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子
一旁的苏熙贵听了,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是菜市场吗?
翰林学士的职位,都可以这么讨价还价?这边有个“清高”的家伙,给个翰林学士当,他都不愿意?
朱浩笑着问道:“如果说先生你当了翰林学士,仍旧跟今日一样,不用每天出现在翰林院,想做什么做什么,仍旧可以清闲自在,不好吗?”
“不可能。”
唐寅自然觉得朱浩是在骗他。
朱浩道:“如果说,到那时先生你是翰林学士,成为文臣楷模,不用每日去翰林院烦心,家里会有诸多人拜访,别人对你的态度……也不会再像对一个兴王府旧臣,而更像是当世大儒……先生你想想那时的光景,真是随便走出去,都可以光耀门楣!”
唐寅闻言皱眉。
稍微想象了一下朱浩所描述的场景。
自己身为翰林学士,以后亲朋好友见到他,就不单纯只是仰慕,甚至会带着巴结,那是何等荣光?
第957章 培养对手
听完朱浩描述的场景后,唐寅突然沉默下来。
连一旁的苏熙贵都看出来了,唐寅明显动心,因为朱浩说的情况对于一个名利场上打滚的人来说,吸引力简直不要太大。
朱浩属于“对症下药”。
你唐寅不喜欢混官场,但总喜欢名利、地位吧?
如果给你个地位,不用你在官场摸爬滚打,不需要跟朝中大臣斡旋,单就挂个名,跟现在一样当个闲人,你能拒绝?
“先生,估计现在宫里朝会已进入尾声,别怪我没提前跟你打招呼,其实安排你当这个翰林学士,事情不一定能成,就算真当上了,你要是不乐意,回头去跟陛下请辞,陛下还是会准允的。”
朱浩以上位者的姿态,跟唐寅说话。
换作别人跟唐寅这么说,唐寅非拂袖离开不可。
我诗画双绝的唐大才子不要面子的么?
可换朱浩这么说,唐寅早就习惯了,好像师徒二人的相处一直是那种插科打诨且相互埋汰的模式,反正更丢人的事都被朱浩见识过,言不由衷追求个名利,倒也不是很过分吧?
唐寅感慨道:“敬道,难怪你连杨用修都能说服,看来这官场事,你比别人都要了解……唉!”
这么一来等于是说唐寅承认,自己的确被朱浩看透了。
一个不需要坐班的翰林学士,对他来说几乎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朱浩叹道:“先生也别抱太大的希望,就如同黄学士现在也在宫里争取入阁一样,文臣给陛下施加的压力太大了,这是一次君臣间的博弈,以及利益互换,陛下今日有所得,必然会有所失!”
……
……
这一天朝议在君臣相持中结束。
如朱浩判断那般,双方各有所得,各有所失。
皇帝一方,大礼议议题仍旧没有得到最后确认。
连朱四自己都知道,靠跟大臣商议是拿不出任何结果的,要想顺利通过,只有单方面宣布这一条途径,而现在蒋冕还没有致仕,文官主要力量仍旧没有蒙受大到损失,所以这次看起来是为大礼议而争,但真实目的却是对文官派系进行大清洗。
皇帝一方面保持对大礼议势在必得,一边却在关键时候做出退步,然后让朝堂换上更多“自己人”。
文官这边,毛纪致仕,而到最后他们不得不同意让黄瓒入阁,黄瓒以东阁大学士挂户部尚书衔,成为大明排次为第四位的内阁大臣,入阁后主要负责内阁与户部、京仓等对接事宜,票拟方面也主要以拟定户部对策为主。
另外一个改变,就是唐寅从名不见经传的翰林检讨,晋升为翰林学士。
此事看起来很邪乎,唐寅的升迁力度空前巨大,简直是天与地的差别,但这件事上遭遇的阻力,却比黄瓒入阁少很多。
这点可能连朱四自己都没想到。
唐寅虽然只是翰林检讨,但先前他曾总督宣大、内三关军务,差点儿做到了六部侍郎,加上唐寅又是兴王府教习出身,虽非兴王府长史,但因兴王府两位长史张景明和袁宗皋相继故去,唐寅成为兴王府在朝中的标杆人物。
也因为唐寅性格随和……
这点是经过时间验证的,文官集团发现,要控制唐寅,比控制黄瓒、张邦奇、张璁之流可容易多了。
让唐寅来当这个负责议礼的翰林学士,就跟没人来当一样,很多人甚至欣然接受唐寅上位。
等于说……
唐寅不是被硬顶上去的,而是被众人给“捧”上去的。
消息传到戏楼。
苏熙贵激动得差点儿当场跪下。
黄瓒谋划那么久,终于如愿以偿入阁,苏熙贵作为政治掮客,隐身幕后完成了一个“奇迹”,把黄瓒推到了文官所能获取的最高位置上,苏熙贵既能得到黄瓒带来的回馈,又如愿“全身而退”,从此以后他不用再记挂怎么帮黄瓒做事,可以专心投在朱浩麾下。
另外令苏熙贵激动的是,这件事完全由朱浩策划,连朱浩好似信口说的让唐寅当翰林学士都如期兑现。
苏熙贵等于是说在跟朝中仅次于皇帝的实权者一起见证了这件事。
想到以后自己能巴结到比黄瓒更根深叶茂的大树,心情越发激动。
“唐先生,你怎么说?是接受还是回绝?”朱浩不理会正在一边激动得忘形的苏熙贵,笑问唐寅。
唐寅脸色尴尬。
要说高兴是挺高兴的,来赴约的时候自己只是个一点实权都没有的翰林检讨,现在就当上翰林学士了?
翰林院一上一下两种极端的差别。
“你是如何让陛下说服朝中大臣的?”
唐寅先反问了一句。
朱浩耸耸肩,表示无可奉告。
苏熙贵此时才想起来要好好巴结一下唐寅,因为他发现,黄瓒就算如愿入了阁,大概半年左右就要退下去了,最长可能也不会超过一年,因为黄瓒这个阁臣只是个过渡,而唐寅才是“新贵”,如果让唐寅入阁……那还不干个三五七年的?
“唐翰林……啊不对,应该称呼您唐学士,鄙人给您见礼了,恭喜恭喜。”苏熙贵笑颜如花,却跟狗尾巴花一样不招人喜欢。
朱浩道:“先生,你都当翰林学士了,今明两日,你该去一趟翰林院,把交接事宜给办一下。”
唐寅紧张兮兮地问道:“你确定,以后我不用每日去翰林院处置事务,还像今日一般逍遥自在,对吧?”
朱浩笑道:“瞧你问的……这么说吧,就算你想每天都去,翰林院的人也不会欢迎,你就算一年不在他们面前露面,他们非但不会怪责你疏于政务,反而会欣然觉得你维护了大明体统,是难得的好官,不知你信不信?”
“这……”
唐寅一听,顿时有些灰心丧气。
感情自己在朝堂这么没存在感呢?
不过想想也是。
皇帝增加议礼翰林学士的职位,本来就遭遇朝中诸多非议,黄瓒作为正统文官,每天去翰林院都遭人白眼。
现在换了他唐寅去干这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别人自然都巴望他不出力……这样就等于是把皇帝设议礼翰林学士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点。
“明天再去吧,我先回府。”
唐寅意兴阑珊。
现在他当翰林学士的事已经确定下来,得回到家中等候诏书和官牒送达。
朱浩道:“先生你还不能走,一会儿要跟我去见个人。”
这次连苏熙贵都提起兴趣,跟唐寅一起好奇地望向朱浩,想知道是谁。
朱浩也没隐瞒:“应该是那位张翰林。”
“你是说……张秉用?”
唐寅思路瞬间清晰活络起来。
先前朱浩说过,如果不是他唐寅,那成为翰林学士最热门的人选应该是张璁才对,而张璁为了大礼议忙东忙西,更是不惜开罪满朝文臣,在地方和南北两京等处奔走,联络那么多人,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飞黄腾达。
可现在大礼议已初步有成果,皇帝对朝堂的大清洗已显露眉目,却是空出来的议礼翰林学士职位依然没落到他头上,他心里能平衡?
问题还是被唐寅这个一直都抽身事外的散人,给窃夺胜利果实。
从张璁的角度来说,你唐寅除了是皇帝的亲信外,还有什么本事?
你在大礼议方面出过什么力?每次见你都是那副要死不活的样子,现在抢成果的时候你又跳出来了?
唐寅想了想,为难道:“我还是不见他了,就怕他……唉!”
朱浩道:“你若是不见,他对你的成见可就更深了,你知道的,大礼议方面还需要他来出力,不然指望先生你去民间奔走,跟士子沟通,去联络朝堂内外的大臣一起拥护议礼之事吗?”
旁边的苏熙贵试探地问道:“这位张翰林,如今已是翰林侍读,他才入朝几年?这样还不满意?”
或许在苏熙贵看来,张璁入朝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新皇身边的核心力量之一,并拿到别人想得而不可得的职位,怎么还人心不足呢?
朱浩笑道:“苏东主,黄学士那边,你也该去恭喜一下了,不如你先走,我跟唐先生再聊聊?”
“好,好。”
苏熙贵很识趣。
见识到朱浩的影响力,他觉得今天等得很值,现在自己岂能不识相留下打扰?
“那我们回头再聊。”朱浩道。
“好。”
苏熙贵恭敬行礼后,又跟唐寅专门做了告辞,这才离开戏楼。
……
……
戏楼包间,只剩下了朱浩跟唐寅二人。
此时朱浩脸上的笑容已经敛去。
“唐先生,我明说了吧,我就是利用你来打压张秉用,让他愤愤不平,从心底生起一股对我的嫉恨。”
朱浩直言不讳。
唐寅诧异地问道:“怎么?你妒忌他?”
朱浩摇头:“我非但不妒忌,相反,以后我还会暗中提拔和栽培他,让他成为朝中可以跟我抗衡的有生力量……一旦他对我生出恨意,就会想方设法离间我跟朱四的君臣关系。”
唐寅叹道:“你这又是何必呢?”
朱浩道:“先生你之前不是说过吗?我在朝中,如果真变成独自一人只手遮天的情况,我也就离乱臣贼子不远了……不给自己培养个对手,又如何能让陛下对我放心呢?”
第958章 怨念
不到半个时辰,张璁便出现在戏楼。
他从皇宫出来后,心情郁闷,想见朱浩又不知可以在哪里见到,却不知这边朱浩已给他安排了门路,让锦衣卫直接护送他到戏楼来。
当见到朱浩跟唐寅坐在一起的时候,张璁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
“秉用兄,今日你在朝堂上,为陛下出面议礼,舌战群儒,立下大功,辛苦你了。”朱浩笑着跟张璁寒暄。
张璁目光不由瞥了唐寅一眼。
好似在问,我辛苦自然是辛苦,但问题是为何我出了大力却没分享到胜利果实,反倒被你旁边这位给轻易摘取了?
张璁先对唐寅拱手:“见过唐学士。”
“这个……”
唐寅想解释一下,很想说,翰林学士之职我本来不想要。
话到嘴边,却不知该如何出口,本属于张璁的职位,落到你头上,你的解释很容易被理解为说风凉话,人家能爱听?
朱浩道:“我也是刚知晓,唐先生接替黄学士为翰林学士……来来来,坐下来叙话吧。”
张璁和唐寅同时望向朱浩。
张璁目光里满是不可置信。
你刚知道?
你作为皇帝身边头号智囊,大礼议都是你发起的,你怎么可能刚知道?你敢说这件事不是你在幕后策划?
唐寅则明白朱浩为何会这样说,因为朱浩先前说过,要为自己培养政敌,那故意装作刚知晓,不就是在张璁面前惺惺作态,引起张璁对他的恨意?
这分明是在玩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