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79章

作者:罗小明

中平三年186年,夏,八月四日。

高都城外布满了黄巾军的营寨,两万四千余名黄巾军分别驻扎于高都的南侧和东侧。

城外的丘陵之间,不时闪现出头裹着黄巾的游骑,旋即又消失在丘陵之后。

高都的汉军骑兵起初刚遇到黄巾军游骑时,想要击败这股黄巾军骑兵。

但黄巾军骑兵在徐晃和龚都带领下,轻而易举的便将高都为数不多的骑兵击溃,还阵斩了汉军的骑将。

高都外还有这么多黄巾军,是因为河内郡的汉军力量几乎被横扫一空,所以跟随于毒一起留在天井关两部军士并未满编,只有三千余人。

天井关内肯定有伤兵会痊愈,还有原来留守的军士,抵御汉军可能到来的侵攻绰绰有余。

加上击败朱儁后,许安就传令守卫白陉的黄龙,守卫封滏口陉裴元绍两人分别派遣一部集训后的军士前来高都。

就在前几天,这两部自太行山出发的黄巾军军士,也已经抵达了高都外的黄巾军营寨。

所以高都外的黄巾军军士到现在,又重新回涨到24000多人。

截至今日,已经是黄巾军围困高都的第二十二天了。

太行陉有些地方颇为狭窄,大型的攻城器械根本无法经过,许安也只能将所有的攻城器械焚烧于天井关外。

结果就是面对高都这样城坚池固的坚城,只靠蚁附攻城,只怕是许安麾下这些黄巾军要死伤大半才能攻下高都。

不过这样自然就是得不偿失了,许安想要夺取上党郡的目的,是以上党郡为基业,

所以许安现如今驻兵在高都的南面和东面,上山砍伐木材,让从天井关带来的随军工匠打造攻城器械。

高都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的美誉。

虽然战火已经很久都没有烧到高都城下,但原本的高大的城墙和护城河依旧被保留了下来,也称得上是城坚池固了。

而且自从并州治所的晋阳城被许安攻破后,张懿身为并州刺史将重心也偏向了太行山中的黄巾。

张懿上书天子后,得到了允许后便征募了一些军士,在太行山各处出山的道路上设下了关卡,增派军士。

因为高都是太行陉在北部的通道,所以张懿自然也是派遣一些军士,而且还翻修了一下武备。

如今高都中汉军大概有两千之数,再加上城中一些世家豪强,稍微让许安感到有些棘手。

汉帝国许多坚城,不仅城墙高大,而且城墙也非常之宽,和一些影视剧那种只能容纳数人并行的单薄城墙完全不一样。

一些大城的城墙甚至有十数米,不仅能有足够的空间供守城的军士结为军阵对敌,甚至还可以让骑兵踏上城墙防守。

之前许安带领军队在攻击晋阳城时,汉军就是以精锐的汉军士卒带领着七八名持枪的壮丁,结成军阵抵御进攻。

高都南面,黄巾军营寨。

朔风猎猎,山风吹动着漫山遍野黄巾军土黄色的旌旗。

土黄色的大纛下,许安身披着赤炼铠,外罩土黄色战袍,头戴着绑着黄巾军的玄铁胄,伫立在营门外一处土丘前。

这赤炼铠正是朱儁昔日穿在身上的盔甲,许安取下朱儁首级后,让军中的工匠将朱儁身上穿的赤炼铠重新改造一番后,穿在了自己身上。

赤炼铠的防护能力远比许安昔日在井陉关获取的那件将校甲好的多,而且更为威武,用阎忠的话来说,这赤炼铠是许安击败朱儁的象征。

此时许安身旁,阎忠、徐晃、何曼等一众黄巾军的将校都陪同在其左右。

葵城之战让许安看到了张燕的指挥能力,面对汉军的进攻,不仅游刃有余,甚至还发起了数波反击。

于是张燕被许安派遣去了高都的东面,统领高都东面的一万名黄巾军,负责高都东面的进攻,周仓也被许安放在了张燕的麾下。

许安微微阖目,看着高都城上飘扬的红色旌旗,还有城墙垛口若隐若现的人影,微微偏头向一旁的阎忠询问道:“攻城器械打造的如何了。”

阎忠驱马上前了几步,马上回道:“到昨日落日为止军中有攻城云梯现有四十部,井阑七座,盾车五百架。”

“高都墙高,井阑打造难度比之前要高数倍,而且高都中应该有抛石机存在。”

阎忠摇动手中的绢扇,继续向着许安禀报道。

“张懿已经收到了消息,我军斥候已经在上党郡北部注意到了汉军援兵的活动。”

许安眉头紧锁问道:“现在刘辟在哪里?”

“左校、郭大贤、左髭丈八三人听闻主公调令,已经和刘将军会合,已经切断了上党郡和并州北部的联系。”

“张白骑、刘石、平汉、大计四人,也已经领兵从飞狐陉、蒲阴陉西部出兵袭扰并州。并州北部草原上的各部族也不太安分,张懿如今能抽调的兵力相当有限。”

许安轻轻点了点头,对上党郡的进攻阎忠谋划了很久,几乎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

阎忠早就考虑到张懿的反应,所以在太行黄巾领兵南下的时候,就让信使持着许安的调令前往太行山北部。

将原本就是黄巾军的,左校、郭大贤、左髭丈八三人调遣南下,由刘辟带领从井陉出发,切断上党郡和太原郡的联系,阻挡并州的援兵进入。

然后一面又传令张白骑、平汉等人出兵袭扰并州北部,使得张懿无法集结军力南下,减轻刘辟的压力。

因为刘辟虽然是守卫的地区,地势相对有利,但也需要防备上党郡方向的汉军,压力颇大。

如今的局面尽在掌握之中,不过因为许安执意南下和朱儁决战的原因,所以黄巾军目前可用的兵力比阎忠计划的兵力要少很多。

许安眺望着高大的高都,调转马头对着阎忠说道:“高都中多半有抛石机,但还是要多制作井阑,没有井阑上弓手的压制,我们攻城的军士肯定伤亡要增加很多。”

“全力打造井阑,五日之后进攻高都!十日之内,我要黄天的旗帜飘扬在高都的上空!”

许安马鞭一挥,定下了进攻高都的时刻。

“诺!”

簇拥在大纛之下的一众黄巾军将校皆是轰然应诺。

第一百五十五章 卢植

中平三年,夏,八月七日。

太原郡,晋阳城。

府衙内的文吏都低着头,不敢直视张懿。

“北有匈奴,南有黄巾,更无半支援军,我拿什么去救援上党!”

张懿一脚踢翻了身前的案牍,他此时只感觉头大如斗。

就在张懿收到来自洛阳的警告后,他刚将信使派遣去晋城通禀才过了一天,晋城被黄巾军围困的消息就已经传入了晋阳城。

朱儁在葵城战败的消息,更是让张懿的脸色难看了数分。

许安统领的太行黄巾军在葵城击败了朱儁统率的一万三千名汉军,如今以得胜之师北上侵攻黄巾。

朝廷却让他守住上党郡,但他张懿要拿什么来守!

上党郡和并州北部的联系已经被太行山的黄巾军切断,要想通过官道进入上党郡,就想要扫平盘踞在官道周围的一万多太行的黄巾军。

就凭他手中刚刚组建不久的那些郡兵?

如今集结在晋中阳邑城外的汉军不过只有七千多郡兵,张懿并不觉得他麾下的这些郡兵短时间能攻破太行黄巾军的防线。

晋阳之战就在去年,他对许安麾下这支黄巾军的战力再清楚不过了。

而且连朱儁都败在许安的手中,更让张懿没有了底气。

这六千余名郡兵,已经是张懿现在唯一可以调动的野战部队了,如果战败就意味并州在没有主动出击的力量了。

“若不是北方匈奴异动,安能容你们这些跳梁小丑猖狂!”

张懿狠狠的锤了一下墙壁,愤然骂道。

如今北地的匈奴频频异动,而且太行山的贼匪张白骑等人又出山袭扰,五原郡、云中郡、雁门郡的精兵张懿不敢轻易调动,相比太行的黄巾来说,北面的匈奴威胁性显然更大一些。

张懿能依靠并州内地的郡兵,虽然张懿在收到洛阳示警的时候,就派信使传信召集军兵。

但上郡和西郡的郡兵集结过来,也需要日子,此时从上郡、西郡而来,距离阳邑城最近的汉军也还有半天的路程。

而晋城已经有两日没有传来消息了,就凭借晋城两千多名郡兵,张懿并不觉得晋城能坚持多久。

一名信使快步走进了府衙之中,张懿面色微变,这几日一条条不好的消息接连传来,每当信使进来总是带来不好的消息,让张懿的神经都有些紧绷。

“卢将军已至阳邑城。”

“总算是好消息了……”张懿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一些。

并州事态紧急,张懿需要镇守晋阳城,不能亲自领兵出征,而且说实话他也没有能胜过许安的信心。

所以他连上数道奏折请求朝廷派遣兵将前来,太行黄巾击败朱儁,兵锋直指京师洛阳,震动天下,总算是让这个庞然大物感到了一丝警惕。

当皇甫嵩确定太行黄巾军北上要侵攻上党郡后,洛阳的宫廷一改往日的迟缓臃肿,在短短半天之内就议定了前往并州统领各郡郡兵的人选。

皇甫嵩要领兵防备京师洛阳,自然是不能轻易调动,只有皇甫嵩在,京师的天子才能感到一丝心安。

十常侍虽然对皇甫嵩怀恨在心,但是情势危急,他们需要仰仗皇甫嵩守卫京师,他们也不愚蠢,而且比一般人更为惜命。

所以他们想起了如今在洛阳任职尚书的卢植。

议定了人选后,卢植很快就被加封为车骑将军,前往并州征伐太行的黄巾。

洛阳禁军无法调动,汉军的主力此时又在西北,卢植也知道情况危急,带了上百名家兵便向着并州而去,终于是在八月初赶到了阳邑的汉军大营。

……

“拜见将军!”

阳邑城外汉军大营,中军大帐内一众汉军将校齐齐下拜。

卢植腰挂汉剑,罩着一身绛红色的战袍,带着数名亲卫快步踏入了中军大帐。

“闲话面谈,南面蛾贼的情报这些日子你们应该有所了解,现在速速禀报上来。”

卢植龙行虎步的走到了中军大帐的首座,紧接着就向帐中的一众将校询问道。

一名军司马打扮的军官赶紧上前一步,为卢植讲解目前的局势。

“截断我军通往上党郡南部的太行蛾贼,分为四部,一部乃是许安麾下的大将刘辟,约有四千余人驻扎官道旁,在我军营地南部三十里处。”

“另外三部蛾贼,分别是左校、郭大贤、左髭三部,规模约在三千余人左右,其营寨以刘辟为中心,居于官道旁各处险要位置,互为援助。”

两名亲卫趁着那军司马讲解的时候,也在卢植的面前案桌上展开了阳邑附近的山川地势图。

卢植听完了那汉军司马对截断官道的太行黄巾情报之后,淡淡的说道:“晋城蛾贼势大,上党郡的守军应该不会蠢到支援晋城吧。”

“上党郡的郡兵有没有在官道南面集结。”

那汉军军司马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回道:“五日前我等从小道和上党郡取得联系,上党郡的汉军在蛾贼营寨南部二十里处扎营,有2400余人,由上党郡军司马郭华统领。”

卢植手指敲击着身前的案牍,似乎在思索什么,帐中的一众汉军将校也不敢言语,卢植性格刚毅,师从太尉陈球,他的脾气这些汉军的将校也有所耳闻。

皇甫嵩平定黄巾之乱后,将军功推给卢植后,卢植就任尚书,如今又加为车骑将军,位高权重,威势更是非比寻常。

片刻之后,卢植抬起头来,抬起眼来看向那名禀报的汉军军司马,冷声问道:“上郡和西郡的援军还要多久才到。”

“西郡援军有3000人,今日黄昏前能到阳邑境内,上郡路程稍远,援军有4000人,可能还需要三日。”

那汉军军司马被卢植锐利的眼神盯视,只觉得如芒在背一般难受。

“传信军司马郭华,明日卯时五刻,袭扰官道附近蛾贼。”

卢植站起身来,走到那汉军军司马的身旁吩咐道。

得到那汉军军司马的应和声后,卢植站在帐中一双鹰目环视着大帐中的一众汉军将校,沉声言道。

“时间紧迫,不要等上郡的援兵了,明日卯时做饭,四刻出阵。”

“诺。”

汉军帐中,一众汉军将校皆是齐声应诺。

第一百五十六章 八尺山之战(一)

中平三年,夏,八月八日,卯时四刻6点。

驻扎在阳邑南部的汉军,在卢植的统领下准时出阵。

自晋中地区通往上党的官道,两面皆是高山丘陵。

八尺山是其中一处颇大的山丘,刘辟的营寨就安插在八尺山的山顶,而左校、郭大贤、左髭丈八三部,则是驻扎于八尺山周围三处矮山,呈三角之势拱卫刘辟的营寨。

其中左髭丈八位于刘辟营寨的南侧,被刘辟安排戒备上党郡方向的守军。

八尺山上黄巾军营寨的瞭望塔上,一名哨卒正神色紧张的站在其上观察着官道上的情形。

此时已是辰时一刻7点15分,太阳已经从群山之间升起,一道道绸带般的雾气萦绕在其中,虽有光亮但雾气还是影响了人的视野。

突然这黄巾军的哨卒好像听见了什么,他微微躬低身子,向着周围的军士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瞭望塔内的其余两名军士也屏气凝神,竖起了耳朵,向着八尺山的山下望去。

上一篇:道门念经人

下一篇:聊斋路长生志