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夜星月语
朱标走上前拿过那个木盒,转身放在床榻上,打开之后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确定就是自己曾经在自己父皇书房见过的传国玉玺。
后面的三人都低着头,常茂和刘瑾是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毛骧作为运送者自然清楚这是什么,不过也不敢多看一眼。
朱标皱眉收好,看向毛骧问道:“我父皇是如何交待的?”
毛骧恭声回道:“圣上只是吩咐务必要亲手教到太子殿下的手中,然后听从您的吩咐。”
朱标也大概猜到了自己父皇的心思,传国玉玺既然得到了自然是要拿出来用的,不过总的有个得到的过程,总不能说是从衍圣公手里偷来的。
若是由臣下当作祥瑞献上也可以,但这等大功得如何封赏,封个国公都算小了,朱元璋估计舍不得,要不就是朱元璋给自己制造一个祥瑞也可以,表示自己是天命所归。
朱标原本以为自己父皇就是如此打算的,毕竟他内心深处掩藏的那些许自卑完全可以用这个来磨灭,一个开国皇帝得到传自秦始皇帝的传国玉玺,足以让天下人拜服,再无人可质疑其出身。
但没想到,朱元璋依旧是选择把这天命所归的殊荣交给自己的太子,朱标心绪有些波动,舔犊情深,何以为报啊?
……
京城皇宫之中,御书房的大门打开,朱元璋龙行虎步的从里迈出,门口的太监宫女都深深的跪伏了下去,这位执掌天下的皇帝这个时候才结束他今天的公务。
朱元璋抬头看了看夜空,一旁的太监躬身问道:“圣上,可要去坤宁宫休息?”
朱元璋低头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抬步往乾清宫走去,这个时辰了皇后早就睡下了,若是去了,皇后觉轻难免被吵醒。
走在路上,朱元璋吐出一口气,只有把事情都处理完,他才能够安心一些,否则无论做什么都抑制不住的心慌意乱。
今日接到奏报,北方又有人造反,虽然不成气候但还是让他烦心不已,为何就不能好好过日子,非要与起兵造反呢,到底何时才能天下太平啊。
穿过御花园,朱元璋突然停在一棵树旁边,笑着拍了拍粗壮的树干问道:“你们知道这树叫什么吗?”
后面的太监向前一步讨好的笑着说道:“这是国安,是圣上跟太子殿下游园的时候赐下的名字。”
朱元璋忍不住笑了几声,想儿子了,这兔崽子一去几个月,也不知道抽空回京看一看,随便找个理由就是,谁还敢说什么。
……
第214章 亲力亲为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朱元璋对儿子此行的所做所为都很满意,迁民事宜已经做的比朝廷预想中的好太多了,这些百姓虽然看不出来,但朝中官员却都心知肚明。
最难得可贵的就是面对诸多繁琐之事宜,朱标却依旧坚持亲力亲为,而不是当一个甩手掌柜,如此亲历地方政务,了解百姓所需,不愧是他最完美的继承人,这个韧性真是随根了。
朱元璋想到这笑容就更大了,身体突然又爆发出活力,恨不得再回御书房处理两个时辰的公务,不过好在一旁的太监还在孜孜不倦的劝他回房休息。
走到乾清宫殿前,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这里没有嫔妃居住,是朱元璋最常住的地方。
走进去后宫女太监们一通忙活,朱元璋则是坐在了床榻上,身子一歪斜靠在头枕上,老二老四这次清查粮仓做的也不错,他已经派御史下各地去检查了。
朱元璋当然知道这些书呆子是斗不过各地官员的,所以他们不过是明面上的靶子而已,暗中更暗中都有他的布置,这次一定要好好杀上一批人,以震慑天下官员。
他是真的想要杀进天下贪官污吏,这个观念在他小时候就有,全家老小无论如何努力耕田种地都抵不过那一层一层的苛捐杂税,他小时候过节要收“过节费”,干活要收“常例钱”、打官司要有“公事钱”,就算闲着待在家里也要交税。
自己父亲养活一家老小已实属不易,根本没有闲钱交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因为拖欠税款被官差四处追捕,一家老小东躲西藏。
他幼年就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严惩贪官污吏,为老百姓主持公道!
苍天有眼,造化弄人,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他一个昔日连小小差役都要畏惧的放牛娃,竟然坐拥了这万里江山,执掌了人间至尊的权柄,开始兑现童年的誓言了。
他也不是不知道贪官是杀不尽的,但是终洪武一朝,他绝不会让贪官污吏横行,他要为自己亲手建立的大明开一个好头儿。
这时候一个太监送来一封书信,是毛骧进凤阳府的时候传回来的,朱元璋算了算时间,想必这个时候传国玉玺已经到了儿子手中,不知道这小子要如何处理这代表天命所归的玉玺呢?
对他自己来说,传国玉玺也好,大禹九鼎罢,都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权柄在握一切皆是虚妄,难道随便一个乞丐得了这东西,就能把他从龙椅上拉下去吗?
……
凤阳大营内,朱标有些头疼,他父皇送的惊喜太突然了,这传国玉玺到底如何现世也是个麻烦,朱标其实不想搞装神弄鬼那套。
主要还是传国玉玺对他的意义其实也没那么大,他自小就是吴王世子,开国后就是皇太子,地位从无一日又过动摇,父慈母爱、臣恭弟谦,可政治又岂是你喜欢不喜欢就能决定的,有利就得做。
朱标看向毛骧吩咐道:“立刻着手安排,本宫要在祭祀之日得到此宝,但也不用弄得多么神异。”
毛骧有些发愣,他都准备搞个大事了,亲军都尉府什么样的好手都有,装神弄鬼的人才更是不缺,毕竟他们这种人更容易打听消息。
不过太子殿下下令了,自然没有他反驳的余地,朱标给了他一道手令,由于准备祭祀,皇陵那边早就戒严了,没有他的手令,毛骧也不好做布置。
毛骧和常茂退了出去,屋内只剩下刘瑾,朱标转过身又从木盒内拿出玉玺,并没有避讳刘瑾,毕竟刘瑾看到了也不会说出去。
不过刘瑾依旧没有抬头,眼睛看着自己的脚尖,朱标不叫他也就当一个摆设,朱标把玩着传国玉玺,质地清凉手感柔和,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摸着格外的舒服。
秦始皇、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汉光武、许许多多的帝王都应该向朱标此时一样,把玩着这块代表着皇权的石头,当然也有不少傻子拿过,比如曹丕这个王八蛋。
朱标真的是一看玉玺肩部刻着的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就一阵反胃,要不他也在旁边儿刻上“大明受宋传国玺”。
朱标意兴阑珊的把玉玺丢回盒子中:“刘瑾收好这个木盒,祭祀之前日夜看管着,绝不可疏忽。”
刘瑾立刻躬身应诺,朱标打了个哈欠回到床榻上睡觉了,明日该有的是公务要处理。
刘瑾小心的捧起木盒,然后小心的放在最安全的地方,他大概也猜到这是什么了,这过程中他的手都有些抖,这等神器竟然就在他的手中。
第二天一早,朱标的觉没有睡够,但还是起床了,让刘瑾打了一盆凉些的水,洗漱之后召集官员开会,把今日的行程定了下来。
朱标策马出去了,刘瑾则是留在营帐中看管木盒,上午朱标去了附近的山上,由于要建许多房子,所以木材大多都被砍伐了,其余不成材的也都被收捡起来准备过冬时取暖用。
整座山都秃了不少,不过也没有办法,不就地取材的话,所耗费的资源成本太大了,估计这座山到最后也留不下什么了。
中午随便吃了一些,下午又去看了看河道,凤阳府内河流不少,难得这次有这么多的青壮,自然是要好好利用的,若是以后,征集劳役可没有这么轻松。
凤阳离南京不远,朱标对此地也寄予厚望,所以不仅是在安置迁民,更是在为凤阳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各村的耕地也得合理分配,最需注意的就是不能侵占老凤阳人的利益,否则那成什么了,朱元璋迁移其他地方百姓是为了刺激凤阳发展,希望他们能一起过上好日子。
可不是为了让他们来雀占鸠巢,只不过凤阳土地确实不够肥沃,许多地方根本不适合耕种,或者说开荒的难度太大了,几铲子下去就是石头,而且都是大石头。
要不就是离河太近了,一旦发生洪涝就都白费了,朱标领人基本跑遍了凤阳各地,其实安置这些人的耕地是有了,但难得手里有这么多的青壮劳力,这时候不干什么时候干。
……
第215章 君臣相知
往后几天依旧是如此,每日奔波于各地,朱标真的在云端飘了太久了,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这么辛苦,就仿佛第一次用脚走路了一样。
既然都已经脚踏实地了,那就好好的走一场吧,地方民生繁琐,上令下不通,一切都需要监管矫正,凤阳府的官员也都没有偷懒,朱标破格提拔了好几位官吏,这就刺激了许多人。
九品芝麻官也是官,官就是与吏不同,这些只有当过吏的才深有体悟,所以凤阳府基层官吏的热情高涨,蝇头小利又怎么能与光明的前程相媲美呢。
当然了,也有官员对此不满,来劝谏希望太子殿下能够收回成命,朱标也没有斥责,而是讲事实看成效,官吏的热情上来了,行政效率也就上来了。
当然了朱标的解释并不能让官员们满意,他们的传统观念不允许这些人反客为主,朱标对此表示理解,但并不准备收回成命,官员们也就没有办法了。
从方方面面来说他们对朱标都是毫无办法,朱标是国之储君,又执掌着数万大军,军政之权尽在掌握,吏员们又都倒向了他,平常对付上司的手段没有一个能奏效。
只能不断的向朝廷上奏,也不指望圣上能下令呵斥殿下,只是希望能把殿下提拔的官吏打回原形,他们相信朝堂上的大臣都会赞成他们。
事实也如同他们所料,官员们是不想让吏站起来的,所以早朝的时候确实掀起了争论,朱元璋冷眼旁观,所有人也都不敢说一句太子的错,只是说着小吏奸猾。
可惜这件事不可能成,朱元璋绝不会允许损害太子威望的事情出现,其实他也不喜欢吏变为官,毕竟能当上官吏的大多都是当地的士绅子弟。
但是朱标已经提拔了,那些吏的身上就有了朱标的印记,现在把他们打回原形算什么,朝堂上的几位大佬也都看出来了,所以都默不作声。
到最后杨宪站出来说道:“凤阳府久经战乱,民生凋零,殿下亲自迁民二十余万,现在又要妥善安置,诸位同僚在地方任过职的都清楚这其中的难度……”。
其余人都默默听着杨宪慷慨激昂的讲述,杨宪现在风头无二,唯一能压制住他的李善长还一直装睡,龙椅上的朱元璋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此时杨宪不断讲述着太子殿下的辛苦,突然话锋一转:“殿下如此辛劳之中,不过是从官吏当中提拔了几位优秀的人才,所授予的官职也不高,有何不可?殿下乃是我大明储君,为国简拔能臣干吏那是国之大幸,现在竟有些目光短浅之辈,拘泥于区区官吏之别,阻碍殿下大计,臣请圣上下旨责罚!”
朱元璋深深的看了一眼杨宪,这等人才实在是有些可惜,杨宪所说纯属屁话,但是他能说出皇帝想要听的话,也能以大义压住其他官员。
杨宪说完后就一直保持躬身的状态,眼睛看向奉天殿的地板,耳旁传来其他官员叫屈的声音,说什么不敢针对太子殿下,只不过是就事论事。
杨宪心中鄙夷,圣上爱极了太子,如何能愿意让殿下威严扫地,不要说提拔了几个官吏,就是封了个爵位,朝庭也只能认下。
更何况他也是东宫属官,虽然与殿下不太亲厚,但毕竟是有这层关系,等殿下回京后多多亲近就是,听闻殿下喜欢把件,他正好收集了一些。
朱元璋一拍御案:“好了,咱早就下令迁民大计关乎国策,凤阳府那边的一切听从太子的安排,六部官员都要予以配合,不过是提拔了几个差吏,这点小事有什么好闹的!”
官员们看皇帝拍桌子了,赶忙都躬身肃立,听完皇帝的话都松了一口气,这意思就是小事化了,都齐声喊道:“臣等知罪,请圣上息怒。”
随后朝堂又恢复了平静,大家都不过是表个态罢了,官员们不希望小吏可以被随意提拔成官,杨宪代皇帝斥责他们,表示这是皇权特许,你们管不着。
早朝结束之时,一直如木头一般站在官员最前方的李善长向前几步,跪在地上对着朱元璋沉声说道:“老臣启奏圣上,臣年老体弱,最近又多生病症,而国朝之事越发繁重,臣夙夜难唯恐辜负圣上知遇之恩,但恐天不假年人不遂愿,而今天下安定四海归一,圣上龙体康健,百官人才辈出,所以请圣上容许老臣乞骸骨归乡吧。”
朱元璋站起身走到下面亲手扶起李善长说道:“善长何出此言,你身体不好咱请太医给你看,政务烦劳那就先回府好好休养几个月,咱离不开你,朝廷也离不开你,退养之事不必再提!”
李善长扶着朱元璋的手老泪纵横,其余官员也都在一旁劝慰,李善长哽咽几声开口说道:“臣又何尝舍得圣上,老臣追随您多年了,但还未报尽知遇之恩,只可惜年岁已高日渐糊涂,哪里还敢占据丞相之职,还请圣上让老臣归乡吧,臣若还有来生当继续为圣上牵马执鞭。”
朱元璋虽然早就料到了这一幕,而且这也是他亲手安排的,但是看着头发已经斑白的李善长还是有些痛心,当年初见之时李善长何等意气风发,君臣知遇而成大业又是何等的快意。
朱元璋握紧了李善长的手说道:“你之功劳唯朕知晓,你我同心,出万死以取天下,而今功业未竟,何言退缩,此事不可再提。”
李善长看到朱元璋眼中闪过犹豫,眼泪流的更快了,他能感受到朱元璋是真的舍不得他,这就够了。
他李善长这几十年的追随效命没有白费,他从不指望朱元璋会改变心意,但这一丝犹豫就够了,真的够了,圣上是何人,那是盖世无双的英豪啊。
李善长泪眼婆娑接着请求,朱元璋松开他的手走回龙椅之上:“长沙王世子李祺,天资聪颖才学过人,朕特旨允其迎娶朕之长女临安公主,封为驸马都尉,着礼部挑选良辰吉日。”
李善长颤颤巍巍的跪倒在地,他退养是早就定下的事情,也是君臣之间的默契,上个月也已经圣上已经下旨册封李家之女为太子侧妃,但是如今又让李家嫡子尚公主那就是圣上对他的情谊了。
……
第216章 驸马
朝堂中人先是一片哗然,然后就是恭贺之声,所有人都羡慕的看向李善长,这位可真是走到人臣之极了。
入朝为相,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生封王,死配太庙,男尚公主,女入东宫,何等快意!
虽然朱元璋还没下旨让任何人配享太庙,但看现在这种程度是早晚的事情,估计李相真正退养之时,这份殊荣就会落下了。
杨宪眼睛都红了,他现在虽然风头无二,但他清楚自己投奔圣上的时候已经晚了,根本没有那份君臣之宜,其余人也差不多,整个国朝恐怕只有徐达和常遇春不会眼红。
李善长这时候已经哭的快上不来气了,朱元璋让一群太医陪着他回府了,下令务必要治好李善长的身体,又恩准他先修养一个月,不必管任何政务。
退朝之后,朱元璋达成了目的但心情却不是很好,直奔坤宁宫去了,中午跟妹子喝一杯吧,而且他这一时兴起把女儿嫁人了……
等朱标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就知道李善长确实要从这个舞台上退下去了,这位当代萧何也完成了他的使命,辅佐了一代帝王成就了丰功伟业。
等李善长再上奏几次,朱元璋也就会同意他退养了,这也是正常的流程,那毕竟是当朝丞相,怎么也得挽留几次,否则让其余官员怎么看。
朱标感慨了几下也就把心神又转移到自己这边了,明日朱樉和朱棣就领着老弱妇孺团到了,估计明天又得听一天的哭嚎。
这时候正好李祺走进来向朱标汇报他所负责的工作,这位原本玉树临风的翩翩公子现在可以说是形象全无,灰头土脸的样子恐怕他爹见了都会大吃一惊。
不过李祺确实让朱标另眼相看了,整个人退去浮躁之后,露出了更璀璨的本质,不过朱标还是不太舍得把静儿嫁给他。
看着李祺就有些烦躁,李祺也感受太子殿下的恶意,黑了不少的脸庞漏出迷茫之色,他可是干的昏天黑地,尽了自己全部的努力,殿下怎么对自己还有不满。
不过朱标好很快平复了自己的心境,拿起李祺的奏报拍了拍说道:“本宫刚刚接到消息,圣上赐婚了。”
李祺更迷茫了,上个月不是就接到消息说册封他小妹为太子侧妃了,怎么又来一遍?
李迷茫的皱了皱眉头,说实话他是不想要妹妹嫁到东宫去的,当然不是太子殿下不好,只不过侧妃到底只是侧妃。
朱标看见他略有不爽的表情心中突然舒服多了:“是给你的,父皇下旨将临安公主下嫁给你,册封你为驸马都尉,圣旨估计明天就到了。”
李祺慌乱了一下,这可真是没准备,不过他反应过来之后立刻朝着京城方向跪拜谢恩,朱标看着他的背影笑了笑。
李祺转过身后又给朱标行礼,只不过面色有些彷惶,驸马都尉对平常人来说那是一步登天,这辈子算是稳了,那可是皇帝的女婿。
但对李祺这个长沙王世子来说,当驸马还真就不是一件好事,他哪怕承袭不了长沙王之位,朝廷也会给他个世袭罔替的国公之位,这一生肆意潇洒三妻四妾的生活不就来了。
李祺熟读历代书册,自然清楚历朝历代的驸马们过的有多凄惨,他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
朱标就有些不乐意了:“怎么,你不满意?临安公主是我朱家长女,自幼得父皇母后喜爱,就连本宫都觉得其温婉娴淑,若不是看在李相的功劳上,你以为你有资格尚公主?”
李祺赶忙躬身说道:“臣只是一时过于欢喜,哪里有不满,请殿下明鉴。”
李祺脸上露出有些勉强的笑容,这是君恩,哪里他选择的余地,何况李家现在正是最危急的关头,能娶公主对家族来说确实是好事。
朱标挥手让屋子伺候的人都退出去,驸马不好做朱标自然清楚,不过既然自己父皇赐婚了,李家无论如何都得高高兴兴的把公主娶回去供着。
不过静儿到底是他代过的妹妹,而李祺最近表现也不错,李善长更是把家底都交给朱标了,所以朱标还是希望俩人能好好过日子。
等其他人都退出去了,朱标让李祺坐下说道:“你我也算是一家人了,静儿自小与我也甚为亲厚,所以有什么话就直说。”
李祺听到这儿眼睛一亮,他倒是不知道临安公主竟然与太子殿下亲厚,于是沉稳心神开口道:“臣无有他想,只是臣亦有报国之志,听闻驸马……”
朱标这才想起礼部制定完亲王的礼遇后,顺便把公主的礼遇也制定好了,朱标还看过一遍,朱标那时想着公主过得好点也是应该的,但现在想来,其内容确实有些让人头疼。
比如按规矩驸马对公主一天要问四次安,而驸马的家人也要对公主行君臣大礼,公主吃饭的时候,你不能吃,并且还要到旁边伺候公主的膳食。
最关键的就是朱元璋为防止外戚干政,所制定的三不原则,就是不能入仕,不能领兵,不能科考,驸马只需好好伺候公主过一辈子……
而且除了新婚当天公主夫妻二人可以自由相处,其他时间驸马想要面见公主都需要事先申请公主殿中的宫女,批准了之后才能见。
上一篇:全民领主:开局签到打折神器
下一篇:这个外挂过于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