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619章

作者:寂寞剑客

然而崇祯却跟他们说,他要的不是战争赔款,而是整个欧洲。

再然后,关于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征服欧洲,君臣之间上演了了一番激烈的争论。

江天一、郑森等将领坚持认为最好的征服方式就是逐步蚕食、武力征服,既然现在没有足够的能力占领整个欧洲,那就先占领罗马一隅,继而控制亚平宁半岛,再然后以亚平宁半岛为根据地逐步向外拓展,一直到占领整个欧洲。

然后崇祯就反问了江天一他们一个问题,这个过程大概要多长时间,牺牲多少人并且花费多大代价?

江天一、郑森他们莫衷一是,谁也给不出确定的答案。

崇祯却告诉他们这个过程至少得五十年,甚至上百年,要牺牲的大明将士以及要付出的代价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刚开始,江天一和郑森等人还不太服气,认为崇祯这是在夸大其词。

因为从明军与欧洲联军的多次交战来看,欧洲联军的表现并没有比中亚地区的游牧军队强到哪里去,也就比莫卧儿帝国的军队略强。

然而崇祯却告诉他们说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欧洲联军在野战中表现不佳,但是在防御战当中的表现却堪称优秀,直接的证明就是欧洲联军在阿斯特拉罕防线的防御。

崇祯更指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欧洲刚刚结束了一场大型战争,那就是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三十年战争,这一场大战极大的催生了欧洲的军事科技的革新,同时造成了一个直接后果,那就是使得整个欧洲大陆几乎遍布棱堡,棱堡的数量数以万计!

一句话,欧洲的陆军打野战不行,打防御战还是很强悍的。

更要命的是,欧洲大陆遍布棱堡,再加上善于防御的陆军,这就很麻烦,真要是一路平推过去,不知道要战死多少人,大明帝国的军队数量虽然庞大,也架不住这么个消耗法,所以必须另想他法。

更好的办法当然是让欧洲碎片化,陷入长时间的军阀混战。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欧洲碎片化?答案很简单,去宗教化。

欧洲除了古罗马时代之外,从来没完成过统一,但是其内部还是存在统一的基因的,那就是统一的宗教,也即基督教。

即便基督教分成了天主教、新教及东正教,可是信奉的仍旧是圣经新约。

正是因为有基督教的存在,使得欧洲不致滑向失控的深渊,因为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宗教会站出来斡旋,不至于让各个国家陷入你死我活的种族灭绝。

但如果去宗教化,让欧洲的君权高于神权,就等同抽走欧洲的统一基因。

到了那时候,欧洲国家之间的磨擦与战争,就不再是贵族之间的血统或者权力倾辄,而是变成了国与国、种族与种族之间的残酷斗争,那时候的战争将变得更残酷,战争的规模也将比现在大得多,对于欧洲的消耗也将会更大。

当然,如果放任自流下去,欧洲大陆上最终一定会出现一个大一统帝国,就跟华夏秦国兵吞六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很不幸的是,欧洲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因为欧洲国家没有秦国那么充足的时间了。

秦国奋六世余烈,才终于完成华夏的统一。

但是大明最多只需二十年,就能完成休养生息。

继而就能够发动对欧洲的超大规模的灭国战争。

二十年之后,大明的六大镇、十五小镇总共90万镇兵,至少可以繁衍出180万以上的二代镇兵,届时就将拥有270万人以上的庞大军队。

有了这270万人的庞大军队,足以完成对印度半岛以及欧洲大陆的消化。

至于美洲大陆以及澳洲大陆,反而不那么着急,因为只要征服欧洲大陆,就根本没有人能跟大明争夺美洲以及澳洲大陆,就凭那些土著民?又或者已经流放到这两块大陆上的那几万个罪犯?分分钟就能灭了他们。

崇祯的目光从马扎然、斐迪南三世等脸上扫过,笑问道:“诸位意下如何?如果没有不同意见的话就签署和约吧。”

“我有,我有不同意见。”亚历山大七世慌了,“皇帝陛下,只要大明帝国愿意承认罗马教廷的承在,罗马教廷愿意臣服于大明帝国的治下,教廷甚至于愿意支付赔款,对,我们可以为基督世界发动的这次东征进行赔偿。”

亚历山大七世是真急了,为了保住教廷,甚至于不惜牺牲基督世界的利益。

其中的道理也非常简单,只要教廷还在,只要教廷对基督世界的统治还在,区区一点钱财算得什么?欧洲的上亿信徒会源源不断的给教廷上供。

然而如果教廷都不在了,那就真的什么都不复存在了。

听到这,崇祯便笑吟吟的将目光投向斐迪南三世等君主以及首相。

结果也不出崇祯的意料,斐迪南三世、马扎然等不约而同跳出来表示反对。

说真的,斐迪南三世、马扎然等世俗君主以及首相等,真的看不出崇祯的这个条件对他们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

好处是加强了世俗君主的权力。

毕竟从今往后不需要教廷的加冕了嘛。

而且基督教的旧有的礼仪仍旧还存在,比如说各国境内的大教堂仍然存在,唯一就是教堂的主持需要来自大明的掌教任免。

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因为每座教堂的主持都只能从本教堂的神甫中产生,大明的掌教也只能在备用人选中选择,再说了,基督教已经丧失了加冕王权的权力,谁来当各个教堂的主持对王国还有什么影响?没影响!

反正马扎然他们想不出存在什么坏处。

所以,这根本就不是阴谋,而是阳谋。

最终的结果也是不言而喻,这一提议遭到了所有世俗君主、首相或者代表的支持,仅只有教皇亚历山大七世激烈反对,但是亚历山大七世自己都只是个阶下囚,他的反对又能有什么用?所以罗马和议很快就签署正式文件。

崇祯29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这一天,罗马和约正式签署。

以斐迪南三世为首的欧洲君主、首相以及代表们心情愉快的在和约上签字,这些个君主首相以及代表们并不知道,随着这一份和约的签署,整个基督世界正式碎片化,真正的战乱年代,正在大踏步的逼近。

第八百零二章 十字军东征番(17)

被亚历山大七世寄予厚望的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就此落下帷幕。

崇祯29年的元宵节刚过,基督教掌教卜弥格就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外的广场上举行了一场公开审判,对教皇亚历山大七世进行公审。

公审结果,亚历山大七世被宣判施以火刑。

斐迪南三世、菲利佩四世等国王及马扎然等首相公爵亲眼目睹了亚历山大七世被绑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

随着亚历山大七世的被烧死,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正式落幕。

崇祯兑现了他的承诺,和约生效后的次日,便把朱慈炯的大军召回到了罗马教皇国的疆域之内,哦对了,现在已经没有罗马教皇国了。

罗马教皇国现在已经成为大明的海外省了。

王夫之所率领的陆军第4师就转为罗马省镇台。

王夫之本人也将成为大明帝国罗马省的第一任总督。

……

半个月之后,朱慈炯率一个师回到了罗马。

跟随朱慈炯一起到来的还有大量的科学家,以及这些科学家的家人,帕斯卡、玻义耳及维维安尼等人的家人赫然也在其中。

一切正如崇祯所料想,这个时代的欧洲确实还没形成民族国家概念。

所以被朱慈炯找来的诸如数学家费马等人,也没有忠于国家的概念,对于大明开出的优厚的待遇以及格外的礼遇,他们都是欣然接受。

对于即将开始的在大明的生活,费马等人都是无比的期待。

尤其是当他们听说帕斯卡、玻义耳等人已经成为大明帝国大学的数学院长、物理学院长以及化学院长时,并且还有几万个学生跟着他们做实验的时候,更是眼睛发亮,无比的期待着他们能早一日到达大明,投身于轰轰烈烈的科学研究当中去。

崇祯马上就要返程了,罗马省首任总督王夫之却找上门来。

“圣上,臣有一事相询。”王夫之低声问道,“就是罗马省的这些土著男丁,也需要像倭岛、朝鲜以及南洋的土著民那样进行阉割处理吗?”

在倭岛、朝鲜及南洋等海外省,没有纳入到管辖的区域不说,但只要是纳入到有效管辖区域内的土著民,男丁一律需阉割。

南亚和黑非洲的土著民就更严格。

不光男丁需要阉割,女性也要绝育。

但是王夫之觉得欧洲的土著没有必要这么做。

因为帕斯卡、玻义耳以及费马等科学存的存在就足可以证明,欧洲土著民的智商丝毫不比东方人差,似乎没有必要做得那么绝。

听到这,崇祯心下便也不免有些犹豫。

说实话,罗马人甚至于大多数欧洲人还是很不错的。

除了毛发多点,毛孔粗大了些,身上的体味重了些,没别的缺陷,崇祯也能够接受他们跟汉人混血,但是绝对不包括红皮肤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这些海盗的后裔不仅长得丑陋,而且本性也坏,像这样的种族还是灭绝的好。

当下崇祯说道:“罗马人、高卢人、吉普赛人甚至斯拉夫人等土著民就不用阉割了,但是红皮肤红脖子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必须阉割。”

“遵旨。”王夫之领了旨意转身匆匆离去。

目送王夫之离去,江天一忽然说道:“圣上,我们是不是忘了一件事?”

迎上崇祯垂询的目光,江天一又说:“就是西班牙、葡萄牙还有尼德兰等国家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我们其实也应该索要过来。”

“这事?”崇祯笑道,“这种事没必要摆到和议的台面上来说。”

顿了顿,崇祯又说道:“因为就算西班牙等国在和约上签了字,他们的海外殖民地的总督也不会认,欧洲人素来缺少契约精神。”

作为一个穿越者,崇祯是知道真相的。

西方国家说起来都是这个宪章那个宪法,高大上。

但其实,所有这些宪章或者宪法都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对等的实力。

如果没有对等的实力,这些宪章或者宪法就只是个摆设,西方国家掠夺或者奴役起其他国家来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所以崇祯不相信西方国家真会遵守契约。

之所以签署罗马和约,也只是为了让欧洲世界碎片化。

再说了,没有在和约上加入海外殖民地的条款对于大明海军也更有利,这样在抢掠这些欧洲国家的商船时也就没有任何的约束可言。

……

崇祯29年公元1655年正月,崇祯从罗马启程回大明。

同一天,朱慈炯也率骑兵第1师踏上返回大明的征途。

由于参与此次远征的明军有五个骑兵师,10万骑兵将士外加30万匹战马,数量如此庞大的人与马,纵然大明海军齐聚了三大舰队48艘重巡洋舰,也是没有办法运走,所以骑兵军团只能走陆路先回中亚,然后再回到伊犁。

等到了伊犁之后就可以坐火车返回大明。

要说明的是,这个时候大明国内的铁路网已经完善许多。

成都到昆明,西安到成都,武昌到广州、杭州到长沙、贵阳再到昆明的铁路,在数年之内相继落成,再还有远东铁路以及草原铁路。

远东铁路已经修筑到了遥远的“天涯城”。

所谓的“天涯城”,就建在另一个世界的白令海峡的西侧。

这座天涯城以及从沈阳直通天涯城的铁路,就是为了将来殖民北美而准备的,有了这条铁路线之后,大明的移民就能从陆路源源不断的进入北美大陆,至于南美和澳洲,那就没有办法修铁路,只能从海路来进行大规模的殖民。

从广州到满喇加的铁路也已经建成并通车。

再还有,从大同经包头直达“苏武城”的铁路也已经通车。

“苏武城”座落在贝加尔湖的北岸,对了,贝加尔湖现在也不再叫贝加尔湖,而是被命名为牧羊湖,藉此来纪念曾经在此牧羊的苏武。

当然了,修建这么多铁路以及城池,都离不开大量的苏工。

毫不夸张的说,在这些铁路线以及城池的底下堆满了倭地、朝鲜、南洋以及南亚的劳工的累累尸骨,几乎可以说是尸骨铺就的。

这方面,内务府曾经做过简单统计。

从崇祯24年到崇祯29年的6年间,就有超过3000万劳工死亡。

平均每年非正常死亡的劳工数量达到了500万人以上,属实可怕。

劳工死了不少,但是成果也很显著,纵贯大明的三纵两横的交通主干线已经基本成型,还有中原腹地连接极西(伊犁城)、极北(苏武城)、极东(天涯城)以及极南(满喇加)的四条交通大动脉也全部建成并通车。

大明帝国的实控版图已经达到了一个远超前代的高度。

虽然没有经过确切的统计核算,但是按照崇祯的估算,西伯利亚1300万,远东600万,东南亚500万,中国本土1000万,中亚400万,什么朝鲜、倭岛就略过,所以现在大明帝国版图少说也有3800万平方公里。

这个版图,也就历史上的元朝能够相提并论。

而且就算是元朝,实控版图也只有一半不到,有超过一半的面积属于四大汗国,并不属于元朝中央政府管辖。

然而大明的版图却是实控版图。

这380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已完全纳入大明的有效管控,而不是像历史上的藩属国或者羁糜统治之类,这真的是史无前例。

……

崇祯29年公元1655年六月底,崇祯率领海军抵达南京。

太子朱慈烺、内阁首辅王家彦、次辅金铉率领满朝文武来到燕子矶码头迎驾,紧接着就在神策门外举行了盛大的祝捷仪式。

崇祯讨厌一切形式的形式主义。

但是对于该有的仪式还是认可。

比如像现在这样的祝捷仪式就很有必要。

紧接着,崇祯又率领太子朱慈烺以及满朝文武到紫金山下的烈士陵园中祭拜,同时将征亡将士的骨灰葬入陵园,牌位放入英魂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