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武命 第639章

作者:我叫排云掌

倒是京城里的一干权贵夫人,见到秦可卿的时候,不少人都流露出了羡慕嫉妒的神色。

她们可不管外头什么流言,只信任自己看到的。

宁府贾蓉不仅平时基本不去烟花柳巷之地,有空闲的时候,不是窝在府里陪伴秦可卿,就是坐镇族学当教导主任。

如此朴实无华的生活,尽管和京城权贵的奢侈无度格格不入,却是不少权贵夫人十分羡慕,向往的生活。

眼下有了血脉后代,就更有借口婉拒一些不甚靠谱的邀请。

贾蓉身上牵涉的利益相当惊人,想要打他主意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

单单晋省那边的一个大煤矿,便足以给他提供源源不断,每年超过百万两的惊人收入。

红楼故事里,荣府的生活水平那么高,放眼整个京城也算是相当高档的。

可一年的运转维持费用,也不过数万两银子罢了。

若是稍微节省一点,一年三万两就足够嚼用了,老太太和诸位太太老爷们的生活水平,一点都不会受到影响。

更别说,还有火爆京城,大有风靡整个北地之势的马球联赛,那也是一个源源不断下金蛋的大财源。

此时,还要加上发展迅猛的津门港,一年的货物吞吐量,换算成银子那也是数百万两之巨……

第959章 寒冬凛冽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就是贾蓉心中有数,却也知晓自身牵涉的银钱利益,太过引人眼红了亿点点。

一年的纯粹收益,绝对超过三百万两!

随着时间推移,每年宁府和他本人的收入,只会越来越高。

不说达到恐怖的千万两,就是百万两的水准,也足够太多势力和存在想要粘过来分一杯羹了。

也就是他不在朝堂,不然可能早就遭遇明枪暗箭侵袭了。

时间缓缓流逝,枯黄树叶伴随北风纷纷掉落,很快就到了这一年的寒冬。

不知为何,这一年的冬天分外寒冷。

刚刚入冬,京城这边的温度急剧下降,甚至提前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伴随凛冽寒风,刮在脸上好似冰冷的刀子切割一般难受。

京城百姓措不及防,短短时间竟然因为寒冷冻死冻伤不少。

倒不是没能力筹措御寒衣物和燃料,而是没反应过来,被突如其来的寒冷天气侵袭一波。

尤其是平民区的老人和小孩,以及身体虚弱之辈,在突如其来的寒冷侵袭下死伤一片。

一时间,医馆成了整个京城最忙碌的地方之一。

受凉得了风寒的病患,数量多得医馆根本就忙不过来。

也就是最近几年日子好过许多,就是底层平民手里大多也有一些积蓄,不然根本就没胆气将家中病人送入医馆。

治疗风寒的各种草药,价格猛然扶摇直上,治疗成本短时间内一升再升,导致病患家属叫苦连天。

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缺少眼里只有利益,敢于在危难时刻囤积居奇,发黑心财的存在。

这时候,蜂窝煤起了大作用!

此时的京城,不管是平常百姓还是达官贵人,已经习惯了蜂窝煤的存在。

就是最底层的平民百姓家里,都有一些存货。

突如其来的寒冷天气,使用蜂窝煤抵御寒冷效果相当不错,而且成本还十分低廉。

起码,比起需要大量场地和空间屯起来的柴火,蜂窝煤的优势巨大。

不过如此一来,蜂窝煤的消耗量也是层层递增!

一干手里拥有大煤矿,而且参合了蜂窝煤生意的勋贵大佬们个个心头振奋,就要趁机提升蜂窝煤的价格。

这些家伙心黑得很,竟然想要将蜂窝煤的价格提升一倍。

原本两文钱一个,现在就要变成四文钱一个!

有那更狠的,提出的涨价幅度更大!

别看只是几文钱几文钱的提价,要知道蜂窝煤可是日常消耗品,在眼下寒冷天气肆虐的时候,一天起码都要烧四个以上,不然完全没办法抵御汹涌寒气。

提价幅度太大的话,最底层的平民百姓根本就用不起!

还是贾蓉亲自出面,拦阻了勋贵大佬们的疯狂举动。

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点不提价也不可能,不能阻拦别人赚银子不是?

最后经过商量,决定每一个蜂窝煤涨价一文钱!

既然做了好事,自然要好好宣传一番。

很快,京城市井便多了不少相关传言。

基本的意思都差不多:就是勋贵大佬们怜悯平民百姓生存不易,为了保障京城的蜂窝煤供应不出现问题,只是以比成本价稍稍高出一丁点的价格出售蜂窝煤!

要知道,不仅京城遭遇了寒冷天气侵袭,城外的情况更加糟糕。大部分官道都被大雪覆盖了,相当难走。

如此一来,蜂窝煤的运输成本自然跟着增加,可不是勋贵大佬们刻意要涨价的,实在是成本提升了,总不能做赔本的买卖吧?

没见,就连内务府出售的蜂窝煤,也跟着涨价了么?

不错,贾蓉和勋贵大佬们,这是向当今卖好呢。

京城受了寒灾,甚至还出现了不少伤亡,朝堂和顺天府的反应相当迅速,第一时间就组织了救灾。

可问题是,寒冷天气来得太过突然,不过一两天就是大雪纷飞,彻底将京城通往外界的官道给封锁了。

一下子,叫京城的处境很是危险!

在这样的寒冷天气里,通过大运河输送的各种粮食物资,此时想要顺利运抵京城都不容易。

而且,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迅速增加,导致物价跟着一同起飞,粮食物资的价格几乎一天一个样。

咳咳,里头自然有不少想要浑水摸鱼,借助寒冷天气侵袭的机会,大发横财的家伙,而且数量着实不少。

不然,粮食物资的价格提升,只会以缓慢的姿态向上攀爬,而不是呈直线往上递增。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晓里头有人捣鬼!

别的不说,单单京城各大粮铺的储备,便足以支撑京城百姓一月之用。

当今暴怒,他对京城情况的了解,绝对出乎意料的强悍。

若非那些粮铺,还有囤积居奇的商人背后,站着的大部分都是皇亲国戚,怕是要下狠手狠狠整治一通了。

只能说,幸好京城基本没什么流民存在,不然就这一波突如其来的寒冷天气,绝对能叫京城的流民直接死绝。

可饶是如此,先是气温骤降,之后又是连绵大雪,在城内平民区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损失。

单单就是伤亡就超过一百,房屋被大雪压塌上千间,这还只是几天内的损失而已。

谁也不清楚,这样寒冷的天气还能维持多久,纷纷扬扬的大雪还能下到什么时候?

就是权贵官宦府邸,被突如其来寒冷天气冻伤的也不在少数,毕竟此时还没有到三九寒冬,不会有人真的将自己裹得跟粽子一样严实。

眼下,也没有棉布这样的御寒利器,气温突然变化对于身体的伤害可是不小。

好在,宁府这边的卧室,早就经过贾蓉的指点改造过,全部都通了地暖。

就算外头气温骤降,也没能影响到地暖的正常使用,以及卧室温度的暖和。

只是,受到气温变化的影响,秦可卿和孩子自然不能随意出门,就是女学那边也是紧急放假了。

作为族长,他第一时间给各家族人,送去了足够多的蜂窝煤御寒,安然度过寒冷的冬季不成问题。

当然了,族人中也是有那不着调的混蛋存在的。

上午得到了宗族分发的蜂窝煤,下午就被他们给高价卖出去了,简直不当人子。

这些家伙都是宗族里的毒瘤,只管自己潇洒,根本就不顾家小死活的存在。

偏偏,他们那不成器的爹娘,又都是极为护短的性子。

好在,族学那边的后勤单位,足以提供自食其力的机会,让他们那可怜的家小不至于饿死。

族学那边,也有足够的御寒设施,倒不至于受到影响,依旧还在正常运转。

秦可卿倒心善,也知晓这样的寒冷天气,对于寻常百姓的危害极大。

不说钱粮以及蜂窝煤上头的消耗,还有可能的治病费用,轻松就能让一个寻常家庭陷入财政困境。

按照贾蓉的说法,这天气起码还要持续半个多月,甚至可能更久。

她半分也没有怀疑贾蓉的说辞,顺着贾蓉的推断,很容易就能知晓京城百姓将要面临的困难处境。

所以,她便打算给孩子祈福为名,赠送给城里的平民百姓一些米面粮油,还有御寒衣物等等,稍尽绵薄之力。

放在现代社会,她的行为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做善事的渠道还有不少,完全可以满足需要。

可在封建礼教时代的大乾,贾蓉拦下了秦可卿的动作。

倒不是他冷心冷肺,而是做善事也是有潜规则的。

皇家和朝廷还没有行善的举动,你一个勋贵臣子这么积极,难不成有其他目的?

别说什么清者自清,本来行善是好事,结果却给家族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谁心里也痛快不了。

他将里头的门道,仔细和秦可卿解释清楚,而后才表示,等朝廷开仓放粮施粥赈济的时候,宁府再跟进也不迟。

说真的,贾蓉到不认为京城百姓需要赈济,就算有也是极少数特殊情况的家庭。

毕竟,在京城找个临时活计并不困难,相反还十分轻松。

以眼下京城同样迅速递增的人工成本,就是单纯的卖苦力,一样能够赚取养活一家老小的工钱。

别的不行,运送蜂窝煤总会吧?

若是还嫌脏累的话,帮助官府有偿清扫街道,这个总能做好吧?

在他看来,真正需要赈济的,则是城外乡村里的百姓。

他们抵抗风险的能力极差,等到官府将目光投向他们的时候,估摸着伤亡数字已经相当惊人了。

而且乡村的房屋,大部分还都是茅草屋,哪里经受得住暴风雪的折腾,必然是倒塌一大片。

在寒冷天气持续不短时间,而且气温一降再降的时候,若是没有房屋帮着遮挡,那后果有多严重可想而知。

不仅京郊乡村百姓,还有整个直隶的受灾百姓,甚至中原腹地受到寒灾侵袭的百姓,都有可能组团跑来京城祈食。

到时候流民堵门,才是京城百官,以及权贵大佬们发力表现的时候。

当然,眼下和以往情况大有不同。

但凡京城有流民出现,都会被拥有大煤矿在手的勋贵家族招募,反正煤矿那里永远都缺乏足够的劳力。

像是津门那边,也能分流相当部分的流民,只要组织得当就是一支搞建设的生力军。

当然,到时候就要看朝廷配合不配合了。

贾蓉的武道修为,已经到了相当精深的地步。

他此时基本达到了寒暑不侵的程度,自然不在意陡然降温的天气变化。

只不过,这次京城突然的降温,让他想到了一些事情。

如果按照正常历史进程,此时正好是小冰河时期吧?

由朱元璋开创的前明,在大明战神朱祁镇时代就终结了,享国才刚刚六十年出头。

之后的南明朝廷,差不多坚持了八十多年也跟着彻底完蛋。

也就是在南明完蛋的时候,大乾太祖争霸中原成功,建立了大乾王朝。

而大乾王朝,此时距离开国正好百多年时光。

若是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判断,此时正是大明万历时期。

正常历史时期,小冰河时代来临,大明天下将遭遇连绵不断的天灾侵袭。

像是冬季气温骤降,大雪连绵的天气,以后还会延续好多年,还有持续不断的干旱,以及其他一些大灾大难,轮流上场没完没了。

可以说,正常历史中的大明朝,就是倒在数十年无穷无尽的天灾之中。

就是不清楚,已经差不多承平日久的大乾,能不能承受得住这样的连番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