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175章

作者:秋来2

“旱地大多每亩产出多少?”

“2斗起,最高不超过6斗,大部分都在2-4斗之间。”

一石是十斗。

良田产十斗,旱地只能产五分之一。

贺今朝已经想到了很低,但没想到会这么低。

比较后世亩产500斤往上,还是各种方面的差距。

“是脱粒还是带皮的?”

杨玉休瞪着眼睛道:“主公,你没种过地嘛,自是带皮的,还是良田,旱地则没法产出如此多,当然收税也不要带皮的。”

“那你们可听说过番薯?”

“倒是听闻过,传言这玩意产量极高,容易在旱地种植。”丘之陶整理文书自是见过:

“但是我听晋商的人说,并不是如同书上的一样,还需要仔细选种。”

“按照你们的估算,要让一家四口人吃饱饭,需要耕种多少亩田地?”

“至少要二十亩,每亩还必须只能上交明初的二斗租,最高不能超过三斗。”

“二十亩地?”贺今朝一时间有些怀疑:“就靠四个人纯人力种的过来吗?”

不是贺今朝对此怀疑,用拖拉机种二十亩地,那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刚才他听杨玉休一个人种三十五亩地,就觉得像是在吹牛逼了。

除非是粗耕。

对于农业方面贺今朝确实不是很清楚,但至少要达到新中国六十年代的水平,不仅要引进高产的红薯。

还要政权下到村里,大修水利,动员百姓搞农肥绿肥。

现在的大明一个条件都不具备,只能想法子多提高田地的亩数,来补充亩产的低劣。

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了,如今山西一石粮折银多少?”

“至少一两以上。”

丘之陶想也没想:“若是山西今年动乱不停,我们再不种粮,粮价只会高,不会低。”

“行,既然分田,那就要要分为旱地和良田,良田总归才两万亩,旱地确有二十万亩。”

贺今朝按照明初户口和土地进行对比,平均也就一人四亩地的样子。

这还是将近二百多年又开垦了许多。

“都说说如何分?”

贺今朝话音落下,这良田着实是太少了,谁得良田,谁得旱地啊?

按照功劳分?

可是按照贺今朝的分法,男女老幼都有份。

“主公,莫不如良田每人分两亩,这样就有一万人能分得良田,旱田一人分四亩,足够五万人分了。”

狗头军师吉珪顿了顿又说道:“如何选择,还得让士卒自己选。”

“不,还是要抽签选,一个大队一个大队的抽签。”

贺今朝拒绝了让士卒自己选,容易出现很多漏洞,就要以集体的名义。

“十户编为一甲,十甲编为一里,十里编为一个大队。”

到时候便能政权下村,兴修水利,一个大队作为生产队,抢粪积粪也能把劲头使在一块去。

吉珪眨了眨眼睛,原来主公他早就做好种田的打算了,怨不得千人的规模编为一个大队。

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他早就规划好了,现如今一步一步的。

整个山西乃是表里山河,作为龙兴之地,那绝对是极好的选择。

就是产粮差点,但绝对比陕西要强的多。

“主公,那多出来的土地,便分给其余农民吗?”

“不错。”贺今朝点点头:

“我麾下这些分的田地的将士,无论良田还是旱地,都要划在河曲县周遭,而且组成家庭的田地,最好都在一块。

河曲内有四条较大的支流,今后要修建水利,把旱地变为水浇地。”

“臣明白。”

“好,此事就这么定了。”

贺今朝松了口气,把土地的分法分好了,自是要等着迁徙的人来。

“主公,臣还发现了一处土地没有算进去。”杨玉休指了指距离河曲县城足有四十里的地方。

“海潮禅寺?”贺今朝摸索着下巴:“我没有把寺庙土地没收吗?”

“回主公的话,当初只下令没收士绅地主的,不曾对寺院的土地做出没收。”

丘之陶也下意识的忽略了这个地方。

“寺院占据的土地不少吧?”贺今朝看向杨玉休。

杨玉休当即就来了精神:“回主公的话,正是如此,海潮禅寺,有“晋西北小五台山”美称。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占地20余亩,容十二座庭院,数十楼阁,整体布局倚山势而建为三层,以弥勒殿、观音殿、藏经殿三点为一线中轴。

东有碾磨院、菩提院、九师塔院;西有十方院、方丈院、西花园。”

贺今朝敲了敲桌子:“说重点。”

“其中有僧人上千,这些年经过放贷加上富贵人家的捐赠,所占良田足有上万亩。”

听到这里,贺今朝眼睛都亮了三分,方才正在发愁良田太少,一下子就多出了上万亩。

那这些田地足可以激励将来加入锤匪的士卒了。

“他娘的,一个破寺庙就占据了如此的良田,简直是富得流油,不配当出家人。

如今我们这些百姓受苦受难,也该请佛祖赞助赞助我们这些贫民百姓了!”

杨玉休哼笑了一声:“常言道,吃斋的菩萨不缺钱。”

第0238章 查我佛不渡穷逼

这几个人就没有一个信佛的。

丘之陶义正言辞的道:“主公此举是为了天下黎民百姓,也该这些富和尚们做出贡献来。”

贺今朝激动的拍着桌子道:“办他!”

一千个和尚无论老弱,去种一万亩地,平均每个和尚要种十亩地,个个都是武僧啊?

不用想,底下定然有许多奴隶帮他们干活。

“对了,河曲县内还有道爷吗?”

贺今朝晓得在明中期佛道两教获得空前发展。

“回主公的话,全都被白莲教的人卷到蒙古去了。”

贺今朝也没有细究,白莲教不是无生老母嘛,难不成是佛道两修的?

“传我的命令,叫高一功过来,带上所有骑兵,现在就去城外拜佛。”

“是。”

一行骑兵快速整理着装,浩浩荡荡的出了出门。

骑兵行进间,不断来往探查。

路过的村落,绝大多数都年久失修。

各处军堡有的残破不堪,就算是人也面黄肌瘦的,可充满了干劲。

田地里不少人在干活,以前是给地主老爷和郑守备干,现在是给贺今朝干。

唯一的区别是,贺今朝给他们今年都免了税,只需交今年的租子,听说明年还会减租。

这让许多军户都萌生了更多的希望。

盼望着贺今朝能够长久的在河曲待下去,不出几年,大家的日子就会好起来。

战马上的人呼啸而过,他们许久不曾纵马狂欢了,卷起一阵阵烟尘。

贺今朝骑在马上,远远瞧着那个寺庙。

不得不说选址不错,就跟王家大院一样,在半山腰上,偏偏还有水流过。

灰顶红墙的建筑,越发的迷人眼。

与其他地方破败的民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概也只有郑守备等士绅的家,才能装修的如此豪华。

周边的土地上依旧有不少人在劳作,这些人看见许多战马呼啸而至,吓得丢掉农具,拼命的往寺庙上跑去。

“蒙古鞑子来抢掠了。”

贺今朝勒住缰绳,看着周遭的士卒,蒙古人什么时候像他麾下士卒这般富有了?

一人双马还带着甲的?

现在长城外的蒙古人大多都是一帮穷怂,除了俺答的孙子们是富怂。

连林丹汗都打不过,享乐堕化的太快。

“人人常言,隐庙见真佛。”贺今朝举着马鞭道:“我看这也不是隐庙啊。”

“主公,不出名的寺庙才有真和尚,这里大多都是假和尚,没有度牒的。”

“好啊。”贺今朝笑了两声:“那我正好帮大明重塑规矩,免得佛祖被一帮假和尚借着敛财的机会扰了清净,污了清名。”

吉珪嘿嘿笑了两声,随着贺今朝一起往前走。

贺今朝看多了破败的房屋和稻草屋,瞧见富丽堂皇的寺庙,忍不住说道:“你知道和尚每天都做哪三件事吗?”

“我倒是不清楚?”

吉珪瞥了贺今朝一眼,心想难不成他也和朱元璋一样,穷的吃不起饭的时候,去寺庙当过和尚?

可他不是一个驿卒吗?

贺今朝举着马鞭笑道:“和尚每天只做三件事,背经书,操课,打扫卫生。”

“主公当真是慧眼如炬,所以他们哪有时间去耕种田地啊!”

“不不不,这只是明面上的三件事。”贺今朝摇了摇头笑道:“背经书是为了忽悠大款。

打扫卫生,是捡香(游客)客们扔掉的钱。

还要忒小牌位、功德,祈福的莲花灯,祈福用的符、什么许愿的东西,如吊坠之类的。

最重要的是做法事。”

“哦,竟然有如此多的收钱种类,臣当真是闻所未闻!”

吉珪对于佛事没什么兴趣,他以前只拜孔庙,待到自己学会算命后,便什么都不信了。

“我说的不过是冰山一角。”贺今朝收起马鞭:“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佛不度穷逼!”

吉珪勒住缰绳,颇为诧异的看着贺今朝。

主公他看事情就是透彻!

“怎么?”

听到贺今朝的问话,吉珪抿了抿嘴:“主公之言,每每发人深省,且令人回味无穷。”

“哎,我的狗头军师说话就是好听。”贺今朝说完之后哈哈大笑。

吉珪没想到自己竟然成了贺今朝的军师,尽管前面加了狗头两字。

可在幕僚三人组当中,这可是质的飞越,毕竟自己可是主动投靠贺今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