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 第225章

作者:傲骨铁心

“……”

林三毛喊的嗓子眼都冒烟了,城中还是没反应。

“大人,还要不要喊了?”

林三毛的嗓子倒是还能使,可就是天太热,晒得人心发慌。

贾六挥手示意三毛退一边去,思索片刻,亲自上前喊话:“城内的人听着,本官乃大清总理山东军务大臣贾佳世凯!尔等本是大清良民,奈何从王伦做贼!今大军十万将你们重重包围,难道你们以为还能逃出生天!”

“本官现在代表皇上,代表朝廷,给你们最后一个机会,凡出城来降者即可领取盘缠回乡,地方不会另眼相待,从前务农继续务农,从前做工继续做工!”

喊完,想了想,最后再说一句:“以今日为期,三天之内出降者具此办理,三天之后再降者一概不受,皆以反贼定处,且牵连家人,望尔等好自为之!”

令林三毛继续喊话,自个回营吃西瓜。

深夜,贾六刚要入睡,外面就来报了,说是有几十名常胜军士卒爬墙而下前来投诚。

喊话攻心之策终是有了效果。

“好嘛,好嘛!”

大喜的贾六觉也不睡了,披着单衣就去接见投诚士卒。

他就说嘛,没理由一帮乌合之众组成的农民军会是块铁板的。

到地一看,几十个白布裹头的常胜军士卒正忐忑不安的蹲在地上,看到清军大官出现,皆是把头抬起,目中既有期望,也有畏惧,更多的是担心。

这是人之常情,毕竟这些常胜军士卒并不确定清军方面是否会信守诺言。

“都起来,都起来,本官既说不追究你们,就不会食言,你们尽管把心放进肚子里,若本官食言坑杀你们,便是天地不容,人神共愤!”

在贾六这个总理大臣的再三安抚后,众降卒才算定了心神。

接着又命给这些人发一百文盘缠,给予三天干粮,待天亮之后派人送还本县本乡,为使这些人回乡之后不为地方歧视,从而再生事端。

贾六更是以钦差关防给这帮人出具“无事归乡证”,凡持此证者,地方官胆敢刁难,那便是同总理大臣过不去,必用遏必隆宝刀取他狗命。

一通手续办下来,降卒算是彻底放了心。

“大人真是我等再生父母!”

带头的降卒王常拿着盘缠、干粮以及自己的归乡证,激动之余不禁扑通跪下给贾六磕了一个响头。

众人见状,纷纷磕头。

贾六坦然受之,问那王常在常胜军中任何职。

王常忙道:“回总理大人,小人只是个普通人,不曾封官。”

“噢。”

贾六点了点头,命人将王常等降卒安置,天亮准其归乡。

待人走后,扭头对栓柱低语:“记,有常胜军总兵王常率众七百来投,赐王常赏银三千两,余众一人二十两。”

招降纳叛,也是生意。

第345章 当世名将鬼子六

第一拨来降常胜军士卒共45人,人均给100文就是4500文,再加上三天干粮,合银七两左右。

现报领头总兵给三千两,从者一人20两,共700余人,合计就是17000余两。

“一万七除以七,一七得七,二七一十四……”

贾六心算很快,利润接近2500倍,这买卖能做。

而且是跟漕粮转运一样正大光明就把钱挣了,不用担心有人眼红,因为这是分间离化常胜军的必要手段。

皇上同意的!

剿抚并用,平贼利器。

花小钱办大事,说的就是这个。

“回头拿我大印把条子盖了,去找户部伊大人领银子,明天江苏有几船漕银过来,让他先支给我。”

琢磨今天晚上肯定会有一大批常胜军士卒来投,贾六也没睡意了,直接现场办公。

果然,没过多久,又有十几名常胜军士卒攀城而下前来投诚。

按章办事。

账目上赫然又多了副将林某率500余众来投,给银一万一千两的记录。

一条又一条,天快亮时,账本上已经开支出十三万两了。

来降常胜军士卒340人,人均四百两,实际一百文一个。

“善战者,何以无赫赫之功,皆因为一言一语一主意,便令敌军分崩离析矣。”

贾六自得,他最看不上的就是猛将兄,动不动光着膀子提大刀带弟兄们玩命,一将功成万骨枯的。

凡事算在先头,没有尸山血海就把敌人解决了的,这才叫名将。

不损一兵一卒就能赢得战争胜利,才是合格的统帅以及领袖。

这方面,贾六经验值拉得满满。

当年他玩帝国时代,那城堡能建满半个地图,愣是把电脑玩家逼到集体投降。

就这水平,对付小小常胜军,还不是手到擒来。

虽然实际才三百多来降,但贾六相信这只是个开端,随着消息的传播,白天一定会迎来千人以上规模的投降浪潮。

为了确保投降的“教匪”回乡不受地方歧视,能好生过日子,老婆孩子热炕头,贾六一直在不停的盖章。

每一个“叭”声,就代表一个农民重新获得了新生。

林三毛供称的明白,王伦嫡系教众不到千人,连同绿营响马真正敢于造反的就两三千人,其他人不是被裹挟,就是单纯想混口饭吃,或是压根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够得上砍头大罪。

对于这些无知之人,贾六没法拿他们脑袋向清廷请功,所以,还是给予活路,让他们回家种地去。

他是贾世凯,不是曾剃头,长毛没杀多少,倒是百姓给屠了几千万。

“少爷,够了吧?”

杨植看着满满几大筐,怕是有上万张的“无事归乡证”,再看看实际登在名册上的三百多人,总觉得投入和产出不符。

但少爷就喜欢盖章,手都没停过。

“这哪够,少说得三万张。栓柱,你要知道投降这种事,是会人传人的。于其人多了证不够发,还不如现在多辛苦一些。”

贾六很有信心,三天之内,不敢说常胜军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至少也能让他们十去七八。

杨植“噢”了一声,一边用沾了唾沫的指头替少爷将证书一张张扒开,好方便盖章,一边却提出自己的疑惑。

按少爷这法子,固然能让常胜军兵员分崩离析,但同样也会形成另一个后果,就是间接将常胜军变得更加纯洁,也就是凝聚力反而变强,更加能打。

因为,不能打的,投机动摇的都叫放走了,余下的都是铁杆造反的。

还能一心一意,不用担心投机动摇派把他们绑了开城。

贾六微微点头,栓柱能想到这一层,不枉他这么久来用心栽培。

真要从内部搞垮常胜军,当然不是他现在这种搞法,而是应该收买城中的投降派,让他们里应外合。

自古再坚硬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嘛。

温福怎么败的,不就是收容的降番作乱,以及内部出现了一小摄玩命分子么。

但贾六不能这样做。

杨景素下令将俘虏的两百多教众活埋的教训告诉他,真要破了城,里面的几万常胜军包括十几万临清百姓,恐怕过不了今年的中秋节。

屠城,是必然的。

为了不让这悲剧发生,贾六就只能帮着常胜军净化队伍。

然而,打清晨开始,贾六加班加点不计报酬制作的归乡证书竟然没人来领了。

就跟销售等客户一样,贾六负手在那转圈,时不时的看向临清城方向,可惜,路上没有客户的身影。

情况不对劲!

贾六马上让亲兵找来林三毛,问他为何城中的教匪不出城来降了。

林三毛分析有可能是阎吉仁发现有人出城投降,派亲信在城上严加看管。

这个分析是有可能的,而且城内那些想投降的人有可能是想等晚上再出来。

念及于此,贾六放下心来,也是困了,先回去睡觉。

夜幕再次降临时,他又兴致勃勃的现场办公了。

只是,一个多时辰过去了,几大筐归乡证一张也没少。

众人都是面面相窥,不知道究竟发生什么事。

“这些个教匪忒不知好歹,大人又发钱又给吃的,还给证让他们回家做良民都不肯,这真是铁了心要给王逆陪葬不成!”

林三毛气呼呼表示,愿为总理大人破城急先锋。

“少爷,算了,这些人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政治解决走不通了,还是准备军事解决吧。”

尽管内心是同情支持临清城内常胜军的,毕竟他们是反清的盟友,但是眼下这局面又必须得到解决,所以杨植只能从大局出发,提醒少爷行菩萨心肠同时,也要有霹雳手段。

贾六这边坐在长凳上也是想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这帮教匪摊上他这个剿总司令,已经是祖上几辈子积来的德,怎的就这么不识趣呢,难道非要他下令破城之后,男人杀光,女人分光不成。

半响,大腿一拍,喝来林三毛:“去,给我往城内射箭,从现在开始只有交钱才能获得优待释放,不交钱的一律视为反贼,格杀勿论!”

第346章 乾隆的亲女婿

东西销不出去怎么办?

降价便宜卖,那是棒槌。

得涨价!

越便宜,越没人买。

越贵,买的人越多。

打仗嘛,跟做生意一个道理,没啥区别。

做人不能死板,归乡证销不出去难不成一把火烧了不成?

得创新思维,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解决产品滞销问题。

没人比贾六更清楚自己辛苦加班赶制的归乡证含金量有多高,又具有多大的官府权威性。

这玩意,真正是紧俏货,抢手货,硬通货,也就是临清城中的教匪无知,有眼无珠,换成稍有见识的,那都得争着抢着当黄牛。

某种程度上,这张归乡证就是参与起义农民的免死金牌啊。

为反贼操碎了心的贾六必须要给临清城内的那帮无知村夫一招猛的!

送钱请你们回家种地你们不干,那成,好事结束,现在改成你们交钱才能回家。

为了促销,当然要有套餐。

一根烟功夫套餐就出炉了。

前一百名只需交十文钱,就可以领良民证回乡种地。

一百到五百名,则要交三十文钱。

五百到一千名,涨价,五十文一个。

一千名到两千名,一律一百文一个。

往后,以千为单位翻倍。

想回家做老百姓过安生日子,你就掏钱。

不想回家就想在临清城等死,这钱你就自个收好,等破了城顶多总理大人费点事,让人从你们尸体上翻出来。

这还是只针对没有在常胜军当官的普通人,嫡系清水教众想买也不是不行,只要他们有悔过向善之心,贾六也不会把事情做绝,但是价格嘛。

总兵五千两,元帅一万两,国公两万两,王伦这个教主的钱不收。

闹出这么大乱子来,总要有个拉到北京去凌迟的主吧。

也不是贾六非要讹人家清水教,实是常胜军起事以来,多少也弄到了一些钱,尤其是他们把临清府库给占了,清军合围之前运河上的漕船没少被他们洗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