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836章

作者:天子

当然也有死守成功的案例,可死守的代价就是与京城共存亡,可不是每个皇帝都有那魄力的。

骑在百姓头上的权贵,也没有死守的勇气,明末那帮官员和勋贵开城投降李自成就是明证。

……

……

城中京营兵马,从西直门杀出,本想趁着城外敌军没有集结完毕前,冲杀出一道缺口,为皇帝出逃创造条件。

等骑兵冲出城去,才发现想法太过天真。

火炮已经不是点、线的发射,而是全方位覆盖,一通劈天盖地的炮火下来,骑兵基本已经没有几个在马上的了,连城门口都被炸得坑坑洼洼,左近的城墙也有诸多缺损。

剩下没死的骑兵,就像惊弓之鸟一样,狼狈逃回城内。

此时的朱四才知道,自己连逃走的路都被堵上了。

现在是不死战也要死战了。

为了泄愤,朱四让人直接将王时中处决,就放在东直门城头枭首示众,甚至把王时中的头颅挂在了城门楼上。

当然大晚上的也没人在意城门楼上挂了什么。

王时中成为这场战事中为朝廷背黑锅的第一人。

当朱四回到紫禁城时,整个人都蔫了,此时吏部尚书桂萼正好入宫,跟朱四说明眼下的情况,并提出建议:“……若京师真的城破,陛下立即换上普通人装束出宫,择一民宅藏匿,蒙蔽贼寇,等形势稍微稳定便悄悄混出城,臣会安排人手护送陛下前往安陆,以图后计。”

桂萼比较理性。

他看出来了,皇帝不走,等于是把大明王朝推向死局。

皇帝死了,各地叛乱就会起来,那时候藩王各自称帝,有兵权的将领也会趁势而起,入寇的强敌可以逐渐将各地割据势力消灭,到时怎么看大明都会灭亡。

只有朱四活着到安陆,大明王朝的主心骨仍在,各地叛军少了名义,那时候大明从表面上看还是能拧成一股绳,共御强辱。

“你也看出来了,京师守不住,是吗?”

朱四对桂萼的提议比较认同。

现在所有的情报均显示,来犯之敌是南洋爪哇国的人。

他们连大明语言都不通,如果他这个皇帝换上普通人妆束,他们怎么知道自己是皇帝?

趁乱出走,看起来危险,却已经是最后的机会。

桂萼道:“臣有个不好的想法,或许如今困局都因朱敬道而起。”

“什么意思?”

朱四皱眉。

桂萼等于是在替张璁在说话,道:“贼寇所用火器,跟朱敬道之前发明的那些武器何其相似?火枪、火炮都很像……或许是他出海多年,早就为贼寇掳劫,为贼寇做事,方有今日之危局。”

“呵呵。”

朱四笑了笑,道,“你还真敢想啊。”

桂萼摇头道:“臣也知道如今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但陛下要出逃的话,需防备臣子将您……给认出来。”

意思是你作为皇帝逃跑,最好还是小心一点,敌人认不出你来,但大臣对你却很熟悉哪,万一被谁举报了,你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朱四问道:“贼寇破城之后,不会屠城吗?”

“这……臣不知。”

桂萼也是一脸忧色,但还是出言安慰,“但以之前天津卫城那边贼寇破城后的表现来看,应该不至于。他们只是让城中军民有序离开,连混杂在出逃百姓中的官兵都不阻拦,也不知怎么想的。”

“这是什么路数?”

朱四完全搞清楚对方要干什么。

自从这股敌军登陆大明后,就一再打破大明君臣的认知,之前从来没见过这般打仗的。

正说着话,张佐跑了进来,大喊大叫:“陛下,贼寇已经攻城!听说东直门外的兵马,已经……”

“怎样了?”

朱四紧张不已。

张佐道:“很可能已不存,如今城东大乱,城中百姓正在往城南跑,拖家带口,城内已乱成一锅粥了!”

“百姓都集中到城南去了吗?”

朱四眼前一亮,好像是找到了出路。

自己要化妆成百姓出城,自然要随大流,如此一来城南正是他现在应该去的地方。

第1110章 不一样的使节

大明嘉靖七年年底的这次京师保卫战,可说是毫无技术含量可言。

或者说,无论是在前线治军的杨一清,还是被临时委命为兵部尚书的张璁,都没见过这么让人崩溃的场面……敌人的队伍可以平推着往前走,无论大明将士的盔甲有多厚,盾牌有多重,都架不住对面强大的炮火覆盖。

即便到了中距离作战,对面横扫一大片的各种机枪和步枪射出的子弹如狂风骤雨般袭来,让大明一方完全无法招架。

随着东直门被敌人的炮火直接炸开,城内守军都感到一种深深的绝望。

不过随即攻城一方选择了回撤,并重新在城外集结,并没有连夜攻城的打算,但以六个方阵把京师各城门给困住,没采取什么围三阕一的战术,就是堵住所有出逃的线路,在守军火炮射程外驻扎下来。

好像对面没心思把大明京城一次性攻取。

“杨阁老……”

张璁灰头土脸出现在东直门内。

城门已被敌军直射炮火给轰碎,城中军民冒着极大的危险,把从附近民居拆来的门板拼凑起来,重新搞了扇大门,似乎是想以此表明,大明京师并没有被攻破,城门仍在。

杨一清坐在距离城墙十多米处一户民宅的屋檐下,屁股下是一张长条木凳,面前的八仙桌上摆放着侍卫为他准备的饭食,但他却没心思吃饭。

当他闻声抬起头来,看到来人是张璁时,在周边火把映照下,脸色凝重,扬了扬下巴,问道:“你没有随同陛下出城吗?”

“出不去了!”

张璁苦着脸回道,“城门外的情况不比这边好太多……西直门外,冲出去的骑兵十有八九都死了,剩下的都狼狈逃了回来……对面的火器太猛了。”

杨一清指了指破损的东直门,摇头道:“实在弄不明白,敌人到底要干什么,明明有一举攻破我大明京师城防的实力,却始终不发起进攻,这是要折磨我城中军民?”

张璁问道:“派去接洽外夷的使节可有回禀?”

“没有!”

杨一清摇摇头,脸上厉色一闪而过:“不过我这边倒是有南方八百里加急,说是对方舰船上有我大明将士身影,进攻南京时,竟有大明将士引路。”

“啊?杨阁老这话是何意?”

张璁一听非常惊讶。

照理说来犯之敌,抓几个大明士兵或百姓当向导没什么好稀奇的,但杨一清的意思分明不是说这个。

杨一清道:“大明出海那些将士,一去数年,他们出海后到底做了什么,你有了解吗?”

“朱……朱敬道?”

张璁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杨一清站起身来,一脸愤慨:“如果城外的贼寇原本是我大明将士,此举等同于叛乱,还有那朱敬道……他对我大明各处守备情况非常清楚,若是他做了乱臣贼子,大明危矣!”

张璁苦笑不已。

说什么大明危矣,现在京城城门都被攻陷,各处勤王兵马没有一路能杀过来,城内军民早就人心惶惶,现在是想逃却逃不掉。

张璁道:“狄夷分明都是爪哇野人,不通大明语言,如何能说就是朱敬道的责任?就凭他带出去的几千卫所兵?杨阁老是不是太过……杞人忧天了?”

张璁不知该如何形容这件事,心里边也在想,如果真是朱浩还是好事,大不了改朝换代,而不用担心华夏文明被外夷所灭。

现在朝廷上下普遍的观点是,大明从蒙元外夷手上把华夏正统给抢了回来,现在很可能又要葬送掉,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城内百姓也十分担心对方会直接屠城。

杨一清道:“今夜战事已休止,但估计明日一早贼寇就要攻城,而且怎么都守不住……为人臣子,为大义而殉节,老夫无怨无悔……秉用,你现在是要出使城外敌营,还是留在城中?”

“这……”

张璁不由皱眉。

我又没有奉皇命出使谈判,你杨一清出言为何如此突兀?

“出城去吧!”

杨一清看着张璁,脸上闪过一抹厉色,道:“节杖已为你备好,你只管去便是……否则便是临阵退缩,有意扰乱我军心士气,其罪当诛!你自己掂量一下吧!”

“你!”

张璁这才知道,杨一清不是在跟他商议,而是下命令。

张璁虽贵为兵部尚书,但他看到周围那些将士的眼神,一个个凶神恶煞,满身杀气,他就知道,可能是自己先前劝说皇帝逃走,后又助纣为虐诛杀了兵部尚书王时中,彻底惹恼了前线将士。

我们在前面出生入死,以生命为代价死守京城,结果你却劝皇帝逃走?

意思就是我们该死呗?

现在城门都被贼人攻陷,如果对方来日还要攻打,京师很可能守不住,但也有可能是对方底蕴不足,想借助眼前的优势局面跟大明谈判,或许朝廷交出一些好处,他们就可以撤退呢?

但这需要有人前去敌营出使。

“杨阁老,你是想犯上作乱吗?陛下没有让任何人,出城与狄夷谈判。”张璁不敢发作,只能低声下气说话。

同时也是为了避免被旁人听到,让形势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杨一清冷冰冰地道:“秉用,老夫所做一切全能是为大明江山社稷考虑……这恐怕已是大明最后的机会,你不去也得去,否则将士们不会答应!你以为现在去请示陛下,时间来得及吗?”

杨一清就差说,你现在能不能找到皇帝在哪儿都另说。

张璁眼见有人给他送来出使的节杖,心中气恼至极,却有兵士立在他身后,大概要架着他出城当使节,他一把将节杖接了过来,转过身,愤然往城门口方向去了。

……

……

战事暂时平息。

躲在皇宫内苑的朱四,此时正守着陈皇后,尽量保持镇定,而装载着金银珠宝和值钱东西的马车早就已经收拾妥当,只要前线探查清楚,他可以随时踏上南下逃亡的路程。

“陛下……”

张佐急匆匆而来。

朱四急忙起身询问:“怎么样?城南有缺口吗?百姓怎么样了?”

张佐道:“没有……城门没打开,城外全都是贼寇,另外杨阁老已下令,让各城门加强戒备,一旦有开城门献降者,格杀勿论。还有……城外炮火已经停息下来,似乎贼寇……今晚不攻城了。”

“不攻了?”

朱四一脸迷惑。

朕这边都在等待城破后,趁乱逃出去,结果你们说不攻就不攻了?

张佐继续道:“杨阁老派兵部张尚书出城,说是要去跟贼寇谈判斡旋。”

“谁给他的权力?”

朱四怒从心头起。

他这个皇帝没下旨,杨一清却代天子行事?

张佐一脸为难之色:“陛下,如今这境况,还要指望杨阁老率军守城,先前一战好歹把城门口给守住了,虽然东直门已被炸没了,但临时已做了修补。若此时……不遵照杨阁老的意思办事,只怕……大明江山社稷危矣……”

朱四恼火道:“如果不听他的话,他会先把朕杀了,是吗?难道他想当皇帝不成?”

张佐摇头苦笑。

这时候杨一清再蠢,也不可能萌生当皇帝的想法。

大敌当前,难道现在不是放下一切矛盾、一致对外的时候?就算杨一清所用方法有些偏激,但大抵还是在为朱四这个皇帝考虑。

朱四问道:“城外贼寇为何不攻城?他们是要撤兵吗?”

“回陛下,敌人并未有撤兵的迹象。”

张佐也觉得纳闷儿,低声分析道,“陛下,眼前的情形有些像南京那边,爪哇人攻破城门和城墙后也都不进城,似乎忌惮在大明城池内展开激烈的巷战,或许他们……用兵方面有何忌讳。”

朱四闭上眼,一脸苦恼之色:“只能如此期冀了!派张璁去敌营也好,探探虚实吧,如果敌人能撤兵,朕愿意赐与他们金银珠宝和美女,他们想要什么就给什么!”

张佐很想问,你为什么不早点说?

非要在敌人杀到京城城下时,才想到要拿出大明半壁江山的国力交换你的皇位?

……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长生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