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太子 第80章

作者:夜星月语

偏偏又资历极高,除了李善长无人能压他一头,这样的人处在两大文官集团的中心位置,自然是收拢了一些同样位置尴尬的人。

朱元璋不断挑起他们的矛盾,就是为了看清他们的底细,知道谁是谁,他们的利益所属到底在哪方,这样一来刘伯温的作用就很大了。

朱标细细的思索着朝廷未来几年的局势,李善长慢慢悠悠的喝着贡茶,这些天他收的贡品数不胜数,看来圣上是真希望他回乡荣养。

看朱标想的差不多了,李善长又开始絮絮叨叨的说了起来,听着好像都是没有什么用的,但其实已经帮朱标把大致情况都分理的清清楚楚。

尤其是一些容易疏忽的地方,哪里的官员可能品级不高,但却在有些时候至关重要,这也是朱标所欠缺的地方,他站的太高,又没有真正临朝理政过,许些细枝末节梳理不清。

等把大事谈完李善长有些不舍的止住了话题,往后恐怕是在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人走茶凉,远离朝廷中枢他李善长也就在无用武之地了。

李府的饭菜都很不错,李善长在朱标面前也没有扮清廉的打算,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朱标也无所谓,以李善长的功劳享受些也是应当的。

前厅李善长陪着朱标吃饭,后院其妻王氏整拉着女儿李姝:“老实在这呆着,就这么出去你让殿下如何看待我李家!”

李姝的眼睛一直紧紧的看向前厅方向:“殿下还没真正见过我呢,娘你就让我出去吧。”

王氏恨铁不成钢的说道:“婚事都已经定了,你还有什么急的。”

朱标自然不知道李姝是自己的小迷妹,不过这次来他还是特意让刘瑾准备了些礼物,毕竟是太子侧妃,越不过常洛华但也是他正经的妃嫔,何况李善长如此不遗余力的帮助他,不就是为了这些。

投桃报李也是朱标的行事准则,吃完饭俩人就开始谈论起家事,朱标说起早上去了一趟临安公主那边,李善长也是乐呵呵的听着。

太子殿下与临安公主亲厚这件事他也是听说过的,否则他也不愿自己的嫡长子娶公主,实在是限制颇多。

朱标敲了敲桌子说道:“这件事不知李相如何打算的,若是不愿,你我找些理由也能解除掉婚约,毕竟正式的三书六聘还没下。”

朱标说的自然不是真的,什么三书六聘能比得上赐婚圣旨,堂堂公主岂能退婚,要退也有办法,李祺死了就行。

现在只不过是跟李家表示这门婚事不是没给你们机会,是你们坚持迎娶公主的,往后不可有任何怨言,更不可对公主不敬。

李善长连忙开口道:“哪里有不愿,能尚公主说是我李家祖坟冒青烟都可以,举府上下都高兴得很,老臣更是日夜感念天恩浩荡。”

朱标满意的点点头说道:“李祺长进不少,本宫往后自有安排,不会让他困于宅邸之中,如此李相也不必担忧他的前程。”

李善长赶紧站起身感谢,朱标让他坐下后说起了李祺一路上做的事情,李善长听着也高兴,看来殿下说的不是客气话,儿子确实是入了殿下的眼,这往后还能迎娶殿下宠爱的妹妹,李家未来可期。

吃完饭朱标也就告辞了,出了府驾马车到了开平王府门前,朱标没有下马车,常遇春在顺天府,常茂在凤阳,家中能招待朱标的男丁也没有,他自己也不好跟丈母娘多说,还不如直接送礼走人。

不一会儿刘瑾就出来了,马车行驶回宫,朱标突然叹了口气说道:“去蓝玉府上。”

车架掉头,朝着蓝玉的府上走去,到了地方发现连门匾都已经被撤下去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大门,原本的梁国公府没落至此。

朱标对蓝玉实在是恨铁不成钢,刘瑾下车通报,不一会儿蓝玉就面色苍白跌跌撞撞的跑了出来,跪倒在朱标车架之下:“末将蓝玉参见太子殿下。”

朱标走下马车,看了眼地上的蓝玉说道:“你是何将?区区从七品知事都可以在本宫面前自称为将了?”

蓝玉听到这脸色变红,但是他也知道太子殿下是气他做事莽撞,否则堂堂太子殿下为何特意来从七品知事的府上,难道还能就为了嘲讽他一句。”

朱标走到他身前看着他裤子变红就知道是蓝玉为了赶紧出来迎接,跑得太快导致伤口裂开了,但依旧说了句:“蓝玉你太让本宫失望了,为何就不知道收敛一二,难不成你把脑子丢在战场上了?”

蓝玉把头贴在地上说道:“臣知罪了,请殿下息怒。”

路上来来往往也有不少人看着,朱标就当先迈进了蓝玉府内,迎面就看见跪着的一群人,都是蓝玉的妻妾,朱标挥挥手也没说什么,直接往前殿走去。

外面的蓝玉慢慢的起身,看了眼四周的人,殿下对他的恩德实在是厚重,做了错事还能被太子殿下追到家里来骂,这还愁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吗?

蓝玉打起精神龇牙咧嘴的走进府内,他都快数日没有下过床了,今日后恐怕还得在养上月于才行,其妻赶紧上前扶住他说道:“先去请大夫重新上药包扎一下吧。”

……

第224章 严厉斥责

蓝玉呵斥道:“这点小伤算什么,哪有让殿下等着的道理,快下去准备茶水。”

其妻忍着眼泪也不敢再多劝,这时候刘瑾走出来对蓝玉说道:“殿下让国公爷先去收拾收拾。”

蓝玉与刘瑾也是熟识,北伐路上俩人经常一起给朱标守夜,这时候苍白着脸对刘瑾说道:“还哪有什么国公了,你现在官职都比我高了。”

刘瑾嘴角一抽,蓝玉就是这样,脑子时好时坏,说话也臭的很,也就跟圣上和太子殿下在一起的时候能清醒点,刘瑾也不跟他计较。

屋里的朱标坐在主位闭目养神,他可不想跟屁股上全是血的男人聊天,这次来的目的依旧是教训教训蓝玉,这个家伙在这么下去,早晚得死在他手里。

朱标念着旧情能容他一回,但是若是蓝玉真的死性不改,要么当一辈子的废物,要么就等着献出头颅给朱标杀鸡儆猴。

突然朱标听到轻微的声响,一个小小的女童跌跌撞撞的向他走来,大大纯净的眼睛里满是好奇,她身后的侍女奶娘们看着朱标就腿软了,愣在原地不敢去拉住女童,生怕惊扰到太子殿下。

朱标捞起腰间的玉佩晃了晃,果然那个女童加紧了步伐,迈着短短的小腿扑倒朱标膝盖上,大眼睛死死的盯着头顶的玉佩,嘴里发出不知何意的婴语,伸手向上够。

这时候蓝玉的妻子张氏也捧着茶水走了过来,正好看见这一幕,狠狠的瞪了一眼照顾女儿的丫鬟婆子一眼,然后就走了上去给朱标倒上茶水轻声说道:“小女年幼无知,惊扰了殿下,臣妾这就抱走她。”

朱标没有理会张氏,把手中的玉佩放到女童手中,然后一把将她抱了起来,不知是不是因为他自己真正体会过婴儿的生活,只要看到他们就总会心软。

女童被母亲的声音吸引,放下玉佩就要转身去找,朱标伸手捏了捏她的小胖脸把她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这一天总算有个萌物舒缓心神了。

张氏见太子确实喜欢,就躬身退了出去,出去后也顾不上训斥丫鬟们赶忙问道:“刚才小姐可如厕过了?”

这一会儿那个小祖宗要是尿在太子爷腿上可就完了,才这么大的孩子控制不住的,丫鬟连忙回答道:“如厕过了,就是之后小姐才闹着出来找您的。”

张氏这才松了一口气,然后就转身去催一催自己夫君,她一个妇人自然不敢违背太子殿下的心意,何况若女儿真能得了殿下疼爱,长大后自然也能受到照拂。

不一会儿蓝玉就一瘸一拐的走进了屋内,直接跪倒在太子面前,朱标没有理会他,轻声细语的跟怀里啃着玉佩的小姑娘说起话来,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听懂。

跪的蓝玉都冒冷汗了,朱标才放下女童,只见她跌跌撞撞的走到自己父亲面前,也学着他趴下咯咯乐了起来。

蓝玉看太子没有发话就微微挺起身说道:“宝儿乖,去外面找你娘。”

外面的张氏也早就担心的不行,听到里面传来的这句话,轻手轻脚的抱起女儿朝朱标一躬身就退了出去。

又过了一会儿朱标才开口说道:“蓝玉,你是不是觉得挺过这一顿刑法,过段时间找个机会就能重新复起?”

蓝玉低下头说道:“臣惶恐,臣绝无这般想法,请殿下明鉴。”

朱标哼了一声说道:“怎么没有,蓝大将军年纪轻轻战功赫赫,背靠开平王,又是当朝太子的心腹,谁能跟你比,你不就是仗着这点才敢乱来吗?”

蓝玉慌忙的低下头,朱标接着说道:“怎么了,接着叫本宫明鉴啊,为了买酒就敢攻打县城,谁给你的胆子,你是要造反吗!”

蓝玉拿头贴在地板上说道:臣知错了,往后再也不敢,请殿下再给臣一次机会吧。”

朱标拿起茶杯就摔到蓝玉面前高声呵斥道:“本宫给你的机会还少吗?北伐之时你就借着酒劲想要凌辱北元王宫的妻妾,这是不是违背军令,归朝之后又在酒楼叫嚣什么梁国公太小,怎么了,嫌国公小,本宫的太子大位给你好不好!”

蓝玉一个劲儿的拿头磕地,朱标呼出一口气说道:“要是你想这么死本宫也不拦着,反正在这么下去,你早晚要把你全家老小的命赔上。”

蓝玉脑海中瞬间浮现出自己妻女的样貌,他是清楚太子殿下为人的,殿下这么说了那就绝不是为了吓唬他。

朱标调整了一下气息说道:“你这次的事情传来,父皇已经动了杀机,若不是本宫求情,你早就被问斩了,正好你蓝玉的名头够大,可以好好震慑一下你那帮狐朋狗友。”

蓝玉听到自己是因为太子求情,才免于死劫哽咽着说道:“臣誓死为殿下效忠!”

朱标嗤笑道:“蓝玉,你觉得本宫需要造反吗?”

看着已经心神恍惚的蓝玉朱标接着说道:“本宫无需造反,所以也不需要你誓死效忠,蓝玉论统兵你还远远比不上徐达常遇春,跟你年岁相当的李文忠也已经起势,你身后徐允恭他们也在奋起直追,你除了跟本宫北伐的那点旧情你还有什么?”

蓝玉这个时候已经摇摇欲坠了,本来就深受重伤气血不足,刚才又跪了那么久,加上朱标诛心的话语,他现在已经不知道如何回话了。

朱标站起身补上最后一击:“你对朝廷对本宫都不是不可替代的存在,所以不要太高估自己,更不要仗此任意妄为。”

朱标说完就直接大步越过蓝玉,准备直接回宫了,蓝玉挪动身体拽住了朱标的衣袖垂着头颅沉声说道:“最后一次,请殿下再给臣最后一次机会!”

朱标沉声说道:“圣命已下,你的惩戒是逃不掉的,安心的当守城官吧,至于要当多久就看你自己了。”

然后就甩开蓝玉的手,直接走出屋内,刘瑾等人赶忙簇拥上来,朱标快走出蓝府大门的时间张氏才急忙赶来,捧着玉佩准备归还。

朱标看了眼她身后奶娘怀里正在盯着玉佩哭泣的女童说道:“玉佩是本宫送给她的,无需归还。”

然后就出门坐上了车架,打了好几巴掌,怎么也得给个甜枣吃,朱标对蓝玉还是抱有希望的,刚才那么严厉的斥责也是为了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

朱标有些疲惫的捏了捏眉心,蓝玉的事情就先到这,若他还有脑子自然可以理解朱标的良苦用心,往后看其表现就知道了。

……

第225章 朝会

车架启动,今日的行程也差不多完事了,明日再留一天看看,若无事就要动身赶回凤阳,事务繁多啊。

朱标闭目养神默默盘算着有没有什么事情遗漏下来,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等车架停下他才醒来。

朱标也察觉到了,自己确实因为连日奔波劳碌导致休息有些不足,下定决心,无论今日太子妃如何诱人自己都要把持住。

下了马车后朱标先去了一趟坤宁宫,陪着马皇后说了一会儿话,其实他自己觉得对马皇后是有亏欠的,并没有让她体会到正常孩子对她特有的依赖。

然后又顺路去看了看老朱,他依旧批阅着那仿佛无穷无尽的奏章,一旁的饭菜没有动一口,朱标让人换上热的,看着老朱吃完才告辞离开。

关于蓝玉的事情,他们父子俩的态度是一致的,哪怕冒着这柄利刃锋芒尽失的危险,也要好好挫一挫蓝玉的锋芒。

朱标回东宫后跟常洛华说了几句话,然后就让暖玉和大小双儿伺候他沐浴,其间朱标问了问她们最近的状况,得知一切安好后也就放心了,暖玉她们跟常洛华呆了这么久也放松多了。

沐浴完之后朱标直接躺进了床榻之中,这下感觉舒服多了,常洛华坐到一旁轻声说道:“殿下太辛苦了,臣妾看的心疼。”

朱标闭着眼睛笑了笑,干躺着无所事事的日子他再幼年已经过够了,并且再也不想过了,现在虽然忙碌,但权倾在手的感觉实在让人迷醉。

朱标拉着常洛华的手睡着了,晚饭也没有吃,就这么一直睡到了第二天天亮,他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歇息过了,常洛华不知何时也躺到了他怀中。

看着睫毛有些颤动的常洛华朱标就知道她早就醒了,只不过为了让朱标睡个好觉,一直没有动身,朱标看着绝美的脸庞,还有红润的嘴唇,忍不住咬了一口。

常洛华一下就惊醒了,她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被咬一口,而且还蛮痛的,瞬间睁开的大眼睛就布满了水雾,朱标心虚的拿头顶可顶自己太子妃的额头。

俩人互相磨了好久才起床,收拾一番之后朱标就吩咐刘全去一趟工部,让他们按照临安公主的吩咐去办,这点小事也不用请示朱元璋。

常洛华这才发现朱标的玉佩又不见了,无奈的说道:“别人都是赏赐金银,只有您动不动就赏赐自己的贴身玉佩。”

朱标笑了笑,他这个人喜欢的东西不多,小饰品绝对是其中之一,尤其是玉佩,所以他就觉得别人也应当喜欢,而且赏赐金银多俗。

刘瑾在旁都快激动的流泪了,太子妃终于把他不敢说的话说出来了,殿下的玉佩无论哪一个都是宫廷内制的,其珍贵性无需多说,更重要的是那可是贴身之物,有时候就代表了太子殿下的意志。

朱标挠挠头,朝着刘瑾吩咐道:“去内造局让他们特制一批麒麟玉佩,尽快送到东宫。”

朱标自己贴身的玉佩一般都是龙纹的,这么送人确实不太好,那就换成麒麟吧,其寓意也很好。

吩咐完之后朱标跟自己太子妃吃了一顿早饭,两熟煎鲜鱼、香米饭、玛瑙糕子汤、锦丝糕子汤、木樨糕子汤、海清卷子、蝴蝶卷子、豆汤、泡茶。

这些朱标夫妇俩自然是吃不完的,一般都会赏赐给贴身的宫女们,常洛华饭量小,自己吃完后就开始照顾朱标用膳。

吃完后朱标就出去上早朝了,今日他得上朝奏报一下迁民的具体事宜,有些安排也好看看朝廷的意思,毕竟明年还会迁民,这次就是案列、所有人都盯着呢。

到了奉天点门前,朱标走进之后文武百官都上去前恭迎,太子威势日盛一日,现在武勋政绩一个不缺,可谓是下任皇帝的不二之选。

朱标乐呵呵的跟他们打着招呼,对杨宪更多表现出来几分热情,毕竟人家前段时间才帮他在朝堂上说过话,也有那时极力反对那件事的官员来解释。

朱标也都安抚了,他们其实也并没有什么错处,若是大规模的让差吏为官,第一个反对的就是朱标。

吏滑如油可不是假的,若不是在凤阳的是朱标,那些官差不要说做出政绩,不贪脏就不错了,所以双方并没有矛盾的点。

等奉天殿大门一开,众人鱼贯而入,按照日益完善的规矩行礼,李善长今日还在府中养病,就由杨宪当先奏报,毕竟他执掌着中书省。

朝廷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秋收,各地的粮食赋税是命脉,一旦出现问题明年的工作就别想展开了,这件事自然也没那么轻松。

各地均有些小问题,有些地方官总是心存侥幸,想着就我这小地方,缺一点也无人可以发现,疏通一下就是了。

朱元璋自然不会惯着他们,当即下令各地官员只要出了问题,罪责连诛,并且又派了御史台的人下地方体察民情,看看是否有贪官污吏借机多收苛捐杂税。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大明开国也有两年多了,朝廷机构愈发完善,中央对地方的掌控也是如此,皇权已经覆盖到了绝大多数州府。

等都差不多了,朱元璋看着自己下方的儿子说道:“迁民大计事关重大,太子来说说办的怎么样了。”

朱标微微转身朝着自己父皇行了一礼,然后看向下方的群臣讲述目前凤阳的情况,包括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并且准备建造县城安置十余万人。

这些大概事情官员们也都从凤阳传来的奏报中听说过,不过自然没有当事人讲述的清楚了,不得不承认太子殿下做的甚为妥当,一步一步显然是早有计划的。

不过因为这个会影响到往后数年的迁民事宜,所以官员们也有不少问题和建议,朝会进行到了中午才结束,所有人心中都有了具体的了解。

按照最初制订迁民计划时的预想,往后三十余年都不会停的迁民,中原地区各地都紧缺人口,山西江南等地的人口又有些过多,所以这件事是要不断进行完善的。

朱标特意揽下这个工作也是因为此,历史上明朝大迁民可是从洪武年一直持续到永乐十五年,这种可以说是百年国策的事情,朱标当然要亲自打好例子才放心。

……

第226章 前退后进

下朝之后朱标跟着自己父皇回了御书房,今日需要批阅的奏章也都送上来了,最上面的就是李善长亲笔所写的乞骸骨退养的奏章。

朱元璋拿起来看了一遍说道:“这算是第四次了,也可以应下了,标儿明日你走一趟吧。”

朱标点头应诺,李善长估计也猜到了现在正是时候,所以才敢在朱标回返凤阳之前正式退养,皇帝多次挽留,太子亲送退养,这也算是臣子的完美的结局了。

朱元璋想了想叹道:“李善长可谓是位极人臣,如此也不在乎再给他加上一点儿了,也算给后面的文官们立一个榜样,让他们知道只要忠心辅国自可得享尊荣。”

朱标一听就明白了,朱元璋这是打算让李善长配享太庙,直到现在朱元璋可都没有给任何人许诺过这件事,跟随他的开国功臣们都眼巴巴的盯着呢。

太庙乃是皇帝的宗庙,就是供奉祖先的地方,这种供奉祖宗的地方在夏朝时就有了,自秦汉之后,供奉皇帝祖先的地方就叫太庙。

作为皇帝自己家的祖庙,里面供奉的都是皇帝的父母一类人,受后代皇帝的磕头跪拜也是当之无愧的,不过后来为了褒奖一些功臣,允许非皇帝亲族或是远亲的人配享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