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 第483章

作者:傲骨铁心

纪昀不敢居功,讪笑一声。

贾六笑了笑,让人将主持叫过来,说是有桩生意要同对方谈一谈。

很快,一个肥头大耳的和尚被带到了贾六面前,等到贾六亮明身份,这和尚吓得当场跪下磕了几个头。

贾六坦然受这住持的大礼,他是人间真佛,有资格受这帮佛在人间代言人的最高礼遇。

“你们庙里可以供奉死者牌位么?”

住持忙说可以。

寺里一直开展这业务,达官贵人想要条件好一点的,通常一年供奉费在五两左右。

普通百姓家供奉的没什么特殊要求的,供奉费一年十几文到几十文不等。

贾六听后点了点头,目光看向丁庆,后者忙将两本厚厚的名册捧到住持面前。

“这上面一共一万四千一百六十人,我按每人十文钱与你结算,你们这些日子辛苦些,务必将所有人的牌位都制成……”

一万多人?

住持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内心也是狂喜,这可真是大生意啊。

可翻了几页名册后发觉不对劲,下意识又翻到中间还是不对劲,再翻到最后一页更是不对劲。

因为两本名册上所有人的名字都叫爱新觉罗·某某。

第747章 纪桑,你完了

打泰山庙出来后,贾六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头也不疼了,心思也不重了,走路也不飘了,脚板底也不打滑了。

总之,就是吃嘛嘛香,干嘛嘛有劲。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一万多人一人十文钱不过十几万文,按汇率折算一年也就几百两银子。

为了让庙里和尚们上上心,贾六一次性付的是三年供奉费,另外加上小费一共给了一千两。

香油钱他是不捐的,小费可以。

两者性质不一样。

纪昀一开始没发现问题,等发现问题后贾六已经大方的跟庙里把账结了。

震惊之下赶紧追出,提醒王爷万不可操之过急,倘若此役令得随军从征宗室子弟全部殉国,王爷不仅再也得不到宗室拥戴,更会成为宗室的共敌,那样一来如何才能和平成为大清的皇帝。

哪怕王爷真要借兴汉军之手清洗爱新觉罗子弟,也不能做得如此明目张胆,过于刻意,死一半都说得过去,全死,那就是傻子也知道大将军王有问题,有很大的问题。

“为国征战,必有牺牲。提前供奉,只是有备无患,你不要多想,本王的名字也在其内。”

贾六没骗老纪,他的名字真在名单之内。

身为大军统帅,身为宗室子弟的榜样,他怎么可能不起带头作用。

今日泰山庙中之事传出,不亚于军前抬棺,定可激励三军士气,鼓舞爱新觉罗子弟奋勇杀敌。

没什么迷信不迷信的,这会他的画像还在紫光阁挂着,邻居清一色阿飘。

至于到底要牺牲多少爱新觉罗子弟,贾六个人心里也没底,因为他不知道南方是否接受自己的和平橄榄枝。

万一和谈因为野心家的存在而破裂,武力解决只能被迫提上议事日程。

为了保证南方能够接受自己的和谈条件,贾六已经动员一切力量,确保兴汉军无法攻克南京门户安庆。但同时也确保安庆方面的清军无法击溃兴汉军,从而造成一种僵局。

“原来王爷是这么考虑的,是下官肤浅了!”

纪昀深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

贾六随手抓了一把雪在手中捏成一个雪球掷向远方,扭头问纪昀:“对了,我交待你的事情进展如何?”

纪昀怔了下竟摇头说毫无头绪。

“怎么毫无头绪?明太祖是朱重八,我可以是朱重六嘛!不行,小朱三太子,朱三太重孙什么的都可以……再不行,随便朱家哪个落难王爷的后人沦落民间为贾家收养什么的,你给我编就是,怎么就办不成的!”

真心来了气,纪昀这老小子连《明史》都敢乱修乱改,叫他给自己改个身份就那么难。

“我看你纪昀不是毫无头绪,而是对本王有抵触情绪!是了,乾隆对你不薄,你在搞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把戏是吧!”

越看纪昀这个老色批,贾六越觉得老小子对自己不够绝对忠诚,竟是生出敲打之心。

果然,这番严厉的话语吓的纪昀赶紧为自己辩解,说给王爷家重新撰写祖谱的确太为难,因为他翻遍资料,也没发现贾家有哪一点能和朱明挂上钩。

“忠不忠,看行动!区区小事你都办不了,你就是对本王不忠!”

忿怒之下,贾六双拳猛一用劲,两只雪球顿时被他捏得粉碎。

可见掌力之猛。

纪昀慌得赶紧下跪:“王爷,下官对您可是愚忠一片啊!”

“愚忠?”

贾六怒哼一声,眼珠子转了转,冷冷说了一句,“既然你纪晓岚自己说对本王一片愚忠,那本王让你去死,你去不去?”

“下官蒙王爷恩遇,待下官如国士……虽百死不足一报,唯王爷之命是从!”

纪昀态度非常端正,就是讲的有点违心,因为他是被迫上的这条贼船。

正在贾六以为老小子真个会去死时,纪昀话锋一转却一脸苦闷道:“可下官死不足惜,然王爷却会落个诛杀忠良的恶名,为王爷名声计,下官还是暂且偷生的好。”

贾六脸抽了抽:“老纪啊,本王看你越来越像我了。”

“全赖王爷栽培!”

纪昀挤出一丝干笑,跟着这位大将军王一个月来,算是摸透这位的脾气了,知道这位年纪轻轻的王爷待部下甚好,不是那种装的好,而是真心的好。

就是只要你真心替他干事,他就一定善待于你。

故而王爷不可能会要他死。

还真的叫纪昀猜中了,在盯着他看了又看后,贾六有些郁闷的上了马车回新野了。

眼看王爷上了马车,纪昀长出一口气,庆幸自己没有跟错人。

要是老四鬼子乾隆,这会不知如何怒骂他呢。

不想,正庆幸时,主管八旗内务委员会的丁庆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边,然后在他耳边叹口气道:“纪桑,你完了。”

另一边负责王爷安保工作的保大队长则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他,看得纪昀没来由的一阵脖颈发凉。

……

回到城后的贾六依如从前处理各地送上来的公文,如此两日后从新野启程向襄阳出发。

作为清军在湖广境内控制的最后一座重要大城市,襄阳更是抵御兴汉军攻入河南的最后一道门户,一旦此地被兴汉军攻占,则他们就能以襄阳为跳板攻入中原,届时是否攻夺南京就不那么重要了。

清军方面显然也知道襄阳的重要性,因此武昌之役后,湖广境内残于清军主力基本都退到了襄阳一带,主要是川军和滇军这两个主力,另外还有部分湖广绿营的残兵,江西绿营兵,总兵力大概三万人左右。

城中官职最大的是武昌之役逃脱的湖北巡抚郑大进,其次是病重的云南提督常青。

仅以品级论的话,四川总兵王福只在城中排第六,但王总兵在襄阳城中说话的份量却是最足的。

无它,城中川兵足有万余人。

不过湖北巡抚郑大进对川兵却不甚信任,原因是重庆副将马大元率部成建制叛变降贼,直接导致定西大将军丰升额战死殉国。

因此郑抚台对川兵怀有警惕之心,害怕悲剧重演,故而私下拉拢滇军将领以及江西绿营参将马有德等,对川军的供应也多是不足。

对此,川军上下自是不满。

第748章 大人的牌位还管不管用!

不满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川军中有些激进将领要打巡抚的黑枪。

代表人物是成都镇的副将张大彪,成都镇的参将鲍国忠、游击安禄等人。

张大彪和鲍国忠都是共进会执委,二人不仅于四川绿营有影响力,于共进会中更是有很大的话语权,因此是否要做掉湖北巡抚的压力很快转到了四川绿营一把手总兵王福这里。

于是,王福只好召集在襄阳的主要骨干成员开会。

军事上,四川绿营是他总负责,但是否做掉湖北巡抚属于政治上的事,必须由四川绿营内部的共进会主要成员商议解决,实在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必须向更上一级请示。

也就是共进总会的执委会。

但那样一来一去显然太耽搁时间,所以张大彪和鲍国忠希望会上能够快速通过,以免打草惊蛇。

“郑大进这个胆小鬼,干啥啥不是,逃跑第一个,他有什么脸面在这对咱们指手划脚的!要我看,还议个屁,直接弄死他得了!你们不敢动手,我来!上头追究下来,一切后果我张大彪兜着!”

已经是从二品副将,相当于中将师长的张大彪还是几年前当旗兵的性子,就是听风就是雨,干啥都要抢第一。

成都镇的少将旅长(正三品参将)鲍国忠立时附和道:“我听人说丰升额被围的时候,这郑大进吓的都尿了裤子,这种人有什么资格领导咱们!他妈的还给咱们弟兄小鞋穿,他怕是不知道丰升额究竟是叫谁打死的!”

“对,干掉郑大进,顺手把滇军和湖广绿营那帮丢盔弃甲的东西全收拾了,襄阳城咱们自个守!”

叫嚷把襄阳城内其它部队一起解决掉的是曾在贾大人身边当过亲兵队长的安禄,现任职从三品游击,相当于上校团长。

“弄死这家伙不难,难的是怎么向上面交待?”

说话的是四川绿营抚标副将索伦人玛德里,不过他不是来打仗的,而是奉四川巡抚李会长之命,给前线川军将士送军械的,主要是补充一批药子。

东西还在半路时就发生了武昌大败,不得已只好改道将东西送来襄阳,结果一到就听不少川军同僚发牢骚,说要把那个湖北巡抚郑大进做掉。

因为他也是共进会的执委,所以自是要出席这次秘密会议。

不过听玛德里语气并不支持对湖北巡抚使用武力解决方案,原因是顾虑太多,而且贾大人即将率大军前来襄阳,这节骨眼城内再闹出兵变,于贾大人那里也不好看。

万一贾大人误会是他的老部队在给他下马威,那后果就大大的严重了。

毕竟,伟大的贾大人离开他心爱的四川绿营已经两年多。

老话说,人走容易茶凉。

“有什么不好交待的?就说他们被贼军吓破了胆叛了大清,幸亏咱们发现及时将他们一网打尽!……再说弟兄们也有日子没军功了,割了他们的辫子正好向朝廷请功,这便宜不占是傻子!”

安禄是索伦出身,痴汉一个,没玛德里想的那么多,竟是打算“杀友冒功”!

别说,他这一提议还真让参加会议的不少军官动心,负责四川绿营后勤诸事的参将常秉忠就嘀咕了一句:“要这样的话,手脚得干净些,可不能留活口,要不然叫朝廷查出来大伙就难为情了。”

“难为情怕啥?他朝廷还敢动咱们不成?”

张大彪嘿了一声,“再说,咱们这也是在执行贾大人的一贯方针,谁是咱们的友军就坑谁嘛,都坑完了,这大清不就是咱们的了么。”

“好了,都少说几句,听听王总兵的意思吧。”

说话的是金川镇的参将崔恒友。

闻言,正在喝茶的王福轻条斯理放下茶缸,轻咳一声,看了眼坐在边上默不作声的祖应元,轻笑一声道:“应元呐,你有什么想法不妨先说说。”

祖应元推辞道:“你是总兵大人,你不说我哪敢说。”

王福正色道:“会中无大小,会外立规矩。现在是军议,我这个总兵有权要求你这个副将先说。”

祖应元白了王福一眼,又看了看众人,缓缓说道:“郑大人军务虽不堪,但治政还是有些本事的,其为官清廉,处处体恤民间疾苦,时常为民请命,为官多年来一直给百姓做实事,帮助地方发展,在我看来是个难得的好官……”

说完,苦笑一声摇了摇头:“不能因为人家对咱们川军有意见就把人家做掉吧?要这样的话,咱们这些人以后不无法无天了?没人能约束咱们了?这不好,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薄看法,具体还是听听王总兵的意思。”

众人目光旋即射向王福。

王福微嗯一声,起身对众人说道:“我认同阿祖的意见,诸位,你们要牢记一点,我们是官军,不是强盗!就算是强盗,还盗亦有道呢。郑抚台贪生怕死不假,但人家的确是个对百姓好的好官,这种好官我们要是也杀,那我们真成什么了?”

言下之意是不同意做掉郑大进,全盘接管襄阳城。

“好官怎么了,好官他也不能骑在咱弟兄头上拉屎!”

鲍国忠不服,说郑大进摆明不信任他们,要是不先下手为强,万一这老家伙暗中联络帮人对他们下手,到时川军有了损失算谁的。

“可以不杀他,把人关着,等贾大人到再处置!”

张大彪提出中肯意见,就是折衷,希望以此换得王福和祖应元的支持。

不想王、祖二人却还是不同意,结果两派人马发生争执。

可争来争去也没争出个什么,王福皱眉道:“那就执委表决?”

“表!”

张大彪他们同意。

争归争,吵归吵,一切还是在会规框架内进行。

王福和祖应元是执委,张大彪和鲍国忠也是执委,玛德里、常秉忠也是执委。

也就是说在座的共进执委有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