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135章

作者:北城二千

“你这滑头……”

看着朱由检耍宝,朱由校知道,这是自家弟弟让自己宽心,因此特意将气氛活跃起来的。

他望着眼前的朱由检,不由笑着宽了宽心,随后又关心道:“以眼下御马监的练兵速度来看,还需要几个月才能动手裁撤山西三镇兵马?”

朱由校十分难等,毕竟山西三镇和辽东的欠饷、军饷都需要内帑出,万一拖久了导致叛乱就不好了。

不过朱由检也没有办法,眼下的新卒还有两万多人没有甲胄,按照盔甲厂的速度,还需要三个月。

加上他们才训练了两个多月,目前拉上去裁撤山西三镇也不太可能,因此他只能硬着头皮道:“大概还需要三个月。”

“行吧……那我再拖一拖。”朱由校叹了一口气,与此同时一名太监走到了养心殿门口道:“万岁、叶阁老和刘阁臣求见。”

“宣!”朱由校回应一声,又对朱由检道:“准是弟弟回来的事情被他们知道了,大概是前来询问的。”

“那我要不还是躲一躲?”朱由检看了看四周,却见朱由校笑道:“躲甚?直面便是!”

说罢、他让魏忠贤搬来了椅子,和朱由检坐在大澡盆前,说着一些模型不对劲的地方,并作出修改。

过了一盏茶时间,脚步声才在殿外响起,叶向高和刘一燝二人出现在养心殿门口,作揖道:“臣叶向高(刘一燝),求见万岁……”

“进来吧!”朱由校回应一声,对魏忠贤道:“给二位看座。”

“是……”魏忠贤命人搬来椅子,随后叫乾清宫内的太监也纷纷退了出去。

朱由校见状,这才示意魏忠贤将手书拿给二人,顺带解释道:“如齐王所料,西南的奢崇明果然不安好心,眼下正在秘密与水西安氏、水东宋氏书信来往,企图谋反,贵南地区私下响应土司甚多。”

“这事情需要立马调兵处理。”叶向高的长须抖动,五官几乎紧皱了起来,足以说明他对这件事的重视。

毕竟当年播州之役时,他也研究过西南土司,知道这三人是贵州最大的三个土司,了解其恐怖。

他们一旦起兵,大明的财政就会出现问题,紧接着引起更坏的情况。

“齐王已经调兵了……”朱由校说着,顺带将刚才朱由检所说的一些事情告诉了叶向高和刘一燝。

如果是内阁和六部都在,他必然不会全盘托出,但如果只有这两人,还是可以托付的。

果不其然、当他们听到要调木增和乌思藏土兵的时候,脸上都闪过一丝不自然。

对于这点,朱由检看得清楚,却没有办法。

说白了、因为宋朝的缘故,明朝一直生活在宋朝的阴影下。

宋朝外交软弱,明朝就外交强硬,甚至于是无脑强硬。

明明对付蒙古、完全可以使用唐朝的政策,但明朝就是不干,因为宋朝的屈辱让百官都维持着表面上的强硬。

另外还有南北问题,唐代还没有那么严重,却经过唐末和宋朝的数百年分离,弄得江南人看不起北方人,北方人瞧不起辽东人,中原人瞧不起西北、西南人。

这种治理了数百年,才稍微好一点的局面,却是一个民族内部的局面。

让内部都有矛盾的民族,无私的接纳外族,这就更扯了。

得亏朱由检不用上朝,不然他这话一在朝堂上说出来,估计要被言官和御史群起而攻之。

还好、叶向高和刘一燝还算明辨是非,也知道目前除了木氏外、西南地区没有太多忠心于大明的兵马可以调动,因此没有多说什么。

只不过在得知这件事情后,叶向高便作揖道:“如果是如此、臣建议调延绥镇总兵杜文焕,领麾下兵马五千,南下四川。”

“杜文焕怎么了?”朱由校不解,而刘一燝见状,便将奏疏递给了朱由校,让他过目。

朱由校一目十行、看着看着就紧皱了眉头,将奏疏递给了朱由检。

这举动让叶向高和刘一燝微微皱眉,但并没有说什么。

朱由检也看完了这一切、随后道:“河套的北虏虽然数量众多,但由于分属四十二支,每支兵马多者不过四五千,少者不过千余骑,因此不足为患。”

“这次劫掠,明着说找杜文焕麻烦,却一直躲避杜文焕兵锋。”

“要怪也是怪固原镇守备不力,因此可以罢免固原镇总兵,让李如柏戴罪立功,李如桢为副将跟随。”

“戴罪立功?”听到这话,叶向高就明白了,齐王原来不想杀李如柏。

不过这也不奇怪,对于知兵的人而言,李如柏虽然没有帅才,但做一个先锋却没有问题。

固原这种地方由他镇守再合适不过,杀了倒是可惜。

叶向高微微颔首,而这举动让刘一燝稍稍有些怨气。

作为东林党人,刘一燝虽然明事理,但免不了有一个脾气,那就是认为祸国者都该死,兵败者都该马革裹尸。

因此他作揖开口:“就这样释放李如柏,恐怕会引起朝野议论。”

“萨尔浒一战,虽然兵败,但却不怪众人,是我等小瞧了努尔哈赤。”朱由检一开口,就想把萨尔浒这个事情平息下去。

他说的话也是违心话,萨尔浒一战,大明怎么可能没有问题?从皇帝到内阁、六部、杨镐、将领,有一个算一个,都有问题。

但朱由检眼下十分窘迫,在目前孙传庭、洪承畴这一代没有成长起来的时间里,他必须用老将稳住大明的基本盘,自然便不会放过有利用价值的任何一个人。

因此,他并不觉得自己说的有什么,而是继续道:“另外、当复起杨镐,命其前往朝鲜,监督巡查朝鲜是否与后金私通贸易。”

第154章 亩产八石的番薯

“复起?”

文华殿内、当听到可以换杨镐活下来时,叶向高眼前一亮。

刘一燝也认为,若是将杨镐放到朝鲜去,可能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

毕竟当初朝鲜之役,杨镐离开朝鲜那日,朝鲜百姓“遮道号哭”为杨镐送行,朝鲜国王难过得不能自已,“呜咽哽塞,涕泪横流”。

杨镐走后,朝鲜君臣为称颂杨镐之功,给杨镐立碑。

每当有明朝使臣或将领来朝,朝鲜君臣都会询问杨镐的近况,朝鲜建宣武祠,朝鲜国王提出应以杨镐配享,可见杨镐在朝鲜君臣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之高。

这样的人调去朝鲜,或许只有已经故去的朝鲜国王李昖才能勉强和他对垒。

至于李珲?比起民心和士大夫的心、他远不如杨镐。

一旦他要搞什么小动作,只要杨镐随便扇动扇动,李珲被废都是轻的。

想到这里、叶向高和刘一燝纷纷作揖道:“臣以为、齐王之言可行。”

朱由校看着这二人都同意了,便看了一眼朱由检,随后道:“既然如此、便复起杨镐、李如松、李如桢三人,复起杨镐为礼部侍郎,开春后巡查朝鲜,居于汉城,再派骁骑卫一百户护送他前往朝鲜,担当其护卫。”

朱由校在杨镐身边留了钉子,便是十六卫军之一,骁骑卫的一个百户人马,而这样的做法,虽然让叶向高二人皱眉,却依旧深深作揖应下。

不过在应下后,叶向高又拿出了另一份奏疏道:“万岁,兵部覆总督京营陈良弼疏言,原额三大营马二万一千二百五十匹,万历四十八年倒死一千七百九十三匹,您看……”

“调给御马监!”朱由校听到三大营连养马都能养死,果然如叶向高所想一样,要所有军马调给御马监。

朱由检听到这安排,心里也挺高兴的。

御马监眼下多次互市,加上缴获巴约部军马,数量是增加了不少,但军马依旧不足四万,连装备两个骑卫军都做不到。

现在把京营的马调来,那手头的军马就富裕多了,估计等裁撤了山西三镇之后,就能让四骑卫达到一人四马的配置了。

“臣遵旨……”

见朱由校这么说,叶向高回礼应下,随后与刘一燝一同,和朱由校又说了一下一些其他的政事,最后二人见事情谈好后便离去了,倒是朱由校在二人走了之后才对朱由检道:“弟弟让杨镐去朝鲜,如此一来、恐怕朝鲜君臣都会小心翼翼了。”

“不过如果朝鲜真的和建奴有贸易往来,并且在杨镐的监督下断绝了贸易,恐怕老奴会引兵前去攻打朝鲜。”

朱由校这话,让朱由检笑着回应道:“老奴若是敢大举出兵,也便是我辽东将士收回抚顺和铁岭、开原的时候了!”

说罢、朱由检又说了一下建造船坞和武装商船的事情。

朱由校虽然不明白要建造那么多大船干嘛,但一想到是自家弟弟所决定的事情,还是微微颔首认可了。

于是乎、接下来的大半个月里,御马监支出的银子如流水般,而天津沿海也被填土建造船厂,一座座庞大的船坞拔地而起。

时间在消耗、一点一点的来到了九月下旬。

此刻、秋收已经结束,而与此同时,永平府南部的试验田也全面收获。

得知这个消息的朱由检,当即便在骁骑、锦衣卫等数百人的拱卫下,朝着永平府赶去。

九月二十五的午后,他来到了试验田,而田地上已经是光秃秃的一片,负责这块地方的王承恩,在试验田不远处的邬堡门口接待了朱由检。

曹化淳扶着朱由检下马,而王承恩也凑上来道:“殿下、这些作物都已经收在各地的邬堡之中,永平府被圈出来的百万亩试验田都丰收了。”

“各种粮食的亩产如何?”朱由检拍了拍曳撒上的灰,高兴的询问。

王承恩见状,当即从怀中拿出了一份文册道:“麦122斤、蜀黍(高粱)175斤、豆126斤、谷224斤、玉麦184斤、番薯1245斤,马铃薯(土豆)458斤。”

“玉麦和马铃薯多少?”朱由检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王承恩见状,便翻到了记载三宝的一页,指着说道:“玉麦上田可收二百一十斤左右,中田一百八,下田一百五。”

“番薯上田可收一千四百余斤,中田一千二余斤,下田八百斤。”

“马铃薯上田可收六百四,中田四百五,下田三百二!”

王承恩的指出,让朱由检一时间精神恍惚。

他原本以为玉米会是其中主力,但现在看来、玉米完全比不上番薯和马铃薯。

这点便是朱由检所不了解的了,在没有改进品种的年代,玉米的产量还不如谷子,和高粱差不多。

加上没改良后的玉米是喜温的作物,注定无法承担开发东北的重任。

“这三种作物,谁耐寒,谁抗旱?”

朱由检铁青着脸询问,而王承恩见状,当即翻了翻文册,找到燕山所教习所记录的生长习性后便道:“番薯倒是比起我大明大多数作物都抗旱耐寒,土豆最不耐寒,但十分抗旱,玉米比土豆耐寒,但抗旱不如番薯和土豆。”

说到这里、王承恩笑着道:“殿下您不知道、百姓们知道番薯产量的时候都高兴坏了,按照殿下您所传授的《番薯十用》,一些百姓已经开始食用烤番薯了。”

“唉……”朱由检心中叹了一口气,心中十分无奈。

他本来以为玉米和土豆会是主力,却不想在这个时代,玉米的经济效益远不如番薯和土豆。

不过也还好、有了番薯和土豆,大明对大旱的抗性增加了不少。

“百万亩耕地,出产多少粮食?”朱由检对王承恩询问,而王承恩翻了翻文册道:“番薯三十万亩,产二百四十万石,玉麦四十万亩,产四十七万石,马铃薯三十万亩,产八十八万石。”

“百万亩地,共产出三百七十五万石。”王承恩看着这文册上的亩产,心里乐开了花,说道:“番薯和土豆若是推广,恐怕大明会迎来盛世!”

“那些前来耕种试验田的各处佃户都知道了吗?”朱由检松了一口气,说起了他当初的安排。

当初的他、是从北直隶和南直隶的众多佃户之中,一村村找来的数万佃户,让他们来永平府耕种。

眼下的他们、亲眼见证了番薯和土豆的成长,而这三百七十五万石的作物,足够种满数百万亩御马监的田地。

玉米就算了,不太适合大规模推广,但番薯和土豆是必然要推广的,尤其是番薯。

番薯的可怕之处,便是亩产高,可在地窖的恒温环境下,存放半年之久。

眼下只要把数万佃户放回去,并且宣传让御马监的百姓种植,那么御马监的养殖官场,还有百姓之间就可以在种植主食的同时,用番薯来圈养牲畜了。

这样的养殖一旦成型,规模是十分恐怖的。

数百万佃户,哪怕一人只养四五只家禽,一两头猪,那规模也是极为庞大的。

他们成了规模,御马监养军的成本就会降低,而他们的种植事情一经传开,便会向四周蔓延。

强制让百姓种新作物,百姓是难以接受的。

但如果是民间风气导致的传播,百姓比谁都种的热情。

“让各地拱卫营兵马前来接应百姓回家,顺带押运土豆、番薯、玉麦给百姓,只要他们愿意耕种,便可以自取种粮。”

“燕山所的学子和教习们,会在开春后前往各地教导他们种植。”

说到这里、朱由检脸上也露出了高兴,并对王承恩道:“番薯给满桂留一点,大宁三卫的耕地有限,正好用来种植番薯,主粮可以等贩粮结束,去湖广、四川购买,明年开春后运粮前往。”

“奴婢领命!”王承恩心里也高兴的紧,王承恩、还有骁骑卫、锦衣卫等人也是纷纷诧异。

他们大部分都是农家子弟,自然知道亩产八石的番薯和亩产近三石的马铃薯一旦传开,天下会变成怎样的局面。

以大明眼下的土地规模和人口数量,只要传开,就基本不会有风调雨顺而饿死的百姓。

甚至因为这些新兴粮食流入市场后,米麦等粮食的价格会降低,让更多人能吃得起饭。

因此、在朱由检接下来视察邬堡粮仓的时候,所有人都伸着头眺望粮仓,恨不得用眼睛把番薯、马铃薯上的泥巴都看得一清二楚。

好不容易逛完了整个邬堡,朱由检又想到番薯所带来的影响,于是对曹化淳道:“番薯、马铃薯等作物、必不可落入后金手中。”

“奴婢会转告陆指挥使的。”曹化淳作揖回礼,而朱由检也微微颌首。

对于缺粮的后金来说,要是其麾下三百万亩耕地种上番薯,那么完全就可以让百姓吃番薯,士卒吃米面。

到时候粮食危机对对方来说就不再是危机,并且进攻也就更肆无忌惮了。

因此、推广番薯是必然,但禁止番薯出关也是必然。

这一点、就需要锦衣卫做出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