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烽火重燃
“一旦后世忘记思危,等待华夏的必是灭顶之灾,保家卫国,这不仅仅是军人的事情。”
孔圣人沉默许久,长叹了一口气:“唉,只此一个地域,都无法实现天下大同,更何况是如此之大的世界?”
如果说,他之前对自己的弟子,乃至于后世能够实现天下大同还抱有一丝奢望的话,那么这一刻,他已经彻底不期待这些了。
若是他再年轻一些,也许不管世界多大,都还会有那股心劲,大不了收个三万,或是十几万门生便是了。
可他年老了,在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弟子的死去,一场又一场战争越发惨烈之后,又看到了如此世界,信仰如何能不崩塌?
“我的志向,终究只能再梦中了……”
孔圣人一下子又更苍老了许多。
江逸却不苟同:“圣人何需妄自菲薄!”
“您的志向的确无法实现,但这并不影响,您的思想依然给后世带来极大的影响力!”
“您的弟子为你记录出来的论语,在后世足被各个国家拿去研究学习,并有四十多种语言的译本!”
“更是有75位诺奖获得者在国际上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从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夫子那里汲取智慧!”
“诺奖是后世的世界级奖项之一,21世纪指的便是两千多年后的世界!”
“礼之一字更是时刻贯穿着我们整个华夏民族的历史进程,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母德之一!”
孔圣人激动的看向江逸,说道:“此言,当真否?”
“后世,真的人人遵礼?”
“夫子,何必非得人人不可呢?”
江逸对着孔圣人说道:“相信您也从未觉得人人皆会如此吧?”
第481章 民,不可使由之?
孔圣人展颜一笑:“不愧是后世之人,知我!”
“我岂不知,所谓人人皆同,根本无法实现,即便我的所思所想也未必全面,又如何能叫人人信礼?”
“是的,这想必也是夫子为何倡导天下大同,而非全同的原因。”
江逸大胆猜测道。
孔圣人欣慰道:“的确如此,这天下能实现大同,则大势所趋,人心必当齐向,不向则必会被大势所摒弃!”
“此为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若三者皆无,则惑、忧、惧并存,又如何与大势同?”
“可是夫子,却并没有依附大势。”
江逸说道:“论语记载,子贡先祖便曾问过您,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必去其一,您的回答就是去兵,后世也因此得知,从爱人的角度出发,您并不支持战争,这在当时,可是与大势相悖。”
“即便是从克己复礼的角度来看,您支持的也大多是有礼之战,可春秋时期早已礼崩乐坏,您依然在试图改变大势,想要一切都遵循礼字。”
“晚辈想问一问,关于是否跟随大势,您是作何定义的?”
孔圣人仔细听着江逸的话,指着不远处正被风刮落的树叶。
江逸顺着他满是皱纹的手指看去,见到树正在飘向底下的水坑,在水坑与树根处被风吹得摇摆不定。
“大势如风,然落叶自当归根,若风吹落叶于根处或土壤,则可以依附,若风吹落叶于污水潭,则必当逆势。”
“叶无所思和行动之力,但人有!”
“国便如树,由叶、根、土,三者相互滋养,方可保国越发壮大!”
孔圣人说道:“我孔丘,便是那想要归根之叶,想要用自己的毕生之力,为国家献一份力……”
他带着江逸朝着那不远处的大树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
“我三岁失去了父亲,十七岁失去了母亲,后试图堕三都削弱三桓,让鲁国政权重新归于国君!”
“可还来得及实现抱负,便失去了支持,三桓最终利用了我,打击了那些控制三都、无视三桓家主的家臣,使得堕三都功亏一篑,反而助纣为虐。”
“之后,我便知道在鲁国已无法实现复礼之路,便于55岁时,周游列国,希望可以实现心中之志!”
江逸静静聆听着孔子的话,他可以想象到一些孔子的艰难。
真正处在那个节点的孔子,所受的苦只会远比想象的还难上数倍!
55岁,在古代那个医疗条件下,早已算是高龄,就算不受国君重用,也大可以找一避世之地隐居,但他并没有,而是毅然决然踏上了其他途径!
即便可能水土不服,即便可能死于刀枪之下,却依然试图在乱世之中,唤醒一个人人友爱的大仁之世!
别说现代人难以理解,就算是在古代也极少有人会认同,但他就是如此做了!
而且硬生生开创了一个影响世界两千多年,并还将影响世界的学派!
最让江逸感到吃惊的,是这位圣人,从头到尾,都没有关心过是否可以长生这个问题。
他第一个问的问题,是后世是否,人人有书读……
想到这里,江逸再看向这个比自己还高,却已经躬着背,连走路都十分困难的老者,心中的敬意,已难以言表。
“典籍记载,夫子这一路上并不平坦,尤其是途经陈国时,被陈国派服劳役的人将您围困在一个渺无人烟的半道上,绝粮足有七日!”江逸说出了他认为最为艰险的一个时段。
那个时候,孔子59岁……
一个古代快六十岁、两米左右的人,绝粮七日还能存活,可想而知,后世说孔子能够‘以德服人’也并非没有道理。
这体魄和毅力,即便是年轻人都未必能行。
华夏观众听到这里后,也都忍不住敲击着弹幕:
“之前只知道孔子的言行被编成了论语,却没有想到他竟然受了这么多的苦!”
“周游六国,在我们看来多么潇潇洒洒的四字,可在那个条件下得多受罪?”
“不过孔子也愚民啊,什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不就是愚民的思想吗?”
“说实话我觉得这句话一直很有问题,我觉得民可使和不可使后面都应该有一个逗号,孔子要想愚民还周游列国有教无类干嘛,那不是愚蠢的打自己的脸?”
“唉,咱也不知道古人到底是怎么断句的啊,那都是按照之后的理解来的!”
观众们在弹幕中对这句话的意思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一边认为孔子又不蠢,真不想开民智他收那么多弟子干嘛,都教来愚弄嘛?
一边则认为,孔子作为古人自然受到古代封建制度的影响,有些错误也很正常,后世只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可以了。
再有一边便是认为,孔子的思想根本就没必要学,要学就学西方的,那才是最神圣的东西。
这点同样让江逸颇为好奇,为什么孔子在这方面说和做却并不一致?
于是,他对着孔子问道:“夫子,后世一直有一个争论,是关于您所说过的一句话。”
“何话?”
刚陷入回忆的孔子听到后生有问题,第一时间回答道。
“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
江逸谨言道:“晚辈很好奇,你明明主张有教无类,却为何又会有此说法?”
他仔细注视着眼前圣人,期待能够从他口中得知最真实想法,就如同自己当初从始皇那得知建造皇陵的心意一样。
这个问题,同样牵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这可以说,是孔子一生中最具争议的言论之一!
他到底,是如何想的?
此时,无论是哪国的观众,都十分期待的想要得到答案。
一些正在观看节目的中外学者,也都拭目以待,期待孔子‘演员’能够给一个解释。
虽然这个解释未必能说服他们,但他们认为,历史本就充满争议,既然是出自华夏台的节目,无论如何都会具有可供参考的价值。
而压力,虽然看起来是在孔圣人身上,但实则已经到了江逸这边。
国家台里,沈万荣和陈大发都十分意外,心想这小子可真是啥难题都敢设计啊!
“这下不管他怎么答,都得掀起了一番学术争论了!”
沈万荣又爱又恨道。
“可不是嘛,毕竟外界可都以为这是我们举全台之力的设计!”
陈大发玩味一笑,沈万荣的脸瞬间黑了下来……
第482章 孔圣人愚民?
直播间画面之中!
孔圣人无比诧异:“这话与我的有教无类理念相悖么?”
“你们后世是如何认为的?”
江逸回道:“大致有三大观点,一方认为您这是愚民,认为对于老百姓只需要让他们按照朝廷的意思去做就可以了,而不能让他们懂得我们为什么这样做。”
“支持这个观点的人认为,在春秋战国时期,愚民思想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思潮,许多学派的代表人物,都不同程度地流露出愚民主张,所以夫子您也不会例外。”
“另一方则认为真正的断句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如果民众认同,那么就要引导他们,民众如果不能认同,那么也要启蒙他们。”
“反对此观点者认为如此断句不合符春秋时期的习惯,若夫子是此意的话,那么在两个使字之前,都应该会有一个‘则’字。”
“还有一个观点认为:这个‘知’通的是‘折’字,也就是强迫的意思,而‘由’通的是启迪的‘迪’字,也就是----民可使迪之,不可使折之。”
“意思是百姓们若是认同,我们就要引导他们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如果百姓还不认同,我们也应当启迪教化,而不能用强权逼迫他们。”
江逸一字一句,十分谨慎的把这些争议说了出来。
鬼知道当他看到孔圣人文献的时候头有多大!
观众们也是听得一愣一愣。
“好家伙,你这让我读我都不一定能读顺啊,江神这台词功底也太强了!”
“牛,第三种观点我还真没听说过,这么理解好像挺行?”
“何止是挺行?这简直是绝了好吧,这不就是夫子一辈子都在努力的事情嘛!”
“我刚查过了,‘知’还真的可以通‘折’字,而且在春秋战国时真有人这样用,由也可以通‘迪’:意思是道路!”
“而且这似乎很符合孔圣人的意思,现在典藏华夏说圣人真是这么想的我也信!”
直播间各国对孔子有不少了解的人都交流了起来,许多学者听得更加认真。
这些学者中倒是有不少人听过这种说法,但这也只是说法之一,还不足以说服他们。
当听到愚民观点的时候,江逸注意到,即便是曾经说过六十而耳顺的夫子,也不由皱了皱白眉,眼角泛起十分密集的皱纹。
“你最认同哪点?”孔圣人看着他问道。
江逸回道:“晚辈最认同第三点。”
他说出了自己的分析:“第一个观点的说法的确符合春秋末期的大势,但夫子并不是一个迎着大势的人,否则您便不会因为得罪三桓而离开鲁国,也并不会因为没有遵从其他贵族或国王的想法而颠沛流离。”
“您一生都在倡导着有教无类,主张的便是开民智,教化世人。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能教导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师者,怎么会主张愚民?”
“所以晚辈认为,以您本就没有顺从的浪潮和大势来断定那句话的意思,认为您愚民并不可取。”
“评定一个人,的确是要从各方面综合去看,但若以寥寥几句,便否定一个人一生的行动和信念,晚辈并不苟同。”
孔圣人微微点头,看着江逸的目光多了几丝赞赏,说道:“后生,继续。”
“从语境和夫子的一生所为来看,第二点和第三点似乎都很成立。”
“在论语泰伯篇中,您的弟子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记载在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下,再下句便是‘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若是说记录您言行的弟子,在这些句子的前后顺序上没有严谨安排,东一句西一句,晚辈是万万不信的。”
江逸说出了自己的分析:“晚辈认为,他们极有可能会像论语中有各种篇的划分一样,先是想好要记载的是哪一篇,然后再回忆内容,回忆先后,最后记载,这是最为通用、规整和有效率的办法,您教导出来的贤人和弟子不可能想不出来。”
“所以晚辈斗胆认为这三句话的意思应当联系于一处,便是----”
“兴起在诗,卓立在礼,完成在乐。”
“百姓们若是认同,我们就要引导他们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百姓若是不认同,我们也当启迪教化,而不能用强权逼迫。”
“喜好勇敢而又恨自己太穷困,就会犯上作乱。对于不仁德的人或事逼迫得太厉害,也会出乱子。”
当听到这一连串解释的时候,无数的观众都瞪大了眼睛。
“妈妈呀,这三句连起来也太通顺了,我竟然有些信了怎么办?”
“到底真的假的呦,真要这样说的话,孔圣人的确没有愚民的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