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夜星月语
朱元璋直接扔过来一个果子,朱标接过果子,找了个凳子搬到朱元璋的下手处坐了下来。
轻轻的咬了一口,就感觉酸的不行,但看朱元璋还是一脸满意的样子。
朱元璋用好奇的语气问到:“听说李善长的府邸很好?”
朱标是咬不下去了,闻着果子特有的味道说道:“很不错,虽然比不上新宫但比王府要好点。”
朱元璋笑到:“李善长啊,外表宽厚温和,内里却……罢了!一个府邸不算什么,你上门时他可有不满。”
朱标也笑着说道:“并无不满,规矩的招待了我跟老四,而且形势所迫,他敢有什么不满。”
朱标拱手说道:“往后几日就可以看见群臣的态度了,朝堂之事儿子也无法窥探,就劳烦父王派人看一看了。”
朱元璋站起身:“这些还不是大事!李善长到底是文官而已。”
朱元璋看了玉树临风的儿子:“你也不小了,该娶妻了。”
朱标一听就点点头:“婚姻大事,自然是听从父母之命。”
朱标是不在乎娶谁的,也不在意美丑跟性格好坏。
他身份贵重,谁进来都是要伺候他的。
更何况娶进来的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当摆设放在哪,如果真的厌恶就让她病逝就好了。
朱元璋思虑了一会说道:“你想娶徐达的女儿,还是常遇春的女儿。”
朱标历史上是娶了常遇春的女儿,但是这个女人去世的早,而且所生的嫡长子也是如此。
朱标是不太满意的,但是一细想历史上为什么朱元璋没有选择徐达的女儿……
朱标拱手道:“徐叔叔的女儿年纪尚幼,比儿子还要小一些,如果父王让儿子选,哪就常叔叔的女儿吧。”
朱元璋笑着点头:“好,既然是你选的,就这样定下吧,等常遇春回来咱在跟他说。”
朱标看说的差不多了,就告退下去了。
走在回去的路上,朱标心里有些空荡“不让他娶徐达的女儿,也是在防着他更是在防着徐达,太子与军权在握的大将军……
朱标停步看着璀璨的夜空,舒缓了一下心情。
“其实可以理解,明年朱元璋开国之时也不过四十岁而已,正是一个男人年富力强的时候,也是一个男人权力欲望最大的时候。”
而且自己老爹已经够意思了!常遇春身为军方第二人他所代表的势力也是很恐怖的。
朱标默默想到:“这样也好,但是要注意一下几年后常遇春的身体了。”
朱标回了自己的房间,大小双儿温柔帮他脱下了有些复杂的衣服,然后就目光依恋的看着自己公子,云锦端来一盆热水给他洗脚。
朱标摸了摸被褥里露出来的头发,暖玉都已经等的睡着了,朱标这时猛然想到:“真是人心不知足啊!我此世生来就是天潢贵胄的命,已经是所有人都羡慕不来的了,现在居然还在想那些没有用的。”
朱标平复了一下自己有些膨胀的心“我才十岁出头,到底在急什么呢?”
朱标让云锦她们下去休息,自己躺进温暖的被窝,翻身抱住了睡的正熟的暖玉,什么都不能急,就像暖玉她们,既然就是自己的,那何必着急呢?
一夜就这么温暖的睡了过去,第二天早晨朱标醒来用过膳食,就带着弟弟们读书,下午则是领着他们去玩,再不过问其他事务。
外界倒是风起云涌,李善长的声势仿佛到了一个顶峰,那怕是北伐途中的将帅都有人来信助威。
但却在这个时候李善长居然一口气纳了四个小妾并且大肆敛财!还被下面的官员向朱元璋举报李善长擅自挪动了公款一万两银子。
李善长被朱元璋大骂一顿,一下子风头就下去了,那怕都知道李善长这是自污,但是污点就是污点。
政治上的事情就不需要原因只要结果。
李善长深夜入府跟朱元璋密谈了一晚上,没有人知道说了什么,但是整个应天府一改浮躁之气,所有人都静心下来准备开国大典。
徐达常遇春的北伐大军势如破竹,随着捷报频传,整个城池都在欢庆之中度过。
到了春节,朱元璋领着儿子们先去叩拜了祖宗牌位,马氏领着其他人准备晚宴,今晚不仅是家宴,众臣工都已经在王府外等候了。
在一处庄重的屋子里,上面供奉着寥寥几个牌位,朱元璋回到最前面身旁稍后一点就是朱标,其他人都跪在他们俩身后。
朱元璋挺直腰板,沉声缓缓说道:“祖宗在上!子孙朱元璋有幸于乱世之中崛起,横扫中原北驱鞑虏一统天下!如今即将开元建制,立国大明!以家姓传国,特此禀明,望先祖地下有知能够庇佑我大明天下!”
说完朱元璋站起身看着父母大哥等人的牌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朱标等人自然不敢起身,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眼睛看着自己的膝盖。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朱元璋转身说了句:“出去吧!”
朱标起身就是腿一软,差点又跪回去了,后面的几个也是腿脚发软。
朱标勉强起身,也不敢再祖宗牌位面前跺脚对弟弟们说了句:“慢慢起身,不要着急。”
然后就慢慢出了门,跟上前面的朱元璋,俩人就默默的走着,都没有说话。
不一会那几个小的也跟了上来,一看气氛也不敢说话,老老实实的跟着朱元璋到了大厅。
朱元璋坐在主位上,然后脸上出现了稍稍僵硬的笑容,不一会王府大门打开,兴高采烈的文武臣工们都急不可耐的冲到朱元璋身前说着吉祥的话语。
他们跟朱元璋说完后,就都凑到朱标面前不断的夸赞着他,朱标脸上浮现起温润的笑容,也是一个个的应付起来。
……
第40章 开国大典
自从元旦之后整个王府就忙碌了起来,虽然不用朱标忙活,但是也能感觉到。
朱标看了眼天色,依旧是阴云遮盖,但是钦天监的人说“到了大典那日一定会放晴!”
当然朱标觉得这不像是他们这种人说的话,他们向来是八分把握说五分的家伙,估摸着是被朱元璋逼得不得已了。
时间流转,明早便是大典了,朱标早早的换上来赤色的四爪龙袍,这是皇太子的礼服,也是朱元璋特意让礼部官员准备的。
这一夜估计好多人都是睡不着的。
朱标也是精神振奋的根本不准备睡觉了,四个小丫头加上刘瑾都热泪盈眶的看着朱标,这就是她们一生依靠,荣辱祸福都在一身。
朱标就站在院子里,看着天色由黑变明,火红的太阳终于露出了颜面。
随着府内的震动,张远全旭来迎接他,朱标看了眼身后的人,就微笑着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出来王府,拱卫司准备了仪仗队,士兵们都排列在午朝门外,道路两边都插满了彩旗,又在奉天殿前准备了五辆马车供皇帝皇后以及其他准备参加仪式的皇室人员乘坐。
朱标的马车就在皇帝皇后的后面,浩浩荡荡的马车行进到紫金山,等吉时一到,朱元璋独自一人走向早就设立好的祭坛。
朱标站在马氏身边,看着朱元璋的身影一步一步的走向前方,那身影并不雄壮但却犹如天神一般踏在所有人的心口。
终于,朱元璋走到了象征天地社稷的祭坛面前,社稷的祭祀是重中之重,一般都是“设坛为社”,坛上以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分别放置“青、白、红、黑、黄”五种颜色的土壤覆盖,也就是所谓的五色土。
东方乙木属青、西方庚金属白、南方离火属红、北方葵水属黑、中央戊土属黄”。象征着一统江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朱元璋身着衮冕的身影跪在祭坛前,祷告上天、祈求上天风调雨顺,祷告大地、祈求大地五谷丰登,祭祀先祖、祈求先祖国祚永存!
然后朱元璋站起身慢慢转身看向众人,漫山遍野的人群同时跪下来山呼万岁!
放佛天地之间在没有能站在他面前的人了!
朱元璋威严的让众人起身,然后在礼部官员的请求中换上新一件龙袍。
这就是祭天完成,天地已经将人间的权柄归属于帝皇,下至众生,上至鬼神一切的一切都只有皇帝才能一言而决!
朱元璋拉着皇后踏上了龙辇,龙辇前面由六匹雪白的骏马驾驭,车身镶嵌有金银玉器,宝石珍珠;车身还雕刻有龙凤图案。
朱元璋领着文武群臣返回皇宫,在一路上道路两旁都有将士手持彩旗招展,到了午门外两名大典的礼部官员举着表彰进入皇宫,此时的宫内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
初更时分就开始击鼓了,虽然是冬日的半夜,但百官们还是早早就穿好了朝服站在午门外等候,礼官们则是进入宫内的朝堂汇报准备。
到了三更时分,宰相以下的官员进入皇宫,新皇帝朱元璋穿着龙袍坐在皇帝的宝座上,此时鼓乐齐鸣声响震天,鼓乐停下之后,负责掌握皇帝大印的官员,把这权力象征放到宝案之上。
朱元璋在登基诏书上盖下皇帝大印!礼部尚书奉诏之后捧出奉天殿,再放到午门外有人抬着的龙庭里。
然后在鼓乐仪仗以及文武百官的护送下,出太和门、午门、端门前往外城城楼,奉诏官行一跪三叩礼之后再把诏书捧到宣诏台的黄案上。宣召官登台,面西而立宣读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海内土疆,豪杰分争。朕本淮右庶民,荷上天眷顾,祖宗之灵,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贤于左右。凡两淮、两浙、江东、江西、湖、湘、汉、沔、闽、广、山东及西南诸郡蛮夷,各处寇攘,屡命大将军与诸将校奋扬威武,四方戡定,民安田里。”
“今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辞劝进,尊朕为皇帝,以主黔黎。”
“勉循众请,于吴二年正月四日,告祭天地于钟山之阳,即皇帝位于南郊。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恭诣太庙,追尊四代考妣为皇帝皇后。立大社大稷于京师。册封马氏为皇后,立世子标为皇太子。”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因为高高在上又很神圣,听起来仿佛天音一般。这时在城楼下金水桥南的文武百官和那些邀请过来的观礼人员,按照官位的序列依次列队,面北而跪,行三跪九叩大礼,以谢皇恩。
诏书宣读完毕之后,由奉诏官把诏书卷起来,放在一个形似云朵的木盘里,来到城楼的跺口正中的金凤台前。
把诏书衔放在木雕金凤的嘴里,再用黄绒绳悬吊金凤,从外城楼跺口正中,徐徐降下,以表示天子帝王之命,由金凤凰乘云朵,自天而降人间。
这个时候早已经有礼部官员拖着云盘在下面跪接,金凤嘴里的诏书正好落到云盘里。
至此,礼官挥鞭示意大家肃静。在礼仪人员的引导下,百官列队进入,站到自己该站的行礼位置上,从百官进入到站定时奏乐一直没停,就和现在的大型活动贵宾进场时要播放一些乐曲是一样的,朝拜的时候要跪拜鞠躬,礼官还要行“拜舞礼”,同时呼喊“吾皇万岁万万岁”,且要连喊三次。
这就算是完成了皇帝的登基大典!
之后就要开启新王朝的第一次朝会了,皇后就要领着众皇子退下,朱标也不例外。
太子没有皇帝的命令是不需要上朝的,下面也没有他的位置,毕竟他不属文臣武将,也不在勋贵行列。
刚刚退出大奉天殿,就被一个太监拦住“太子殿下,圣上让您在这等着。
马皇后看了朱标一眼“你父皇估计是要宣布你的东宫臣属了,在这等着吧。”
……
第41章 东宫班底
朱标安静的站在外面,隐约能听见里面册封群臣的声音,现在都还是册封官职,爵位还没有册封,毕竟徐达还领着一大群将帅北伐……
过了一会,就有太监恭敬的走出来说道:“圣上口谕,宣太子进殿!”
朱标伸手紧了紧勒在下巴上的黄色丝带,他的头上戴着冠冕,上面配有两条花丝金龙,两条龙身上镶嵌着猫眼石四块,黄宝石四块,红宝石十块,蓝宝石十块,珍珠九颗。
朱标一脸庄重的走进了奉天殿,在百官的躬身退让之下,从文武官员的中间缓步走到最前方,恭敬的跪了下去“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看着自己的太子,笑到:“起身吧!”
然后就示意礼部尚书宣读他早就拟定好的圣旨,礼部尚书躬身出列,然后走到前,向皇帝躬身后,面对着群臣“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之长子朱标,为皇后所出,宗室首嗣,天资粹美,品格贵重,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等朱标三跪九叩接过册封诏书和太子金册宝印后,满朝文武都跪下齐声喝道:“国本已定,恭贺陛下,大明江山,千秋万代!”
之后礼部尚书又捧起一旨诏书: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之嫡长子朱标,天资粹美,系我大明太子,为国之储君,朕令命詹同考历代东宫官制,并选拔功勋道德老成者兼领东宫,辅导太子。”
“朕命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
“右都督冯胜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美、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书左、右丞赵庸、王溥兼副詹事,中书参政杨宪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
“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张兴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顾时、孙兴祖同知左右率府事,大都督府事吴祯、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史中丞刘基、章溢兼赞善大夫,治书侍御史文原吉、范显祖兼太子宾客!”
朱标领着一群大臣跪下谢恩,上面的这些人从这一道旨意后就被打上了属于他的印记。
这就是史上最豪华的东宫集团了,因为这就是朱元璋自己的班底,开国太祖的文武班底!
等朱元璋让他们起身后,由李善长领着东宫臣属向朱标行礼:“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朱标抬手就让他们起身,然后自己就恭敬的退到一旁,朱元璋开始对职务的细分。
朱标这时才来得及会想自己的臣属,李善长不用多说,徐达居然被封为右丞相!看来这就是父皇要用武官制衡李善长为首的文官了,但相必也有文官制衡武官,朱标看了一眼李善长身后的刘伯温……
朱标摇摇头,这些还不用他管,只是自己的这些班底虽然豪华但却都是些骄兵悍将啊。
不多时朱元璋的第一次朝会就结束了,其实也就是过过形式,正式的处理公事应该是下次朝会了。
等朱元璋走后,一帮大臣瞬间挪移到了他的身边:“殿下臣为东宫中书左丞,殿下臣为东宫同知……
朱标友好地跟自己未来的臣属们交流了一下,等人群散去朱标回想了一下,刚才没有来的人。
李善长是第一个了,不过朱标也早有预料,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都是东宫官职,均负责教导太子。
但更多的是名义上的,毕竟也不可能真的让太子少师李善长教他学问,太子少傅徐达教他军法,太子少保常遇春贴身保护他的安全。
朱标走出奉天殿,就往坤宁宫走去,想来自己老爹肯定在哪里了。
刚走一半就有宫女来请,等朱标走进坤宁宫,就看见了朱元璋跟马皇后在争论着什么,朱标一挥手。刘瑾就领着宫女下去了。
朱标走上前就听到朱元璋大声的说道:“朕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不就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享福。”
马皇后说道:“那也不应该定下这样的国策,皇上,重八,你不能只顾眼前啊。”
朱元璋还是不服气:“撑死他们能吃多少。”
马皇后还是在劝他,朱标听了一会就明白了,朱元璋自小孤苦,尤其渴望亲情,所以打算定下国策,给予了皇族优厚的待遇。
首先一条就是皇族以后都不用上班,而这些人都由国家财政来养,地方皇族由地方财政开支。而不上班的皇族,朱元璋给他们定的工资级别普遍是一般官员的8倍左右!而且,没有人数限制,只要是皇族,都按级别领薪水,从10岁就开始领取,直到死亡。
上一篇:全民领主:开局签到打折神器
下一篇:这个外挂过于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