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岭南仨人
而电能却不一样,发电厂规模是可以大规模扩充的,特别是智人公司那密密麻麻的核电设施。
“而更加严重的冲击,其实是金元具备了能源属性,这意味着我们的石油美刀模式将进一步崩溃。”
托马斯·摩根目光闪烁不定。
他知道西亚各方是不会轻易放弃和智人公司的贸易,毕竟现在各大市场已经被瓜分干净了。
智人公司每年从西亚采购的石油天然气不在少数,目前是西亚第一大石油天然气采购方,同时也是西亚各方最大的贸易伙伴。
这些石油天然气都是使用金元交易的,金元也是现在西亚各方经济稳定的核心压舱石。
他们其实也是没有办法,不接受金元,那他们的经济绝对会崩溃。
现在美刀可靠不住,没有了世界霸权的阿美利卡,支撑不起石油—美刀这个体系了。
美联储现在还欠着全世界几万亿烂尾外债。
但凡有一点脑袋的小势力,都不会单独持有美刀或者欧元等货币,而是采用混合外汇模式。
现在金元才是最坚挺、最安全的货币。
而智人公司这一次币改,对于很多小势力而言,其实是利大于弊的。
反正这些小虾米已经躺平了,根本不玩工业化了,变成了单纯的矿业和农业国。
彻底量化的能量金元有利于扩大贸易,他们采购智人公司的产品,将获得更多的优惠。
托马斯·摩根疲惫的摇摇头:“要加强自由联合体内部的经济潜力挖掘,另外要加强扩招成员。”
其他人沉默不语。
自由联合体出现的另一个目的,其实就是阿美利卡为了加强经济殖民,同时设置严密的贸易壁垒,避免市场被智人公司抢走。
但是自由联合体招新的工作,却进行得非常缓慢。
到目前为止,自由联合体只有阿美利卡、东瀛、枫叶、袋鼠、南高丽、新泽兰、不列颠、美洲运河国,和十几个太平洋小岛国。
阿美利卡一直心心念念的拉丁美洲地区,却没有成功找到了第二个愿意加入的。
原因自然是智人公司在背后搞事情。
包括阿美利卡家门口的阿兹特克,内部更是一片混乱,但所有阿兹特克的势力头目都知道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可以左右摇摆,但是千万别想加入自由联合体,不然分分钟坐土飞机。
因此各方小势力都非常默契,阿美利卡无论如何威逼利诱,他们就是模棱两可的敷衍。
而阿美利卡现在又不敢直接动手,导致自由联合体的招新工作进行得近乎停滞。
没有自由联合体的贸易壁垒阻挡,在自由市场下,阿美利卡根本打不过智人公司。
托马斯·摩根非常无奈,现在很多小势力看阿美利卡衰落了,各种小心思也越发明目张胆起来。
比如中美洲其他几个小虾米,他们之前对于美洲运河国可是羡慕嫉妒恨,却又面对阿美利卡的胁迫,不敢搞第二运河的项目。
现在他们却敢搞了,而阿美利卡还不能阻止,要是逼急了对方,万一有人将项目卖给智人公司,那就更加麻烦了。
连太平洋对面的老朋友,近期也在中美洲投资了一条新运河,而欧罗巴联合体也咬牙挤出一点点钱参了一股。
托马斯·摩根和山巅之城理事会又不能阻止,反而还要配合,这就是现实的无奈。
第四百八十一章 庞大的蒸发量
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国际空间站上。
前段时间刚刚上来的罗杰斯,此时正穿着厚重的宇航服,在舱外维修一部分老式的散热板。
突然他转过头,看向了地球方向。
此时空间站刚好在地中海地区上空,可以看到欧罗巴、地中海和撒哈拉。
他这几天一直忙碌着维修空间站的内部设施,还没有仔细观看过地球。
‘蓝色的地中海,真是漂亮……’
“咦?那是?”
当他的视线转移到撒哈拉大沙漠的时候,表情却愣住了。
因为他发现,此时的撒哈拉大沙漠东北部竟然是绿色的,这有些颠覆了他以往的认知。
罗杰斯倒是没有太过于深思,继续欣赏了一会地球的景色,又聚精会神忙碌起来。
然而在地球上,却有不少人在关注撒哈拉大沙漠的绿化问题。
在智人公司孜孜不倦的改造下,撒哈拉大沙漠东北部,已经有近84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变成了被绿色覆盖的农田、种植园和咸水湖泊。
撒哈拉大沙漠总面积才900万平方公里左右。
也就是说,此时已经有接近十分之一的撒哈拉大沙漠被改造了。
由于智人公司和欧罗巴联合体、自由联合体的关系非常紧张,双方现在也不太来往,连民航和商业运输都近乎中断了。
但是在北非,法兰西的势力仍然根深蒂固。
比如努米底亚西面的阿卜德·瓦德共和国,虽然和法兰西相爱相杀了两百多年,最后更是反目成仇。
但他们对于法兰西的一些合作,还是没有拒绝。
在阿卜德·瓦德共和国与努米底亚的边境。
法兰西的一个气候环境研究团队,此时正在搜集各种数据。
小镇的一个一栋5层小楼上,包裹着头巾的莱娜博士,放下望远镜:“他们已经将运河挖到了这边吗?”
外籍兵团的巴顿少校摊摊手:“两个星期之前就挖掘到了这边。”
莱娜博士翻看着当地天气的历史监测记录,脸上浮现出一丝担忧:“这里的空气湿度提升了5.6~7.2%,未来这个数字可能会继续提升。”
“这不是好事吗?”不太懂环境科学的巴顿,并没有觉得有问题。
“任何事情都是两面性的。”莱娜博士随口说了一句,但并没有继续解释下去,而是询问道:“少校先生,我们申请前往努米底亚和苏伊士的签证情况如何?”
巴顿耸耸肩:“没有通过,对方拒绝我们的人入境,除非是整个家庭一起过去务工,不然很难通过。”
闻言,莱娜博士脸上露出一丝失望。
虽然她在欧罗巴地区是顶尖的环境科学家,但这个身份对于智人公司而言,并没有资格让智人公司为此破例。
没有获得签证的莱娜博士,只能通过卫星探测数据,分析撒哈拉大沙漠的气候变化。
而她的团队通过大量气象卫星的探测数据,已经发现了撒哈拉东北部、西亚的沙地王国,出现了一些气候变化。
这种气候变化,和以前的气候变化有些不太一样。
根据莱娜博士团队的研究,这一次撒哈拉大沙漠东北部的气候变化,是极其迅速的,而且影响范围还非常大。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和智人公司大规模使用海水浇灌农田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研究过撒哈拉大沙漠和西亚沙漠的人都知道,这一片沙漠地带形成的原因,就是副热带高气压,另外还有地形和位置、洋流的因素。
副热带高气压常年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降水,加上季节性的东北信风是从西亚和中亚内陆吹过来的,自然没有携带多少水汽,同样无法形成降雨。
但是此时智人公司的撒哈拉“绿化”工程,却不太一样。
大量咸水运河、人工湖、水渠,以及大面积的浇灌,极大增加了撒哈拉大沙漠东北部的水汽蒸发量。
或许有人会说,不就是一些运河、人工河、水田嘛,这能增加多少蒸发量?
苏伊士地区的红海行省,紧挨着红海呢,还不是照样荒漠一片。
然而莱娜博士的研究团队却发现,此时撒哈拉大沙漠东北部的水蒸发量,几乎是红海总蒸发量的5~6倍。
这简直是太恐怖了。
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庞大的水蒸气,原因主要有三点,水体面积广阔、气温高、水体深度浅。
红海面积只有43.8万平方公里,而智人公司在北非改造的人工水体和海水浇灌农田,面积达到了88.7万平方公里,几乎是红海面积的两倍。
而水体太浅,加上太阳能充足,就会导致水体温度很容易提升,从而提升水体的蒸发效率。
副热带高气压再强,也没有办法将5~6个红海蒸发量的水汽抵消掉。
而且智人公司还在继续扩充北非的种植园和水田面积,并向查德、麦罗埃地区挖掘运河。
未来整个撒哈拉东部地区都可能会被染绿,到时候蒸发量将进一步暴涨。
撒哈拉大沙漠的中部地区,肯定会受到影响,气候变得更加湿润起来,沙漠变草原,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或许这对于撒哈拉地区而言是好事,但对于其他地区而言,就不一定是好事了。
莱娜博士之所以对此忧心忡忡,就是因为她知道全球气候是一个整体,当某一个地区的气候出现突变,必然会影响其他地区,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情。
而智人公司对于撒哈拉大沙漠的改造,那几乎是永久性的改造,这会导致整个撒哈拉大沙漠地区的气候模型也出现剧变。
这种气候剧变,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农业生产对气候的要求,第一要素是稳定,其次才是适宜。
如果气候不稳定,今年突然暴雨倾盆,明年又连续干旱,后年再来一个四月飞雪,那露天农业肯定要受到重创。
莱娜博士回到临时住所。
一个当地的气象科研人员拿着一份文件,和莱娜博士打招呼道:“莱娜博士,我们弄到了一份非洲气候论坛邀请函,论坛在开罗召开。”
“可我没有签证。”莱娜博士无奈地说道。
“博士,你太死板了。”
莱娜博士赶紧问道:“罗宾汉,你有什么办法?”
“你申请加入阿卜德的国籍不就好了?”罗宾汉挤眉弄眼的提醒道。
“啥?”
“你应该有办法的。”
莱娜博士思考了一会,最后点了点头,她迅速给自家使馆打电话,又联系了法兰西本土的几个老熟人。
很快她的想法,获得了批准,并答应帮忙运行作,让其快速入籍阿卜德,参加完非洲气候论坛之后,可以直接申请恢复国籍。
三天后,莱娜博士和罗宾汉等人,搭乘飞机前往开罗参加非洲气候论坛。
第四百八十二章 碳的力量
苏伊士地区。
开罗城。
刚刚从飞机下来的莱娜博士,感到非常凉爽,一点都不像亚热带沙漠气候区,反而像亚热带季风气候。
走出机场,她站公交车站旁。
放眼望去,机场周围不是一望无际的荒漠和戈壁滩,而是郁郁葱葱的大草原。
来过开罗机场好几次的莱娜博士,非常震惊眼前的改变:“这边的气候变化太大了。”
另一个同样借助临时身份过来的西罗马学者,同样非常惊讶:“这边不是尼罗河农业区吗?他们不怕海水灌入尼罗河吗?”
一个拿着望远镜的沙地王国学者,通过周围的草本植物类型,看出了一些情况:
“应该不是海水,这些草本植物都不是特别耐盐碱的类型,如果智人公司使用转基因技术改造了,那我就不太清楚了。”
莱娜博士关心地问道:“伊本教授,沙地王国的气候也出现变化了吗?”
“嗯,有一些变化,特别是西部的红海沿岸,空气湿度增加了不少,今年的降雨量比往年同期增加了20%左右。”伊本教授倒是没有太担忧。
因为撒哈拉大沙漠的绿化,和蒸发量提升,对本来就是沙漠地区的沙地王国是好事。
毕竟他们境内都是沙漠,农业发展非常麻烦。
要不是忌惮智人公司的搞事能力,沙地王国早就引进海水农作物了,他们对于海水农作物那是眼馋得不行。
沙地王国境内的沙漠面积广阔,如果可以引进海水农作物,那粮食和农产品完全就可以自给自足了,甚至还可以出口。
但是由于忌惮智人公司搞事情,沙地王国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公交车站的外国学者还在讨论。
一辆双层公交车来到了车站。
“车到了。”罗宾汉提醒道。
一行人排队上车。
莱娜博士和罗宾汉上了二层,随便找了座位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