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太子 第30章

作者:夜星月语

朱标说道那就试试吧,这话说起来容易,但是穿戴铠甲属实不是那么好穿的,没有人帮忙,就靠自己恐怕是穿不上去。

朱标穿上的是金甲,当然说是金甲其实更多的颜色是红的,只不过一眼之下金色更加夺目罢了。

这时候正好常遇春等人来了,进了大殿就看见了,一身金甲威严堂皇的太子殿下。

常遇春笑道:“殿下穿上铠甲英气逼人,不愧是我大明天策上将军!”

蓝玉等人俯首喝到:“参见天策上将军!”

云锦暖玉等人看到这个场面,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幸好刘瑾提醒他们该去准备茶水了,她们才恋恋不舍下去了。

朱标也满意的笑了几声:“都起来吧,今早工部送来了两套盔甲,本宫正好试一试。”

朱标动了动身体,感觉果然有些不灵活,而且那怕是金甲,他都感觉到了有些沉重,但是确实有股浓浓的安全感。

看朱标都已经穿戴好了,常遇春就说道:“今日其实也并没有什么急事,殿下既然都穿上了铠甲,不如去城外大营巡视一番,也让将士们看看天策上将的威仪!”

朱标点点头说道:“也好,那就去看看吧。”

一行人直接除了城,一路上朱标走马观花,南京城远比前几年要繁华多了,大街上买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连成一片;酒店里,小二端着酒菜飞快地穿梭着,还不时传来猜拳的声音。

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

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

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书声,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

绚烂的阳光普洒在这遍眼都是的绿瓦红墙之间,那突兀横出的飞檐,那高高飘扬的商铺招牌旗帜,那粼粼而来的车马,那川流不息的行人,那一张张恬淡惬意的笑脸,无一不反衬出现在的大明子民,再也不是元朝时候的四等汉民了。

……

第76章 分配军务

一路出了城,又骑马奔驰了一个多时辰才到大营,这里本来就有元朝屯兵的地方,否则这么多大军真不好安置。

到了大营门口,正有百名士卒守卫,铁甲长枪森然有序。

朱标是第一次来,士卒可能不认识。但是常遇春蓝玉等人可是天天都会来这里巡视,何况有十万人本来就是常遇春的麾下。

守卫的百长看到来人,立刻上前给常遇春见礼,身后的士卒也跟着单膝下跪。

常遇春避让开来,肃声说道:“尔等还不拜见天策上将军!”

那些守卫还没反应过来,大营里就涌出了一群将士,整齐划一的冲着那骑在骏马上的明黄色身影拜倒:“末将等参见天策上将!”

朱标神色自若的点头说道:“都起来吧!”

随后就在众将的簇拥之下进了大营,引来不少士卒的注视。

一路上朱标看的都眼晕,无数士兵来来回回的穿梭着,帐篷校场一座连着一座,基本没过五十米就有简陋的茅厕,不时有人推着石灰粉进去。

在下风口处还有马场,离得很远就已经闻到牲畜的味道了,朱标却无半点嫌弃,这个时代依旧是骑兵为王!

火器虽然已经发明了,但是并不是太过好用,明代火器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用手持点放的火铳,其形体和口径都较大,一般筒内装填铅弹和铁弹等物,其射程仅数十步至二百步。

第二类是安装在架座上发射的口径和形体大型火炮,多数筒内装填石、铅、铁等物,俗称“实心弹“,少数则装填爆炸性的球丸,射程一般在数百步至二三里距离,主要用于守寨和攻城,也用于野战、水战和海战。

火炮还好,但是现在的火铳不论是准头还是上弹速度都很一般,面对骑兵大多都只有机会放一枪,最后还是要掏出刀子。

不过火器还是要支持的,等这次回来就召集一些能工巧匠试试吧。

走了好一会才到中军大营,一路上朱标看着来来往往的士卒,嘴角就忍不住扬起来了。

朱标进了军帐,直接坐到了最上方的座位上,看着下面还恭敬的站着的将帅们,朱标扫了一眼大概有三四十人:“都坐下吧,今天本将检阅一下军队,也认识一下诸位将军。”

所有人应诺后就按规矩坐下了,离朱标最近的就右手边的常遇春和左手边的李文忠,剩下的蓝玉刘伯温等人依次坐下。

众位将军依次起来汇报各部所属的情况,现在大概有十九万大军了,还有四万大军未到。

朱标听了一会后了然的点点头,常遇春起身说道:“请上将军分配职务吧,这样也好让将士们熟悉一下。”

具体大军的职务安排不是固定的,都是主将重新安排,确保军队的领导权。

现在时候也差不多了,到底谁负责那块都得分好,否则职权混乱就要起乱子了。

现在到场的都是三品以上的将军,这些人的资料常遇春早就交给他了,能够掌控他们,那么这支大军也就能如臂使指了,现在是开国初年,能做到这个位置的都是骄兵悍将,他们对军队的影响绝不是后世那些勋贵子弟可以比拟的。

别看他们现在毕恭毕敬,如果朱标一旦指挥失误,那么他不谙军事的名声,就会快速的传遍整个勋贵集团,到时候那怕杀一批也只能表示自己心虚。

何以解忧,唯有大胜!

朱标面色肃然的扫视了一圈说道:“圣上的意思是大军到齐之后,立刻誓师出征,诚意伯你负责起草。

刘伯温起身应诺。在古代誓师是很重要的,出征的军队都有誓师典礼,一般是将出征的目的与意义告知将士,揭露敌人的罪恶,强调纪律与作风,也就是一次战前动员和教育。

朱标又看向常遇春说道:“右军交给开平王,淮安侯华云龙、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侯陆仲亨归入右军由开平王统帅!

四人当即起身抱拳应诺,朱标点点头,右军是除了中军外最强的部队,以骑兵为主。

朱标看向李文忠说道:“左军交给曹国公,济宁侯顾时、临江侯陈德、六安侯王志归入左军,由曹国公统帅!

等他们应诺后,朱标看向了蓝玉:“前军中军由本将统帅,永昌侯蓝玉,南雄侯赵庸、广德侯华高编入前军,蓝玉领三万铁骑为先锋!

汝南侯梅思祖、永城侯薛显入后军,由诚意伯刘基统帅。

如此,除了沐英的四万人外,大军就基本安排好了,朱标看着面前的神态各异的将帅们,也没有再训话,一切都要到战场上说话。

朱标直接起身往校场方向走去,身后的将帅们对视一眼也都跟上,朱标向一旁的常遇春问道:“驻扎期间,士卒们可有为违反军纪的?”

常遇春回到道:“有聚众赌博的,有想要逃跑的,还有互相斗殴的。”

朱标皱着眉头,但却也没有说什么,古代军队可不是后世的军队,他们其实并没有什么信仰,本来就是被强征入伍的,要么就是陈友谅、张士诚的降军。

但凡有机会的都去读书了,没办法才来当兵,所谓当兵吃饷,至于为谁卖命,他们大多人是管不了这么多的。

宋代以后历朝历代皆重文轻武以文御武,武人社会地位低下。元、明的军户制度,军户只能世代当兵,而且还要服徭役给军官当长工。

尤其是明代中后,一个士兵退伍后的待遇和监狱服刑出来的囚犯差不多,谁会主动愿意去当兵呢。

古代军队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溃败,一般的军队伤亡十分之一就崩溃了,所谓的精兵也就是能承受个五分之一。

淝水之战前秦怎么败的,不就是有人乘着前线退兵之际,喊了一嗓子败了,结果就真败了。

朱标也知道现在情况就是如此,不过还好,他三十万大军,至少有十万精兵,这才是他的主力。

而且北元现在的情况只能更惨,到时候朱标号称八十万大军……

……

第77章 兵血空饷

朱标让蓝玉和全旭留在身边,剩下的都去安排自己所属的军务了。

朱标分配完大蛋糕,他们也得分配小蛋糕,要把自己的嫡系安排下去,否则到了战场上是指挥不动士卒的。

就好像前方有明显的埋伏,但是无路可退,必须冲的时候,如果安排人上,他却畏惧不敢上前怎么办?

到时候一刀砍死他也晚了,军心已乱,剩下的人就更畏惧了,万一后方压力过大,往前是死,往后也是死,哗变就在一瞬。

所以越到攻坚的时候,就越是要安排自己的嫡系上,唯有他们才会愿意为你去冲锋陷阵,不畏牺牲。

朱标领着人上了一处校场的高台,下面正式士卒使用火器在演练,不过大多都只是摆个姿势,毕竟弹药难得,哪里舍得浪费。

朱标看向四周密密麻麻的人群和军营,向着蓝玉问道:“三十万大军到底有多少人,你跟我说实话,我不会怪罪的。”

蓝玉嘴角一抽说道:“这……”

朱标说道:“无非就是将帅们喝了兵血,这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本将无意追究,但是本将不能临出征了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马!”

蓝玉靠近一步小声的说道:“全将军带来的三万亲军都尉府的人是实打实的,我们这十六万大军有三万……

朱标眉头紧锁,但也没有说什么,十六万人三万的活死人已经够给他这个太子面子了。

士兵阵亡或者退伍了不上报,照样按照原来的花名册领军饷,甚至伪造花名册骗军饷,当然好处都流进军官的腰包。

现在都还算不错了,到了明朝后期问题,部队军官腐败现象直接导致了明朝灭亡。

萨尔浒之战明军预计出兵四十万,如果真是四十万的话努尔哈赤输定了,问题就出在吃空头饷上。

由于明军的最大业余爱好就是吃空头饷,以至于军队集结的时候军官搞不清自己有多少士兵,有的甚至整营人马都是凭空编造出来的。

这样的结果是明军预计的四十万大军实到二十万(也有说十几万的,最少说十二万),这样的军队还要采用“分进合击”的战术,一分下来每路兵马不过一两万人,而且无论官兵都是老奸巨猾之辈,虽然有一些忠勇无双的悍将,但是如此腐朽的军队能打胜仗才叫怪事!

蓝玉有些小心的看着朱标的脸色,想着若是殿下发怒要整顿军务,他就要拼死相劝了,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何况这次出征对太子意义重大。

看着朱标虽然眉头紧缩,但是并没有要召集将帅意思,蓝玉才松了口气,劝道:“这也就是您统帅,否则就是开平王来了也得有五万人的亏空,这些将帅都已经把自己的亲军家仆都带来了,就怕您不满意。”

朱标差点气笑了,这还得谢谢他们了?

不过朱标也没有太过生气,这件事他早有预料。喝兵血吃空饷,就跟文官贪污一样,无法杜绝,历朝历代都在想尽办法的改进,但是结果并不好。

唐朝白居易,形容当时军队“吃空饷”的乱象时说:天下各地统兵之将,无不捏浮报军籍以冒领粮饷,按实核计,真正实存的兵数不到十之六七,如果出现战死、逃亡情况,则十年之内实际兵数又将减少十之二三。”

全国军队“有籍无人”的比例竟然已达到了一半以上,足见其时“吃空饷”问题之严重。

不仅如此,即使实际在籍的兵员中,还存在很多隐形“吃空饷”的现象,不少士卒不过是按时应卯,平时却各有营生,甚至有士卒终日市场摆摊做小买卖。

明朝肇建之初,朱元璋鉴于宋代募兵制造成的“冗费”、“冗兵”之害,回头改行“兵农合一”的“军户”制度,被划为“军户”之家能分到一块土地,战时出征,平时务农,并不从朝廷支取粮饷,因此也一度减少了吃空饷的数量。

但是,这种不分良莠、强制限定军籍的军户制度,时间一久不可避免地会走上僵化、衰落之路。由于军户兵弱不堪用,明代后期又重行募兵制,“吃空饷”的历史老问题也就如影随形地出现,到了明代末期已相较之唐、宋有过之而无不及。

朱标叹了口气说道:“他们原本的规矩我不管,本将在这一日这些兵卒的军饷,就绝不可以再克扣了,蓝玉你去传达到军中,到时候若是让本宫发现了,休怪军法无情!”

蓝玉面色一苦,又是得罪人的活啊,但是朱标吩咐了他也不能不听,立刻应诺。

朱标也就没有心情了,转身带着全旭回了军帐之中,坐在椅子上有些烦闷。

全旭上前说道:“殿下不必忧虑,我军如此北元更是如此,他们每次都号称十万铁骑,但是也就三四万的骑兵。”

朱标无奈的笑了一声,这还是在比烂呗。

这种情况是一定要改变的,但是不能是现在,这件事情牵扯到几乎全部的勋贵,总不能把勋贵全杀了,那样恐怕天下大乱又在眼前了。

不过没关系,大明才刚刚建立,一切都有机会。

朱标让蓝玉下去后就对全旭问道:“你这三万人可都持有火器?”

全旭回答道:“圣上规定过凡军一百户,铳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枪四十。”

朱标点点头,元末明初确实是火器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而且朱元璋特别喜爱火器,在当时的元末群雄中,朱元璋的部队堪称是一朵奇葩。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的军队曾多次大规模的使用各种旧式、新式火器作战,在攻城、守城和水战(炮舰对轰)中都多有运用。

一些诸如火龙枪、火铳、大小将军筒、铁炮、神机箭、火蒺藜和“没奈何(燃烧性火器)”等火器列装的极多,连不同武器所需的火药配方也摸索出了许多种。

……

第78章 太子宝印

朱标看着全旭说道:“你亲自持我的手令,去请圣上加印,然后去工部要火铳,把你的三万人装备好!”

朱标无论是太子的身份,还是天策上将都没有权力,直接向工部要大量火器。

火器军械没有皇帝的命令谁也无法轻动,朱标说着就在纸书上写上需要的火器,然后盖上随身携带的太子宝印。

这个印章是册封太子那天赐下的,朱标还是第一次使用,形状蹲龙钮,平台,方四寸,厚一寸二分,极为精致。

全旭恭敬的双手接过纸条,这原本不过是一张普通的纸张,但是加盖太子宝印之后,他就承载着大明皇太子的意志。

全旭立刻驾马赶回南京,朱标坐在椅子上,想着刚才使用火器的将士演练的场景。

现在对火器的使用还得很粗糙,基本就是打一发就扔下,然后掏出刀子去砍人。

朱标想起了以前看的一部电影,叫什么早就忘了,但是还清楚的记得一个片段,满清的八旗兵骑马冲锋,而英法联军的人则是站成三排,轮流发射火枪。

第一排打完走到最后,第二排补上继续射击,然后最后一排的人就有时间为火枪重新装上弹药,如此反复,八旗骑兵最后连三十米都没靠近就已经被打的溃败逃离。

这是个非常不错且简单实用的办法,尤其是对付骑兵,当然现在的火铳远远不如近代的火枪,所以可以在里面加上些精锐的弓弩手,如此一来就可以提供充足且稳定的火力!

这个只要想通了,其实原理非常简单,朱标记得这还是沐英发明的,不过是在未来平定云南的时候,之后朱棣北伐也用过不少次。

朱标没有下令全军实行此法是因为,各部的火器种类繁多,但是火铳却并不多,如果前行集中起来的话,不但影响一直训练的军阵,而且还容易引起将帅的反弹。

所以朱标打算先在自己的三万亲军上试一试,如果效果确实可以,就推广到全军,组建一个火器营。

当朱标还在思考如何在改进一下的时候,常遇春和李文忠走了进来,朱标也起身表示尊重。

三人见礼后就坐下了,常遇春开口道:“殿下各部已经掌握了所属,现在就等沐英赶来,我们就可以誓师出征了。”

朱标点点头说道:“那就好,我也不走了,就在这里住下,这段时间本将也要跟着军队了。”

李文忠点点头说道:“如此甚好,上将军与诸位将帅也该多多熟悉一下了,我也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