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279章

作者:天子

既能通过生意把田地被抢夺的损失给弥补回来,表面上两家王府还在继续争田地,朝中太后那边也好交差,如此还不伤和气,就算以后兴王府得势,出了真龙,两家没闹掰不说,或可攀上交情……

庞迁心说,今日我不辞辛苦前来谈判,不就是为了达成如此目的?

看来兴王府果然是藏龙卧虎之地,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鲁莽无知,人家早就给我们设计好了退路。

“好,老朽即刻派人通知襄王,商定谈判要领……但具体谈定时,兴王府可不能只以你们几人出面。”

庞迁明显同意了朱浩开出的条件,但他怕眼前两人不能代表兴王府。

朱浩道:“若是真把事谈定,到时王府自然会派出高层签约……我们不过是负责打头阵罢了。”

“嗯,来人,准备笔墨。”

……

……

谈判第一轮就取得非常不错的进展。

朱浩和唐寅下楼,从驿馆出来,暂时来到对面食肆等候消息,唐寅连呼不可思议。

“朱浩,我听明白了,你这不但要替兴王府和襄王府当和事佬,还想把生意做到襄阳去……拿兴王府当幌子,同时让襄王府给你铺路啊。”

唐寅苦笑着说道。

陆松上前小声问:“朱少爷,若真要做此等生意,应该不用我兴王府出钱和出人、出力吧?”

朱浩道:“不用,我这边派人过去就行……其实明摆着的事情,襄王府想通过行货买卖赚钱,靠田亩租税那微薄的收入想养活偌大的王府可不容易……谁都知经商赚钱,但不是人人都能把生意做起来。他们缺做生意的人指导,而我却缺渠道,这算是一拍即合吧。”

其实最赚钱的不是塌房生意,而是房地产,将水运交通更为便利的襄阳渡口开发成南北货物集散地,仅仅那些建成的店铺就可以大赚一笔,但此时还没人意识到这一点。

“你怎么想的?明明是来谈判,却跑去跟襄王府谈生意?你这脑子……可真怪!”

唐寅有点无语。

陆松咧嘴直乐:“看来朱少爷不但智谋超群,连经商也是一把好手。”

朱浩摆手:“别消遣我了,若是襄王府派了别人来,我都没法开口。就因为来使是庞长史……以我所知,去年襄王府见安陆地面上塌房生意好生赚钱,就是这个庞长史张罗着做塌房生意,结果没赚钱不说,还赔了不少……我跟他提出来,他想证明当初自己的建议有效,自然对此热衷。”

唐寅和陆松不由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惊讶。

唐寅赞叹:“你够可以的,生意场上弄来的情报也如此准确,还能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出人意表,让人叹服!”

正说着话。

就见对面驿馆有三人牵着马出来,居中那个肩上扛着个包袱,若所料不差,里面装有庞迁的信函。

三人出了驿馆后,翻身上马,向出来送行的人挥手作别,随即扬鞭远去。

唐寅从窗口往下看了看,回头道:“行了,我们也回王府吧……朱浩,回去后你可能要陪我去见兴王。”

“嗯。”

朱浩没有丝毫惧怕。

见兴王嘛,又不是一次两次,再说今日的事也的确要兴王做出肯定才行。

……

……

兴王府。

朱浩、唐寅和陆松,在张佐、袁宗皋和张景明陪同下,跟朱祐杬会面。

唐寅把谈判内容大概跟朱祐杬说了。

朱祐杬有些惊讶:“对方同意了?”

在场别说朱祐杬了,就连张佐和袁宗皋、张景明也一脸震惊。

你唐寅可以啊,去见一趟襄王府长史,谈判立马就有了进展?对方愿意息事宁人,田地就此拿回来了?

唐寅正色道:“虽然事情还要等庞长史请示过襄王才能决定,但以庞长史之意,襄王应该会同意此条件……因涉及我兴王府,请王爷决断。”

他的意思是我代表兴王府前去谈判,就算没损害兴王府利益,事情也不能我说了算。

朱祐杬开心地笑了,望着唐寅的目光再添几分欣赏:“唐先生出面谈判,既未损我王府颜面,还能在不伤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把事情谈妥……只是跟襄王府的生意……”

唐寅道:“自有朱浩出面……若是货物调运有问题,会找本省商贾苏熙贵协助。”

“哦?”

朱祐杬不太了解情况,望向一边的张佐。

张佐作为王府当前的大管家,负责王府采购和销售事宜,急忙解释:“王爷您不记得了?苏熙贵就是本省黄藩台内弟,听说黄藩台已得朝廷调令,即将往京师为户部右侍郎,他们一向跟我王府交好。”

“哦,真不错!”

朱祐杬听到这儿,心中大感安慰。

本来黄瓒为本省布政使,兴王府为避嫌,与之没有直接联系,但因为有朱浩的渠道,让苏熙贵跟兴王府关系日益紧密。

如今黄瓒暗地里与兴王府交好,变相地兴王府在朝中又多了一强援。

就算他过世,也给儿子留下一个非常好的政治资源和人脉,心中异常踏实。

袁宗皋见朱祐杬很满意,也就没了反对的心思,笑问:“伯虎,你是如何想到这一切,并以生意场上的利益,跟襄王府谈判?”

唐寅直言不讳:“其实都是朱浩提醒……他跟我分析,说襄王府上下都知道我兴王府不能开罪,暗中却被人所胁,不得已而为之,只要双方互给台阶下,就能把事谈妥。

“而与此相关的利益不过是几百亩田地的收成,那本就不属于襄王府的官地,朝廷已划拨兴王府,争无可争……再便是襄王府对我兴王府的实力多有忌惮,谈判时我们轻松便可占据主动。”

袁宗皋颔首,随即再次问道:“那意思是……朱浩在此番谈判中,出力不少喽?”

说话间往朱祐杬身上瞟了一眼,好似在提醒,你看我没说错吧?唐寅什么事都喜欢听朱浩的,并不是他能力有多强,很多时候就是靠朱浩出谋划策。

朱祐杬才懒得理会主意到底是谁出的,笑着说道:“朱浩小小年纪便智谋百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看来以后可成为世子的左膀右臂。”

言下之意,朱浩有能耐,本王很高兴。

这不但是给我培养幕僚,更是为我儿子培养能臣!

以后我不在了,就靠朱浩帮助世子打理兴王府,这是多好的事?我为什么要为朱浩和唐寅通力合作而感到不悦呢?

都是我的人,王府一手培养出来的,分那么清楚干嘛?

朱浩急忙道:“多谢兴王赏识,在下一心为王府着想,一切都围绕此目的展开,尽力为之。”

袁宗皋闻言,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朱浩突然觉得,袁宗皋治理一个兴王府,能力自然绰绰有余,但治国却嫌不足,看来历史的评价是正确的。

你连兴王如今最在意的是王府传承都没看明白,见识上比之唐寅都不如,还总想瓦解兴王对唐寅的信任,拿回王府长史司的职权……看来就算未来让你多当几年内阁大学士,也帮不了朱四成就千秋社稷。

第363章 你来我往

获兴王首肯,就等襄王府给出正式答复。

同时兴王府精兵强将也在等候出击的命令,二百骑已备好,或许大明的军人内斗方面一向敬业,兴王府一群财狼虎豹根本就看不起襄王府的人,在骆胜和骆安等头领看来,只要兵马杀过去,定能打对方一个落花流水。

当天晚些时候,庞迁收到快马来报,说襄王同意了兴王府所开条件。

当晚张景明便代表兴王府,带着唐寅、朱浩和陆松等人前去见庞迁。

因为张景明对于眼前之事不熟悉,其实主导者仍旧是唐寅。

当对方看到连王府左长史张景明,都对姓陆的幕僚言听计从,才明白兴王府从一开始就没有轻慢襄王府,对方的确派出能人前来谈判,也使得谈判可以在短短一天时间内就从接触到落实。

“如此就说好了……今晚是否便可开始行动?我兴王府已抽调数百将士,准备连夜杀奔过去。”唐寅道。

庞迁哭笑不得,问道:“是否给我们一些准备时间?”

唐寅点头:“那好,最多我们将出兵时间延后到天明,你们若有诚意的话,必须留下十名人质,兴王府承诺会好生招待……但也请将兴王府的人善待。”

“这是自然。”

庞迁点头,随即又关切地问道,“有关塌房生意……”

唐寅这个没法做主,转头望着朱浩,意思是你来说。

白天时谈判基本是朱浩作为主导,但晚上再次接触,因为有张景明在,朱浩一直待在后边看热闹。

此时他才出来:“我会安排人手前往襄阳,也请襄王府派员接洽……”

庞迁点点头:“今夜老朽便动身回襄阳,主导此事……最近几日襄王府会再派人前来联系,若没有别的事,老朽便告辞了。”

“请!”

张景明负责送客。

……

……

一行出了驿馆,随后襄王府的人连夜赶回襄阳。

张景明略微有些担心:“襄王府是否会反悔?如此敷衍了事……莫非只为庞长史一行平安回去?”

唐寅道:“料想襄王府应该有诚意,不然他们不会先行派人与我们协商……看来襄王府在此事上确实受到威胁,不得已而为之,想及早谈成,化解纠纷。”

“希望如此吧……伯虎,你是否与我同去见兴王?”张景明这么问,意思是你还是别去了。

唐寅自然识趣,拱手行礼:“忙碌一日,明天一早还要陪同骆卫副前往城北争议地区,解决土地纠纷,先回去歇息了。”

朱浩笑道:“张长史,我也要回家了,今天我都没读书呢。”

张景明望向朱浩的目光倒是很柔和,回来后他一直没接触王府的财政大权,自然也就没那么多争锋之心,对唐寅和朱浩的态度很随和,微笑点头,招呼陆松等人先行回王府。

……

……

张景明一走,两人轻松许多。

唐寅望着朱浩道:“你这下又把生意做到襄阳去了……但我思虑后觉得,你未必要牵扯进如此纠纷中。你已经赚了那么多银子,为何还要趟此浑水?跟兴王府的采购生意,多是来自于苏东主给你带来的便利,而跟襄王府做生意……苏东主怕是没法帮助你啊。”

以唐寅之意,人家苏熙贵是觉得兴王府中可能出真龙,所以才会牺牲利益便宜兴王府。

要是跟襄王府做生意,苏熙贵怎可能还会做亏本买卖?

“先生,你没做过生意,不知这行商的要诀是什么……襄王府做塌房生意,要的是生意渠道,我给他介绍渠道,顺带解决两家王府的纠纷,可没想过从中赚银子……我的目的,是让兴王府觉得,我作为王府中人,做生意并不是唯利是图,而是能以此帮到兴王府。”

朱浩说话七分真,三分假,但外人却看不出其中端倪。

按照常理,朱浩不该把生意往襄阳引,一旦襄阳发展起来,安陆将慢慢失去江北商业中心地位,他名下的塌房生意也会大受影响。

但实际上,从无到有培育一个商贸中心,能赚到的钱绝对很可观,就看具体如何操作。相比于安陆,襄阳地理位置更好,五百料的大船可以从大江直接驶到襄阳码头,此后不管是走陆路或是换小船至河南南阳府再登陆北上,可选择面更多。

实际上就算没有朱浩这只蝴蝶的翅膀煽动,到了明朝后期,襄阳也会慢慢取代安陆的商贸中心地位,成为真正的南北商贸枢纽。

此时朱浩想要告诉唐寅的是,如果人人都秉承儒家因循守旧的中庸思想,那这世上就没有行商之人,都安心当农民守着一亩三分地靠天吃饭去了,商贸不是靠保守就能赚钱……你有你的想法,但别干涉我的决定。

而且先不论我是否赚钱,我至少赚到了兴王对我的信任,也免得以后被人说,我朱浩借助做生意赚王府的银子,让人觉得我留在兴王府别有用心。

“随你吧。”

唐寅虽然也中庸守旧,但有一点好,那就是他思想开明。

我提醒过你,听不听那是你的事,我不会强行改变什么。

也是唐寅这一生随遇而安的际遇,形成了他这种从不与人争的性格,看起来很是洒脱。

……

……

翌日清早。

唐寅与骆家父子带着大批侍卫杀往襄阳和安陆交界处,一次冲锋就把田地给拿了回来。

在抢回土地这件事上,朱浩觉得兴王府实力完全够了。

兴王府这两年风头大盛,连带着王府中侍卫士气都很高,毕竟一场剿匪之战,让很多人都拥有了比现在的官职更高的待遇。

再加上那场剿匪战,让王府上下有了信心,襄王府已是昨日黄花,最近几十年都要死不活的,怎么跟全盛时期的兴王府斗?

到天黑时,唐寅便在几名侍卫陪同下回到兴王府,同时押回来襄王府留在田地内的“人质”,却一个在职的军人都没留,全都是佃户,不多不少正好十人。

“这群王八羔子,糊弄我们是吧?说给十个就十个,还全没军职在身,我们被他们扣押的人中可有仪卫司的弟兄呢。”

蒋轮出来迎接唐寅,得知情况后,嘴上骂骂咧咧。

同时跟着一起出来的典宝正杨秀问道:“不知王府几时派人去接洽,把我们的人给要回来?”

唐寅道:“眼下不用着急……要创造两家王府纷争的假象,就得互相留下人质,让人以为两家已然势成水火,若是一早就把各自扣押的人给交换,这局恐怕轻易就被人看破了。”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长生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