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太子 第84章

作者:夜星月语

幸好太医不知道是不是这一路看的病症多了,整个人都自信大气多了,言说两位王爷的问题不大,只好好好服用半个月的汤药就可以康复了。

朱标这才放心下来,走进屋分别看了看弟弟们,老二还是年纪大些,朱棣的情况就有点严重,些许的有些发烧,不过看样子也还好。

朱标留下刘瑾在这伺候,自己回了书房,下午的时候全旭进来禀报:“殿下,平凉侯和永嘉侯在外求见殿下。”

朱标看了看外面又下起的小雪说道:“让他们在外跪着,就跪在昨夜冻死的那几个人的位置上。”

全旭躬身走了出去,到了府外看着神态又些恐慌的两位侯爷说道:“殿下命两位到哪里跪着,请吧。”

平凉侯面露苦笑说道:“臣等着就去跪着,但请全统领一会再帮忙求求情,请殿下开恩见我等一次。”

一旁的永嘉侯则是有些不满,黑着脸走到一旁跪下,全旭神色一肃喝到:“永嘉侯可是对殿下不满?”

朱亮祖沉声说道:“臣自然不敢对殿下不满,但请全统领说话客气点儿,咱当年奉上命征讨方国珍的时候你爹还在老子麾下混饭吃呢。”

一旁的平凉侯面色惨白,自己果然是猪油蒙了心了,早先就不该贪图那点儿银子,事露后亦当直接来找太子殿下认罪求情,而不是讲义气等着这个狗东西一起来求饶。

全旭是什么人,虽然其父早亡,但是早先就在上位的照顾下进了吴王府,被精心培养后送到太子殿下身边跟随北伐。

期间立下大功却无封赏,圣上明摆着是在给殿下磨砺一把利刃,等太子继位后在让殿下亲自封赏加恩,这样的人巴结都来不及,还谈什么老黄历。

全旭这时候脸色也平静了下来,他不在乎别人如何对待他的,看了眼跪在地上的两人,全旭就转身回去伺候了。

过了好一会儿费聚才说道:“这次可是被你害惨了,不知太子殿下会如何处置。”

朱亮祖不以为然的说道:“咱就够克制了,要不是太子殿下在这,那些棉花木炭咱非得都运走不可,那些牲口一样的东西给口粮食就能活,管他冷不冷。”

……

第236章 功勋卓著

费聚深呼吸一口问道:“运走的物资在那,能不能追回来,若是能完璧归赵凭你我的功勋,罪责也就是一顿板子。”

朱亮祖摇头道:“晚了,正是天凉的时候,棉质衣被木炭在北方都是抢手货,现在估计都已经卖光了。”

看费聚还要说什么,朱亮祖烦躁的打断他说道:“不过是拿了点小玩意罢了,朝廷的俸禄就那么点儿,要是还不让咱们自己想办法,那早就饿死了。”

费聚闭着眼说道:“你是觉得殿下不会严惩你我吗?”

朱亮祖眉头一皱,费聚虽然有些优柔寡断,但也不是怕事的人,怎么现在这么忧心忡忡,难道太子殿下一点情面都不讲吗?

不应该啊,也没人因此把被冻死饿死,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就好了,大不了训斥一顿打几个板子,怎么现在连面都没有见到就让跪在这雪地里了。

朱亮祖越想越气愤,他跟随朱元璋后一路血战,先征陈友谅,后攻克南昌、九江,并参与鄱阳湖之战,至正二十七年,他率数万军队讨伐方国珍,攻破天台、台州,打得方国珍之弟方国瑛大败而逃。他追击至黄岩,降服守将哈儿鲁,夺取仙居等县。

洪武元年,他随廖永忠由海路攻打广东,招降广东军阀何真。他随后进兵广西,攻克梧州,杀死元朝尚书普贤帖木儿,平定郁林、浔县、贵县等地。不久,朱亮祖与平章杨璟会师,攻克靖江,又与廖永忠一同夺取南宁、象州,终于平定广西全境。

这无休无止的血战,为朱家立国称帝也算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就要因为这点小事折辱与他?朱皇帝坐了天下,他们这些老兄弟就不能享一享荣华富贵了?

平凉侯费聚没再多说什么,他已经感受到永嘉侯的情绪了,这个蠢货远离京师太久了,还不知道当年义薄云天的大帅已经成为了真正的皇帝,他们这些骄兵悍将被就是眼中钉肉中刺,正愁没有机会清理。

全旭回屋内后走到朱标面前禀报,朱标听到朱亮祖竟敢心怀不满也是厌恶的皱起眉头,这狗东西做了错事还不想低头,真是没有脑子。

不过这也是勋贵们的常态了,大多都只记得自己劳苦功高,觉得朱皇帝坐拥四海了,他们跟着蹭点油水也不算什么。

可皇帝早就按照他们的功劳分封了爵位官职,就是说你的功绩已经得到了酬劳,现在却依旧不知足的贪污,到底还是贪欲作祟人心不足罢了。

就像朱亮祖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封永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子孙世袭,这些完全足够他一家老小的用度了,但如今却还是从百姓口中抢食。

不过现在如何处置两位侯爷还得看朝廷发来的文书,平凉侯费聚还好说,毕竟现在是归属于朱标的麾下,处置的严重些了也无人会说闲话。

但是永嘉侯罪名还没经过刑部的确认,其自身又是镇守徐州的大将,直隶属皇帝,朱标训斥打骂都可以,但是想定罪严惩还要经过朝廷。

朱标是不会轻易因为自身情绪坏了规矩的,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很多人和事,如果他带头罔顾法律,那其他皇子还不是有样学样,甚至以后他的太子难道就能不经他的同意肆意处罚勋贵吗?

所以朱标现在也就是让他们吃吃苦头,具体如何处置还要看朱元璋的意思,他现在只是担心自家父皇会不会从轻发落,老朱现在对勋贵们还是处于一个较为包容的阶段。

一方面是因为天下还未彻底太平,巴蜀云南西域以及北方草原都是迟早还有战争要打的,另外朱元璋也不想打草惊蛇,他的计划就是让勋贵集合在胡惟庸那边,然后一网打尽。

另外就是这个朱亮祖,因骁勇善战、功勋卓著,一直深受朱元璋的赏识和器重,甚至视他为明朝的尉迟恭。

朱亮祖原本是元朝义兵元帅,1356年被朱元璋俘虏。朱元璋看朱亮祖骁勇善战,甚是喜欢,一番亲手松绑的戏码之后,命朱亮祖仍然担任原职。

不过,朱亮祖却是个三心二意的人,他在朱元璋麾下就干了几个月,便回到了元朝的怀抱,并且好几次打败朱元璋的军队。

1357年,朱元璋命令徐达率军围攻朱亮祖占据的宁国,朱亮祖拼死突围,勇猛异常,还把常遇春打伤,诸将都不敢上前阻挡,朱元璋亲自到前线督战,才生擒朱亮祖。

第二次跪在朱元璋面前,朱亮祖大义凛然地说:“生则尽力,死则死耳!”:朱元璋不计前嫌,再次将他释放,并重用他。

往后朱亮祖确实没有辜负这段恩情,血战沙场功勋卓著,只可惜最后这位大哥也没什么好下场,朱标能记得他,就是因为他在洪武一朝都算是死的极有特色的一位勋贵了。

他在镇守广东期间,与当地豪强勾结,使朱元璋冤杀番禺县令道同,最终被朱元璋召回南京,朱元璋没有跟他废话,充分发挥了自己动手的精神,上来就用鞭子抽了朱亮祖。

侍卫们一看皇帝亲自上阵,士气大振,在得到朱元璋默许后,纷纷开始动手,朱亮祖与他的儿子朱暹就这样被活活鞭死。

不过就算如此,朱元璋最后依旧念其有功,仍命以侯礼安葬,还亲自为他撰写圹志,可见老朱确实喜欢这个元朝降将。

朱标叹了口气,又往朝廷发了一封奏报,过了一个时辰后就让全旭把平凉侯费聚叫进来,至于永嘉侯则是继续在外面跪着。

勋贵不同那些文官小臣,就算是朱标也不可能让他们活活在外冻死,这样极容易激起其他勋贵们的兔死狐悲之情,而且以他们的功绩,再如何也得有个体面。

不一会儿平凉侯费聚就走进屋内朝朱标跪了下去,朱标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费聚慢慢抬头说道:“请殿下息怒,末将知罪了。”

朱标语气平和的说道:“被抢棉衣木炭的又不是本宫,本宫有什么气好生,倒是好奇平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难道家中还掀不开锅了?”

费聚连打了好几个寒颤说道:“是末将贪心作祟,又被永嘉侯勾引犯下错事,还请殿下严惩,末将绝无怨言。”

……

第237章 阳光雨露

朱标叹了口气,平凉侯做了错事,至于到底如何责罚,他却还没有想好,就这么杀了就有些过了,但是不严惩却又无法震慑其余官员。

毕竟凤阳府的官差们都被压入大牢了,朱标准备杀几个官职高的,其余人都安放到贪官营,估计开春后也就没几个能活下去的了。

文官如此严惩了,那么武官自然不可轻易放过,如果按照律法,这永嘉侯跟平凉侯的下场也差不多,都是一个死罢了。

当然了,最后到底还是要看朱元璋的意思,皇权凌驾一切,包括律法,朱元璋想要这两人活,哪怕他们触犯律法也能活,想让他们死,哪怕他们无罪也得死。

跪在地上的费聚一直没有听到朱标的回答,心就仿佛悬在高空,上下不的惶恐不安,整个人恨不的昏过去,哪怕当年在战场血战都没有这么害怕过,实在是生死皆在他人一念之间的感觉太不好受了。

朱标回过神后也没有说什么,直接让全旭把平凉侯费聚收押进大牢,费聚听后身体一软,连忙叫喊着让朱标开恩。

他本来还感觉自己应该罪不至死,但是太子殿下连骂都不骂他就直接让人收押,难道自己要被杀鸡儆猴了?

被拖出府外的平凉侯无力的挣扎着,跪在门前的永嘉侯朱亮祖自然是看的清清楚楚,费聚不过是从犯都一幅要被拖出砍头的驾驶,那他岂不是死路一条?

永嘉侯心中后悔不已,早知太子如此心狠,他还不如在徐州等着朝廷的审判了,现在这不是自投罗网来了,想要起身回去,但腿脚早就被冻的僵硬了,而且他也反应过来了。

这里又岂是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没有太子的命令只怕连城门都出不去,朱亮祖脸上本来强撑着的骄傲瞬间就消散了。

不知过了多久,朱亮祖内心天人交战的已经心力憔悴了,甚至连起兵造反的结果他都想好了,再如何都比这么被吊着强。

屋内的朱标则是想好了,现在的情况很简单,毕竟已经上奏朝廷了,依照自己父皇的性格,若是要诛杀这俩人肯定是会让刑部派人带走,然后弄到京城在杀。

这样一来也好给京城的勋贵们杀鸡儆猴,而且这杀伐勋贵的名声也落不到朱标头上,朱元璋的计划就是大规模清洗一遍骄横的勋贵后再把勋贵力量交到儿子手中。

若是不准备杀,那就会交给朱标处理,朱标不管如何责罚,只要不杀那么在勋贵中的好名声就出来了,毕竟皇帝对贪官严厉是出了名的,官员们自然就会向太子靠拢。

任何事刚柔并济,朝廷大事更是如此,既然自己父皇想要唱红脸,那么朱标这个太子自然要唱白脸,否则父子二人具是红脸那么只会把所有官员都推向对立面。

朱标感觉历史上的朱元璋父子也是这么做的,朱元璋以严苛之刑治理官员,朱标则是多行劝谏,保护下了不少官员,所以朱标才是众望所归。

这就好比朱元璋是烈日悬空,阳光普照之下官员们就好比是一颗颗脆弱的小草,他们自然是受不了的,而朱标就像一颗大树,虽然跟太阳比不了,但足以遮蔽其阴影下的官员们,给予他们阴凉,让他们能有喘息的机会。

所有人为了活命都只能依仗这个大树,并且会竭尽全力的帮助他成长的更为粗壮,这关乎他们自身的利益,只有这个树木成长了,甚至有一天取代了太阳,他们才算是真正的解放了。

最关键的这也是天空中的太阳所希望看到的,阳光雨露只会滋养树木,盼望着他能够顺利的长大成材。

朱标揉了揉眉心让全旭把永嘉侯叫进来,他其实是想杀了此人的,不过还不知道朝廷的意思,现在最多吓唬吓唬。

不一会儿永嘉侯朱亮祖就被拖进来了,这个人现在基本已经陷入半昏迷的状态了,毕竟在雪中跪着可不是小事,也就是这些武将身体素质够好,若是其他人这时候估计已经死了。

全旭用眼神示意是不是弄醒他,朱标看了眼不自觉蜷缩成一团瑟瑟发抖的朱亮祖摇了摇头,到底是为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将领,要杀也无需这么折辱。

朱标接着批阅文书,朱亮祖足足缓了两柱香才回过神重新跪倒在地上,心有余悸的看了眼神态悠闲的少年,他失去意识前真的以为太子是要活活冻死他。

朱标轻声问道:“本宫上次见永嘉侯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朱亮祖闷声说道:“是殿下北伐归来之时,臣曾在城外迎接。”

朱标点点头说道:“本宫记起来了,不过当时的永嘉侯也算意气风发,如今这是怎么了,这么狼狈不堪。”

朱亮祖吐出一口气说道:末将利欲熏心犯下大错,还请殿下息怒。”

朱标忍不住笑道:“你们俩都是要本宫息怒,但本宫并没有生气,又哪里来的息怒呢?只不过惋惜两位战功赫赫的侯爵,竟然走到这步田地。”

朱亮祖这时候也迷茫了,太子殿下到底是在生气还是没生气,要杀要剐给个痛快啊,如今这算什么,没答话只是把头埋在了地上,一幅随你便的样子。

朱标没得到消息也懒得跟他多说,直接让全旭把他押了下去,跟费聚的挣扎不同,朱亮祖反而一幅释然了的样子,很顺从的被带走了。

这时候外面的凤阳知府等人才敢进来汇报,他们也是忐忑不安一天了,谁都弄不明白太子爷的想法,这件事不是小事,严格来说他这个凤阳制度也有罪责。

到了晚上的时候常茂郭翀从外面跑回来,此事一发朱标就派他们拿着手令朝着淮安府方向去追,亡羊补牢也得做,万一能追回来一些还没送走的物资呢,毕竟海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常茂走进屋朝着朱标行礼后说道:“禀殿下,绝大多数物资都已经被送到北方了,无法追回,只截回一小部分应该是淮安知府的分成,他应该是准备等在过一个月卖到北方。”

朱标点点头总算有点成效:“淮安知府拿下了吗?”

常茂挠头说道:“他估计提前接到消息了,我们还没进淮安府的时候,他就带着妻儿乘船不知逃向何地了。”

……

第238章 叛逆期

朱标听后倒是挺意外的,不过这人倒也没做错,勋贵们尚有活路,这个淮安知府却是只有死路一条,逃亡到海外确实是最后的生机了。

朱标随口吩咐道:“那就下海捕文书吧,重点看看沿海地区,其亲族也要敲打敲打。”

常茂领命而去,朱标喝口茶想着这个人估计是逃到东瀛去了,淮安府与日本隔着黄海相望,其知府认识几个倭寇也不是奇事。

若真的逃亡日本了,那大明其实是无能为力的,海捕文书是官府通令各地衙门捕获逃犯的公文,犹如现在的通缉令,简称“海捕”。海,喻地域之广大,海捕,即在全国范围内追捕。

所以海捕文书并不是追到海上的意思,若是大明已经立国多年国力强盛,直接下令倭王把犯人送过来也不是难事,可现在大明初立,恐怕日本那边都还不知道,更别说要求对方服从命令了。

朱标放下手中的公务又去两个弟弟房间看了看,区区一个淮安知府是小事,这两个小祖宗出事可就惊天动地了。

又过了一夜之后连绵了好几天的风雪终于停下来了,朱标又领人出城到村子里转了一圈儿,由于雪下得很厚,所以到了晚上才回返,京城内的消息也终传来了。

朱标从地上站起身接过圣旨,看来自己父皇还不准备对勋贵下手,旨意中的意思就是全权由太子着手处理,只要事后向朝廷禀报就行。

这时候一旁的凤阳知府上前说道:“参与此事的官员总共七十四人,官差总共三百二十人,目前以有四十三人畏罪自尽,其余人等都关押在大牢内。”

朱标点点头吩咐道:“查抄赃款,六品以上的官员三日后斩首,其余者按罪责押送到贪官营,若能熬过期刑就罢官免职终身不得再任。”

凤阳知府应诺而出,他心里清楚以贪官营的劳作强度,这些人中能最后能熬过刑期的恐怕不会超过二十个。

朱标看向全旭问道:“老三那边怎么样了?”

全旭回答道:“楚王殿下和徐允恭已经掌控了那五万精锐。”

朱标点点说道:“明日传令徐允恭领两万精锐过来护防,让现在护卫亳州的府兵都各回驻地。

全旭应诺而去,朱标坐回椅子上沉思了起来,文官们好办,那平凉侯和永嘉侯就不好处理了,杀之太过放之太轻,罢官免爵是最起码的,贪污所得的财产也得交还。

第二天一早,朱樉和朱棣也都缓过来了,跟着大哥一起用早膳,朱标看着两个弟弟问道:“你们说该如何处置费聚和朱亮祖?”

兄弟俩一愣,先是想了想这是不是自己应该回答的,不过想来自己大哥也不至于那这个试探他们。

朱樉挠挠头先说道:“父皇既然没有直接下令惩处,那就应该是让大哥从轻发落的意思吧,场面上过得去就是了。”

朱棣也点点头说道:“永嘉侯和平凉侯都是立过大功的人,就这么杀了确实让勋贵们不满,何况他们贪污的也不多,远比我们查的粮仓好多了。

朱标微微挑眉,心中却是明白,虽然这两个弟弟也亲眼看过了百姓的现状,但是却并没有多少同情,相比那些玩如蝼蚁的百姓他们更看重为朱家立下战功的将军。

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他们出生就是天潢贵胄,眼睛里能容下的最起码也得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其余者哪有资格,更不要说区区的黎庶了。

随口打发了两人之后,朱标就又开始陆续接到京中的传来的书信,包括南雄侯、颍川侯、吉安侯、巩昌侯等多位侯爵,甚至还有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书信中都是求情的内容。

文官也有,以胡惟庸为首还有不少隶属东宫的文臣,包括他老师宋濂也都送来信件求情,朱标皱着眉头一个个的都看完了。

等到了中午朱标又开始收到希望严惩这两人的书信,是以杨宪为首的官员们传递过来的,内容大义凛然,仿佛费聚和朱亮祖不死朝廷将永无宁日一样。

到了下午,长沙王李善长、中山王徐达,曹国公李文忠的书信也开始传来,他们自然是不会明确表态,内容就是以问候朱标的身体为主,不过结尾还是暗暗表达出希望能从轻发落的态度。

朱标揉着眉心靠在椅背上,这些人早先是在观望,看出皇帝不打算严惩才来向他求情,京城中恐怕已经风起云涌了,不过从些书信就可以看出勋贵力量有多恐怖。

除了杨宪那两成的浙东文官外,近乎七成的官员都希望这件事能从轻发落,虽然他们各自互有立场,甚至有政见不合,但是他们却都是勋贵出身,这点就是他们的立身基础。

这个时候平凉侯和永嘉侯俩人的身家性命早就不重要了,勋贵们是在被迫的展示肌肉,这也是朱元璋希望看到的,他就是要助长他们的威势。

不过这个程度还不够,朱元璋想必会放任他们拿下杨宪了,朝堂中的文官集团将会被勋贵用蛮力碾压,朱元璋会立胡惟庸为相,如此一来勋贵们必然也就到了顶点,剩下的只需要静静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