周一班都坐不满,大多都是过来找生意的老外。

可国际航班的空姐落地接了地勤通知就到头等舱找人,又被李佶领着来机尾,哪怕不是沪海航空的熟人,也满脸堆笑的弯腰蹲身:“航站楼有盛大的欢迎仪式,还有领导等着讲话,您要不把服装整理下?我给您开洗手间……”

啥?

有领导等着,那就不可能顺着空乘通道悄咪咪的走掉。

荆小强有些傻眼,原本故意穿得乱七八糟,棒球帽、好几层衬衫加T恤的嘻哈穿法,尽量掩盖明星形象。

这下还是不得不在空姐的协助下快速整理,穿过头等舱,杜若兰把他的行李包打开找了件夹克,潘云燕更好笑,直接把礼服衣袋举着:“要不穿这个?”

荆小强想的是差不多就行了,又不是上台,还抓杜若兰陪绑:“估计是老穆说的?我们也算是挣了些外汇,还输送了点贡献给国家,你也有份……”

潘云燕嘻嘻嘻的赶紧溜边:“我拍照……”

李佶懂事的尽量把大哥大姐的随身行李包都挂自己身上,搞得像个童养媳。

荆小强还是抓过自己的双肩包,奈克送的。

汪茜最后才乐呵呵的帮忙整理下衣装:“有点成熟的男人味了。”

麦培薇和乔恩旁观,说笑着一起顺着廊桥走进航站楼。

汪茜叮嘱那几个学生取行李,这边就尽量简单点走出去。

杜若兰略微紧张的低头看自己穿着:“我在国外的舞台穿着要是国内传开,就不要活了。”

潘云燕连忙打包票:“绝对没有,我经手的……”

边说边跑到前面准备回头拍个几人合影。

然后她就凝固在那了。

荆小强心头一慌,册那!

肯定又是哪路神仙利用了我这名气……

果然几人转过滑门,外面全都是举着荆小强海报、横幅的人群!

以最近频繁面对各种演唱会的经验。

这连绵不绝到外面全都是人,起码上万人!

这是要搞乃样嘛?!

别说荆小强,连跟在后面的麦培薇、乔恩,还有那俩嗦尼专员,全都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场景!

仅仅是面对一个歌星,就能有这样的场面?

麦培薇觉得要重新评估自家老板的影响力了。

第780章、我们都是神仙

明明就是身前那个清秀身影当了幕后推手吧。

荆小强他们不知道,大家除夕回来来不及给他们分享,春节后出国的汪茜又是个两耳不闻舞台外的性子。

《音乐报》从十一月下旬开始,每期都专门拿出第二版整版,通报关于沪海歌舞剧团暨摇滚音乐全球巡演的消息。

最开始是艰难的从那些港台八卦杂志上面搜罗文字信息,要不就是请白总监直接打电话给HK的“同事”询问各种动向,陈薇羽当然传递了不少关于在港台演唱、唱片销售等等各方面的信息。

只有三分之一版,还要拿点新歌词之类来填充。

但是自从潘云燕这个随行记者上线,又从焦盆学会了国际航空快递之后,三天之类就能把最新文字、照片、报刊一起打包发回来。

最关键在于这边是何炯炯把关啊。

越来越丰富的信息拿到他手里,始终把握主题思想,这是代表着我们新时代中国年轻人的歌舞艺术、摇滚音乐创新开拓,到全世界去传递新风气新形象!

站在右岸北市大学开敞式的体育场舞台上,用拍立得纪录的十万民众围观照片,没有技巧,没有广角,却依旧震撼人心。

这是整整二十年向内地文化输入之后,第一次这么广泛传播我们的声音。

看看北市剧院那些看着《当我们年少》歌舞剧,泪流满面缅怀太平轮的市民,血浓于水的关联还需要多说吗。

焦盆巨蛋体育场,那么宏伟壮观的外表,是我们一直回避展示的资本主义硕果,却被荆小强带着乐队掌控所有人的心灵。

满场如星星点灯般璀璨的小灯,哪怕在报纸印刷上都依旧震撼人心。

这是每周一期,发行量超过两百万份的全国报刊!

还是用大家熟知的体坛周报来做比较,上一世在2001年那个世界杯出线的时候,创下单期发行量262万份的全国纪录,平时其发行量160万份。

可那是体育,体育再广泛,也只是部分人的爱好,特别是女性就绝大部分不看这个。

音乐的受众群体就广泛多了。

而且《音乐报》上每期都有两个整版是新歌曲推介,光这,就比体育类报纸具有更强的收藏性。

所以两百万份已经是那家印刷厂的极限,市场还是有更多需求的。

这已经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非时政类报刊,量最大的参考消息也不过三百万出头,国家机关报两百八十万份,砖儿台电视报也两百万份。

想想这是什么规模。

军艺那边都给派了位过来做书记,不是夺权,是帮年轻人们看着。

不过也没啥可看的,全都是音乐,特别是在荆小强的要求下,晦涩阴暗、颓废暴躁的歌词都要尽量筛选。

等到这一系列的环球巡演,这是带着中国声音走向全世界啊。

以那个年代,找几个模特到巴黎街头飞扬红旗走走,都能鸡血兴奋的内心极度虚弱状态,这是实打实的文化传播。

还这么受欢迎。

走到哪里,每一期都有人山人海的演唱会照片。

就为了这个,好多读者写信抱怨,二版黑白照片根本看不清,头版不合适,后来就挪到了最后底版,本来这是广告位,也变成每期刊登彩照。

好莱坞碗的巨型穹顶建筑表演《冰雪女王》,拉斯维加斯难以置信的巨大橄榄球场搞摇滚,纳维尔市的乡村音乐之都销售唱片,当然还有荆小强站在大都会歌剧院演唱咏叹调。

和特蕾莎在舞台上共同演唱,与米高的共舞,大家谈笑风生的唱跳,还有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

前后有五十多位沪戏、沪音的学子跟着歌舞团的脚步,不断推陈出新,又留在东京、洛杉矶、薪乡、欧洲传帮带外加学习。

也许放到二十年后不算什么,但在刚刚抬眼看世界,稍有能力,只要有路子,就削尖了脑袋往外面走的时代。

电视上到处都在播放我们的文化崩塌,书刊杂志到处都在吹嘘国外是多么多么美好厉害,连夏令营的孩子都远超我们的同龄人。

那种沮丧、失落跟不自信,已经席卷了全国。

很多人焦急,愤怒,可是连管理部门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做。

荆小强的环球巡演,不啻于一剂强心针。

我们也行的。

舞台上的荆小强,从来都不是奇装异服、华丽外表,简单朴素,唱的却都是那些打动人心的歌词。

当然国内看到的都是中文版本。

无不充满了骄傲。

有一说一,报刊的年代还是个单向传播。

哪怕有什么理中客、酸溜溜,也没法扫兴。

所以《音乐报》带来的就是碾压式信息传播,只要看得几期,基本上就是连载式追更。

康康小强又到哪儿了,又给啥洋鬼子表演了咧?

本来潘云燕写的是我们为了巡演方便,买了几辆大巴车吃住都在车上……

何炯炯看了看豪华奢侈的房车内饰,还是很有政治性格的没放这几张照片。

全国人民就觉得小强是在风餐露宿的节约吃苦。

文字的魅力就在这里。

没有说荆小强他们赚了多少钱,但强调巡演除了传递文化,就是创汇,最宝贵的外汇,并且把赚到的钱带回来搞建设。

就这么简单。

《音乐报》倒是没说过荆小强什么时候回来。

但得到消息的市里面,稍微通知下各大高校就立刻响应,要来迎接他。

站在国外那么多舞台,被那么多人欢呼的艺术家回来。

为什么我们不能用这么壮观的场面欢迎呢?

甭管什么目的吧,在这个走了就不想回来的时代,荆小强这绝对算得上载誉归来,而且对热衷于出国留学的大学生,有很好的榜样作用。

一呼百应。

这会儿的沪海机场本来距离市区就不远,有些大学校区更靠近这边,譬如沪戏舞蹈戏曲专业这种,几乎倾巢出动,全都来迎接大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