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60章

作者:寂寞剑客

一看徐乌牛这样,朱慈炯就知道这小子没说实话,当即喝道:“军人不许撒谎,跟孤说实话,到底因为什么?”

徐乌牛当下只能实话实说:“我想回老家娶媳妇儿。”

“就为了娶媳妇?没出息。”朱慈炯骂道,“没女人就不活了?”

“定王你说这话就是没良心。”徐乌牛小声嘀咕道,“你身边有两个美婢侍伺着,自然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不曾想朱慈炯的听力够敏锐,居然听见了。

当下朱慈炯把脸一板低喝道:“你说什么呢?”

“啊,没说什么。”徐乌牛连忙说道,“我说定王您是冠军侯再世。”

“你还真说对了,孤就是要效仿冠军侯,不灭蒙古誓不娶亲。”朱慈炯哼一声,随即又接着说道,“不过孤不会逼着你们也跟孤一样。”

徐乌牛大喜过望:“这么说定王你同意了?”

“我同意什么了?”朱慈炯道,“我什么都没同意。”

“定王你是亲王,也是君,需知君无戏言。”徐乌牛不乐意了,“你刚才可说了,同意我们娶亲的。”

“孤是同意你们娶亲,可是娶亲没有必要回老家娶。”

朱慈炯笑着说道:“在蒙古,你们不也一样可以娶亲。”

“啊?”徐乌牛连连摇头道,“娶蒙古女人?不要不要。”

朱慈炯却也不急,笑着说道:“可如果孤让你头一个挑呢?”

“头一个挑?”徐乌牛不禁怦然心动,又问,“整个察哈尔的女人?”

“对,整个察尔哈的女人,随便你挑。”朱慈炯笑着问道,“徐乌牛,现在你还坚持回姥东老家娶媳妇么?”

“不回了,那肯定不回了,傻子才回。”

徐乌牛咽了口唾沫,又问:“定王,我能不能多挑一个呀?”

“你说啥?挑两个?”朱慈炯一脚就踹在徐乌牛的屁股上,“信不信孤现在就让人把你给骟了,再把你送进宫?”

徐乌牛落荒而逃。

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阪条约

正当朱慈炯忙着察哈尔蒙古的善后事宜时,倭国的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光也正召集幕府的一众属官商议是否要同意崇祯提出的大阪条约。

看完德川义直带回来的文本,大厅里吵成一团。

以松平信纲为首的强硬派主张与大明对抗到底。

以崛田正盛为首的怀柔派则主张牺牲利益换和平。

“大将军阁下,大明的国力远胜日本十倍甚至百倍,与大明正面对抗是不会有任何胜算的,反而只会招祸。”崛田正盛语气诚恳的说道,“大明皇帝提的条件属实苛刻,但是话又说回来,日本也不是给不起。”

“八嘎,你这说的什么屁话?”

“合着割让的不是你崛田家的封地是吧?”

“你崛田家上下嘴皮子一碰,就把大阪给割让出去,还真是慷慨。”

“何止是大阪?还有五百万两黄金、五千万两白银以及一亿斤铜,这么多金银铜从哪里征集?从你崛田家的藩库中出吗?”

崛田正盛的表态立刻招来集体声讨。

另外几个怀柔派却是一声都不敢吭。

他们惧怕与大明对抗,但是也不想出钱。

松平信纲又对德川家光说道:“大将军阁下,大和民族是不可征服的,明朝皇帝妄想以水师和区区两万步兵就征服日本,这是痴心妄想,我们只要将全日本的260个大名全部召集起来,再加上八万多旗本,就足以碾碎来犯之敌!”

“松平大人说的没错,大和民族永不被征服。”

“向明朝称臣是绝无可能的,这是不可接受的。”

“割地赔款更不可能,宁可战死也绝不割地赔款。”

“开放沿海港口通商更是贻害无穷,这会动摇德川幕府的统治根基。”

松平信纲话音才刚落,几个主战的若年寄、奉行、大目付便再次鼓噪起来,仿佛只要他们在这里吼几声,就能够把明军从大阪城轰走。

不过,德川家光毕竟不是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

德川家光已经四十多,也已经当了二十多年的征夷大将军。

所以,德川家光既没有采纳主战派的意见,也没有采纳怀柔派的意见,而是把目光转向原本驻守大阪的稻叶正藤。

在场的十几个属官中,真正与明军交过手的只有德川义直和稻叶正藤。

但是德川义直倾向于怀柔,所以他的意见不足信,只有稻叶正藤跟松平信纲他们几个都是跟他打小一块儿长大的,绝不会骗他。

所以德川家光想听听稻叶正藤的意见。

“稻叶君,你的意见呢?是战还是和?”

以崛田正盛为首的怀柔派和松平信纲为首的主战派便齐刷刷的看过来。

稻叶正藤没有回避问题,很严肃的说:“大将军阁下,臣以为必须一战!”

听到这话,德川家光眉头便微微一皱,松平信纲等几个主战派则神情振奋。

然而,稻叶正藤却话锋一转又接着说:“不过,绝不是现在,如果现在与大明开战,日本恐怕连一丝胜算都不会有。”

“稻叶君,你什么意思?”

松平信纲顿时有些不高兴。

“松平君,我的意思已经说得很清楚。”稻叶正藤肃然说道,“我军与明军的火器水平相差太过于悬殊,现在开战没有丝毫的胜算。”

“所以当务之急,是跟大明虚予委蛇,先稳住明军。”

“待到稳住明军之后再大力发展军备,同时向红夷大肆采购火器,尤其是红夷大炮,更是战胜明军的最关键!”

稍稍一顿,又道:“所以,这个大阪条约我们必须签。”

德川家光默默的点了点头,总算听到一个靠谱的说法。

当下又转头对德川义直说:“九叔,还有崛田前辈,就仍旧劳烦你们走一趟大阪城,跟明朝的皇帝签订这个大阪条约。”

“大阪可以割让给明朝驻军。”

“日本天皇也可以自除天皇号。”

“所有沿海港口也可以全部开放。”

“这些都不要紧,都可以答应他们。”

“所谓的条约不过就是一张纸,随时都可以撕毁掉。”

顿了顿,德川家光又接着说道:“唯独有一条,五百万两黄金、五千万两白银还有一亿斤铜的赔款,务必要争取足够年限,最好是五十年!”

五十年,一年要支付的就只有十万两黄金,一百万两白银和两百万斤黄铜或者紫铜,压力也就没有那么的大。

“哈依!”德川义直和崛田正盛起身、顿首。

送走德川义直和崛田正盛,松平信纲又问道:“大将军阁下,就算分期五十年付清,每年要支付的额度也是极其巨大,更何况还有利息,这笔支出从哪出?是向各地的大名以及将军亲领的旗本摊派呢,还是向全日本的平民征税?”

所有人竖起耳朵,因为这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

德川家光沉声道:“向商人征税,尤其是住友家。”

……

北京,朱慈烺在皇极门召见了内阁的几位阁老、六部的尚书侍郎等九卿,还有内务府主事马鸣騄,以及阮大铖、陈子龙等十几个都给事中。

如果说将大朝会比喻成全委会,那么眼前的这个会就是常委会。

这不是崇祯想要的,至少不会在这个时候就早早的弄出常委会。

所以,这个常委会是朱慈烺这个监国太子整出来的,还真挺有政治天赋,知道先拿到常委会上通个气,基本达成一致之后再拿到大朝会上表决,这样一来,就能免于在大朝会上产生激烈的争吵,甚至形成僵持局面。

当然,这也是对自己不够自信的表现。

如果对自己够自信,就完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朱慈烺显然不具备崇祯的威信,也不觉得自己有父皇的号召力,所以遇到事情时更倾向于跟文臣武官商量着办。

“首先孤在这里向诸位致个歉。”

“正月初就把诸位召到皇极门,害得你们都不能安心陪伴家人,这是孤的不是,不过孤也是无奈,遇着大事了。”

朱慈烺上来就道歉,姿态很低。

张慎言则连忙说道:“太子殿下言重了,为君父分忧,为国家纾危解困,原本就是臣等份内职责,又何须致歉。”

其余阁老和九卿也是纷纷附和。

马鸣騄和内务府的十几个都给事中则一言不发,甚至还显得有些不耐烦,因为这些人早已经适应了崇祯的作风,他们为人处事的原则就是,不说没用的废话,不做毫无意义的无用之举,谈事就直奔主题。

朱慈烺刚才说的显然都是废话。

好在朱慈烺很快就切入到主题。

“自古以来,来自北方的边患始终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

“因北方胡骑南下而亡之王朝,也是不胜枚举,英宗朝时,我大明王朝就险些重蹈胡骑南下之覆辙,幸有于少保力挽狂澜。”

“纵然如此,来自北方的边患仍旧消耗了大明泰半的国力。”

“九边重镇的设置,几乎拖垮了大明朝的财政,这才给了建奴趁机坐大的机会。”

“然而,纵观历史,我华夏先民击败漠北胡骑也是不在少数,汉时有卫青霍去病,唐时有李靖李勣、本朝也有徐达、蓝玉及成祖文皇帝等多次鞭笞蒙古,然而击败胡骑容易,想要征服乃至有效统治漠北草原却是千难万难。”

说到这一顿,朱慈烺发出了灵魂拷问:“何也?”

左都御史朱国昌当即说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中原王朝之所以无法对漠北胡人实施有效之统治,盖因非是同类,仅此而已。”

“左都宪此话下官难以认同。”位列正三品有幸列席这次常委会的北京国子监监正金铉不以为然的说道,“建奴是女真人,与蒙古人并非同类,却为何可以对科尔沁、察哈尔及土默特诸蒙古实施有效之统治,何也?”

通政使王应熊道:“或是慑于建奴之武力。”

“王银台此话恕下官不敢苛同。”宣教科都给事中阮大铖起身说道,“建奴之武力或许胜过蒙古诸部多矣,却远不如本朝成祖文皇帝亲领之京营,以京营之盛,却不足以震慑蒙古诸部,远不如京营之建奴却反而可以震慑建奴,岂非咄咄怪事?”

说完这番话,阮大铖又狠狠甩了一下衣袖,终于出了胸中这口恶气。

“阮给谏这就是诡辩了。”刑部尚书刘士祯反驳道,“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成祖文皇帝在时之蒙古诸部与当下之蒙古诸部岂可并论?”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之时,一个声音忽然响起:“都不要争了,建奴武力虽盛也盛不过成祖亲领之三大营,当下之蒙古诸部再弱也不会比当年的蒙古稍弱,建奴之所以能够获得漠南蒙古诸部之效忠,原因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联姻!”

朱慈烺忍不住顺着声音看过去,因为这个人说出了他想说的。

然而有些出乎朱慈烺预料的是,说这话的竟然是首辅张慎言。

“首揆此言何意?”不出意料,张慎言的这句话立刻招致群臣围攻,即便是他身为内阁首辅也仍旧难以幸免,“首揆是要和亲吗?牺牲女人来换取边疆的平靖?”

第七百一十七章 汉蒙通婚

“胡说。”张慎言怒道,“仆何尝说过要和亲?”

四辅刘理顺仍旧质问道:“那么首揆提及建奴与蒙古诸部联姻究竟何意?”

“仆有何意?无非就是陈述事实而已。”张慎言对刘理顺也是怒目相向,说实话他也没想到他跟孟兆祥他们三个的关系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急剧恶化。

自京察之后,张慎言跟次辅孟兆祥、三辅吴麟征及四辅刘理顺之间的关系就开始急剧恶化,且孟兆祥三人也隐隐有了抱团与他对抗之迹象。

如果孟兆祥三人真的抱团,张慎言纵然是首辅也会非常难受。

“什么事实?”一个吏部侍郎说道,“首揆言下之意,分明就是想要我大明效仿建奴去与蒙古诸部和亲。”

“纵然和亲,又有何不可?”

已经位列正二品大员的北京国子监祭酒王家彦反驳道:“须知和亲并不意味着非要将我大明公主嫁与蒙古诸部之首领,也可以是我大明皇帝或藩王迎娶蒙古诸部首领之女,太祖朝时秦王就曾迎娶扩廓贴木儿之妹观音奴。”

“那么问题来了,有用吗?”刘理顺反唇相讥。

“秦王迎娶观音奴可曾让蒙古诸部臣服于我大明治下?”

“那是因为和亲力度不足。”王家彦冷哼一声道,“如果大明能如建奴那般将大量的宗室女嫁于蒙古诸部首领,再让大明宗室子弟大量迎娶蒙古诸部首领之女,使得大明宗室与蒙古诸部成为牢固的姻亲,未尝不能让蒙古诸部臣服于我大明。”

“简直岂有此理,大明宗室公主岂有下嫁蛮夷之理哉?”

“有何不可?只要是有利于大明长治久安,无事不可为。”

“我反对和亲,左传有云,非我族类,其心必矣,我堂堂大明贵胄岂可与漠北蛮夷永结姻亲?此岂非笑话?”

在场的几十个文官武臣顷刻吵成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