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533章

作者:北城二千

朱由检说完,一直看着李定国,李定国倒是在思考着,脸上露出纠结。

愚孝这种事情,实际上谁都明白,但谁都逃不脱世间的礼法约束。

别说李定国,就算是朱由检,他大婚的那些礼法,他又能逃过?

只是有些礼法可以遵守,有些却不行。

朱由检前世在深山扶贫的时候就记得很清楚,一些家长根本不管自家孩子的想法,看着对方到了一定年纪,就让对方辍学回家。

一开始朱由检以为是经济问题,后来他才发现是思想问题。

实际上那些家庭也能供得起孩子读书,但他们就是认为,学那么多已经足够,回家里能多一份劳力。

对于这种愚昧自私的父母,偏偏大部分孩子还不敢反抗,因为这是当地已经深入人心的“礼法约束”。

只要忤逆父母的一个想法,你就是大不孝,你就是狼心狗肺。

也因此,朱由检不太喜欢愚孝和迂腐的人。

但有一说一,这套规则用来管人,也确实管用,不然许多皇帝也不会推崇孝道和忠君爱国了。

“殿下,我还是想去战场上看一眼。”

李定国沉思许久,最后还是觉得自家殿下说得对。

当然,他不是傻子,他也知道自家殿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顺着自家殿下的话去做,自己日后的成就不会太低。

去年他一言出,让数个村官人头落地的时候,他心里就有了想法。

这次回家,听到他父亲李大寿口中所说,御马监发现村官贪污的处置后,他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他听父母的,殿下也有可能会帮他,但他日后的成就,一定不会有殿下安排的那条路高。

官大一级压死人,他甚至连官阶都没有,就能开口斩首几个村官,如果他不听话,即便日后成了五品高官,他的头顶依旧还有四品、三品、二品和更往上的人。

他要做就要做朱由检这样的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不去欺负好人,但他也不会让坏人来欺负他,并且他还要把坏人和贪官污吏都抓起来……这就是他最朴实的想法。

“战场安全,你跟随我左右便可,这次大战虽然会有些艰难,但你我坐镇中军,遥望战场便可。”

战场上的事情不可预判,从第二次北伐之战开始,朱由检就有坐镇中军的想法,因为前军和后军、左右两掖已经被他玩熟了。

将领也是分能力和等级的,能坐镇中军,指挥数十万人马的将领,才是所有将领的追求。

后世所说的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只是在后世看来的功绩代表罢了。

在古代的武将看来,指挥数十万大军,拥开国之功,才是他们的追求,也才是黄龙他们热衷让朱由检坐上皇位的原因。

只是可惜,上次朱由检想着坐镇中军的时候,偏偏遇到了林丹汗这个大聪明来搞突袭。

虽然把林丹汗击退了,但朱由检也无语了一段时间。

第一次坐镇中军就被人带兵突袭,怎么看都不像是什么好事。

好在眼下能打的将领越来越多,能指挥万人,数万人,乃至十数万人的将领也开始变多,朱由检个人也不用那么操劳了。

等洪承畴、孙传庭、吴阿衡、杨文岳、卢象升这群人相继入阁,朱由检也就可以差不多放心去齐国了。

不过他要做的还有许多,例如把金铉、成德这些有能力的人扶上六部和都察院的位置。

留下这样的一个局面和人才团队,朱由检不求持续兴盛,只求几十年太平。

对于百姓来说,太平比什么都重要,比什么都好。

“这一战灭了建虏,国朝也能太平一段时日了。”

朱由检略有感叹,而他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因为只要灭了建虏,那么四百毫米降水线的疆域,就都在大明手上了。

守好这个降水线,然后谋求漠北、西域、乌思藏,以及中亚的河中地区,成功了可以稳定输血这些地方,失败了也不要紧。

只要基本盘还在,并且工业在不断的消耗这个基本盘,那大明就可以失败无数次,而这些地方的游牧民族只能失败一次。

虽然相比这些地方,发展东南亚和旧港,南州才更重要,但朱由检面对的局势就在于,只要灭了建虏,北亚地区就没有能和大明硬碰硬的国家和民族。

至于南亚的莫卧儿,也差不多进入灭亡倒计时了……

“殿下,您说我们这么大动静,老奴和黄台吉他们会怎么办啊?”

“嗯?”李定国好奇的询问,朱由检则是看向了他,想了想他的问题,随后嘴角露出一抹轻笑。

他转头看向窗外的燕云大地,带着一抹笑意说道:“此刻,恐怕他们正焦头烂额的争吵吧……”

第445章 天启第三次北伐(犁庭扫穴)

“带着粮食北逃?这不可能!”

“我宁愿战死也不愿意北逃!”

“明军只是稍微展露态度我就们想着逃跑,那真打起来怎么办?”

“我不可能逃!”

“即便死守斡朵伦,我也不会跑!”

如同朱由检预料的一样,金国的所有贵族此刻正在争吵,原因是黄台吉得知朱由检亲征,并且上直与东军都督府都有意向进攻时,他居然提出了举族北逃的提议。

不出意料,这样提议在提出的一瞬间,遭到了七成以上的金国贵族否决。

北边是个什么样子,他们心里是清楚的,以金国眼下的实力和人数举族北迁,恐怕会有一半的人死在路上。

狭小的上京皇宫内,所有金国贵族义愤填膺,只是面对他们,黄台吉沉着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而努尔哈赤则是如风前烛般,坐在轮椅上假寐。

“迁移没有那么可怕,我们眼下已经存储了六十万石米麦,还有三十多万牛羊,趁着明军没有合围前北迁,一切都来得及。”

济尔哈朗作为黄台吉政策坚定推动者,他面对所有反驳的金国贵族大声回应,然而这样的回应只遭到了谩骂:“济尔哈朗,你想让我们去北边趴冰卧雪?”

“三十几万牛羊,六十万石米麦看起来很多,但顶多只够吃半年,即便抛弃了汉人工匠和汉卒,也只能吃一年罢了。”

“一年之后怎么办?你们有把握说一年之后我们还有吃的吗?!”

“闭上你的臭嘴!”

“知道明军的补给线有多长?他们能发动多久的远征?”

谩骂声在殿内响起,显然众人都不愿意北迁,但同时,他们也知道明军带来的压力有多大。

他们唯一寄希望的,便是那漫长的补给线把明军拖垮。

在这种情况下,黄台吉抓住了所有人的痛点,平静的睁开眼睛,对着众人反问道:“明军眼下有多少挽马和驽马,你们知道吗?”

“明军有多少兵力,你们知道吗?”

“明军的将领有谁,你们知道吗?”

“明军准备了多少粮食辎重,你们知道吗?”

黄台吉的一个个问题把众人问得哑口无言,而他则是平澹说道:“我的人知道……”

说着,他看向了不远处的范文程,而范文程则是上前说道:“此战明军已经动员了三十万匹挽马和驽马,并且还不是总数,想来还有更多。”

“此战明军动员了上直十六卫,东军三十三营,合计十八万九千六百人,号称二十万。”

“此战,齐王朱由检亲征,上直出兵八万九千六百人,将领有灭了朵甘蒙古的曹文诏,灭了倭寇的曹变蛟,以及孙守法、曹勐、官抚民。”

“东军都督府出兵十万,熊廷弼作为督师,孙应元作为征北将军,下有左先锋官贺世贤,右先锋官尤世功,后军经略袁应泰,左军总兵祖大寿,右军总兵吴襄,后军总兵毛文龙,中军总兵赵率教……”

“按照间客的消息回禀,去岁一年,瀛洲运粮六百万石抵达辽东,而辽东收上来的粮食基本没有往外运。”

“明军的粮食,大概有五百万到八百万石。”

“这十九万兵马,三十万挽马驽马,应该配给五十万民夫,人吃马嚼之下,五百万石米麦够他们吃八到十二个月。”

“此外,按照明军以往的配置,参与此战的火炮最少有三千门,骑兵最少五万,马步兵十万,炮手四万。”

“明军此战,是想要一战定乾坤,彻底灭亡我大金,诸位贝勒贝子不可不防啊……”

范文程开口即沉默,但沉默的不是他,是金国的所有贵族。

按照范文程的话,明军有骑兵五万,马步兵十万,炮手四万,两千门火炮,另外还应该有五万支骑铳,六万支步铳,剩余八万是短兵,并且他们还有八到十二个月的补给。

相对比下,金国只有蒙古骑兵三万,建州马步兵六万,汉营步卒炮手两万,合计十一万兵力,并且只有不到一万支鸟铳,五百门劣质铁炮,以及只够全国吃七个月的粮食。

也就是说在纯战的情况下,七个月金国就要断粮,而明军可以坚持八个月到十二个月。

兴许是看到了双方补给的差距,才让黄台吉决定北迁的。

“这只是敌我两军的情况,但是你们别忘了,八旗是个什么情况……”

黄台吉忽地开口,让众人有些沉默。

小族在受到重创后,往往很难恢复力量。

建州八旗巅峰时一共十万人马,然而这是十三岁以上的男丁情况。

在经过多次讨伐辽东,又经复辽之役的打击,实际上在复辽之役后,金军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只有不到五万人,十三岁以上也只有五万三千多人。

七年的时间过去,建州八旗总算恢复到了六万人,可实际上其中有接近两万人是没有打过硬仗的。

不管是单兵素质还是军团素质,这支金军八旗都和当年萨尔浒之战时的金军八旗有着不小的差距。

虽说眼下多了三万蒙古骑兵,还有两万汉军步卒,但金国整体的力量是不如七年前的金国的。

七年前的金国,四万马步兵依旧被明军倍数击溃,而当时的明军战力除了上直四骑卫外,其它的战力也就是普通明军的水准。

但眼下,经过明军这些年的烧荒作战,金国众多贵族是可以感受到他们在进步的。

面对一个有着十九万家丁级别的军团围剿,金国能撑住多久?

要知道贺世贤那个疯子凭着三千家丁就敢对两万多金军出城冲杀,而眼下,即便是贺世贤,他手下也有上万家丁级别的骑兵,尤世功也不差。

两者作为先锋官,必定会对金国南部的防线造成致命威胁。

这还仅仅是南面,最让人头疼的是西面。

朱由检再次亲征,并且这次的阵容依旧豪华,曹文诏他们是与其交过手的,知道他的勇勐。

即便眼下的他没有朵甘营在手,但他有更厉害的上直。

至于孙守法和曹勐也是老熟人的名字了,官抚民也在河套之役大放光彩,西边几乎是清一色的骑兵勐将派。

恰好,从上京城往西是一望无垠的平原地区,因此不用黄台吉提醒,他们都能想到朱由检会怎么打。

说白了就是分兵,把上直十二步卫一分为二,一部分与上直四骑卫攻坚,剩下的一部分用来死守黑水河和各个山隘。

金军的机会不多,黄台吉的提议已经是最能保全他们的计谋了。

北迁……

一想到这两个字,所有金国贵族就倍觉口中苦涩。

他们已经北迁了一次,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现在又要北迁,而且还是迁往极北之地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他们不甘……

只是,即便他们再怎么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明军的火炮数量太多,而他们又没能破解明军的火炮,因此黄台吉设想的两山炮台包夹明军战术宣布失败。

现在他们已经没有底牌可以打了,基本是明牌,而朱由检却有着或许他们不知道的底牌。

“北迁吧……”

久久没有开口的代善忽地开口了,的他这一开口,原本还骂声一片的朝堂,立马就清一色的开始倾倒了。

“迁还有活路,不迁是没活路了……”

“只有北迁了……”

“北狩……”

“北狩吧。”

赞同的人开始成堆的站出来,甚至有些人前一秒还在骂骂咧咧,后一秒就跟着赞同了起来。

这一幕与历史上崇祯面对的局面一样,不过唯一遗憾的就是,崇祯没有黄台吉的决断和担当。

同样面对险境,黄台吉想的是东山再起,而崇祯想着找人顶锅。

就好似眼下,黄台吉在确定了众多贵族的想法后,当即转头看向了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如风前烛般精神不佳,面对黄台吉的注视,他难得睁开眼睛扫了一眼朝堂。

“得有人留下来断后……我带着老弱留下来断后吧,你们带着所有人北迁,包括汉人工匠和汉四营的人。”

“汗阿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